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高宗赵构是什么身份?他禅位的背后是什么真相?

宋高宗赵构是什么身份?他禅位的背后是什么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18 更新时间:2024/1/19 23:37:04

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很多读者朋友对于他的了解,更多是来自小说或电视剧,认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是“逃跑皇帝”。就是他重用秦桧,害死岳飞,使得南宋只能偏安一方,向金朝称臣。这些都是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一些历史。再对他或者说对宋朝历史了解更多一些的读者朋友或许还会知道,宋高宗其实并不是宋太祖一脉的子孙。

因为宋太祖虽然是开国皇帝,但却因为金匮之盟的原因(还有烛光斧影的说法),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宋太宗。虽然两人是亲兄弟,但毕竟宋太宗不是宋太祖的直系血亲。所以整个北宋历史上的诸位皇帝,除了开国皇帝宋太祖之外,其他都是宋太宗一脉的子孙,而身为宋徽宗的儿子的宋高宗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身为宋太宗一脉的宋高宗,却最终将皇位传给了身为宋太祖后裔的宋孝宗。而且还是在其56岁时,就主动传位于宋孝宗。

因为据史书记载宋高宗赵构,生于大观元年(1107),驾崩于淳熙十四年(1187),活到了80岁以上。这在古代皇帝中算是非常高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包括他在内也才寥寥几位。也就是说,他主动当了二十多年的太上皇,而且还把皇位传给了不是自己子嗣的宋孝宗。这究竟是为何呢?

我们先分析一下,为什么宋高宗要传位给不是自己子嗣的宋孝宗。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宋高宗没有自己亲生的子嗣。或许会有读者奇怪,宋高宗活了那么久,又身为皇帝,坐拥三宫六院,为什么会一生都没有能够继承自己皇位的子嗣呢?其实宋高宗也拥有过子嗣,但都出生于他还身为康王的时期,一共是一男五女。女儿因为在古代按原则意义上来说不能继承皇位,我们暂且不提。但宋高宗的的确确,曾经拥有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就是元懿太子赵旉,他生于建炎元年(1127),也就是宋高宗称帝那一年。宋高宗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儿子,当然十分欣喜。出生不到三个月,就封他为魏国公。但好景不长,建炎三年(1129),金人再次入侵淮南。而在这时禁军将领苗傅、刘正彦因为不服人事安排,发动叛乱,逼迫高宗退位。拥立当时仅仅两岁的魏国公赵旉为傀儡皇帝,改元明受。后来被宰相张浚等人派兵镇压。史称苗刘兵变。

这场闹剧虽然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月,但对赵旉却造成了惊吓。在之后宋高宗正式把赵旉立为太子,但不久之后太子就生了病。据说后来因为在病中又受到了惊吓,病情急转直下。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年仅两岁。

而在长期兵荒马乱、寝食难安的建炎南渡时期,宋高宗自己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这样生活条件下,连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够活下来都不知道,更别说生儿育女了。更有学者怀疑,宋高宗在这一过程中,长期高强度的精神压力的折磨下,患上了阳痿。导致之后就算安定下来了,也再也无法生育子女了。

而或许有读者会有疑问,那为什么他不传位给同样身为宋太宗一脉的子嗣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靖康之难中,金兵大肆掳掠宋朝宗室,宋太宗一脉除了康王赵构这一脉以外,几乎被金兵掳掠殆尽。这导致宋太宗一脉在靖康之难后,人丁稀少。而另一方面,据说是孟太后被太祖托梦,并告诉了高宗。高宗高宗感到太祖虽然靠武力征服天下,子孙后代却从来登上过皇位,导致太祖一脉备受冷落。干脆挑选太祖后人,作为继承人。于是在太祖一脉的“伯”字辈中,挑选了后来的孝宗皇帝赵伯琮。

至于为什么他会在天下安定之后,在年仅56岁之时,选择主动禅位于孝宗皇帝呢?一方面是因为绍兴和议达成后,高宗在秦桧专权的局面下既对其放任自流,但又对其处处提防。在内政上不得安歇的同时,又在十五年后遇上金朝再次南侵,爆发采石之战。虽然最终获得了胜利,但终究让高宗彻底地感到了心力交瘁。

另一方面,身为养子的宋孝宗的表现一直足够优秀,刚进宫入学不久就展现出超强的记忆力和优异的资质。岳飞见过当时的孝宗,感叹其为兴复宋室之主。而孝宗登基后,的确不负众望,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为岳飞平反,肃清秦桧余党,还派兵出师北伐,可惜战术失误最终失败。

所以,总的来说,宋高宗之所以会在56岁之际,就传位与宋孝宗。首先是因为他没有亲生的子嗣,其次是太宗一脉基本上被金兵掳掠殆尽了,其三是孟太后的规劝以及他自己希望能够更多的休养。最后,孝宗的优秀表现也让其能够放心地将皇位传承于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治和武则天是如何相知的?他们之间有爱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爱李治还是李世民,武则天比李治年龄大多少,武则天和李治有感情吗

    武则天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不仅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合适的,对于帝王将相来说,同样适用,李治和武则天之间是不是真爱,这个要分阶段。不是人心善变,而是人心一定会变,没有人会一直不变,想当年李治也不知道自己有一天

  • 历史上吕雉死后为何没有被废除尊号?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雉最后什么下场,吕雉之死,吕雉死后发生了什么

    吕雉,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掌权的女性统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驾崩后,太子刘盈继位,吕雉尊为皇太后。当时刘盈虽名为皇帝,但朝政大权却都掌握在吕雉手中。吕雉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虽然嘴上说的是刘吕一家,但做的却是背刘向吕之事。她不仅大肆封赏吕家

  • 战国时期秦国在白起之前,拥有哪些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白起之后的秦国名将,春秋战国十大名将,白起之后秦国的大将

    自秦国变法以后,国力最为强盛,不断涌现出杰出人物---名君、名相、名将。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战国时期,白起显然可以称之为秦国第一名将了。彼时,白起和王翦、李牧、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对于白起来说,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

  • 大秦最后会灭亡与赵高有何联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秦:登基成为始皇帝,赵高是故意让秦国灭亡的吗,赵高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赵高是中国秦朝著名宦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没有此人对秦二世胡亥的教唆,对大秦丞相李斯的误导,相比大秦帝国能够扭转局势,成为像汉、唐那样的长命朝代。但可惜的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出身低微、官职也不大的人能够日益深入帝心,忠厚的外表下竟藏在一

  • 李渊退位的背后是什么真相?李世民有何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如何请求李渊原谅的,李世民为什么敢造李渊的反,李世民如何对待李渊

    有句古话说可以马上打天下,但是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李渊是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我们现在看到的史料当中,李世民似乎主导了一切,从太原起兵到平定天下,感觉活都让李世民一个人干了,但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李世民喜欢删改史书,为自己玄武门之变找各种借口,但还有一本书他拉下

  • 司马昭为何会先进攻蜀汉而不是东吴?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阿斗投降时曹魏灭了吗,东吴和蜀汉哪方更厉害,刘备的蜀汉算汉朝吗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

  • 宋朝历史上真正抓住方腊的人是谁?不是武松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方腊是好的还是坏的?,宋朝有武松这个人吗,方腊和武松谁厉害

    韩世忠字良臣,南宋名将。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宣和二年(1120)十月, 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而后起义军一度所向披靡,巅峰时期曾占领杭州,最后被朝廷镇压。在《水浒传》中,方腊作为“四大寇”之一曾砍断武松一只手臂,最后武松“单臂擒方腊”,将方腊生擒。我们今天就来介绍

  • 历史上李渊的皇位是怎么来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李渊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李渊的皇位怎么来的,李渊上面一位皇帝是谁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改元武德。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中国是皇权独大的时代,在皇权面前,亲情友情感情统统不值一提,最是无情帝王家,在皇位面前,兄弟相残,父子相杀的场面,可以说是史不绝书。但纵观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坑爹最狠的要数李世民,他不仅仅是逼迫李渊退位这么简

  • 三国时期马超在归顺刘备后的待遇如何?是何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马超加入刘备后有什么功绩,马超和刘备什么关系

    马超,字孟起,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到三国名将马超,想来大家对其并不陌生。特别是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其人更是耳目能祥。在《三国演义》中,马超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其本是西凉马腾之子。马腾死后,马超接掌其父的军队,如此

  • 鲁芝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他的一生是被误会的一生,鲁迅先生的家人有哪些,他的一生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关闭洛阳城门后,司马懿以太后的诏书来命令桓范。桓范正要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来到高平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