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夏启究竟是怎样夺位成功的?夏启生平事迹简介

夏启究竟是怎样夺位成功的?夏启生平事迹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4/1/16 15:07:35

1、王位之争

舜以后,王权进一步强化,传说姒禹涂山会盟时“执玉帛者万国”,“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此涂山就是河南嵩县的三涂山,亦即会稽山,正在夏人活动中心地区附近,可见经、禹两代经营,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强大的势力,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着王权的产生,氏族制度的机关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抛弃,唯继任领袖的人选要经议事会认可的形式尚存,而从妫舜到姒禹正处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各种人才辈出,首先被举为姒禹继任者的是当时曾掌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联合体议事会又推举了益,即伯益,他是颛顼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费,与皋陶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曾协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妫舜的器重,被任命为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虞”,古文献曾有“益主虞、山泽辟”之说,有学者认为他的功绩在首创畜牧业,所以按照传统习俗,姒作为领袖之子在议事会讨论继任者人选时,虽被优先提名,但他的功绩与威名无法与益相敌,益很自然的成为议事会认可的法定继承人。

然而,在益和启的时代,传统习俗已被新的价值观念取代,禹死后,启立即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夺取了领袖的职位。

关于这场斗争的经过,有记载说:“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或说“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还有说“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总之,斗争很激烈,而几经波折,“叛乱”的姒启曾遭益的有力反击,一度处于劣势,甚至被拘禁,终于因有姒禹的经营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实力更强,在拥护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拥护者联合起来对益发动战争,终于杀益,使启夺得领袖的权位。

2、武观之乱

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终于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发生的共同体权力,国家出现了,但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愈演愈烈,姒启用暴力手段结束“禅让制”后,他的儿子们又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骨肉相残,这就是武观之乱。

在周代文献中,曾将“夏有观、扈”和“虞有三苗”并论,其中的扈是有扈氏,观则为武观,或作五观,还将他与子丹朱、舜子商均、汤子太甲、文王之子管蔡相比,说“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可证姒武观是姒启之“奸子”。

关于武观之乱的经过留下的记载很少,仅见今本《竹书纪年》中有:“(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师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时代更早的《逸周书·尝麦》篇也记述了对这次叛乱的征讨:“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卑正夏略。”文中的“五子”当为“五观”之误。

据今本《竹书纪年》启在位十六年,约略可知在姒启的晚年已发生了诸子争立的动乱,季子武观因此被放逐西河,后来,当继任问题进一步提到日程上时,姒武观发动叛乱,效法姒启用暴力夺取继承权,这场权力之争几乎瓦解了夏王朝的统治,幸而有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才平定姒武观的叛乱。

关于西河之地望历来说法不一,较多说法是在河水之东的晋南或河水之西的陕西韩城一带,还有河南安阳附近的内黄说等,以在晋南河汾之间的可能性最大,关于夏文化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也为晋南说提供较多的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宣太后芈月对秦国向北开疆战略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宣太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简称为秦昭王,后文在年号纪年上使用其简称)的母亲,娘家是楚国贵族,她姓芈(音“米”),全名芈八子,“芈八子”也可能是外号或非正式的称呼,芈八子生年不详,死于秦昭襄王的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掌握儿子时期政治长达41年,换句话说,秦昭王56年的统治有百分之七十多是由她母亲

  • 靖难之役是怎么回事?明成祖朱棣又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御侮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故,继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对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朱元璋晚年,功臣宿将被诛杀殆尽,北方军事均以诸王主之。不久,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而燕王朱棣与周王朱橚

  • 朱棣登基之后是怎样统治天下的?朱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即位后,重建奉天殿(旧殿被朱允炆所焚),刻玉玺,封王妃徐氏为皇后,对靖难功臣进行了封赏,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如靖难初期因离间被贬的江阴侯吴高被再次起用,守大同);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废除,如建

  • 明穆宗身上的故事:二龙不相见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皇储魔咒明朝有一位十分奇怪的皇帝,他是朝野公认的皇储,却从没当过一天太子。十七年的王储生涯中,他的头上只有一个亲王头衔,直到继承皇位的前一天,他依然是个亲王。这个皇帝就是大懒鬼万历的父亲??隆庆帝朱载?。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是因为他的父亲嘉靖的心里始终有一条让他不寒而栗的魔咒??二龙不相见。

  •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都哪两位是纯正的满洲血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本是由关外东北满洲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但就血缘而言,清朝的12位皇帝,除入关前的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外,其余10位都不是纯粹的满洲血统。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族人,满、蒙血统各占一半。康熙皇帝的生母慈和皇太后佟佳氏是汉族人,大臣佟图赖的女儿(先为汉军八旗,后以皇帝生母抬入

  • 明朝大将袁崇焕做了什么使崇祯帝有了杀人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生于明万历十二年,明朝著名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被封为邵武知县,开始步入仕途。袁崇焕自幼胸怀大志,关注边疆战士,他熟读兵书,精通兵略,希望将来能在边疆为国尽忠效力,明朝末年后金势力日益强大,屡屡派兵入侵中原,明王朝受到严重的生存威胁,袁崇焕被委以抗击后金

  • 明朝的那位将领与岳飞的命运相似?是于谦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著名的词人。一首满江红脍炙人口,“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其实,当那个蹲在临安安乐窝里的南宋皇帝高宗赵构看到这首词时,心里

  • 乾隆皇帝最喜爱的皇子是哪个?是五阿哥永琪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乾隆先后秘密立过三个太子,第一位是嫡长子永琏,不幸夭折,第二位就是五阿哥永琪,他被封为荣亲王,并被秘密立为太子,可是第二年就病死了,电视上演义的最后五阿哥永琪随小燕子归隐,这就是为了映证历史上的永琪病死事实。后来,乾隆晚年立十五阿哥永琰为太子,世界上也就没有了永琪这个人,乾隆的儿子们中早期最受

  • 揭秘:慈禧太后一生都说过哪些令人费解的话语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的谥号虽然特别,但是她的言辞更特别,其一生雷语颇多,可谓天雷滚滚,不仅把同时代的人雷得里焦外嫩,就是今天听起来,也依然犹如五雷轰顶,下面我就与大家分享下她的雷言雷语:1、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所谓友邦,就是那些用洋枪洋炮把她两次撵出北京城,烧了三山五园的西方列强们,至于家奴,就是她统治下的三四亿

  • 清朝的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是被酸奶毒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按著名的历史学家启功所说:是慈禧用下了毒的酸奶毒死了光绪,事情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来看看启功先生的回忆:我曾祖遇到的、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件事:他在任礼部尚书时正赶上西太后(慈禧)和光绪皇帝先后“驾崩”,作为主管礼仪、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员,在西太后临终前要昼夜守候在她下榻的乐寿堂外,其他在京的、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