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终会失败,诗什么原因导致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终会失败,诗什么原因导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68 更新时间:2024/1/14 1:19:54

诸葛亮北伐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228年的春天,蜀汉大军已经准备发北伐曹魏。在大军出发之前,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安。但是,丞相诸葛亮认为此计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未必能如此顺利,一旦失利将陷于进退维谷之地,最终诸葛亮选择了“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确立了先攻占陇右作为进攻跳板的战略。在此基础上,诸葛亮正式开了北伐中原的战役。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以吸引魏军。魏明帝曹睿乃命曹真都督关右诸军,前往抵御赵云。诸葛亮则亲率主力趁势向祁山发起进攻。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首战告捷,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失败收场,显然不能只怪马谡一个人。

具体来说,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由于魏国事先毫无防备,突闻诸葛亮率大军杀来,导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弃守城向东逃窜,魏国天水守将姜维、梁绪、尹赏、上官雝等投降诸葛亮。于是,对于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大军,迅速攻占了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在此基础上,雍州刺史郭淮则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顷刻间陇右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诸葛亮,仅有广魏郡和陇西郡拒不投降。

因为诸葛亮大军的突然到来,加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这让曹魏整个朝廷“朝野恐惧”,所以远在洛阳的魏明帝曹睿急率大军救援,亲自到长安坐镇,派大将军曹真督军至郿县防御赵云,张郃率军前往抵抗诸葛亮,曹魏凉州刺史徐邈也遣参军与金城太守率军反攻南安郡。在曹魏的积极应对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首战告捷之后,最终走向失败。究其原因,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这是因为马谡失守街亭,导致曹魏的援军可以进入到陇右地区,这让诸葛亮失去了攻略陇右的条件。诸葛亮知道张郃乃是魏之名将,此番率军前来必定来取汉军咽喉之地街亭。对此,马谡毛遂自荐,要去镇守街亭。不过,在街亭之战中,马谡根本不遵循出兵前诸葛亮安排的方案,也不顾副将王平的劝说。执意将大军屯兵于一座孤山上,不在当道险要之处下寨。以至于被张郃率将包围在山上。

面对纸上谈兵的马谡,张郃这位老将没有给他喘息之机,在包围蜀汉大军之后,张郃立即派人切断水源,这让蜀汉大军陷入内乱,马谡弃军逃亡。张郃乘势进攻,汉军大败,街亭失守。在街亭失守后,不仅张郃率领的5万大军可以支援陇右的郡县,曹魏后续的援军也可以继续通过街亭,如果诸葛亮继续留在陇右的话,将会腹背受敌,所以其只能无奈退军。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马谡失守街亭,成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主要还是因为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了。在魏蜀吴三国的格局彻底形成后,蜀汉一方人口不到100万人,兵力更是只有10万人。因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最多能调集5万大军,毕竟蜀汉的各个要地和都城,都需要分兵把守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曹魏一方来说,整体兵力超过40万人,尽管需要防御东吴,但是,在陇右战场上,曹魏还是可以最多投入20万大军。

回到街亭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率领了5万大军,虽然马谡的兵力不详,不过,考虑到诸葛亮还需要攻略陇右,所以马谡的兵力,应该只有1万—2万人。在此基础上,兵力上的巨大悬殊,导致马谡没有按照常规的方法来镇守街亭,他之所以主动上山,放弃水源,目的就是为了激发蜀军将士的潜能,也即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才有机会以少胜多,击败兵力众多的张郃。当然,马谡毕竟不是韩信项羽白起这样的名将,无法真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最后,不过,通过街亭之战,我们也看到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的捉襟见肘。彼时,张郃率领的大军需要应对,曹真的大军也需要抵挡,还有郭淮等人的坚守或者反攻,也不能掉以轻心。于是,在街亭之战中,即便不是马谡毛遂自荐,诸葛亮实际上也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赵云、邓芝被曹真击退,身处列柳城的高翔军队又被郭淮攻破。魏延被张郃堵在山谷之中,前进不得。高翔与魏延为避免陷入被包围的境地,于是都各自退军。也即诸葛亮麾下的武将中,魏延、高翔、赵云等人,确实能力要比马谡要强,但是,这些将领也都身负重任。

比如赵云需要用疑兵来牵制曹真率领的大军,无疑是具有更高风险的事情,况且赵云之所以能全身而退,也是建立在自己的威望和资历之上的,如果赵云和马谡调换,街亭当然有机会守住,但是马谡能否在曹真面前全身而退,则要打一个问号了。总的来说,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麾下的将领有限,毕竟黄忠、张飞、马超等老将都在此之前去世了,除了将领有限,兵力上更是远远不如魏国调动的大军,所以在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和将领来进行补救,只能接受第一次北伐曹魏功亏一篑的结果。基于此,虽然马谡难辞其咎,但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失败,显然不能只怪马谡一个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作为唐朝第一任宰相,为什么裴寂的下场那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宰相,他从名气上看不如房玄龄、狄仁杰等名相,但他的存在也不容忽视,他是大唐第一位宰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裴寂是什么人呢?裴寂字玄真,裴寂从小父母双亡,要没有他的兄长,估计他命运还未可知。在隋朝的时候,裴寂曾做过晋阳副监,而李渊起兵前留守太原,所以双方很

  • 邢颙是什么人?他在曹魏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是曹操集团中除战争和瘟疫之外“减员”最严重的一次风波。众所周知,曹丕曹植各有“羽翼”,另外他们各自又有一批支持者或拥护者。丁仪等人曾经陷害他人,蒙蔽曹操曾导致曹植一方占有巨大优势。但曹操身边不乏坚决拥护曹丕的大臣,有些是曹丕的党羽,而有些大臣的确是公正判断。在曹丕阵营中,就有一位

  • 唐宣宗幼年时为什么会被认为“不慧”?他为何要装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李忱,即唐宣宗,唐朝帝十六位皇帝,他幼年时为什么会被认为“不慧“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是大唐第二位皇帝,他在唐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李世民曾开创了贞观之治,将大唐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很多电视题材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那就是太宗子孙。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李世民的

  •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他在位时间为何只有短短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郭威,他在五代这个混乱时期建立了后周政权,那么,为什么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地区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个朝代不是同时存在的,而是相继出现的。郭威的父亲是郭简,曾经是后唐李克用的爱将,专掌亲军,不过后来死于兵祸。所以郭威

  • 年羹尧手握重兵,他被抓时为什么没有反抗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雍正帝执政期间,年羹尧是个不是不提的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影视剧雍正王朝里,年羹尧是雍正谴谪时的包衣奴才,算是时代家奴,也正是因为和雍正的关系,受到重用,并一步步飞黄腾达,和另一外雍正的宠臣李卫有点类似。这两位在雍正王朝里有点哼哈二将的意味,都是雍正的依仗。但其实,

  • 李卫的官是通过捐资而来的,为什么他能得到雍正帝的赏识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卫对雍正的忠心,雍正为什么很喜欢李卫,为什么李卫敢搜考场

    李卫,清朝名臣,他出身与一个富户人家,捐资员外郎后才入仕,那么,为什么他能成为雍正帝的心腹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影视剧《雍正王朝》中,李卫是雍正潜邸时的包衣奴才,而且地位很低。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官运亨通。随着雍正的登基,李卫的飞黄腾达也开始了,这个道理很简

  • 为什么说元世祖忽必烈的晚年生活是非常不幸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忽必烈的晚年,他的个人生活也遭遇了一连串的挫折和不幸。他最钟爱的妻子察必在1281的去世使忽必烈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察必所生的儿子真金早已被立为皇太子。察必还是忽必烈妻子当中唯一在太庙中立有牌位的女人。在忽必烈统治初期,察必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助手。也许是纯粹的巧合,但是不可否认,在她死后,忽必烈个人

  • 元世祖忽必的灭宋之战: 忽必烈共发动几次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突破襄樊襄阳、樊城地处南阳盆地南端,居汉水上流,三面环水,一面傍山,西临关陕,东达江淮,跨连荆豫,是控扼南北之要冲。南宋视其为朝廷根本,关系国家存亡的重地,遂开府筑城,储粮屯军,经多年经理,建成为城高池深、兵精粮足的军事重镇。忽必烈早在开庆元年攻宋时,就知襄樊地位重要,后经商挺、郝经、郭侃等谋臣建

  • 揭秘北齐皇帝高洋的暴行:肆虐群臣妻女嗜杀成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皇帝高洋,庙号文宣帝,不但好色成性,而且嗜酒如命。逢饮定醉,逢醉必然会杀人。

  • 揭秘忽必烈之母:一生生过四位皇帝的女强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色了。这位母亲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