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还原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杨广:在位期间所做的3件大事

还原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杨广:在位期间所做的3件大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95 更新时间:2024/1/16 14:33:15

说到隋炀帝这个人,他基本上和王莽一样都属于悲剧人物。当年的东汉王朝为了自己的统治,极力抹黑王莽。在唐朝时期也是这个德行,唐朝人变着花样的黑隋炀帝,后朝黑前朝自古以来就是这个德行。其实仔细分析隋炀帝的一系列政策,不难发现在唐朝时期仍在沿用。隋炀帝之所以会失败是由于太急功近利,没有做到一步步来。打一个比方说,隋炀帝是即想做汉文帝,又想做汉武帝。结果发展步伐太快,导致了帝国的崩溃。

一、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并不只为了所谓的玩乐。在唐朝的历史中,一直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到江南地区玩乐。其实这是对这位皇帝的一种抹黑,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前往江南游玩确实是开凿大运河的原因之一,但却仅仅是最次要的原因。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稳定南方的局势。虽然589年,隋军灭到了南方的陈朝。但是南方势力并没有真正屈服,他们一直在伺机行动。在开凿大运河之前,江南地区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反叛活动。虽然都被隋军成功镇压,但是隋军也暴露出了反应不及时的问题。为了做到一劳永逸,隋炀帝征调了大量的民力开凿大运河。事实证明隋炀帝的考虑是很正确的,在隋末群雄中,那些江南地区的贵族确实趁机割据一方。

除了稳定南方局势之外,还有就是粮食问题。随着北方经济的复苏,长安、洛阳等地的人口越来越多,依靠北方出产的粮食已经无力供养大量不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群。隋炀帝把都城从长安迁移到洛阳就是这个原因,南方的粮食可以通过大运河直接运往洛阳。洛阳和长安的人口都超过百万,隋炀帝迁都以后,可以带走将近20万人口,可以极大的减轻关中的压力。还有一点就是打破贵族们的垄断,关中地区贵族势力盘根错节,对皇权的影响很大。而迁都到洛阳之后,可以把这些贵族势力连根拔起。唐朝建立之后,仍然延续着这套政策,在唐太宗时期,关中贵族势力逐步土崩瓦解。

二、三次东征高句丽和征伐北方游牧民族。有人认为隋炀帝进攻高句丽是他的一大罪过,这就太冤枉他了。在他之后的李渊李世民李治都在进攻高句丽,高句丽属于中国的地方割据政权,应该属于中国统一战争的一部分。高句丽所控制的那片土地从秦朝到西晋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每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都希望收复这片地区。隋炀帝进攻高句丽的战争本身没有问题,错就错在连续进攻。由于天气原因和地形原因,隋军第一次进攻高句丽的军事行动失败。争强好胜的隋炀帝又连续发动了两次战争,当时隋朝的底子还很薄,根本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三次规模浩大的战争进一步耗尽了隋朝的国力,加速了隋朝政局的动荡。在此之后的李世民就比较聪明,东征高句丽失败以后,他把这个任务留给了儿子,而不是再一次出兵。

隋军还主动对东北地区的草原民族发起进攻,这被视为隋炀帝的又一罪过。其实隋炀帝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当时隋朝的国策是西攻北守,隋朝希望全力打通丝绸之路。但是如果隋朝把注意力都放在西方,东北的草原民族很有可能会不断袭扰隋朝的边境。虽然它们不可能威胁到隋朝的统治牡丹石会牵制隋朝很大的精力。所以隋炀帝在针对北方草原民族的态度上主动进攻,甚至稍微有点没事找事。隋炀帝借口两名商人被契丹士兵杀害为由,对契丹发动了大规模征伐战。这不是什么穷兵黩武,而是在为西进扫清障碍。唐朝建立之后延续了这一政策,唯一的区别是隋炀帝希望自己完成的事业,唐朝是分三代人来完成。

三、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切事情都急不得。隋炀帝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太过于急功近利,他希望在自己的手里完成一切。但是他没有考虑民间的承受能力,当时国家刚刚统一,各方面都不富裕。隋炀帝的一系列政策本身没有错,但是加在一起就足以激起农民起义。当时的隋朝已经是危机四伏,农民起义把所有的不稳定因素全部激发了出来。江南集团、关中集团还有那些野心家们都一股脑的涌现了出来,隋朝的局势已经发展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事已至此,隋炀帝试图在江南站稳脚跟,然后在重新统一天下。但是宇文化及的一场兵变毁了一切,隋炀帝被杀之后,他的表哥李渊开始收拾残局。经过十年的战争,唐朝统一了全国。从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帝王的施政方针上都可以看出隋炀帝的影子,治理国家一点也急不得。就比如现在世界第一的美国,也是足足发展了150多年之后才成为世界霸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是谁?明英宗身世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谁是英宗的生母?在这关系到皇家龙脉的大事上本不应成为问题,但英宗的生母的确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孙贵妃所生。《明书》、《明实录》等书持此说。《明书》记载孙贵妃于“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另一说是宫女所生,即孙贵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偷偷抱养宫女之子为己子,而那个宫女却销声匿迹了。《明史稿》记载

  • 明英宗朱祁镇:一个当过俘虏又成功复辟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六位皇帝,生于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日。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9岁登基,年号“正统”,14年后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也先所俘,失去帝位。被俘北居一年,南宫幽居7年,又于景泰八年(1457年)通过“夺门之变”重登宝座,年号“天顺”,在位8年。两阶段加起来共在位

  • 朱常洛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他是吝啬鬼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名朱由检,生于1610年正月,系太子朱常洛(即后来的明光宗)之子,崇祯五年即丧母,虽然贵为太子之子,但当时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并不稳定,长年蒙在万历欲废掉其位,改立郑贵妃之子的阴影之中,再加上万历是一个绝情于亲情的人--事实上历代帝王因为子孙众多,往往其中的亲情平淡如水,几乎从来没有过平民家庭那种天

  • 揭秘:为何说崇祯皇帝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27年,玩了一辈子木匠活的熹宗在临去见太祖的前几日,将他的五弟朱由检叫到跟前说:“来,五弟当为尧舜也。”他将一个内困外患的国家,而且还是阉党把持着的朝政的恐怖局面交给了他十七岁的弟弟。这就是后世称为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为他的朝政和国家奋力挣扎了十几年的崇祯皇帝。崇祯是个亡国皇帝,这是不可

  • 正当盛年之际:宋高宗赵构为何选择主动禅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在斧声烛影中不明不白地死去,当时天下就传言“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一百余年后的南宋高宗果然绝后,且其近亲后裔大都已被金兵掳去,只得“广选艺祖之后宗子”。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高宗居然在身体还相当强健的五十六岁盛年,主动让位给太祖之后的孝宗,这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绝对是罕见的。靖康之难,金军

  • 明朝最短命的皇帝是朱常洛吗 共当多长时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所以习惯把他叫作泰昌帝。八月初一日,泰昌帝在登极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泰昌帝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的仁君?“仁宣之治”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仁宗朱高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少见的仁君。他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博三人(史称三杨)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处处

  • 三国大将丁奉未截杀诸葛亮 曾以"行为秀"智慧歼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记得诸葛亮祭东风这一细节,周瑜妒忌孔明,想趁孔明在祭风之际除掉他,派了两名大将带领一百个士兵快速前往江边,等孔明一旦将东风借来,便下手杀人。结果孔明事先有防备,派赵云来接人,等东吴的军队到达,诸葛亮已经坐上了赵云的船。东吴将士又乘船追击,却被赵云一箭射坏风帆,只得眼睁睁地看

  • 明武宗朱厚照南巡都做了哪些事?明武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朱厚照为了巡游江南的梦想,做了太多的荒唐事,甚至为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与大明的国运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十四日,久怀异志、阴谋作乱的江西宁王朱宸濠杀死朝廷命官,率众起兵作乱。七月十三日,南京守备、参赞等官才将朱宸濠反叛的事奏到朝廷。武宗听到消息后,立即下令兵部诸官到左顺门集议。众人讨论后决定

  • 刘秀能降伏赤眉军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过程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被称为“位面之子”,主要便源于其开挂般的一生,而这其中便包括短期内降伏“拥兵百万”的赤眉军。那么刘秀降伏赤眉军真的是因为主角光环吗?其实不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刘秀正确的战略部署,以及赤眉军自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