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武灵王在位时期都有哪些贡献?为何没有消灭秦国?

赵武灵王在位时期都有哪些贡献?为何没有消灭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46 更新时间:2024/1/15 0:26:01

赵武灵王,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死后谥号武灵。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中国历史上帝王很多,当时真正能有划时代意义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只是,沉睡在二十四史,千篇一律的帝王本纪,沉闷到时最好的睡前读物。

大部分的君王,除了开国君主之外,都很少具有开拓精神,因为父死子继的传统,让那些王位或者皇位继承人们,出了内部的勾心斗角之外,就很少再有什么宏大的计划了。

但赵国的第六任君主,赵武灵王则是个例外,他不但有着非常非常强大的进取精神,还有着理想主义般的狂热。

他有前所未有的反叛精神,一手缔造了强大的赵国起兵,最终却因为自己的过于理想设想,被活活饿死在自己的宫殿里。

用梁超的话说就是,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其稍足为历史之光者,一曰赵武灵,二曰秦始,三曰汉武,四曰宋,如斯而已。

那么赵武灵王,做了什么,能让梁启超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呢?

三晋变法

战国时代,是中国的变法时代,也只中国各种思想,制度最激烈变化的时代,人类的天性其实是喜欢保守的,谁都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

所谓变法,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战国时代各个国家开始变法,先变法的国家,就能够比那些后变法的国家取得先发优势,成为强国。

这里面,从晋国分出去的韩赵魏三国,变法进行得最早,甚至战国的变法思潮,就是从这个三家出来的。

说白了,就是因为三晋地区,犬牙交错,生存压力大,属于四战之地,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发挥出国内最大的力量,来应对外部危机。

最先变法的是魏国,效果非常明显,在战国初年,一直把秦国按在地上摩擦,属于当时的第一强国,当时的魏武卒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特种兵。

赵国处在最北边,除了要应对国内的诸侯,还要应对游牧部族的入侵,生存压力巨大,只有明白了内外夹击之下的赵国,才能明白赵武灵王的意义。

赵武灵王属于少年时代就表现出很强天赋的人,在他15岁的时候,父亲死了,当时魏惠王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赵国新君年幼之际,俟机图赵。

这一切都被15岁的少年看在眼里,他擦干眼泪,对兵力做了精密部署,最终赵国严阵以待,总算是化解了这场危机。

这是赵武灵王刚继位时候的情况,正是这种险恶的生存环境,最终也让赵国走上了变法的道路,不过赵国的变法跟别人都不一样,赵武灵王搞得更加彻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胡服骑射

战国时代,变法的核心在于,如何提到调动国内资源的效率,最终转化为战争能力,所有国家的变法,都是围绕这一个目的展开的。

赵国抵触北方,长期和胡人接触作战,在不断的作战之中,赵武灵王发现,胡人穿的衣服非常适合骑马打仗,而中原文明这边的衣服以宽大为主,非常不利于骑马,所以中原这边一直都是车战,基本上没什么骑兵。

赵武灵王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赵国的士兵,也学习胡人的服饰,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行动便利。

这种想法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在古代却意义重大,我们常说华夏衣冠,在古人眼里,你穿什么样的衣服,对你的身份认同非常重要。

你要知穿上胡人的衣服,你这是要变成野蛮人吗,赵武灵王这个想法显然非常大胆,但困难并没有吓到这个锐意进取的君王。

连他的儿子都反对改变服饰,拿什么上古圣王之道来反驳他,最后赵武灵王突然拉弓引箭,只听“嗖”的一声,一箭射出,深深地射入城楼上的梁木中,随后向赵成等人说:“谁还反对这次改革,当如此木。”

所有人吓得目瞪口呆,没人再敢提反对意见,于是一场关于服饰的改革,关于兵种的革新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赵国经过军事改革之后,实力迅速提升,一举灭掉中山国,重创林胡和楼烦两国,让赵国成了北方的超级大国,知道秦国统一六国之前,赵国都是秦国最强有力的对手。

赵武灵王还不断开疆拓土,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置了代、云中、雁门三郡,拓展了赵国的领土,并在边疆修筑长城,抵御胡人的进攻,后来秦始皇修长城,实际上是把原来几个国家的长城连在了一起。

“胡服骑射”政策的影响十分深远,不仅仅局限于战国时期,对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赵武灵王让人们穿胡服,原本为了适应作战的需要,但后来人们发现,身穿胡服更利于参加劳动耕作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对后世人民产生巨大影响,对于促进民族融合有着巨大的意义。

在当时也改变了赵国时代的兵种,赵国的骑兵开始纵横驰骋,各国也开始效仿,从此车战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骑兵开始成为战争中非常重要的力量。

理想者之死

在赵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赵武灵王开始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能够吞并秦国,这在当时并非不是不可能的,维持他还混进使者的队伍,混进秦国,亲自观察秦国的地理地貌,为全面灭秦做准备。

这种行为冒险而又浪漫,非常符合赵武灵王性格中理想主义的一面,但最终也是因为理想化过了头,出现了悲剧的结果。

都说上古圣王经常搞禅让,这个赵武灵王居然也想搞禅让,打破暗中君王到死才放手权力的局面,他是个敢想敢做的人。

赵武灵王真的就把王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他一个人在卸下了繁重的负担之后,专门谋划攻打秦国的事情。

要不少多子不一定多福呢,禅让王位之后,赵武灵王自称主父,但另一个儿子总是在他面前哭诉,说新王对自己如何如何不好。

本来手心手背都是肉,尽管把位子给了幼子,总觉得对不起长子,他还曾经打算再把国内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这个大儿子。

但君权这个东西,非常神奇,一旦拥有了,就完全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大儿子造反了,但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他逃到了赵武灵王的沙丘宫。

公子成、李兑率兵将主父的沙丘宫包围,之后闯入行宫,杀死公子章,两人怕主父秋后算账,就将赵武灵王困在沙丘宫。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最终赵武灵王是被饿死的,中途曾以捕捉小鸟为食物,一代枭雄就这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沙丘宫这地方,这是邪门,秦始皇也是突然死在了这个地方,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巧合,两个伟大的人物,都死在了这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魏皇帝曹芳的一生怎么样?最后为何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芳(232-274年),字兰卿。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三任皇帝,239-254年在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傀儡皇帝,就是空有皇帝之名,没有作为皇帝的实际权力。实权往往掌握在另一人(往往是权臣、太后)手里。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傀儡皇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汉献帝刘协。对于汉献

  • 大唐名将李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修著兵法的武将并不多见,我们熟悉的也仅仅是孙武、孙膑、吴起等等几个人,而唐朝就有这样一位战神,他所写的《卫公兵法》现在也流传在世,此外还有《六军镜》《阴符机

  •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为什么执政后期会性情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高洋,即齐文宣帝,北齐开国皇帝,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厉行改革,但执政后期却以功业自矜,残暴滥杀,最终因饮酒过度而暴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高洋是北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帝王,他在父亲高欢和哥哥高澄创建的基础上,掌握了东魏的大权,不久之后,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改国号为齐,史称

  • 历史上唐玄宗李世民的后宫,有记载的妃嫔?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是从古至今君王臣工士人百姓们都评价很高的一位千古明君。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妃,史料中有记载的一共有十五位,其中长孙皇后崩逝于贞观十年(636年)六月。其余后妃中,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之后,明确记载仍然在世的仅有六位,其余妃嫔因史料记载过少,生卒年无法判断。具体介绍一

  • 历史上的司马芝是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封建社会中,出现了很多清官廉吏,他们爱民自律的品质深受百姓的拥戴和推崇。人们根据他们的事迹,以数字绰号、称号、雅号赠送给他们,以朴素的形式表达对这些好官、清官的爱戴和敬仰。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在曹操麾下效命的河南尹——司马芝。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生卒年不详。他年轻时正赶上

  • 唐中宗李显的一生都毁在了女人手中,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显,即唐中宗,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三子,唐朝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都很憋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显的一生都毁在了女人的手里,作为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前面的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废除,于是这天子之位落在了他的手里。可惜这看似权力顶峰的宝座上,也弥漫着挥着不去的阴霾,来自武则

  • 朱瞻基有哪些功绩?为什么说他差点毁了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朱瞻基,即明宣宗,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的两千多年出过很多昏君,但是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这样,有那么多奇葩的皇帝。其中有一位帝王人称“蟋蟀天子”,平时最大的爱好竟然是斗蛐蛐,而且更难得的是,他还是位明君。他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其

  • 探索奸臣严嵩的另一面,他有哪些闪光之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严嵩,明朝时期权臣,曾专擅国政长达十五年之久,提到严嵩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奸臣,但是这样一位奸臣也是有值得赞颂之处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也没有完美的人,再好的人也有不好的一面,再不堪的人

  • 胤祹为什么能高寿善终?他与苏麻喇姑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允祹,原名胤祹,清朝宗室亲王,康熙帝第十二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清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也是最后一个朝代。人们习惯于将清朝视为“落日的余晖”。尽管是一轮即将西逝的落日,也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其中,康乾王朝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当时国力强盛,经历了康熙、雍正、乾

  • 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他的一生有多憋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柷,即唐哀帝,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他短暂的一生就是个悲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那个时代的热闹繁华犹如一首跌宕起伏的歌曲,看它留下的文物遗迹或是诗文,堪称精妙绝伦,让人很是仰望。即便如此,历史的铁律仍然没有绕过唐朝。它的衰败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