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薛仁贵是唯一让敌人战前下马跪拜的将军却下场惨淡

薛仁贵是唯一让敌人战前下马跪拜的将军却下场惨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53 更新时间:2024/2/18 21:54:28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能让敌人在未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他打败过铁勒等诸多外族侵略,是我国的对外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不该忘记的战神。一个让华夏民族骄傲的子孙,一个必须让人尊重的英雄!最后死的这么窝囊。

薛仁贵(614年-683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名将。北魏将领薛安都的六世孙,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随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薛礼,字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人,大业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父亲薛轨早丧,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练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过人.但是生于乱世之中,未有什么发展,长大务农,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饭量。到30岁的时候,记载中描写他穷困不得志,希望迁移祖坟,以希望带来好运,他的妻子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现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迟!”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告别妻子,去新绛州城里找张士贵将军,应征入伍,开始了他驰骋沙场40年的传奇经历。

薛仁贵率领2000将士继续前进,乾封三年(668),薛仁贵的部队攻占坚固的扶余城。之后高句丽连续40多座城市直接向薛仁贵投降,薛仁贵声名鹊起,威震辽海,神威四方,自此,高句丽所最惧怕之人为薛仁贵。

就这样薛仁贵大军沿途破城抵达平壤城下,与从行军大总管李绩等诸路大军会师平壤,大军合围,攻破平壤,薛仁贵亲自接受高句丽国王投降,根据史料记载,高句丽国王高藏在向薛仁贵投降签字的时候,连抬头看薛仁贵的勇气都没有,威慑力到了何种地步。真有张辽使江东小孩夜不敢哭的风采。自此,隋唐几代帝王灭亡高句丽的愿望终于在高宗这里得到了实现。如果仔细研读过这段史料的话,大家会很清楚,高句丽实为薛仁贵所灭,他起了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而并非是李绩。可是呢,后世史书上却把征东的大功劳给了李绩。

活埋铁勒军十三万,使薛仁贵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屠俘将领。龙朔元年(公元661年),铁勒酋长比粟毒伙同其他部落起兵犯境,唐高宗任命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兵讨伐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当时铁勒九姓拥兵十几万,凭借天山之地利,企图与大唐雄师一决胜负。他们派出数十位骁勇骑士出马挑战,眨眼间,就被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胆寒之下,铁勒人下马投降,放弃了抵抗。

为了消除后患,薛仁贵命令部下将13万已经投降的铁勒人就地坑杀,制造了中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杀降暴行。铁勒人害怕了,拼命逃窜,薛仁贵追击到漠北,擒获了叶护三兄弟。铁勒九姓衰落了,薛仁贵成了天上下凡的杀星,大唐敌人眼中的凶神恶煞。

开耀元年(681),已经68岁高龄的薛仁贵开始了自己人生最后的一场光辉战争。69岁高龄的薛仁贵带病冒雪率军进击,以安定北边。领兵去云州,就是今天的大同一带,和突厥的阿史德元珍作战。突厥人问道:“唐朝的将军是谁?”唐兵说:“薛仁贵。”突厥人不信,说:“我们听说薛仁贵将军发配到象州,已经死了,怎么还能活过来?别骗人了!”薛仁贵于是脱下头盔,让突厥人看。

因为薛仁贵威名太大了,以前曾经打败过九姓突厥,杀过许多人,突厥人提起他都怕,眼前看见了活的薛仁贵,立即下马跪拜,把部队撤回去。薛仁贵来了就是打仗的,哪里会因为受了几拜就客气,立即率兵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斩首一万多,俘虏三万多,还缴获了许多牛马。

薛仁贵作战勇猛,并且善用奇兵,屡败北方各族,还曾任安东都护数年管理朝鲜一带,理政才能也是不错的,不过杀戮过多,做官又玩忽职守,纵容手下,与演义中的人物相比武功并无多少夸大,人品则显不足。不过他在演义中的结局更是窝囊,居然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不仅死不得其所,还让他儿子背上一世骂名。就这样,薛帅的传奇的一生结束了。(原文来自史事拾遗的头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建宁公主身世显赫只因嫁入豪门 终生郁郁寡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独孤天下杨丽华为什么不喜欢皇上,康熙和建宁公主的关系,为什么我总是郁郁寡欢

    两部超级搞笑传世经典电影《鹿鼎记》,一个如花似玉刁蛮任性的邱淑贞,让世人彻底记住了建宁公主。只不过,电影中的建宁公主跟历史上的建宁公主是有一些距离的。首先,身世有误差。电影中的建宁公主是康熙皇帝的妹妹,这个辈分乱了。历史上的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女儿,顺治皇帝的妹妹,康熙皇帝的姑姑。虽然出身皇家,可是皇

  • 汉文帝是位只对别人好的皇帝看似无能却天下太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人最后一个皇帝,汉朝最差的皇帝,东汉最昏庸的皇帝

    在西汉的诸多皇帝里,汉文帝可以说是一个忠厚长者的形象,他爱护百姓体贴臣子,对于外敌也能是安抚就安抚,尽量不调动兵马免得扰民,总之他对别人都是很好的。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讲一讲汉文帝的事迹。1心系百姓西汉初年,以周勃为首的老臣剿灭了吕氏一门,而后他们从代国迎来了刘恒做皇帝,这就是汉文帝。经过了前期熟悉工

  • 杜秋娘是大唐第一才女沦为侍妾却两嫁入宫为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宫侍妾重生,侍妾,大唐才女薛涛传奇

    古代的美人命运本已多舛,美而慧又没有良好出身庇佑的,更是飘零无依。说起杜秋娘的名气,在当时的江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仅容貌美,歌舞更是一绝。杜秋娘是江南润州人,也就是现在的镇江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因家境贫寒,杜秋娘从小被卖进青楼,青楼女子地位卑贱,但杜秋娘却出落得如神仙姐姐一般,飘逸、淡雅,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引清兵入关的是谁,朱棣坑宁王,清朝抹黑明朝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其实,明代开始并不禁娼,和尚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不仅不禁,反而大力提倡,在唐、宋官妓制度基础上,明朝将教坊升级为“教坊司”,隶属掌管教育、外交诸事务的礼部。据明代姜明叔《蓉城诗话》记载,当时

  • 古代扫黄打非之清朝康熙帝是怎样进行扫黄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十二帝疑案雍正,清十二帝疑案光绪,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康熙

    与明代相比,清代禁娼又严厉了,但也是反反复复,清初依明制,在京城设教坊司,但顺治皇帝曾两次裁减教坊女乐,宫中搞活动时,培训48名太监替代乐妓,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朝廷下令停止教坊女乐,开始禁娼,从上至下掀起了清代的“禁娼运动”,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则直接裁革女乐。康熙皇帝继承了顺治

  • 刘盈去世后吕雉是怎样强化自己对汉朝的统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盈是吕后亲生的吗,刘秀为何废后,刘盈是谁生的

    公元前188年(孝惠七年)八月戊寅,刘盈忧郁病逝,发丧期间,只见吕雉干哭,不见落泪,张良之子张辟强担任侍中,年仅十五岁,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孝惠帝一个儿子,如今死了,却只见她干哭而不悲伤,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陈平反问:“是什么原因?”张辟强说:“皇帝没有年纪较大的儿子,太后害怕你们这班老臣,您现

  • 汉朝的夺地风波是怎样的?吕雉又是怎样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吕氏怎么灭的,汉朝吕雉发明,吕雉是怎么逃出楚营的

    戚夫人因为自恃得宠,曾经常在刘邦面前哭闹(史载到达“日夜啼泣”之地步),意欲为自己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以夺取皇太子之位,刘邦在公元前205年(汉二年)六月即已立吕雉之子刘盈为太子,但即位为皇帝后,以刘盈仁弱“不类我”为理由,想要改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因为“如意类我”,周昌、叔孙通等朝中大臣都坚决反对废长

  • 揭秘:杨玉环为什么会在男权社会里永世留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为什么现在还是男权社会,杨玉环是好人吗,杨国忠与杨玉环什么关系

    杨玉环不单拥有倾国倾城的羞花之貌,她与唐玄宗流传千古的爱情绝唱也是名扬天下的一段佳话。但凡能够悟出“只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这句话实际意义的人,大抵是会读懂杨玉环的,虽然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够善始善终,但是当我们试着把一种对爱情的向往和坚守放进盛唐这个时代中去,关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着实

  • 历史中的赵飞燕真有那么漂亮?命有那么的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飞燕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赵合德没有赵飞燕出名,赵飞燕赵合德关系好吗

    《汉书》(下同)载:“孝成赵皇后,……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按惯例,某女生得好,史家会交代,没交代,就说明容貌平平。赵飞燕舞技出众,对颜值自有补益,比如她多半会“芭蕾跳”,显得体态轻盈,所以人送外号“飞燕”;她打小学歌舞,不会胖,

  • 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女儿屠城是真是假,夏朝昏君,夏朝的灭亡

    夏朝方国(也有的称作部落)有施氏原本臣服夏朝,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后来由于王室衰败,朝廷腐化,夏王贪得无厌,横征暴敛,索要的东西(包括美女)越来越多,无法满足他的私欲,一时天下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有施氏带头不朝不贡。当时正值夏桀在位时期,夏桀为稳住自己的江山、遏制四方造反的苗头,于是决定以武力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