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杨家将中的杨继业到底是怎么死的?

揭秘:杨家将中的杨继业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70 更新时间:2024/1/4 2:36:20

其实,在986年的“歧沟关之战”中,最让宋太宗痛惜的是杨业之死。杨业,本名重贵,又名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杨业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高强,二十多岁进入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当时,宋太祖已经建立宋朝,全国统一指日可待,杨继业向北汉皇帝提出了“奉国归宋”的主张,遭到反对。不过,他对北汉政权,一直忠心耿耿。后来,北汉战败,杨继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继业是一员勇将,一心想收入彀中,他逼着北汉亡国皇帝安排亲信前去劝降,见到皇帝派人来劝降,杨继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宋太宗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他驻守于代州,并于雁门之战中将大败辽军,从此得了外号“杨无敌”,辽军一见杨业的军旗,就纷纷退兵。

在“歧沟关之战”中,东路军偏师田重进听说主帅曹彬南逃后,也自蔚州退兵,部将袁继忠退至定州(这是这次战役中唯一一支没有战败过的宋军)。另一支偏师米信,当时已随主帅曹彬一起溃退。宋太宗闻报后,知道败局已定,便在东路军溃败的同时,命令西路军退回代州,但给西路军还安排了一个任务,就是把云、朔等四个州的老百姓护送迁移到宋朝境内。然而,正在退守之际,西路军内部产生矛盾。西路军副帅杨业自北汉亡后降宋,连连受到宋太宗重用,边将们早已嫉妒,此次又升任西路军副帅,那简直是羡慕嫉妒恨了,主帅潘美、监军王侁和刘文裕都心怀不满。所以,杨业虽为副帅,他的决策就是没法通过。

当时,辽兵马都统耶律斜轸已于五月进占蔚州,六月又领十万辽军攻占了寰州,在这种情况下要护送几个州的老百姓出辽境,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此,杨业提出辽兵目前人多势众,不能硬碰硬,巧妙应敌,他建议,领兵出大石(今山西应县东南),先派人与云、朔二州守将商量好,大军离代州时,云州百姓先转移,部队到应州之时,辽军一定派兵来战,这时可安排朔州百姓出城,走石碣谷(今山西朔州南),派千名弓箭手守在谷口,骑兵挡住中路,敌人就不敢追了,这样老百姓才能顺利实现转移。

监军王侁反对杨业的意见,说:“我们带了几万精兵,还怕他们?我看我们只管沿着雁门大路,大张旗鼓地行军,也好让敌人见了害怕。”刘文裕、潘美也随即附和。杨业说:“现在敌强我弱,这样干一定要失败。”王侁带着嘲笑的口吻说:“杨将军不是号称无敌吗?现在在敌人面前畏缩不战,难道另有打算?”杨业迫不得已,只得出战,但提出请主帅潘美等伏兵于陈家谷口(石碣谷西)以接应。

辽军耶律斜轸得知杨业率军前来,命部将萧挞预设伏兵,当杨业来战,他假装溃退,这时萧挞伏兵皆出,耶律斜轸乘机反攻,人家毕竟是十万大军,杨业所部损失惨重,但他一直坚持战斗。转战一天后,杨业率残军退至陈家谷口,但连援军的影子都没看到一个,不禁对着将士们痛哭道:“你等各有父母妻子,不必与我同死,你们快逃吧”,但士兵都不肯离去。杨业遂率残军百多人,奋力再战,身上伤痕累累,还手杀数十人,因马受伤不能骑,被辽军抓住。他的儿子杨延玉战死,部将王贵战死,将士们几乎无一生还。杨业在被押赴辽途中,绝食三日而亡。而王侁等原以为杨业已打败辽军,早已率军擅离陈家谷口前往争功,行二十里后得知杨业败退陈家谷口,立即率军逃走,不去接应,致使杨业全军覆没。所以,杨业不是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而是死在自己人的手里,死在那该死的无知、冷漠和嫉妒中。杨业惨死,让宋太宗震怒不已,暴跳如雷,王侁、刘文裕被开除军籍,罚配蛮荒之地,潘美连降三级,以观后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为何说老实人朱高炽是聪明人 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聪明的老实人和老实的聪明人,老实人怎么变精明,成大器的人具备的品质

    朱棣带领二儿子挥师南下时,建文帝的部队搞了个“围魏救赵”,派奇兵直捣燕王的都城北平,而燕王大军在外,如果贸然班师来救,得胜之势将功亏一篑。朱高炽这时不顾自己多病肥胖的身子,带领老弱将士坚守北平城,自己冒着弓矢上城督阵,激励将士,南军终于无功而返。他这保护根据地的功劳成为日后得到继承权的重要砝码之一。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么死的?朱高炽死亡之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仁宗之死,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朱高炽之死

    洪熙元年(1425年)5月,朱高炽暴卒,享年48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而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胡名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便“无疾骤崩”,其中必有缘由。但《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

  •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作为?历史是怎样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那些事儿对朱棣的评价,后人对朱棣的评价,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

  • 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定都北京后又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马皇后有多惨,朱棣迁都北京是否正确,明朝为什么迁都北京

    在现今北京朝阳东坝地区有马厂、马房、驹子房、行宫庙等许多与马字和帝王行迹有关的地名,这些和朱棣有关。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为了扞卫王室安全,把儿子们分封到北方各重镇和全国着名城邑驻守。其中四子朱棣,被封为北平的燕王。建文帝继位后感到自己受了威胁,就削废诸藩,将五个叔叔降为庶人。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不等被

  • 朱允炆到底是怎样继承皇位的?他又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棣死后谁继承皇位,朱允炆下面一个皇帝是谁,朱允炆的后代

    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熟读儒家

  • 朱棣登基之后朱允炆去了哪了?朱允炆真死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史书“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在燕兵攻陷京师后,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实录·太宗实录》。“

  • 揭秘文盲皇帝朱由校:是怎样处理内忧外患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由校与朱由检关系,杨士奇为什么要帮朱瞻基,客氏和朱由校的关系

    天启帝即位之际,正值国运衰退,风雨飘摇之秋。外有金兵铁蹄肆虐,内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国难当头之时,身为天子,却不思中兴,沉溺于木工,不管你技艺多么精湛,也不能不被人诟病。但是朱由校并非完全无所作为的昏君。在即位之初,他倚重东林党人,让他们在朝廷担任要职,罢免一些奸佞之徒,使得吏治稍显清明。在东林党人

  • 明熹宗朱由校有什么爱好?为何说他是鲁班转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客氏和朱由校的关系,朱由校前面一个皇帝是谁,朱由校上一任皇帝

    对于朱由校在木工活上的造诣,要用“鲁班再世”来评价,可能丝毫不为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赋。朱由校的天赋可能就是做木工,只可惜错生在了帝王家。否则他将当之无愧地载入中国艺术家史册,而不必担玩物丧国的千古骂名。历史上的帝王往往有各种奇特的癖好,可沉迷于做木工的就唯此一人。据史书记载

  • 宋明帝有多爱下围棋?为何说他是围棋的推动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说围棋是诡道,宋明帝在位多少年,宋朝围棋高手

    南北朝时期,围棋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很多棋迷皇帝,比如南朝的宋明帝、齐武帝、梁武帝等。宋明帝在治国方面确实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庸主,但他却对围棋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史书记载,宋明帝非常喜欢下棋,堪称棋痴。他虽然热衷此道,水平却很低,而且没有自知之明,还常常喜欢挑战当时的高

  • 明成祖朱棣棋艺有多好?为何说他是铁杆棋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明风华朱棣打赢了吗,明成祖朱棣的功与过,大明风华朱棣打赢马哈木了吗

    明朝的棋迷皇帝也很多,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个下棋好手,不过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就果断下了“禁棋令”,不许在京军官和军人下棋,否则砍断双手。这令下得看似专横,却是为了防止军官们玩物丧志,也有一定道理。不过,朱元璋觉得这似乎威慑力还不够,又在京城修建了一栋“逍遥楼”。这所谓的“逍遥楼”并不是供人逍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