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恬的一生都在为秦朝做贡献,为何最后结局悲惨?

蒙恬的一生都在为秦朝做贡献,为何最后结局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85 更新时间:2024/1/10 22:21:39

蒙恬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能够统一多个民族,实现君主专制的时代便是秦朝,那个时代能够如此辉煌,是因为有很多人才在其中大放异彩。蒙氏祖孙三代都被镌刻于名将之榜,为秦朝做出巨大贡献。

蒙恬为秦国将领蒙骜之孙,因为世代习武,他天资聪慧,勇敢过人,从小对练武感兴趣,后为秦始皇任用,封为将军。

蒙恬一生功绩累累,尤其在抗击匈奴方面确实称得上是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

“中华第一勇士”蒙恬是如何两次挫败匈奴的?

蒙恬自幼精通兵法,将“善战”的潜能发挥在抵御匈奴的业绩上。《匈奴传》中云: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众北击胡,《史记·蒙恬列传》记载“是时蒙恬威震匈奴”“暴师外十余年,居上郡”,这里可见蒙恬抗击匈奴,并且取得的效果为“威震匈奴”。

匈奴曾一度是秦始皇的一大隐患,根据记载,“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故其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其约束轻,易行也”。

匈奴人善于骑射,性格粗犷,曾在秦统一全国时,南下占领河南等地,直逼国家心脏咸阳,由此见得匈奴对秦国隐患之大。

蒙恬年轻气盛,尽管作战经验不足,在先前几次战役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加之蒙恬世代为将,从小深受祖辈影响,所以很快蒙恬在抗击匈奴的战场上骁勇善战,所向无敌。

蒙恬曾与匈奴有两次大战,一次是在公元前215年,秦朝三十万大军与匈奴交战,秦军在蒙恬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器宇轩昂,战俘匈奴近万人,并收复了河南等失地;

另一次是在公元前214年,蒙恬率军横渡黄河,于黄河以北大战单于军,最后大胜而归。这两次战胜让匈奴士气不再,向北退去。

秦朝北方边境趁机扩张至今日的内蒙古一带。蒙恬不但攘除外患,还扩大了秦始皇统治范围。抵挡住了匈奴的侵犯,能名震四方,令匈奴人望而生畏。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赞叹蒙恬“为秦开地益众,北糜匈奴,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榆中”。蒙恬在外患这方面立下显赫战功,足以使秦始皇对他“甚宠蒙氏,信任贤之”。

“大秦第一包工头”蒙恬在秦国期间都做了哪些工程?

蒙恬带领修筑长城,减少外族侵犯,让百姓生活安定。《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修建长城巩固了秦国的实力,保障了北方人民的额生活和生产力。于黄河以北一带,蒙恬建立了四十四个县,迁徙了三万户,大力发展农耕业。

很多人都认为秦国修筑长城,导致秦国因为暴政而亡,其实,修建长城并不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也不在蒙恬。

蒙恬修筑长城,大搞基建,极大的推动了秦国北方的经济发展,对秦国的经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蒙恬长期在外驻守,近十余年,他对秦始皇的衷心显而易见,蒙恬也因此得到秦始皇的信任。

后来秦始皇还让蒙恬修建了从咸阳到九原的宽敞直道。

《蒙恬列传》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可知,秦始皇驾崩,蒙恬自尽时,这条路仍没有完工。对于这条路的重大意义,有学者认为:不仅能够维护诞生伊始的秦帝国的宏伟大厦和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而且在此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在促进国家稳定,中原内地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陕甘宁诸省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筹备这条路不再单为秦始皇方便出游,其背后引申出来的影响更为重要,从修筑长城到修筑公路,称蒙恬为“大秦第一包工头”也毫不为过。

对秦国功勋卓著的蒙恬,最后为何被逼吞药自杀

因为蒙恬,秦始皇也十分信任蒙恬的弟弟蒙毅,在当时蒙氏兄弟在朝内外拥有很大的势力,蒙恬驻守在外,蒙毅在內朝,秦始皇外出时,甚至让蒙毅与其同乘一辆车子。

蒙恬这些显赫功绩无一不助秦始皇在其他势力中先声夺人,尽显优势。秦始皇统一全国,蒙氏家族对秦始皇的辅助必不可少,能成为“天下第一勇士”者,不仅仅在于蒙恬的作战才能,更是蒙恬的长久战略眼光的认可。

正是因为蒙氏的势力如此之大,又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在秦始皇去世后,蒙氏就成了赵高最大的敌人。

当时秦始皇本来打算让扶苏继承皇位,蒙氏兄弟是支持扶苏的,但是赵高在沙丘时,利用最先得到秦始皇去世的消息,联合胡亥,说通丞相李斯,决定篡改秦始皇遗诏,胡亥即位后就赐死了扶苏。

蒙恬自然表示怀疑,随后李斯派人掌握了蒙恬的兵权,本来李斯是不想整死蒙氏兄弟的,但是蒙毅曾经狠狠的处罚过赵高,差点赐死赵高,引得赵高的嫉恨。

在赵高的诋毁下,胡亥便赐死了蒙毅,按照秦朝的连坐法,蒙恬也难逃一死,最终吞药而自杀。

可怜蒙恬对秦国建立那么多功劳,最终竟然是这样的下场。

总结:

蒙恬天资聪慧,能力过人,却还是逃不掉命运的摆布。扶苏被赵高陷害而死,秦二世篡位,因为蒙恬于扶苏关系密切,胡亥作为皇帝一定要除掉蒙恬,就这样,蒙恬被卷进朝政的纷争中,最后含冤而死,成为权政争夺的又一个牺牲品。蒙恬一生立志于为秦奉献,功远远超过过错,他辉煌一生可悲可叹,被人们纸笔相传,故成为“中华第一勇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后期张颌为什么会成为无敌的存在?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张颌。张郃名气很大,和颜良,文丑,高览并称河北四庭柱,官渡之战失败后,张郃和高览投降曹操,曹操对二人说:“二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曹操对张郃的评价够高吧!但拿张郃和当时的名将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演义前期着重描写了,吕布,关张赵马黄等名将,吕布

  • 曹操为何会重用张辽,还让他位居五子良将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张辽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三国的历史上曹操是一代枭雄,他手下猛将如云,五子良将和八虎骑都是当世翘楚,那么在曹操五子良将中,为什么张辽能位居首位呢?张辽,字文远,在曹操之前曾经跟过丁原、董卓和吕布三位诸侯,照这样的情况曹操不可能会重用他呀!那为什么曹操还会如此的重用张

  • 李自成死时,数十万大顺军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广和江西交界的通山县九宫山被山民、团练头目程九伯和他的外甥杀害,原本跟随李自成南下的数十万大顺军一下子群龙无首,而且李自成死得十分突然,大顺军一下子不知所措,而且历史上对于大顺军在这段时期内的行动鲜有记载,那么这些军队在李自成死后都干了些什么事情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

  • 祺皇贵太妃:历经五朝的咸丰后妃,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天津博物馆藏有一块清朝妃子的银玺,这块银玺底座为正方形,边长12.7厘米,底座上是一个龙形的印纽,龙形威严庄重,尽显皇家风范。这方银玺的全称是“清祺皇贵太妃之宝银玺”,这方银玺的主人——祺皇贵太妃历经五朝,见证了清朝近代以来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那这位祺皇贵太妃是谁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 李自成称帝后,给在四川的张献忠封了什么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大家的印象中,明末的两大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和张献忠很多时候都是平起平坐的,两人起初都是各营首领,虽然双方都有过落魄、寻求对方资助的时候,但是二人始终是独立的。最后又二人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李自成建立大顺朝,而张献忠也建立大西政权,那么次二人的关系从来都是如此独立、互不相干吗?其实不然,在一段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谁?是李广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诗人王昌龄在他的七言绝句《出塞》中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这首诗因为选入了中小学语文教程,可谓是家喻户晓。作者的观点很明确,龙城飞将要是在,胡马就不敢度过阴山,那么,龙城飞将说的是谁,

  • 东汉名将李典是什么来历?为何没能成五子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名将李典是什么来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到曹操的五子良将,我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了,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五人智勇兼备,能征惯战,各自还具备独自统兵的能力。但是作为北方霸主的曹操,手下勇猛善战的人肯定不止这五个人。诸如,田豫、朱灵、许

  • 他是朱元璋第十一子的后代,想在四川称帝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将自己除太子朱标以外的儿子都分封为藩王,并赐予封地,朱元璋的本意是希望这些藩王将来能够成为明朝中央政府的屏障,为朝廷排忧解难。但是,谁知道这个政策从第二代、燕王朱棣身上就出了差错,朱棣不满侄子、建文帝做了皇帝,于是起兵造反,夺了侄子的皇位,原本拱卫中央的燕王夺走了朱标一系的

  • 揭秘:明朝名士瞿汝稷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随着欧洲的文艺复兴,欧洲国家开始了向世界的扩张之路,而古老的中国是他们对神秘东方的第一选择,而传教士则往往是先驱,所以在明朝末年有很多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但是,当时在中国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还是儒家,所以这些传教士起初并不能为上层人士所接纳,传教活动进展缓慢。所以,最开始接触这些西方传

  • 李自成一件事失人心,多尔衮做了一件事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李自成攻进了明朝的首都北京,而且逼死了崇祯皇帝,不可谓不成功,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李自成进京后四十多天就被清军、吴三桂联军击败,仓皇撤离了北京,丧失了统一天下的希望,从这一点上来看,李自成无疑又是失败的。其实,李自成之所以失败,完全是他在格局上和清朝统治者皇太极、多尔衮之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