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说说刘备托孤的真相 刘备到底有没有信任诸葛亮

说说刘备托孤的真相 刘备到底有没有信任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74 更新时间:2024/2/8 19:46:16

很多人都不了解白帝城托孤,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很多人都认为白帝城托孤一事,说明刘备很厚道很看重诸葛,甚至有把江山拱手相让的想法;而诸葛亮呢则很讲道义,只想给刘家挑大梁,当一辈子大管家,事实真的如此吗?呵呵,在本人看,未必!

我们来看看史书上的说法: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没看出问题来?好我来给诸位分析一下:

第一,说这番话的时候还有一个人也在,那个人就是李严。同是托孤大臣,诸葛亮接收的职务是,封武乡侯开府治事,再接任益州牧,关键一点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而李严呢?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这下明白了吧?刘备虽然说幼子可以拥立就立,立不起来你孔明就自己来,可是最重要的军权却给了李严。这就相当于,老刘派着诸葛的肩膀说,你办事我放心,不过,这个位置还是要让别人去干,你就安心做你的吧。

第二,刘备话里是有话的,他拿诸葛亮和曹丕做比较不是随便拍脑门想出来的。曹丕是什么人,在刘备看来那是篡位的盗国者。而且当时代能够拿来喻做辅佐君主的榜样并不少,例如:太公望、萧何,哪怕比霍光也要好于比曹丕。这就相当于有人对你说:你的能力可比汪精卫强十倍不止。你是什么感觉。随后刘备说出了他想说的话,你是个能安国的人啊,而且我看你最后还是个成“大事”的人。那么我儿子要是成器你就保他,要是不成,你就成你的“大事”好了。正史里的刘备可不是简单人物,论看人应该说三国难出其二,早在三顾(这里的三是虚数,应该远不止三次)之时,刘备就晓得诸葛亮的野心极大,这样的人可用,但必须谨慎。所以在刘备死前,诸葛亮虽然位至丞相,但始终都没有掌握过兵权,事实上刘备希望自己死后,也不让他拿到兵权。但是刘备明白,诸葛亮不好对付,除了自己外用别人来制约诸葛他是不放心的,于是他决定最后试一下诸葛的反应,同时旁敲侧击的告诉李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可惜从后来看,李严才确实是个老实人,一点没明白老领导的意图。

有人说了,既然怀疑,那直接把诸葛亮放逐甚至杀了不就得了吗?事情还真没这么简单。要知道,刘备势力里的派别组成非常复杂,但最可怕的是益州本土士族势力,如果没有一个强势的人物来制约他们,估计老刘家后人早晚是要被踢出益州的,所以刘备必须保留一个很好很强大的非益州人士来帮自己保住这份家产,而在徐州派和荆州派里,真能拿出来撑局面的,当时也就只剩下诸葛亮一个人了。于是刘备面对了一个两难问题:用诸葛亮怕他自立,不用他怕益州派闹事,最终他决定用诸葛,但是要预先打好防疫针,一方面敲山震虎看诸葛的反应,不成还是要杀;一方面安插下人以防不测。这下问题论到诸葛亮了,他的回答直接关系到生死:如果诸葛亮说,你说的太好了,我早就想把你儿子废了,自己当皇帝,那他估计会死在刘备前面。反过来,如果诸葛亮说:我从来没有这个想法,你千万别有疑心,把儿子交给我,你就放心吧,我早晚帮你儿子打下北方完成大业,那他也一定比刘备先见阎王,因为这种话刘备打死也不信。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最合理的答话——

第三,“股肱”二字让大家皆大欢喜很多人把股肱之臣理解为,国家支柱,皇帝之下,总揽军政的权臣。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股肱之臣的意思绝对不是“辅佐帝王的重臣”,而是“保护城垒(京师)的将官”。而真正“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式的权臣是被称为“腹心之臣”的。诸葛亮的意思是,我绝对没有敢造次的想法,我不过就是你们刘家的四肢,我存在的意义就是帮你守住眼前这份产业,替你守土护城,仅此而已。OK,刘备要的就是这句话,他明白以他那点家底别说曹魏,连东吴都打不下来,只要能守住那一亩三分地就可以念阿弥陀佛了,而如果仅仅是守土的话,诸葛再能耐也没希望在益州反客为主,反而因为有诸葛在,益州本土的士族也能消停的多,这样他儿子,甚至儿子的儿子……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实现他的承诺,刘备死后不久,他就借南征夺走了李严的兵权,并命令李严驻守白帝,远离成都的政治核心,南征后为了长期控制兵权,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发动几乎完全没有胜利可能的北伐,最终耗空了这个蜀汉。而且刘备的儿子也彻底当了一回献帝第二。当然诸葛亮这么做,也并非是他多阴险,因为不这样,他就只有死路一条,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说,白帝城托孤,绝对不是一次仁义与道义的握手,而是一次厚黑对厚黑的对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托孤后诸葛亮握着蜀汉夺权 诸葛亮究竟有没有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禅对诸葛亮的评价,谁推荐的诸葛亮给刘备,刘备托孤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托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年刘备寄居在荆州刘表帐下,得徐庶与水镜先生推荐,在隆中求得了旷世奇才诸葛亮,在诸葛亮正确的规划与辅佐下,刘备东和孙吴,北抗曹操,赤壁一战后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荆州南部四郡。随后,刘备取得益州,又在与曹操的对峙中获胜,拿下蜀地咽喉汉中,最终登

  • 曹叡一直都在打压司马懿 曹叡临死前为何还把他列为辅政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临死前说的话,司马懿死时在位的,司马懿哪年死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叡和司马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艰难崛起曹魏集团的终结者,从源头上来说,应该是司马懿。公元249年,其父子三人发动“高平陵”政变,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另一位托孤重臣、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独掌曹魏的军政大权。266年,司马懿的嫡孙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自立为皇

  • 曹操拿西瓜问三个小妾甜不甜 最后她们为什么都被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扶苏如果反了会成功吗,陈宫为什么非要求死,为什么刘禅为扶不起的阿斗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杀小妾,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人物,一直受到很多不同的争议。有人说他是一代枭雄,虽然心狠手辣但也有勇有谋。也有人说他一直多疑善变,从不肯完全相信身边任何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今天就来看看这个“一瓜斩三妾”的故事,更加细致地认识

  •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华佗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佗被杀害的真正原因,历史上真正的华佗之死,华佗之死的真正原因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出自谁口中,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世人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多有争论,有人认为他杀伐果断,秉持宁错杀千人也不放过一人,让多数人死在了他的刀下,十分残暴;也有人认为他“慧眼识人”,想拉拢关羽并且

  • 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了什么 诸葛亮要是听从历史就会被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为什么要杀诸葛亮,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谁不可重用,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临死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末三国,刘备作为蜀汉的建立者,可谓是从一穷二白到夺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可想而知,这其中的过程有多么艰辛,相比于曹操,孙权等人,刘备可谓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但他最终却也笑傲了三国, 这其中无疑有他非常人般的努力,还有其识人用人的眼光。《三国志

  • 历史上有哪些杰出的军事天才?他们的鼻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著名军事人物,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天才,历史上的天才人物

    对姜子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虽然各类人才层出不穷,但是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文武两道,毕竟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对于国家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而其他的,相对于文武两道来说,还是相对弱了一些,所以在文武两道上诞生的顶尖人才也是最多的;而这里要说的就是武之一道。

  • 盘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位战神,他们分别有什么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历史上哪个皇帝功绩最大,中国历史上的战神有哪些

    对历史上的战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古代著名的战争,很多朋友应该很说: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这3场战争都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在中国古代战争历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笔。但今天我们要讲的并不是这些著名的战争,而是讲战神。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踊跃出来无

  • 刘邦为何能在秦末那么多起义中脱颖而出?他是如何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末争霸之重生项羽,刘邦为什么要灭秦,刘邦为什么能成功

    对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汉朝对华夏文明的影响极其巨大,华夏民族的主体是汉民族,我们使用的汉字是汉字,说的语言是汉语。汉族汉服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汉朝时期通过和外族的频繁征战,

  • 李渊退位后弄出了一个损招 可谓是让李世民欲哭无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渊的父亲,李渊是哪里人,李渊为什么不传位李世民

    对李渊退位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然而世人提起唐朝,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唐太宗李世民。可见,李世民之于唐王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比之下,李渊的存在感就没有那么高了。不过,这并不代表李渊没有什么能力,相反,他能够成就一代霸业,

  • 李渊当初有两个妃子陷害过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是怎么对待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渊妃子和李世民,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帝晚多内宠,张婕妤、尹德妃最幸,亲戚分事宫府。——《新唐书·列传·卷四》这是《新唐书》中对唐高祖李渊两位妃嫔的描写。玄武门之变唐朝初年,最震动天下的一件大事,就是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前,秦王李世民遭受了什么对待?才会在太极宫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