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逵为何在戴宗被捉后消失了?他去了哪里

李逵为何在戴宗被捉后消失了?他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0 更新时间:2023/12/6 13:05:59

你们知道李逵为何在戴宗被捉后消失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戴宗去京城送信之前,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李逵好好照顾宋江。其实戴宗就是不说,凭李逵跟宋江之间的感情,李逵也会服侍宋江。自从戴宗离开后,李逵既要负责宋江的饮食起居,宋江身上有伤,吃喝拉撒都要人帮忙,又要负责宋江的安全,黄文炳要是撺掇蔡九提前下手,李逵必须要有准备,防黄文炳对宋江下黑手。

李逵原本一直守在宋江身边,但戴宗从京城回来后,实际是从梁山回来的,戴宗还没有“行”到京城就被梁山酒店头领给劫了,李逵好像凭空消失了。戴宗回到江州,把梁山萧让写的信呈递给蔡九知府,蔡九知府看了这封能以假乱真的信,并没有想到戴宗会糊弄他,可黄文炳看后,突然灵光一闪,这封信肯定有问题,老子给儿子写信不会用图章,于是让蔡九知府赶紧审戴宗。在蔡九、黄文炳等人的严刑逼问下,戴宗只说从梁山路过时,被他们强行绑上山,夺了书信跟银子,看小的可怜,又替小的准备了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封信,至于通情这一节,就是把他打死,他也没招。

蔡九知府也不管戴宗招还是不招,直接就给关牢里,判个斩监候。戴宗回来到出事,时间虽短,但李逵却不见了。李逵伺候宋江,可从未说过抱怨的话。现在戴宗跟宋江关在一起,他更该不离开他们才是。读到这里,当然会问李逵为什么不见了。其实早在几百年前,金圣叹就这样问了。李逵何在?急切中都不见了。

戴宗事发后,牢城营上上下下的人都想救他,黄孔目把斩戴宗的日期往后拖了五天,明天、后天、大后天都不能斩人,后天是中元节,大后天是景命。黄孔目为了救戴宗而拖延时间,这是因为黄孔目跟戴宗关系好。戴宗对李逵更好。李逵流落江州时,没事做,是戴宗给他找个事做,让他当小牢子。戴宗遭了难,李逵怎么说也得来看看他。牢城营里面的人都在全力救戴宗,但李逵却不知所踪。李逵到底忙什么去了呢?

李逵确实没在牢城营,他有必须离开的原因,可我们不能说李逵背恩忘义。戴宗跟李逵之间也许没有生死相随的感情,但李逵跟宋江有,李逵是不会看着宋江身首异处的。李逵为什么没在牢城营?

1、李逵不想成为下一个宋江,或戴宗。

以黄文炳对江州牢城营的了解,他应该知道戴宗跟李逵的关系,以及李逵的底细。李逵生就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再加上喜欢打人,因此在江州,李逵是人见人怕的恶徒。李逵要凶起来,是不要命的。偏这不要命的人跟戴宗、宋江拜了把子。

黄文炳能看出书信里面的漏洞,当然也能察觉李逵跟宋江、戴宗之间的真实关系。李逵这样的人劫牢,牢子们可都不敢往前冲。黄文炳,这里只说他,不说蔡九知府,因一切都是黄文炳这个狗头军师想出来的,收拾了宋江、戴宗后,下一个就是李逵。李逵打听出来后,认为再待在牢城营,完全无济于事。他可不想被关起来,与宋江、戴宗一起等死。

2、李逵是在想办法救宋江。

李逵原指望戴宗带回来的书信能救宋江,没想到戴宗的法子行不通,不但他自己被黄文炳弄进去了,而且还会连累到他。戴宗事发,黄文炳一定不会让人接近宋江了。看来从里面放人是没有希望了。

李逵只能想其他办法了。他要一个人去劫法场,救宋江。李逵只打算救宋江一人的,他背不了两人呀。后来梁山晁盖出现,我们才忽略了李逵最初的想法。他能把宋江带出江州就不错了,那还顾得了戴宗。这就叫三天的感情比不了三年的感情。

李逵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就是孤胆英雄。我们来看金圣叹的妙语“补出寻李逵不着,又苦又急。不惟补出张顺寻李逵,兼补出李逵自去行事,无一人与他商量,绝妙。”李逵谁也没找,他没去梁山,没找张顺,他要自己一个人去法场。李铁牛是蛮劲发作,要大显身手。他先打行刑之人,然后一路杀出江州城,他是见人就砍,因他知道江州城里看热闹的人多,这就使官军行动变得缓慢,不能追上李逵。吴用想不到的,李逵竟然想到了。出了城,他们要走就容易多了。一个人能想出如此周密的计划,真不简单。

戴宗被捉后,李逵突然消失是因为一要先保住自己的命,不让自己像戴宗一样落入黄文炳之手;二要去查看营救路线。宋江真没白疼李逵,李逵能为他死,这样的感情太浓、太强。金圣叹一句话说出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操差点失命也要霸占的邹氏是什么人?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济之妻邹氏,邹氏老公,三国邹氏结局如何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邹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绣有个婶娘叫邹氏,生的如花似玉,美艳不可方物。曹操招降张绣之后,非常高兴,一高兴就喝大了,一喝大了就想事了,醉醺醺地问身边人:“此地有妓女否?”曹安民是曹操的侄子,是曹操的生活秘书,一听曹操所言,立马知道怎么回事了,便附耳道:“主公,今

  • 唐武宗李炎为何一直装傻?他为何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李炎是一个好皇帝吗,李炎灭佛

    对唐武宗李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社会,皇权至上,一个皇帝的好坏直接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因此,每个皇帝临死之前都会选择一个有才能的接班人,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傻了36年,却被选为皇帝接班人,当皇帝后,突然变得睿智彪悍,成千古一帝。这位就是有“小太宗”之称的唐

  • 水浒中的李师师,在历史中也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水浒传真实存在的人物有谁,历史上真有水浒人物吗,李师师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师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水浒传》中出现的六十位女性形象中,有五十九位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只有一位在历史上曾经真实存在过。她是谁?她便是小说第七十二回出现的李师师。有关她的故事,出现在《东京梦华录》、《青泥莲花记》、《李师师外传》、《风月偶记》、《汴

  • 晁盖的死为什么能成为梁山最大的秘密?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晁盖丧命的原因,晁盖之死的原因,晁盖是108好汉吗

    晁盖真的是被史文恭杀的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江上梁山的起因是杀人,从书中描述看,宋江的小情人阎婆惜让人忍无可忍,她吃穿用度都是宋江供给,却反而和宋江同事相好,宋江对此却毫不在意,甚至当阎婆惜对其进行初步金钱勒索时,宋江也是满口答应。只是这女人仍然贪得无厌,

  • 李成器为什么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隆基的妃子,李建成为何输给了李世民,太平公主和李隆基

    你真的了解李成器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李成器(李宪)唯一的优势就是嫡长子!放在当时的时局中,他根本当不了皇帝!按照千古流传的封建礼法,“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李成器都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但是:三弟李隆基“光芒四射”,“居功至伟”。李成器当皇帝

  • 孙权掌控东吴之后,孙策的妻女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策之子孙绍的结局,孙策是东吴的吗,对孙权的评价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孙权。孙权登基称帝后,对哥哥孙策的儿子并不好。但是,我们不能用普通人的视角去解读一个帝王的行为。在常人看来,孙权是忘恩负义、薄情冷漠,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政治家的视角去解读呢?孙权上位前后公元前200年,即建安五年,已经在江东站稳脚跟的孙策,踌躇满志,正准备大展手脚

  • 刘邦临死前在想什么 刘邦为何要杀自己的妹夫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为什么杀樊哙而不是吕后,刘邦的几个兄弟的下场,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杀樊哙,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其实,刘邦之所以这样做,其操作方式和他换太子的操作方式是一样的。(刘邦剧照)刘邦想不想换太子?非常想。他确实不满意他的太子刘盈,他不满意太子刘盈的原因,是他觉得这个太子性格太过柔弱。如果这个太子继承了皇位,将来他的江山很有可能就没办法延续下

  • 说说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故事 汉武帝晚年真的喜新厌旧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与卫子夫,汉武帝晚年知错能改,汉宣帝乱我家者太子也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武帝和卫子夫,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被尊崇为孝武思皇后,在皇后位长达三十八年,死后更是被追谥号为“思”。卫子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这是以前绝无仅有的,卫子夫刚出生时家境贫寒,并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女孩子,那么,她是如何与一代天

  • 魏延和杨仪发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诸葛孔明为何没有预料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和魏延,诸葛亮为什么重用杨仪,魏延和诸葛亮有矛盾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和杨仪发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北伐途中身患重疾,病逝于五丈原。不久,三军长史杨仪和丞相司马魏延发生内部火拼,自相残杀,蜀汉的溃败,自此开始……一、我乃刘备的嫡系公元211年,刘备留诸葛亮和关羽守荆州,他亲自率部

  • 嘉庆死后众人都没有确定遗诏 道光为什么能顺利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道光登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从康熙时代开始,就设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所谓秘密立储,就是指老皇帝将自己心中继位者的名字,写出两份。一份放在皇帝自己手里,另一份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等自己死了以后再拿下来。两者只要能对得上,上面写的是谁,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