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翦家族统领秦国六十万大军的时候 王翦为何没有反秦自立

王翦家族统领秦国六十万大军的时候 王翦为何没有反秦自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22 更新时间:2024/3/1 17:10:5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前段时间史诗剧《大秦赋》的热播,迎来了今年新一波的收视高潮,同时也带动了全民研究秦朝历史的一股“新热潮”,不管是对嬴政李斯还是嫪毐,只要是涉及到这段历史的话题,热度都空前不减。

除了扣人心弦的宫廷斗争之外,全剧最引人注目的还有激烈的战争场景,而被大家讨论最多的军事将领,就是戏份很足的秦国上将军王翦。

王翦军事能力出众,风头远超蒙氏一族,后期还出现了和嬴政之间君臣隔阂,这个时候就有朋友问:王翦家族统领秦国60万大军时,为何不反秦自立呢?

图片:王翦统领60万秦军剧照

一、战功卓著不可一世的大将军

1、王翦的崛起

王翦是秦朝历史上战功显赫的一代名将,也是始皇帝嬴政的心腹之臣,尤其是在征讨六国的统一战争中居功甚伟,他们两人的君臣之谊,源于公元前247年嬴政继位秦王后不久。

当时嬴政颇为稚嫩,无法完全掌控一国之权利,虽然明面上是秦王,但大权实则由吕不韦和太后赵氏把控。王翦在嬴政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无条件的选择追随他,多次帮助嬴政化险为夷。

随着嬴政加冠亲政,扫灭吕不韦和嫪毐等人的叛乱,作为心腹的王翦,身份和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因此我们看到王翦屡屡被重用,且地位不次于秦王宿将蒙氏一族也就不会奇怪了。

公元前236年,也就是嬴政亲政两年之后,秦国对邻居兼世仇赵国发动了军事打击,此时王翦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他奉命带兵出征,成功攻下赵国边境重镇阏与,并且一路势如破竹深入赵境连下九座城池,这一战中,王翦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也一夜成名被秦人视为新一代的“战神”,大家在他的身上好像看到了昔日白起的影子。

图片:王翦带兵出征剧照

2、功成名就

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嬴政放手实施东出计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韩国、赵国,也把燕国打残,赶往了极北苦寒之地。放眼天下,仅存魏国、楚国和齐国三国,柿子自然要拿软的捏,嬴政决意先灭魏国。

公元前225年,王翦父子再次挂帅出征,一路高歌直抵魏国国都大梁城下,王翦父子出奇谋引黄河之水倒灌大梁,迫使魏国国军不战而降,这一次出征,王翦父子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秦军的损失,也成为了“智勇双全”的武将代表。

王翦的军事生涯巅峰是灭楚之战,此战奠定了他的地位,同时也让他和嬴政之间出现了隔阂,楚国不同于韩国、魏国这样的小国,它本身土地广袤,资源丰富,带甲百万。

嬴政早期任用李信攻楚失败,也证明了灭亡楚国非常人能成,危难之际,嬴政再次用老将王翦,但王翦却要求有60万大军才可灭楚,要知道,这已经是秦国的倾国之兵,非同小可。

嬴政虽心中忐忑,但也大度应允,王翦征楚过程中数次上书嬴政,要求赐予官爵、田地、金银等等,大有狠敲一笔的威胁架势,嬴政却也都如数应允,当然了,王翦还是不辱使命的完成了灭楚任务。

图片:大梁城被水淹剧照

二、王翦不反原因真不少

1、制度上的影响

既然和秦王嬴政之间有了摩擦,也出现了不信任,与其惶恐度日,为何不趁手中握有雄兵自立为王呢?其实细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不少。

首先,当时的秦国实施的是征兵制,而不是以往传统的募兵制,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王翦手中的这数十万大军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军人,而是为了战争需要,从秦国境内各地临时征召起来的。

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农民,也有部分工匠、医师、甚至是无业游民。大家对比春秋时期的战争规模和军队架构就能看出区别。

春秋时期的军人大都是职业性的,战前需要自己准备武器铠甲,多少有西方骑士的意味,但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逐渐开始了征兵制,也就是平时大家耕地做工,战时组织起来为国效力。

图片:平时大家耕地做工剧照

除了征兵制影响战斗力之外,秦国所在的战国时代针对军队出征制定了完善的监军制度,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王翦。

作为军人,当时大家只认虎符不认人,王翦虽然是三军主帅也手握大权,但是他能够调兵遣将并非是依仗这些,而是手中的虎符。

监军是长期跟随在王翦身边的军事主官之一,除了行军打仗,还会监视军队动向,具有管理虎符的权利,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刻没收虎符并且上报给君主,因此王翦不能轻易谋反,一个人也无法调动几十万大军。

图片:虎符剧照

2、天下大势所趋

王氏家族是秦国的贵族阶级,在王翦父子时代因军功更是显赫一时,放眼整个秦国内部,可与其比肩的家族屈指可数,在战国时代,各国的贵族还是十分注重家族传承和血脉延续的。

就算是王翦谋反自立为王,绝大多数的士大夫和民众也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嬴氏才是真正的秦王,而王翦则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哪怕是倒戈,王翦父子和整个家族需要承受的压力也十分巨大,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明显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再者来说,嬴政是秦国历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君主,其才能,无论是治国还是对外扩张都完全没有问题,在他亲政后,开启了数代秦王梦寐以求的东出之行,并且以绝对的优势,先后灭掉韩国、赵国、魏国,同时威慑燕国,交好齐国。

图片:王翦在朝剧照

此时的嬴政,在秦国的地位和声望如日中天,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统一天下只是迟早的事情,王翦这样聪明的人不可能看不出来,更不可能去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拥兵自重试图谋反,他当然不会蠢到这个程度,何况他本身就完全没有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是怎么对待六国国君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和六国国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前言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将中原各个诸侯国一一吞并,这场战争过后秦国实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封建大统一,秦始皇一跃成为天下霸主,后世对他的赞誉远远多过对他的批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的成就在历史上不容小觑。

  • 李斯作为手握大权的丞相 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高和李斯,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李斯是秦朝的丞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赵高却不过是一位宦官,没有实权,那么大权在握的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最终落得身死族灭的凄惨下场呢?李斯的死与他自私自利的性格,恐怕脱不了干系。李斯与商鞅的性格十分类似,他们的许多举措都有法家的风范

  • 汉和帝刘肇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是如何夺回政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汉和帝刘肇的故事。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刘肇的老爹是汉章帝,与其父汉明帝共同创造了“明章之治”,但是汉章帝身子骨不硬朗,31岁就挂了,留下年仅10岁的刘肇和养母窦皇后。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去世,刘肇即位,年幼的他无法处

  • 李斯从秦国到秦朝期间 他的前后表现为何如此不一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斯前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斯智计百出,功不可没。可是嬴政做了皇帝后,李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位上做的事,却屡屡遭后人诟病,最后甚至因为参与“沙丘政变”,直接葬送了秦朝。为什么李斯前后表现如此不一致呢?(李斯)01秦国的“三好大

  • 赵高到底看重王离什么 赵高为什么会把军权交给王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离和赵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王离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说到他的爷爷大家就都认识,他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翦。王翦家族三代都是秦将。王离在秦始皇去世后,赵高将军权授予了他。那么王离为什么会得到赵高的信任呢?其实赵高并不是信任王离,而是从三个方面的考虑,才这么

  • 秦国有五位丞相都是楚国人 除了李斯外还有哪四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秦国丞相。《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姚贾、王绾、王翦、王贲、李信、蒙恬、蒙毅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

  • 帝辛真的有那么坏吗?他为什么会变成纣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商纣王的故事。纣王是商朝末代国君帝辛,作为亡国之君,他的形象3000多年来一直非常负面,一部传播甚广的明代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更是把他刻在了耻辱柱上。但小编翻阅大量史料,穿越千年发现,帝辛之所以变成纣王,实在是有太多的无奈。

  • 敬敏皇贵妃:生前没封号,死后却连升两级还附葬帝陵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是一个等级观念非常强的皇帝,即便他很宠爱德妃乌雅氏,也是按照品级由嫔到妃,一级一级晋封的。康熙的后宫中,有的庶妃虽然生了皇子,却因为出身不高,位分一直很低,生前连个封号都没有,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就是其中的一个。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是康熙的庶妃

  • 秦国如果没有李斯的话 秦国统一大业会不会推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虽然说按照哲学上的观点,不能把一个人的作用无限的夸大,但是小编认为,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候真的可以推动整个事件的进程,比如说李斯这位人物当年在还没有统一了天下的秦国发挥的作用。李斯本人并不是秦国人,是从当时的东方国家到达了偏远的秦国,但是

  • 夏侯尚是个怎样的人?他在曹魏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夏侯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文帝之友,平叛有功夏侯尚字伯仁,是夏侯渊的侄子,文帝曹丕与他亲热友好。曹操平定冀州时,夏侯尚为军司马,率领骑兵随曹操征伐,后来任武官将的文学掾。魏国刚建的时候,夏侯尚升任黄门侍郎。代郡少数民族反叛,朝廷派鄢陵侯曹彰征讨,以夏侯尚都督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