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当初投奔曹操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不杀刘备

刘备当初投奔曹操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不杀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99 更新时间:2024/2/7 12:58:1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中,刘备与孙权的“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了曹操南下的大军,奠定了后来的三国鼎立之势。此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战逐步演化为了三国鼎立。然而,在赤壁之战之前,刘备曾前往许都投奔过曹操,倘若那时曹操杀掉刘备,恐怕后来的历史就不一样了。

赤壁之战

在公元197年,被吕布打败的刘备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不仅让刘备做了豫州牧,还给他提供了粮草兵马。在公元198年,刘备军再次被吕布军击败,刘备的老婆再次被吕布所俘虏,这次曹操终于看不下去了,亲自率军东征,与刘备军联合击败了吕布军,吕布被生擒,后被绞杀(199年2月7日)。之后,刘备则跟随曹操回到了曹操所控制的许都(许昌),曹操上表刘备为东汉的左将军,当时曹操对刘备颇为看重,出则同车、坐则同席。就是说在历史上,刘备曾经在曹操所控制的许都逗留过,那么,在那段时间里,曹操要想杀掉当时势单力孤前来投靠的刘备并不是一件难事,当时为啥曹操不杀掉刘备呢?

东汉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下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东汉末年(184年-220年)。东汉中后期以后,随着继位皇帝的年龄越来越小,外戚与宦官竞相干政,同时外戚与宦官之间也是斗争激烈,朝政腐败,在地方上,土地兼并严重,在公元184年,东汉爆发了黄巾之乱。此时的东汉朝廷兵力虚弱,让各州郡自行募兵平乱,这等于说增加了地方州牧和刺史的权力,致使地方拥兵自重。公元189年到公元192年,又爆发董卓之乱,东汉朝廷被董卓所控制,董卓的主要的控制范围是当时东汉的“核心地带”洛阳和长安一带。

黄巾起义

公元189年,逃出洛阳的曹操散尽家财组织了一支数千人的讨伐军准备讨伐董卓。在190年,很多地方的刺史、太守,比如南阳太守袁术、长沙太守孙坚(孙坚是孙权的爹)等,也起兵讨伐董卓,这些反董卓势力组成了关东联军(当时以函谷关为界,以东的称为关东,讨伐董卓的刺史、太守等属地多在函谷关以东,故此称为关东联军)一起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为避锋芒,董卓则挟汉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

讨伐董卓

关东联军虽然有十多股军队,然而,真正正儿八经率领自己的军队与董卓军作战的实际上只有曹操和孙坚两人,在这件事上,曹操与孙坚都是比较实诚的。孙坚在公元191年被暗箭所伤不幸身亡,其子孙策继续征战,初步奠定了江东基业。公元200年,年轻的孙策被被刺客所伤,不久身亡,孙策的弟弟孙权经营江东。反观当时关东联军里的其他诸侯,他们都是在观望、算计、甚至在一块“喝酒聊天”,以图保存自身的实力。

那刘备有没有参与到讨伐董卓的队伍当中呢?根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王粲《英雄记》的记载,就简单地提了这么一句:“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估计当时任下密县丞的刘备势单力孤,只是从附群雄麾下,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角色,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战功,所以《三国志》也没法多提此事。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没过多久,关东联军的盟主袁绍和他弟弟袁术最先挑起了内斗,这兄弟两人也决裂,最后,所谓的各路诸侯,虽然他们多数头上都是顶着各地州牧、刺史、太守的官职,此时都是统统撕破脸皮,为了地盘,公开相互杀伐。公元192年,暴虐成性的董卓被其部将吕布所杀,之后董卓的部下在长安又互相火拼,汉献帝和他的东汉小朝廷开始了流离失所。之后,东汉各地州牧、刺史、太守纷纷把自己的属地据为己有,脱离东汉朝廷控制,开了东汉末年以至三国时代。

各地的州牧、刺史、太守以及地方豪强,比如东汉宗室荆州牧刘表,东汉宗室益州牧刘璋、徐州牧陶谦、长沙太守孙坚等。东汉朝廷中为官为将之人,比如袁绍,曹操,在公元188年,两人分别被任命为中军校尉、典军校尉。东汉军队中领兵的将领,比如如韩遂、马腾等人。民间的武装集团,比如汉中的张鲁的五斗米教等。这些都是东汉末年的军阀和诸侯来源的重要途径。

曹操

很多东汉末年的军阀在成为军阀之前,他们原本很多都是东汉朝廷的同僚,有一些可能都相互非常熟悉,甚至在一块喝过酒吃过饭,比如曹操与袁绍就是好朋友,根据《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的记载,这两人年轻时常常在一起到处游荡,有一次两人看有人娶媳妇,晚上这两人便偷偷溜到这户人家的院子里偷新娘。袁绍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其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其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其叔父袁隗,官拜司徒。袁绍二十岁出任濮阳县令,素有德政,后来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中,势力最强时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拥兵几十万,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公元202年去世。

曹操的养祖父是东汉的大宦官曹腾,其父曹嵩官至太尉,在其二十岁时,曹操成为郎官,后成为洛阳北部尉、顿丘令,逐步升迁。公元189年,不肯为董卓所用的曹操逃出洛阳后募兵讨伐董卓,逐渐成为一方诸侯。公元196年,历经流落的汉献帝回到了已破败不堪的都城洛阳,曹操把汉献帝接到了他控制的许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公元207年的北征乌恒,曹操一统北方。

刘备

再看看刘备,在东汉末年的诸侯军阀中,刘备堪称一个“励志”的典型代表。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是西汉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从西汉的中山靖王刘胜到东汉末年这已经过去了二三百年,刘备这汉室宗亲与当时东汉的皇室明显已经是疏远的很遥远的那种了。由于刘备的父亲死得早,少年时刘备便与其母亲以贩卖草鞋、织草席为业,虽然已经沦为穷人,但是,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却志向远大,一心想着匡扶当时孱弱的汉室。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组织了一帮子人加入到征讨黄巾军的行列之中,后被封为了安喜县县尉,开始发迹,直到公元194年到196年占据了当时东汉十三州之一的徐州。刘备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以德服人”,无论是真心还是伪装,反正做得非常到位。根据《魏书》的记载,刘备在任平原相时,无论士人还是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有一个刺客被人收买去刺杀刘备,结果被刘备“以德服人”的作风给瞬间感动,最后主动放弃了刺杀。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在曹操的引荐下,刘备见到了汉献帝刘协,汉献帝命人拿出“宗族世谱”,一通论辈,汉献帝发现这个刘备长自己一辈,就此喜得一叔“刘皇叔”。这只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演义”,至于刘备与当时东汉的正牌皇帝汉献帝刘协到底差几辈,谁辈分高,谁辈分低,正史《三国志》并没有给出多么明确的答案。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刘备非常善于利用刘氏皇族后裔这个身份来营销自己,估计他见到人时,在自我介绍时第一句就是“在下乃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就这样,已经沦为平民的刘备,硬生生成了当时数量极为庞大的“汉室宗亲”中的“知名品牌”。谁说古人不懂营销,刘备就很擅长利用各种条件来营销自己。总之,在东汉末年,当时的“天下之人”对这位平易近人的“汉室宗亲”那是相当地有好感。

东汉十三州

后来,曹操率军攻打徐州,刘备领着千余兵马和一帮子饥民前去救援徐州牧陶谦(132年-194年),徐州牧陶谦看到刘备这“破破烂烂”人马后,顿时看不下去了,给了刘备精兵四千,让他驻军在小沛。其实,这次对陶谦的帮忙,刘备收获了比兵马更为丰厚的回报,那就是正个八经的“地盘”,让经常流窜的刘备不再流窜。陶谦虽然有两个儿子,但是他可能觉得自己的这两个儿子不是当英雄的料,公元194年,陶谦病重之时嘱咐其手下让刘备领有徐州,陶谦去世后,刘备成了东汉十三州之一徐州之主,我觉得此时刘备终于从一个“打杂的”跃升为了群雄之一。

刘备主要的奔走路线

我个人觉得,与东汉末年多数“地盘型”诸侯军阀相比,刘备属于比较另类的“流浪型”军阀,长期没有固定地盘。从公元184年征讨黄巾军到公元214年占据了成都的这几十年中,在早期,刘备好容易得到了徐州,后来又被吕布给占了,刘备可谓一直在“东颠西跑”,经常依附于各个军阀,跑遍了当时大半个中国。为啥会是这样?我个人觉得原因在于刘备在做人方面虽然很有英雄气概,但是在指挥打仗方面却不是太“英雄”,连《三国志》都承认道:“机权幹略,不逮魏武”就是说刘备的谋略不及曹操。

纵观刘备一生,可谓胜少败多,在早期阶段,刘备军经常被打得七零八落,刘备也经常落荒而逃,刘备的老婆也是经常被俘虏。但是,在刘备巨大的人格感召力之下,那些被打散的部下在知道刘备的下落后又往往重新集合到刘备身边,后来随着诸葛亮等人的陆续加入,刘备集团在战场上胜率才开始有了比较大的改观。相比于指挥作战能力,刘备的“以德服人”能力超级强,我觉得刘备的能力重点不在于打仗,而在于“营销自己”和“笼络人才”。

199年群雄割据

公元197年,刘备被吕布打败,前来投奔曹操,为啥曹操不杀掉刘备呢?在东汉末年,群雄之间的“投奔”或者“依附”并不丢人,也不并不罕见。吕布就曾投奔过刘备,而后来吕布则却非常“不厚道”地率军偷袭了刘备军,占据了刘备控制的徐州。公元194年,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大战,双方人马打得精疲力尽,此时曹操想投奔袁绍,后来被其谋士程昱劝阻,曹操亲自到好友袁绍处借了五千兵马继续与吕布作战。

作为流浪型诸侯的刘备的投靠过的人则更多,其先后投靠过公孙瓒(刘备是公孙瓒的同学)、徐州牧陶谦、曹操、袁绍、荆州牧刘表等人。我觉得在东汉末年,诸侯之间的投奔就是一种“文化”,就算是两个“群雄”之间曾经发生过冲突,只要不是“血海深仇”的那种,把前来投奔自己的人杀掉的不是太多见。

三国

其实在刘备投奔曹操之时,这个曹操的谋士程昱就曾劝曹操杀掉刘备以除后患,程昱给出的理由是“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我觉得这个程昱的职业虽然不是“神仙”,只是个谋士,但却有一双“火眼金睛”。但是,曹操的决定是:“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就是说刘备这个汉末“知名品牌”在当时太知名了,不可杀。当时曹操刚刚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室的“维护者”自居,这时就杀掉当时汉室宗亲中的“知名品牌”刘备,这个有点说不过去。当时各个军阀正是打得热闹的时候,谁能活到哪一天都是未知数,对于曹操而言,环顾四周也都是劲敌,尤其是北边的袁绍,曹操也是急需“以德服天下”和“笼络人心”,看能不能把刘备真正收归帐下。

另外,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虽然曹操表面上很敬重刘备,还什么“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我觉得这些都是些拉拢人的客套话,对于这个经常被打得“到处流窜”的刘备,曹操当时应该并没有把刘备太当回事,更多的应该是借刘备的归附来收买人心。至于后来在公元208年曹操大军被孙刘联军击败的赤壁之战,曹操是人,又不是神,他没法预测他能够统一北方,也没法预测后来他被刘备和孙权合起伙来给击败了。我觉得如果曹操能够预测未来,都不用那个谋士程昱劝,估计早就把刘备给杀了。

三国

其实,在许都的时候,刘备也有刺杀曹操的机会。据《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记载:有一次,曹操、刘备、关羽等人曾一块去打猎,趁大家散开时,关羽悄悄劝刘备和他一块趁机刺杀曹操,刘备没答应。后来过了几年,关羽还曾对刘备埋怨此事,刘备回答道:“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这理由我觉得似乎有些虚伪的成分,恐怕当时刘备应该有很多顾虑:一是当时能不能成功刺杀曹操。二是就算他和关羽能够成功刺杀了曹操,他和关羽也是会被曹操的人马追杀的,毕竟他和关羽此时都在曹操的“核心地盘”许都,他和关羽也可能就此死翘翘。另外,我觉得当时势单力薄的刘备正在依附于曹操,估计当时可能还没有想好“下家”,自从刘备失去徐州后,刘备长期就没有固定地盘,不得不先后投靠很多诸侯军阀。我个人觉得,对于刺杀曹操这件事,作为武将的关羽明显是想法单纯和率真了一些。

我个人觉得,相比于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和元朝末年的群雄割据,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里的很多“人物”个性更为鲜明,有更多的个人英雄气概和“些许武侠风度”。所以在历史上,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这段历史很“可爱”,也很热闹。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世说新语》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中之战曹操占据优势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撤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中之战,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17年至219年,曹、刘两大集团围绕汉中战略要地,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事,历史将此系列战统称为汉中之战。两年的汉中之战,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立国策略、军事战术。还在文学史上为后世留下了“得陇望蜀”、“白地将军”、“智取汉中”等故事和典故。

  • 和珅作为乾隆最大的贪官 乾隆为何把他当作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与乾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最大的贪官和珅只活了四十九岁,却遭受皇帝无以言表的宠幸,不但位极人臣,并且富得流油。照理说,和珅月俸丰富,无需起一切贪婪,也可以过得倍爽滋养,为什么他也要以牢靠的脚步向全国首贪的无上光荣总体目标英勇迈入?若单纯性以“欲壑难填”和“贪

  • 和珅当初想做一个好官 和珅后来是怎么成为贪官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珅成贪官,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和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据说嘉庆帝去抄他家的时候,总共抄出15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三年的财政收入,不够这些钱并不全是他贪污来的,其实和珅很有经济头脑,他还投资了许多地产、煤矿、运输、钱庄、当铺等,这些收益都是非常可观的。看过王刚老师演

  • 秦始皇在收拾嫪毐后 吕不韦为什么坐等被发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不韦,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嬴政继位之后,因为还年少的关系,导致了朝廷大权旁落到了仲父吕不韦和太后赵姬的手中,虽然嬴政是一个非常有理想和抱负的君主,可是处处受制于吕不韦,想要推行的国策也都被吕不韦否定,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深。吕不韦权势滔天吕不韦曾经为秦国立下了赫赫

  • 秦始皇死后 李斯为何会联合赵高伪造秦始皇遗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斯和赵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始皇东巡的时候,在沙丘的时候意外暴病而亡,这个对于秦王朝来说,简直是把顶梁柱折了,这次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很高,毕竟当时不到50岁的他,身体没有什么问题。沙丘这里,曾经是饿死赵武灵王的地方,或许这两又是另外一次沙丘宫变。这次东巡的时候,

  • 历史上杨坚和独孤伽罗是什么样的 杨坚典型的妻管严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坚和伽罗,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都知道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还有个发妻叫做独孤伽罗,两人很早就已经成亲,而且独孤在位期间,杨坚整个后宫就只有她一个人,感觉可以说是宠爱她到了极点,然而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杨坚虽然爱老婆,但更对的还是对伽罗的畏惧,就是一个典型的妻管严。

  • 独孤信三个女儿三个皇后 其中谁的结局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独孤信女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之前热播的电视剧《独孤天下》独孤家一门三皇后的故事也让不少人羡慕,我们今天不说他们的辉煌,就来说说三位皇后谁的结局最悲惨。再说这三个女儿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独孤信,要说独孤信,也是一位妥妥的美男子,放在可以说是绝对的天王级别,有一次,独

  • 武则天当上皇帝前杀了很多的大臣 武则天为何没有杀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和程咬金,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利,杀起人来毫不手软。根据据林语堂先生《武则天正传》的记载,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如果算上被株连的亲属,以及大臣的手下等,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李世民赶下台 李世民是如何处理李渊的关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和李渊关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都知道,唐朝时期的“玄武门之变”是一次大事件,这次事件彻底改变了大唐历史的走向,在这次事件中,李渊的2个儿子以及10个孙子都被杀死,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无异于飞来横祸,那都是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搁着谁也都不好过,更主要的是经过这次

  • 东吴的根基是江东六郡 这个江东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江东,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小霸王孙策在父亲孙坚死后,率旧部过江袭击江东,击败刘繇、王朗、严白虎等人,吞并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建立了霸业。连曹操也听闻孙策的骁勇,称赞他为“狮儿难相争”。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年幼的小将军成为一方主帅。借着周瑜、张昭等人的帮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