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诗人韩愈的另一面:因未被弃用而反对永贞革新

诗人韩愈的另一面:因未被弃用而反对永贞革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29 更新时间:2024/1/5 20:02:51

没被任用而结怨

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柳宗元和刘禹锡,其实这是极不公允的。永贞革新时没起用韩愈,就其为人来说,恐怕不是没有原由的。而韩愈被贬阳山令起因是上书得罪李实这已是不争的史实。

网络配图

韩愈被贬的原因

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三十五岁的韩愈,出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可不知什么原因,贞元十九年去职了。这期间他有《上李尚书书》,向工部侍郎京兆尹李实献文求助。这一年京城附近大旱,李实欺瞒德宗,继往横征暴敛。可韩愈却在上书里献献媚称颂李实说:“愈来京师,于今十五年,所见公卿大臣,不可胜数,皆能守官奉职,无过失而已,未见有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如阁下者。今年以来,不雨者百有余日,种不入土,野无青草,而盗贼不敢起,谷价不敢贵,百坊百二十司,六军二十四县之人,皆若阁下亲临其家,老奸宿贼,销缩摧沮,魂亡魄丧,影灭迹绝,非阁下条理镇服,宣布天子威德,其何能及此?”。赞李实“忠于君,孝于亲”。韩愈随书献文章两卷十五篇,以为谒见之资。上书不久,韩愈做了监察御史。这时他又一反前态,与张署、李方叔写《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的奏疏,揭示旱灾实情说:“弃子逐妻以求口食,拆屋伐树以纳税钱”。请求“特敕京兆府”当年“税钱及草粟等”。韩愈因此事得罪李实被贬为阳山令。宋代洪兴祖《韩子年谱》据韩愈近人李翱所作的行状和皇甫湜所作神道碑,对此事记述说:“是时有诏以旱饥蠲(juān免除)租之半,有司征愈急,愈与张署、李方叔上疏言,请宽民徭而免田租。卒为幸臣所谗,贬连州阳山令。”这里说的幸臣就是李实。新旧《唐书》对此也有记载。《韩集》中也收有此状。这样的结果是韩愈没想到的,本为求进的奏疏不但没让他获益,反因得罪李实被贬到偏远的阳山做县令。

韩愈攻击永贞革新

韩愈被贬这件事本来与两年后才主政的柳宗元等人没有相干,可韩愈却借此机会发泄永贞革新时不被起用的恼怒。他在《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的长诗里把他的遭贬归罪于柳宗元和刘禹锡。他说∶“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或虑语言洩,传之落冤仇。”

网络配图

这显然是在泄愤,又故意把自己说成是永贞革新的受害者,以向旧派朝臣求援。韩愈还作诗《永贞行》,攻击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小人乘时偷国柄”。并颠倒黑白,说宦官掌控的禁军是“天子自将非他师”。还抵毁革新派,说“天位未许庸夫干”。韩愈的这些话完全是反对王叔文的宦官﹑藩镇和旧派朝臣的腔调,不过他说的更加激切﹑刻薄罢了。王叔文成了小人,柳宗元等人是依附小人的“速进者”。两《唐书》沿习此说,后代又一直有人随之。《新唐书柳宗元传赞》曰∶“叔文沾沾小人,窃天下柄,与阳虎取大弓,《春秋》书为盗无以异。宗元等桡(náo弯曲不直)节从之,徼(jiǎo求)幸一时,贪帝病昏,抑太子之明,规权遂私。故贤者疾,不肖者娼,一偾(fèn毁坏,败坏。)而不复,宜哉!彼若不傅匪人,自励才猷(yóu计划,谋划。),不失为名卿才大夫,惜哉!”宋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读柳宗传》说∶“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为叔文所诱,遂陷于不义。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列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于世俯仰以自别于小人者少耳!复何议彼哉?”

苏轼朋党论说∶“唐柳宗元﹑刘禹锡始不陷叔文之党,共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名臣矣。”韩愈反对王叔文,怨愤柳宗元和刘禹锡显然是出于私利,可后世因其名望也沿习韩说。

网络配图

永贞革新被冤枉了

但历史自有公道。清人王鸣盛是知名学者,他在《十七史商榷》里反复申说王叔文革新之公忠体国。他说∶“叔文与宦官为难,……叔文行政,上利于国,下立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官,跋扈之强藩。”他认为,王叔文革新,使贞元弊端廓然一清,“自天宝以至贞元,少有及此者”。清朝同治时的陈其元写了一本《庸闲斋笔记》,他在论述“古人被冤”时,为王叔文等人申冤。施子愉《柳宗元年谱》说∶“韩愈以与王叔文政敌俱文珍有旧之故,其《顺宗实录》于王叔文自多贬词曲笔,未可尽信。”详观史料,此语实为公允之说。《顺宗实录》对俱文珍又多有讳饰。如《旧唐书外集》里看到的《顺宗实录》,已不是原始那个样子了。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关系一生荣辱,后世人多为此惜之,可我们观遍他留下的文字没见柳宗元有一丝的悔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兴四大名将中最贪财的他为何结局最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中兴四将中,张俊不是打仗最勇猛的,也不是战功最显赫的,但他却是为人最贪、财富最多、权位最高、结局最好的。对于南宋政权来说,张俊当然是功臣,特别是对于宋高宗赵构,张俊不但帮他平定了苗傅、刘正彦的叛乱,有“勤王”之功,而且一直是他的指东不向西、指西不向东的心腹爱将。没有张俊,不说南宋政权的走向或要改

  • 三国名将武圣关羽:战绩最出众且多次斩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尽管罗贯中给关羽虚增了许多战绩,但有一点仍然是肯定的,那就是:三国武将里,关羽的战绩最好。这一点仅凭三国志记载就可以证明。临阵斩名将的武将只有两个:关羽白马杀颜良,围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黄忠杀夏侯渊。马超、赵云、夏侯惇、许褚、典韦有这样的战绩吗,他们斩杀的大都是小兵小将。网络配图我们先从正

  • 宋朝最狠毒的皇帝 为皇位逼死侄子流放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宗赵光义登上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帝位。上位后,他立即为三弟赵廷美,皇兄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加官晋爵,还大封宰相、执政大臣和其他朝臣们,实行拉拢和安抚。网络配图让赵光义生出同室操戈的狠毒用心,许是源于高梁河战役中的一件意外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七月,在攻打燕京(今

  • 死的最憋屈的帝王!死因一个比一个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可见古代帝王的权势是多么大。有的帝王身前风光一世,死时却落得千古笑柄,小编今天给你说说历史那些死的屈辱、憋屈的帝王。一、喝人奶死的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是五代军事史,乃至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他继承了他父亲的勇猛和自己与生俱来的战争智慧,又有着冒险的性格,所以,每次战斗,他都能打

  • 古不列颠亚瑟王与圆桌骑士是否真实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亚瑟王是在欧洲流传了很久的伟大传奇人物,那么亚瑟王是真实的吗?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亚瑟王都是经过后人加工塑造过的,并不是最初的亚瑟王形象。但其实关于亚瑟王最初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我们都无从考察,因此我们没办法很肯定的说亚瑟王就是真实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亚瑟王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又或者是不是以

  • 军事天才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可以说是一个军事天才,他的军事谋略是所有人的认可的,可是他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个人——萧何。网络配图在秦国末年韩信曾是项羽的手下,那为什么被项羽所重用呢?都知道在当时项羽也是一个军事能力极强的一个人,并且项羽的勇气和气概又是其他人所不及的。反观我们来分析韩信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韩信在成为上将军时他

  • 都铎王朝亨利八世与他六个妻子的那些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亨利八世是都铎王朝的第二任王国,亨利八世的这一生一共有六个老婆,他是以老婆居多而出名的,他虽然不像古代中国的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但先后迎娶六位王后也让他在英国的历史上出尽风头。那亨利八世的六个妻子是谁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亨利八世的第一个老婆叫凯瑟琳,她的父亲是西班牙的国王,所以凯瑟琳是西班牙的公主。凯

  • 历史真相!韩信是故意示敌以弱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背负胯夫之名,仗剑从军投奔项梁。以他这样的名声,自然不能被目中无人的项梁重用。项梁只让他当了一个小兵。没有重用韩信的项梁,很快被秦国未世名将章邯所杀。韩信又改投项羽,可惜项羽依旧瞧不上他。所幸的是,韩信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好哥们钟离昧,在他的推荐下,再加上韩信长得还算威严,是个帅哥,便被项羽任命为

  • 明朝崇祯皇帝杀妻杀女杀自己 为何却不杀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攻北京,明朝若迁南京,未尝不可划江而治。然很多论者已分析得明白,崇祯皇帝有此心,却无大臣愿给他搭台阶,算是对崇祯苛严臣下的报复。走不了,乍办?唯死而已。于是我们看到,崇祯在皇宫之内,杀杀杀。杀谁?网络配图杀皇后杀嫔妃。周皇后,与朱由检十八年夫妻情分。常有谏言,而朱由检基本未听从过。到得大难临头

  • 樊城之战曹魏大将徐晃赢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樊城之战是指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蜀国刘备手下关羽率兵围攻荆州(今河南新野}和襄阳(今湖北襄樊),史称樊城之战。图片来源于网络那么,樊城之战背景是什么呢?为什么最后孙权倒戈曹操一起对付关羽有了这樊城之战的呢?话说樊城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央政治背景是,东汉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