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在尚有反抗之际 刘禅为何不战而降了

蜀汉在尚有反抗之际 刘禅为何不战而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58 更新时间:2023/12/12 22:31:2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禅投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263年司马昭消灭国内最后一个政敌,此时整个曹魏已经是司马家的天下,但因手段过于血腥,老百姓内心并不认可司马氏的统治,这对于司马昭来说是个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巩固家族的统治,司马昭决定歼灭蜀汉来为司马家正名,随即以钟会为主帅、邓艾诸葛绪为副帅共领18万大军攻打蜀汉。

蜀汉大将军姜维原想在汉中组建防线抵御魏军,汉中被攻破后姜维退守剑阁雄关,钟会在剑阁牵制蜀军主力,邓艾则率领7000精兵走阴平道翻越崇山峻岭直取成都,最终在绵竹歼灭诸葛瞻后成功逼迫刘禅投降。很多人认为当时蜀汉还有反抗的力量,刘禅没必要投降,觉得刘禅特无能,其实了解蜀汉老将廖化对姜维说的这句话就能知道刘禅投降的原因。

兵不戢,必自焚

廖化原本是汝南郡的世家子弟,年轻时没有太大的梦想一整天游手好闲。公元199年刘备占领汝南并通过仁义招安周边的山贼、黄金余孽。这几批贼寇多年以来一直侵害汝南老百姓,一连换了多少任太守还是无法解决问题,如今刘备完成这件事自然被汝南百姓推崇。而廖化就是在这时候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要跟随刘备匡扶汉室,随即游说家人变卖部分资产加盟刘备,很快成为一个后勤官,此后一直作关羽的部将。

公元219年东吴偷袭荆州得手,关羽兵败身死,廖化等部分将领以及他们的家眷也成东吴俘虏被迁到江东招安。廖化念老母亲的性命假意投靠东吴,但背地里筹划出逃。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后廖化寻得机会,以出城为由背着老母亲出逃,白天在驿站休息半夜赶路,最终在巫县碰见刘备的伐蜀大军。刘备惊讶廖化竟然在世,果断认为宜都太守并派人送其母子两人回益州。

夷陵之战后刘备的老班底损失殆尽,蜀汉直接面临人才断层的窘境。诸葛亮北伐时期因为无人可用,无奈只能用廖化作先锋,同时派老将赵云、魏延作战。诸葛亮几年北伐终究没能为蜀汉扩展生存空间,连本人以及赵云、魏延都在作战中离世。此时要论资历的话,廖化已经是整个蜀汉集团资历最老的大臣,刘禅为了不让这位大臣过早离开自己,强行解除他的军务,改任他为中护军,主要拱戊皇宫安全。

直到十多年后姜维掌权,此时的廖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姜维一度想请他加入北伐大军,可廖化已经行动不便。姜维特意问廖化有什么建议、嘱托,廖化寻思片刻对姜维说:"兵不戢,必自焚。"意思就是此番北伐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不容有失,不然蜀汉将承受不了灾难。

姜维北伐毫无战果

或许姜维听进去廖化的意见,但姜维率领的北伐战役却打得很烂。彼时曹魏正经历内乱,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国内平叛上,对雍凉地区上心不多,对雍凉集团的支持也不多。此时雍凉集团的都督是陈泰,他的军事能力一般,此前的战争陈泰作为主攻方很少获胜,他更擅长防御而不是进攻。姜维本想引蛇出洞打击陈泰的薄弱点,结果双方各领十万大军在战场上硬碰硬,姜维领导的蜀军竟然没占到半点便宜!

姜维第三次北伐想效仿诸葛亮出祁山,假意攻略陇西地区,真正目的是曹魏的南安郡。陈泰果然中计,即将把部署在南安的军队调往陇西支援,结果邓艾识破姜维计策,实现要求南安郡做好布防。三日后姜维兵临安南郡城下,南安因为早有布防姜维无功而返。

姜维第六次北伐时从汉中出兵想突袭陈仓,目的是切断关中和陇西的联系,方便蜀汉慢慢蚕食陇西。此时邓艾已经是雍凉军团的副都督,邓艾将计就计,故意在关中地区摆出疑兵让姜维误以为魏军的主力在关中,姜维高兴之余快马加鞭进攻陈仓,结果在骆谷遭遇邓艾埋伏。邓艾带领魏军居高临下朝蜀军射击,蜀军伤亡超过2万余人惨败收场。这场仗是姜维北伐以来输得最惨的一仗,也是蜀汉自夷陵之战以来输得最惨的战争,极大打击姜维、蜀汉的声望。

魏蜀两国国力差距太大,硬撑只会造成更大伤亡

而邓艾攻下绵竹时姜维虽驻守剑阁,但蜀军的主力多场战争的消耗,姜维手上仅有不到5万精锐,而成都的守军更是只有不到6000人。虽然姜维表示他已经领着1万部队回防成都,南中都督霍戈已经派遣5000精锐支援成都。此时的成都还有城防做抵抗,城内粮草物资也充足,而邓艾一支孤军又没有大型攻城器械,未来也有可能面临断粮的风险,撑下去其实可以守住成都。

但刘禅深知如今的蜀汉已经濒临崩溃,老百姓也不想再支持蜀汉政权。反观曹魏现在人口超过500万又有司马昭高度统一的指挥,本次战役第一轮攻势就攻破汉中。在这种悬殊的差距下蜀汉能撑一时也撑不了一世,早晚都会被歼灭。与其现在还奋力抵抗让益州百姓造成更大伤亡,不如早点投降换来蜀地的平安。随即派使者向邓艾投降,蜀汉正式灭亡。

小结

自夷陵之战后蜀汉一直偏安一隅,假如一直想维持现状,未来还是会被曹魏歼灭,只有北伐才能挣得一线生机,这也就是为何诸葛亮、姜维执意北伐的原因。廖化作为贯穿整个三国时代的人,他见证蜀汉的辉煌,也经历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他看得清形势,对姜维的嘱咐很中肯。

只可惜姜维没有诸葛亮的政治和谋略,诸葛亮领导的北伐战争虽然没有获得太大战果,但实际上蜀军可以死死压制魏军,蜀汉也可以保持作战主动权。而姜维领导的北伐除了失败还是失败,甚至几场惨败耗尽蜀汉最后一丝元气,哪怕这个时候诸葛亮复生也无能为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马超的名声如此不好 刘备为什么还要收降马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和马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特别注重忠孝,也是朝廷招选年轻人做官的重要标准,被选中的年轻人将成"孝廉",一年时间内没有太大差错将正式成为朝廷命官。袁绍、袁术、曹操、刘表、刘焉等等诸侯的发迹之路都是如此,那些不忠不孝的人会被时代唾弃。而马超就是不忠不孝的代表,他

  • 曹操为拉拢关羽许下丰厚条件 关羽为什么会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三国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关羽和曹操约法三章的事,特别是《三国演义》把这件事夸张化描述,让人真的以为关羽是为了大义,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才勉强为曹操做事,但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后来斩颜良诛文丑报答曹操恩情后果断投奔刘备,又上演一出千

  • 曹洪作为曹丕的叔叔 曹丕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叔叔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丕杀曹洪,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丕要杀曹洪,绝不是因为曹洪吝啬,不借钱给曹丕!曹丕这个人,虽然很多人说他为人小气,但曹洪毕竟是曹操的族弟、曹丕的叔叔,就因为这么个小事,就要杀了曹洪,这说不过去!事实上,在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曹洪曹洪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钱!

  • 刘备为什么不给关羽封侯 刘禅为什么给关羽封这个称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封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若论蜀汉第一名将,非关羽莫属。先说关羽的个人武力指数,实在高到惊人。建安五年,关羽暂时投靠曹操,拜为偏将军,和张辽去解白马之围。“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颜良乃是袁绍麾下的第一勇将,《三国

  • 蜀汉成也关羽,败也关羽 关羽对蜀汉真的很重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的能力,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加一国,敌号万人。——《武成王庙从祀赞》这是关帝庙当中的一首赞词,其实虎臣这一称呼加在关羽的身上可谓是一点都不为过。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武将,关羽在蜀国的建立过程当中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军事行动上也屡屡建功立

  • 宇文护生前有六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宇文护死后他们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北周宇文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南北朝历史中,北方政权自从北魏灭亡以后,进入了一个快速更迭的阶段:东部东魏存在仅仅十五年,由高氏的北齐替代,北齐维持了二十七年,又被北周所灭;西部西魏存在二十年,由宇文泰后人的北周替代,北周仅仅经历五任皇帝,整个北方均收入杨坚的隋朝囊

  •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子那么多 朱元璋最喜欢的为何是朱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马皇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从小跟宋濂老师学习,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非常宽厚仁慈。是好人一般的存在。只可惜朱标英年早逝,很多的人都认为,如果朱标不死的话。朱棣也不会造反。像朱元璋这样,儿子又很多,嫡长子朱标又特

  • 朱元璋早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朱元璋的心狠手辣是怎么练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狠心,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人人都想做金庸,可是最后大多数人却活成了鲁迅书中的闰土。一个人的起点,决定了一个人能看多远。出身不同,对世界的理解也不同。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这个人能走多远,能爬上多高的山。能力不同,最后走的路也不同。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数人本性皆善,只是

  • 明朝60两是现在的多少钱 朱元璋规定贪污60两就死刑会不会太严苛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60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一个饱受争议的皇帝。他本是放牛娃出身,在乱世中加入反元的义军,尊重击败强敌夺得了天下,开创了大明王朝。可能是因为他从小经历过穷苦,所以对于平民百姓特别的同情,对于贪官污吏特别的痛恨。因而在他登基之后,对于贪官的惩罚那是非常的严酷

  •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 其目的是为了削减太平公主的势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隆基杀上官婉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因为上官婉儿有可能成为阻挡李隆基上位的障碍之一。上官婉儿,一代才女,巾帼宰相,弄权一生,最后也死于权力。后人为她的一生浮沉叹息,却不知对于上官婉儿来说,算得上死得其所,因为弄权就是上官婉儿的求生本能之一。公元710年,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