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唯一用“处女选拔法”选出的皇帝

历史上唯一用“处女选拔法”选出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12 更新时间:2024/1/29 16:42:52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皇帝的后宫多是佳丽三千,数不甚数,南宋的第一位皇帝赵构也不例外,不过却只有太子元懿这么一个儿子,更为可惜的是这太子又是个短命之人,还不到三岁就夭折了。这让赵构很是痛心疾首,但最为不幸的还是他在南逃的途中受到惊吓,结果患上了不育的疑难病症,如此一来南宋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所以寻找宗室后人,确立储君就成了南宋王朝当务之急的事情。

要想从赵构这支中选立储君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儿了,因为他这一支是属于太宗赵光义的宗室,其后裔三千多人都在靖康之变后被金国全掠到北方去了,所以只能从宋太祖赵匡胤的宗室后裔中挑选。当时太祖的后人有1600多人,他经过千挑万选,最后挑选出了一胖一瘦两小孩。

网络配图

其中瘦的小孩叫伯琮,也就是后来的赵昚;胖的小孩叫伯玖。可储君只有一个,两人还要再淘汰一个,他经过反复的考虑,最终还是决定留下胖的小孩伯玖作为太子。按理说赵昚的皇帝梦应该到此结束了,可有时候偏偏事与愿违,此时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只狸猫,从他们脚边跑过,赵昚站着没动,依然是目不斜视;而伯玖却是飞起一脚踢向狸猫,动作极为粗鲁。赵构当时就很生气,心想此子如此轻狂,如何能够担得起社稷重任。于是临时又改变了主意,将赵昚留在了宫中,交由张婕妤抚养;至于伯玖,则因吴才人无子嗣倍感孤独寂寞,便交由其抚养。

赵昚天资聪慧,深得赵构欢喜,不过长大之后的伯玖也非庸才,才能也十分的出众。这一下赵构又犯老毛病了,对于究竟立谁为太子又开始犹豫不决起来了。其实真正让赵构下不了决心立赵昚为太子,还有三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其一就是他还抱有亲身子嗣的幻想。他除了寻医问药之外,还乞求于神灵,当时有一首臣僚的颂诗是这样说的,“则百斯男自可知”,“掖庭应已梦熊罴”。这种祭祀求神的活动自然是毫无效果的,所以久而久之,他这才死了心。

网络配图

其二是秦桧的强烈反对。当时赵昚对于秦桧的屈辱求和、专权卖国是十分厌恶的,而秦桧也十分顾忌他的才能,所以双方自然就产生了矛盾。巧的是后来赵昚的生父病故了,于是秦桧就上奏要求赵昚为其守孝三年,因为当时赵昚的皇太子身份还未确定,所以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但秦桧却是想借机免去他的皇储身份,幸好赵构不为所动。再后来秦桧封锁自己病重的消息,赵昚秘密得知后,立即通知了赵构,赵构亲自前去探望,这才粉碎了秦桧准备让其儿子当宰相的企图。

其三是韦太后不喜欢赵昚,而更喜欢伯琢。这韦太后是赵构的生母,如此一来,赵构自然也是摇摆不定,一直到韦太后过世,他苦思冥想,终于是想出一招,决定采用“处女选拔法”来确立储君。

这是个怎样的办法呢?就是为赵昚和伯玖两人各赐10名绝世美女,而且都是处女。话说这招也是够狠的,他们二人正值盛年,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过了几天之后,赵构把这20名美女全部召回,然后派人挨个检查一遍,结果发现赐给伯玖的那10名美女都已不是处女,而赐给赵昚的那10名美女则个个完好。如此一来,赵构最终确定了赵昚的皇太子地位。

网络配图

后来时年36岁的赵昚正式即位,是为孝宗。他可以说是整个南宋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先是为岳飞平反,接着又将秦桧当权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后又重用主战派,积极备战;重新拜张浚为相,整顿吏治,颇有当年宋太祖的尚武之风。他专心朝政,使得百姓生活富裕,太平安乐,使南宋出现了“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所以后人在评价赵构的时候,说他的一生所行败事很多,唯独在立储禅位这件事上做得很是公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慕容冲为何会由养尊处优的皇子变为他人娈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断弦》慕容冲担任男主角,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主要讲的是前秦时期,苻坚和慕容冲之间同性恋的故事。南北朝时期,前秦皇帝苻坚率兵攻打前燕,前秦告捷,昔日养尊处优的皇子由此沦落为他人的娈童。图片来源于网络《断弦》慕容冲和他的姐姐清河公主因长相俊美,皮肤白皙,在俘虏中显得尤为出众。被苻坚留下来在后宫做侍宠。慕

  • 人无完人,岳飞手中也曾沾满了南宋人民的鲜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政治上绝对是属于昏庸无能之辈,整日所想的不是北进收复中原,而是一心讨好金国,向其纳贡称臣,苟且偷生。在这样一位主子的手下办事,注定是进退两难,忠或不忠,都会引起后人的一系列评说。我们都知道岳飞作为民族英雄的形象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他对昏君赵构又是愚忠的。当时国内的阶级矛盾

  • 被世人误会了!扶不起的阿斗没那么懦弱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谈到三国里被误解的人物,大家说得最多就是曹操、司马懿、魏延、鲁肃,但有一个被形容成「阿斗」的刘禅,在影视剧中,在很多后世文书中,阿斗都被塑造成又胖又傻的弱智形象,讽刺他的名言名词就「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些都将刘禅刻画成了一个懦弱无为、愚昧忘本的人物。网络配图人说虎父无犬子,刘禅作为一代枭雄刘

  • 三国名相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有什么来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网络配图历史上,诸葛

  • 项羽选择自刎乌江而不东山再起是怕丢面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一壮举,引起了历代诗人的无限情思。他们认为,项羽虽在斗争中失败了,但他死得壮烈,不失为英雄本色,因而,李清照在《乌江》中写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歌颂项羽是“人杰”和“鬼雄”。那么项羽他为什么会不肯过江东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西

  • 蜀汉重臣诸葛亮为何不能成为千古一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其实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官为相之忌。诸葛亮身上的问题但诸葛亮对蜀汉忠心不二,真正鞠躬尽瘁,死

  • 崇祯与李自成互挖祖坟,结果让另外一个人捡了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期,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队攻陷北京,在这场战役中,崇祯帝上吊自杀,从而李自成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然而,李自成也没有一帆风顺,在后面的战争中,他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起义军被清朝夹击而亡,自己也就死于非命了。后来有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讨论到说这个人两败俱伤的原因是互

  • 白袍将军陈庆之从书童到战神之路走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名将众多,但是,要说到毫无败绩的少之又少,项羽勇武盖世,最终却自刎乌江。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人物,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书童,却百战毫无败绩,立下不世之功,堪称一代战神,他是谁?陈庆之的传奇人生南北朝时期,洛阳街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其意思是,任凭多么精锐

  • 张居正因反驳了皇帝的不是,结果死无葬身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朝代看似自古以来都是相似的轮回,好像没有尽头一般可以永远继续下去。很多人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西方殖民者的话,中国的封建统治甚至可能延续更长的时间,甚至大有在传递个几百年的势头。但是这种想法一定是非常天真的,看似并没有什么变化的中国朝代其实还是有着某种微妙的变化的。比如说,皇帝的权威始终都是在增长的

  • 朱元璋和胡亥谁杀起人来更变态?真相令人吃惊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二世胡亥,一个大家熟悉不过的人,他只活了24岁,短命的直接原因是他的残暴愚蠢。胡亥在称帝后琢磨的第一件事便是怎样尽耳目声色之欢。他向赵高询问,怎样才能自由自在的享受当皇帝的乐趣,赵高给他出了个主意,杀尽所以对他有威胁的人。本来赵高本来就是阴谋夺取他哥哥扶苏的位子,因此对赵高的这个建议十分同意,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