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并非粗人:精通谋略懂兵法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并非粗人:精通谋略懂兵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00 更新时间:2024/1/24 5:07:18

在《三国演义》中,从来不缺少勇将猛士,张飞张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个。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张飞不仅作战勇猛,而且还特别善于用兵。且不说别的,单是从“据水断桥、义释严颜、瓦口关智取张郃”等战斗经历看,就足以见得张飞绝不仅仅是一介武夫那么简单。

那么,张飞的军事才能究竟从何而来的呢?我想,这不能纯粹地解释为是在追随刘备之后才形成的军事素养。因为本身,刘备是不怎么会用兵的。应该就是,张飞骨子里天生就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而这些才能,似乎与其早年从事商业经营有很大关系。换句话说,张飞的那些谋略,不是刻意学来的,而是在出道之前做生意的习惯使然和思维定势。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张飞每每用计,总是透露出一股商人的味道,由生意经转化而来的计谋始终显得不够彻底,也不够老道。

网络配图

想张飞在涿州的时候,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土财主”了。据《三国志通俗演义》介绍:(张飞)“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义天下壮士。”寥寥数语,道出了张飞的来龙去脉和现实地位。现在看来,张飞确实是很有些经济头脑的。“世居涿郡”,说的就是张飞的生意来自家传:一是卖酒,二是杀猪。两种职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才逐渐形成了今日“颇有庄田”的大好局面。这种局面,一方面来自于祖上的传授,二来也得益于张飞的精明能干和善于经营。更难能可贵的是,张飞“专好结义天下壮士”,实际道出了张飞特有的人脉资源和交往方向(天下壮士),绝不是一般的生意人那么简单。这样的条件和禀性,如果不是后期追随刘备出山,张飞成为一个商家大佬也未可知。

风云变幻,世事变故。偶遇刘备,虽然改变了张飞的前途和命运,却改变不了张飞从来就有的行为方式。生意场上打拼过来的人,他当然知道,很多时候需要智慧,更需要胆略,而后来的“据水断桥”似乎就是这样的真实写照。战场之上,被人追得走投无路,不是仓皇逃命,而是转过头来放手一搏,最终喝退曹操二十万大军,赢得了宝贵时间,暂时脱离了险境。“据水断桥”,小说里面写得很精彩,看起来是为了表现张飞的勇猛和智慧。而其实,张飞此举,还是带了一些赌博的味道。很明显,如此的打法,张飞自己心里也没底数,但事到临头,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赌一把也就成了张飞的唯一选择。所幸张飞成功了,这一点与商战的起死回生何其相似。

网络配图

当然,这都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采取的无奈之举,很多时候,张飞更知道“和气生财”的道理。对此,张飞同样运通的相当到位。当年张飞奉命攻打巴郡,守将严颜知道不是对手,干脆死守不战。后来,还是张飞用计生擒了严颜。按说胜局已定,主动权已完全掌握在张飞张将军手中。因此将严颜推上大厅的时候,张飞先是大叱:“大将到此,为何不降,而敢拒敌乎?”但当见严颜“声音雄壮,全无惧色”时,张飞马上就换了一副嘴脸,“大笑下阶,喝退左右,亲自解其缚”,这还不算,接着低头便拜:“适来言语冒渎威容,甚勿见责。”想张飞那是什么人,“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的猛士,在此时竟能不顾颜面,矮下身子求得一个败军之将的谅解,可见张飞之大胸襟。仔细想想,这不是商场上“和气生财”的战场翻版又是什么呢。

当然做生意,和气生财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智慧。在这一点上,张飞同样表现得可圈可点,令人钦佩。后来,张飞奉命攻打瓦口关,瓦口关守将张郃是死活不出战,搞得张飞很是苦恼。但张飞就是张飞,他有自己的办法,既然不能强攻,那就智取。于是,先派人上山砍柴,借机将张郃派出的细作诱至营中,自己却佯装不知。接着,张飞就装疯卖傻的在细作面前演了一出好戏,在装作喝醉的情况下统统将秘密“泄露”给了敌人。为了更加迷惑张郃,张飞更是日日饮酒,鞭打士卒,主动向张郃传递错误信息。待到细作回去向张郃汇报了张飞营中情况之后,张郃终于中计,并乘机袭击张飞大寨,结果张飞将计就计,将张郃杀得大败,攻克了瓦口关。

网络配图

如此用计,即便是刘备一时也摸不着头脑,真不知道张飞的这些谋略是从哪里学来的。其实,这就是张飞懂经营、善谋划的结果。不像关羽,骄傲矜持,不懂变通,一条道走到黑,最终丢失荆州,败走麦城,落得个亡命天涯的悲惨下场。

从来商场如战场。有些时候,生意人也是能打仗的,张飞张将军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但常胜将军是否会做生意,做好生意,却真的是不得而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隋文帝为何因偷腥被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历来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哪有被女人逼得哭哭啼啼、“离家出走”的道理?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历史总有无限可能,翻开正史,这种千古奇闻竟然真的存在!或许,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被老婆骑着脖子拉屎的惨剧,就发生在隋文帝——杨坚的身上。由于管束甚严,隋文帝长期“惧内”,他终于无法

  • 三次救曹操的三国第一保镖为何被人忽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三国猛将大家想起的可能是吕布,也有可能是刘备手下的五虎将,然而有一个人两次从吕布手中救下了曹操,还有一次赤手空拳独自一人死战数十枪又救下了曹操。这算什么样的猛将呢。他就是典韦,三国最合格的第一保镖。典韦在加入曹操营之前,只是张藐手下的一个武士,没什么事迹流传,只是后来他自述杀了人,出逃在外。夏侯

  • 狄仁杰曾被来俊臣诬构下狱?揭秘大唐宰相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他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出任大理寺(最高法院)官员。在武则天天授二年(691),转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上了宰相,位极人臣。但福兮祸之所伏,短命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搭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拘捕下狱。“未几,为来俊臣诬构下狱。时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

  • 唐高宗李治情迷武媚娘是恋母心理在作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二年(628)六月庚寅,李治出生,631年封为晋王。幼年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贞观十七年,皇太子李承乾被废,魏王李泰被贬,遂被立为太子,后即位,时年二十二岁。早在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大他四岁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驾崩后,武氏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0年

  • 汉文帝警示:乱提拔官员国家可能被整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的帝王驭权之术显得尤为重要,如若驾驭不好很有可能会祸及国本,就比如提拔官员来说,如果做不好就会有可能将国家拖垮,汉文帝就是很好的例子。汉文帝刘恒,是中国古代的第四位皇帝,也是唯一一个通过大臣推荐的皇帝。在他手上开创了“文景之治”,为孙子汉武帝刘彻彻底清除匈奴边患奠定了雄厚基础。网络配图其实,刘邦

  • 三国趣闻:他们有实力登上皇位却没有做皇上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你生活在古时候的某一个朝代,如果你恰好有机会坐上皇帝的位置,如果你有实力一统天下,你会不会心动呢?当然这只是个设想,但是在三国时期有人能够一统天下却没做皇上,他们是谁呢?曹操网络配图曹操统一北部中国与“携天子以令诸侯” 分不开的。但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襄樊战役以后,三足鼎立势力平衡的

  • 为何年羹尧立下汗马功劳 最后还是被雍正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手下有一个大将,名叫年羹尧。起初的时候雍正可是极其的宠信他,而年羹尧年轻时在雍正走向巅峰的这条路上没少出力,简直就是尽心尽力。后来雍正出任CEO以后,就卸磨杀驴下令把年羹尧处死。古代皇帝最忌讳什么人?不就是功高盖主和知道太多的人嘛,这些人简直就是当权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没有用了直接找了借口把人咔嚓

  • 演义趣闻:中国历史唯一监狱成长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价格,历史纵横大明皇帝纪录片,十分钟看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

    汉朝有为皇帝是在监狱长大的,他的成长经历非常离奇,不仅是汉朝绝无仅有通看史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列。此为皇帝之所以唯有这样的离奇经历,这都是源于汉武帝晚年的一桩巫蛊大案。刘询,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询出生后不久,就赶上了那场有名的“巫蛊之祸”。他的祖父刘据兵败自杀,刘据

  • 演义趣闻:季布胆大直谏当面指责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有个成语叫做“量力而行”,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自己的目标。如果目标很远大,那就要注意积攒力量,等待时机,确保一击中的。在汉朝初期时,也有这样一个人物,不仅冷静地看到了汉朝与匈奴的实力差距,还竟敢在朝堂上公开指责吕后的妹夫樊哙,他就是季布。网络配图季布本

  • 历史揭秘:隋炀帝为何为荒淫无道的典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在评价隋炀帝的时候褒贬不一。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这是他的功绩。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导致了隋朝的覆亡。遭到世人的谩骂。网络配图在为本朝平定天下方面,李世民战功赫赫尽人皆知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