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知秦桧是奸臣,宋高宗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明知秦桧是奸臣,宋高宗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99 更新时间:2023/12/6 10:10:21

宋高宗明知秦桧是奸臣,为何还重用他20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国历史上从来不乏奸相佞臣,若论知名度,南宋宰相秦桧恐怕要居于前列。近代学者梁超曾评价秦桧:“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然而,另一位学者胡适却说:“秦桧有大功而世人唾骂他至于今日,真是冤枉。”如秦桧这等童叟皆知的大奸臣,为何会有如此争议呢?

毫无疑问,秦桧的历史作为,注定要被写入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但从南宋开始,为何每朝每代都有人为秦桧翻案呢?宋高宗赵构也曾认为:“自中兴以来,百废而复备,皆其辅相(秦桧)之力。”笔者没有为秦桧翻案的意思,但有个问题不禁要引起思考:秦桧窃居相位20年,宋高宗为何还要重用他呢?宋高宗难道真的没发现秦桧是奸臣吗?

一、栽了一个大跟头

事情要从秦桧担任宰相那一年说起,公元1131年,也就是宋高宗登基的第4年,这一年,南宋宰相范宗尹被罢相,《宋史》云:

宗尹既去,相位久虚。桧扬言曰:"我有二策,可耸动天下。"或问何以不言,桧曰:"今无相,不可行也。"

即,秦桧先扬言说“我有二策,可安天下”,然后又说可惜现在没有宰相。一个月后,秦桧被任命为宰相他的“二策”终于公之于众,那就是八个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具体的意思是说:反正长江以北已经被金国控制,不如索性承认这个事实,南宋朝廷只需要偏安江南,治理好江南即可。不仅如此,还要把北方逃难到江南的百姓都送到江北,还给金国,作为向金人示好的条件。这就是“北人归北”。

秦桧的这个提议,其实就是变相承认了南宋放弃收复江北的事实。秦桧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二策”让他彻底栽了跟头,要知道,当时的朝臣,大部分都是北方人,韩世忠,陕西人;岳飞,汤阴人;吕颐浩,山东人,难道要将这些人都送给金人?所以说,当秦桧的提议被公之于众的时候,南宋朝廷立即炸了锅,大家无不反对秦桧,最后宋高宗也很愤怒,宋高宗赵构质问秦桧:“朕也是北人,该归哪?”

秦桧犯了众怒,在一片骂声中被罢相。

秦桧之所以会栽跟头,原因有两条,第一,他初居相位,根基未稳;第二,他虽然想迎合宋高宗,但却没有彻底摸清宋高宗的想法。

秦桧的这次失败,让他彻底警醒:若要在朝堂上屹立不倒,不仅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更需要摸准皇帝的心思。

二、天才马屁精的成长之路

秦桧的高光时刻,总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议和”。其实,作为奸佞,秦桧并非一生下来就是怂包,在北宋末年,秦桧还曾经是主战派。

秦桧,字会之,湖北黄州人,其父曾做过县令,秦桧早年曾靠教书糊口,早年的生活十分艰难,因此,他也曾有“大志”,希望自己“若得水田三百亩”。

宋徽宗年间,秦桧考中进士,靖康之乱前,金兵包围汴梁,秦桧多次上书请战,都被宋钦宗否决。当时,北宋打算割让河北向金国求和,派秦桧为和谈使者,秦桧还一度闹辞职。《宋史》云:

桧言:"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

秦桧的意思是说,要是专门让我去割地求和,这和我“主战”的主张相违背,失去了我的本心,我宁愿辞职。

后来,金人扣押宋钦宗的弟弟赵枢,又要求北宋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当时范宗尹等70余人都赞成割地求和,只有36人坚决反对,秦桧就在这36人中间。

可见,秦桧虽然是汉奸,但也是需要时间来“孵化”的,并非一出生就是汉奸。

公元1127年,靖康耻,“二圣”被俘,秦桧也在被俘之列。在金国,大多数宋臣坚贞不屈,秦桧在面临威逼利诱的时候,终于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他要见风使舵,保住自己的富贵。孟子曰:威武不能屈;秦桧曰:何必逞强!

在金国,秦桧展现出自己圆滑的一面,他八面玲珑,最终当上了金国的“参谋军事”,在金太宗的弟弟完颜昌(挞懒)麾下吃香喝辣,有一次,金兀术(完颜宗弼)还特地宴请秦桧,表达对秦桧的看重。

公元1129年,完颜昌奉命攻打楚州(淮安),秦桧为完颜昌执笔,写下一封劝降书,劝楚州将士投降金国,然而,据《挥鏖后录》记载:

痛扶伤巷战,虽妇人女子亦挽贼俱溺于水。

也就是说,楚州将士拼到断粮,城破后百姓仍然坚持巷战,就连妇人女子也要拉金人同归于尽。秦桧的劝降书虽然没有起到作用,但他却让金人看到了他的忠心,后来,金人放秦桧南归,秦桧来到南宋后,竟然大言不惭,说自己是杀了金兵,夺走船只逃回来的。

后人普遍认为,秦桧南归,是金人派遣的,但也有人认为,秦桧一开始就想着如何逃脱金人之手,他是故意讨好金人,才捞到南归的机会。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秦桧若想如愿,都必须先讨好金。所以说,秦桧拍马屁的功夫,这个时候恐怕已经练成了。

三,东山再起,摸透赵构的心思

公元1135年,金太宗去世,其弟完颜昌主政。秦桧猜出宋高宗赵构意在议和,秦桧趁机上奏重提议和,虽然遭到大多数朝臣的反对,但却得到了宋高宗的欣赏,宋高宗对秦桧多次提拔,两年后,秦桧重新进入枢密院。

其实,当时金太宗去世,金国内乱不断,是抗金的大好时机,韩世忠、岳飞等人都跃跃欲试,为何秦桧认为宋高宗的内心其实不想开战呢?对一个宋朝人来说,打败金国,收复失地,当然是首要任务,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保住自己的皇位才是第一要务。

宋高宗刚建立南宋的时候,和金国有国仇家恨,他任用主战派大臣李纲为相,多次挥兵北上,结果一路惨败,两年来,宋高宗除了一路逃命,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获。

有人认为,宋高宗之所以不愿主战,是怕打败了金国,父亲(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被迎回来,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其实,这种说法多虑了,宋高宗之所以会选择妥协,是一位他从骨子里认为南宋根本打不过金国,拼到最后,南宋的宗庙怕被打光了。

秦桧不愧是揣摩人心的牛人,他号准了宋高宗的脉搏,所以,他多次提及的议和主张,就深入了宋高宗的内心。

公元1138年,秦桧第二次成为宋朝宰相,在秦桧的建议下,宋高宗和秦桧进行密室政治,私下决定和金国媾和。秦桧这么做,有三大好处:

其一,大权独揽,得到宋高宗的信任;

其二,秘密进行,不受其他主战派的弹劾和干扰;

其三,若和谈成功,自己能继续当太平宰相。

在秦桧的不遗余力下,宋金和谈成功,主战派的岳飞被迫害致死,与此同时,秦桧趁机打击异己,形成自己的政治联盟。

四、近与(秦桧)共事,始知其暗

秦桧拍马屁,远不止“议和”这点事,在立储上,秦桧可谓老奸巨猾。早在公元1129年,宋高宗赵构唯一的儿子夭折,宋高宗几经努力,就是生不出儿子,无奈之下,收养了太祖的两位七世孙,分别是赵瑗(宋孝宗,后改名赵昚)和赵璩。当时,朝臣们普遍支持年长的赵瑗,多次提议立赵瑗为太子,宋高宗满脸敷衍,让群臣摸不透心思。

公元1138年,也就是秦桧第二次担任宰相的那一年,赵构任命赵璩为吴国公,这个封国比赵瑗大得多,另一位宰相赵鼎误以为赵构要废长立幼,带领百官强烈反对,唯有秦桧另辟蹊径,秦桧私下对赵构说了一句话,让赵构欣喜不已,秦桧云:

“赵鼎欲立皇太子,是待陛下终无子也,宜俟亲子乃立。”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说:赵鼎想让陛下立赵瑗为太子,是希望陛下终身都没有儿子,其实我认为,陛下应该立自己的亲儿子!

秦桧的老同事张浚曾说过一句话:“近与(秦桧)共事,始知其暗。”意思是说,秦桧这个人,为人处世太阴险了,秦桧对宋高宗说的这句,尽显小人之心,其实,当时宋高宗赵构年仅31岁,秦桧的意思是说:陛下以后还能生出儿子,赵鼎这些人老盼着你生不出,还干涉你立太子。秦桧的一句话,不仅戳到了宋高宗的痒处,更把赵鼎等人说成小人,进一步获得宋高宗的信任。这等巧言令色,不可不谓无耻!

五、太平需要粉饰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宋钦宗的九弟,若北宋没有发生靖康之耻,赵构是根本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既然赵构成为了宋朝皇帝,他最想做的一点,就是得到天下人的认可,而南宋偏安江南,若想让人们认可,其实难度较大。秦桧摸准了宋高宗的心思,为他开启了粉饰太平之路。根据《宋史》记载:

宋高宗年间,天降瑞雪,秦桧要为赵构歌功颂德;海水清澈,秦桧让地方上表祝贺;公元1143年没有日食,秦桧又将赵构夸一遍,后来,虔州的一个木匠锯开一块木头,木头里竟然有“天下太平年”5个字,秦桧更加激动,让史馆大书特书,一定要将此事记录下来。

总之,秦桧主政,月月都有祥报,就连金兵南下,朝廷商议迁都时,秦桧也有“祥瑞”递上来,为了拍马屁,秦桧无所不用其极。

六,知朕者,桧也

宋高宗作为南宋第一位君主,他虽然诛杀岳飞,和金人媾和,但他其实并不是糊涂蛋。比如,秦桧报了这么多祥瑞,到底是不是祥瑞,宋高宗心知肚明。比如,秦桧建议和金人议和,议和对恢复宋朝江山(非对宋高宗本人)是否有弊,宋高宗也是知道的。也就是说,宋高宗的内心是分得清忠奸的。那他为何还会重用秦桧呢?

纵观宋高宗时期的宰相,鲜有超过3年任期的,唯有秦桧窃居相位长达20载,宋高宗明知秦桧是奸臣,为何还要重用他呢?

其实,在封建王朝,许多君王都是如此,嘉靖重用严嵩,乾隆重用和珅,并非不知严嵩、和珅之奸,作为帝王,有时候也需要谋取私利,自己出手不方便,因此需要一个迎合自己的奸臣来背锅。但当君王和奸臣长期绑定在一起的时候,君王又无法彻底把自己撇清,于是君王便不能主动将奸臣定义为“奸臣”,因为一旦如此,自己就不是“明君”了。这就是秦桧一直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权力的背后,细思极恐!

公元1155年,在民族英雄岳飞去世13年后,一代奸相秦桧病逝于自己家中,善终。真应了那句话: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桓玄是如何夺取司马家族的天下的?司马懿生前为何不除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谁灭了司马家族,司马懿为什么杀公孙渊全家,司马懿是如何篡位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桓玄是如何夺取司马家族的天下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乃是至理名言。古代犯了罪,尤其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都会连坐,也就是所谓的“诛九族”、“诛三族”,明朝方孝孺被诛十族是一个特例。然而,历史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就是掌权者

  • 梁山招安的功臣是谁?宋江对他的安排凸显其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江不招安会怎么样,宋江后来做了什么官,被宋江吴用骗上梁山的好汉

    对神机军师朱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梁山接受招安其实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也是梁山发展壮大后的必然之路。宋江的整体战略思想和战略路线是没有问题的。在梁山上,除了宋江之外,大多数人也是希望接受招安的,但想要被招安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为招安出力最多的就要数吴用了,然而

  • 古代皇帝的老婆叫做皇后 武则天的男人又叫还是呢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是谁的媳妇,武媚娘老公是哪个皇帝,武则天到底是谁的妃子

    你真的了解武则天的男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古代,皇上的老婆是正妻,叫皇后,其他的称呼为贵妃、嫔妃、婕妤、昭仪等。那么,皇上的老婆叫皇后,武则天的男人应该怎么称呼呢?这个问题,的的确确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但真的很难回答。因为在古代男权主宰的时代,皇帝的妻妾有明确的称呼,

  • 梁山上的第三把交椅云里金刚宋万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梁山第一把交椅是谁,梁山各人物结局,云里金刚黄山比赛视频

    很多人都不了解里云金刚宋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进程中,一部老少皆宜的《水浒传》为国人刻画了一百零八位性格鲜明、嫉恶如仇的好汉,然而这一众的好汉,之所以能够聚义梁山,大都是因为各自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去,一众的好汉兄弟相称高喊着“替天行道”的口号,看似十分的美好,

  • 李渊不是李世民最爱的儿子吗 李世民最后为何会成为李渊的眼中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的四个儿子叫什么,李世民是李渊亲生是吗,李世民为什么不怕李渊

    你真的了解李世民和李渊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李世民是李渊最爱的儿子,给他起名世民就是希望他能济世安民,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李渊在太原搞事,身边带的就是李世民,而不是老大李建成和老三李元吉,可见李渊对他的器重。正是李世民和刘文静促使李渊下了起义的决心。李渊起兵半路遇到大雨准备撤

  • 李渊为什么总是被人看扁 李渊真的是懦弱无能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渊真的无能吗,历史上的李渊是个什么人,李隆基是李渊的什么人

    对李渊形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祖李渊是深谋多算、善于决断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奠定了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几个儿子的相互残杀,又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皇位,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要说高祖李渊的话,马上会想起他的几个儿子!因为李

  • 武则天成功称帝之后建立的国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称帝多少年,武则天称帝后将唐的国号改为,武则天把唐朝改成什么国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武则天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妇孺皆知。她是中国历史唯一个女皇帝,那么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她是如何称帝的?又建立什么国号?正史对这些是如何记载的呢?武则天名明空,是山西并州文水人。其父是隋朝的官吏,后跟随李渊起兵。出身官宦之

  • 李渊偏安一隅却能统一天下 李渊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高祖李渊,李渊建立的朝代是,唐朝高祖李渊统一铸造什么钱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渊统一天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618年,李渊得知隋炀帝遇弑后,逼隋恭帝杨侑禅位,建立唐朝,年号武德。自此,李唐王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又一个高峰。那么,偏安一隅的李渊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数年里面脱颖而出,登基为帝呢?一、儿子李世民的功劳在李渊的一生

  • 唐睿宗李旦登基之后为什么要打压儿子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支持妹妹太平公主,却要打压儿子李隆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对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唐睿宗李旦是依靠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的支持才第二次当上皇帝的。按理=一般的常理来说,唐睿宗李旦登基后应该一视同仁,对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支持应该差不多,

  • 宋江不接受招安选择起义推翻宋朝的话,他会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宋江招安的文章。看过《水浒传》的人,相信在看到宋江接受招安的时候,感觉非常惋惜。明明是一帮拥有满腔热血的梁山好汉,却最终成为了宋朝的打手,落得伤亡惨重的下场。那么,假设宋江没有接受招安,而是带着这些梁山好汉起义,有没有可能推翻大宋的统治呢?下面听小编细细道来。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