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宗真的不能和唐太宗比较吗 他们的差距有那么大吗

唐代宗真的不能和唐太宗比较吗 他们的差距有那么大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56 更新时间:2024/1/19 18:39:1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代宗和唐太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拿唐代宗去和他的先祖李世民相比,肯定是比不上的。但是这种比较,本身就是后世对于唐代宗的一种认可,至少他是有资格和李世民这种雄主去比较的。

唐代宗的一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中兴之主。

正是因为李豫这个人的存在,使得唐朝后来又苟延残喘了百余年。如果没有唐代宗的话,估计当年李渊、李世民父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传个一百多年也就到头了。但是同时,李豫能力又相对有限。虽然暂时维持了唐朝的完整,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唐朝当时的诸多弊病。导致后来的百余年时间里,唐朝的名字还在,但在历史上已经没多大存在感了。

李豫出生于开元十五年。他出生的时候,唐朝正好处在最巅峰的开元盛世。当时正是他爷爷李隆基在位,这一年李隆基4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谁又能想到,仅仅十几年之后,同样还是李隆基在位期间,一场安史之乱,将这个盛世彻底摧毁了。

李豫出生的时候,他老爹李亨还不是太子,只是被封为忠王。直到李豫11岁的时候,他老爹才因为种种原因,被封为了太子。不过这并不影响李豫受宠,李豫自出生以来,就很受到他爷爷李隆基的喜爱。在他15岁的时候,就被赐封为广平郡王。

但是到了公元755年,李豫的好日子戛然而止。这一年,随着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这一年,李豫18岁。当时唐朝承平已久,所以安史之乱爆发后,迅速殃及内地。再加上唐玄宗本人的一系列骚操作,使得叛军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攻破了潼关,威逼长安。身为天子的李隆基,此时也不得不离开长安,逃往蜀地另做打算。

作为当时李隆基的皇孙,李豫自然也跟着爷爷一同逃出长安城。不过,这支队伍离开长安之后,李豫的老爹,当时的太子李亨,便联合禁军将领陈玄礼发动了兵变,逼着唐玄宗处死了杨国忠和杨玉环兄妹。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嵬驿兵变。

马嵬驿兵变之后,唐玄宗虽然还是皇帝,但却已经在兵变当中失去了实权,被迫封儿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主持平叛一事。一家人自此分道扬镳,李隆基继续入蜀,而李亨则是带着儿子李豫,和一些忠心部将,北上灵武平叛。到了灵武之后不久,李亨就自立为帝,遥尊老爹李隆基为太上皇,史称唐肃宗。

老爹当了皇帝,照理来说应该算是好事。不过对于当时的李豫来说,这个位置除了荣耀之外,更多的是责任。因为此时的大唐,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随时都可能被安史叛军覆灭。

再之后,就是长达数年的平叛战争。

在这场平叛战争当中,身为皇子的李豫,身先士卒。反倒是老爹李亨,一直居于后方,居中调度。客观来说,平定安史之乱,如果单以军功来看的话,李豫这个做儿子的,确实要强过李亨这个做老子的。从这一点上来看,李亨和李豫父子的情况,很像是当年唐朝开国时候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在和叛军对战的过程中,随着李豫收复了长安、洛阳两京,威望大增。公元758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三年之后,李豫被册立为太子。公元762年,唐肃宗李亨病逝,李豫登基,史称唐代宗。同年史朝义被杀,安史之乱,终被平定。

唐代宗可以说是平定安史之乱最大的功臣。当然,这主要也是依靠他的那几个得力手下的全力以赴,比如郭子仪李光弼以及仆固怀恩等人。不过,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了,但是给这个国家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正是这个隐患,导致唐朝后来虽然延续了上百年的时间,但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却越来越低。

这个隐患的名字,叫做藩镇割据。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唐朝高层为了能够尽快平定叛乱,给各地的将领权力极大。而且对于那些叛军将领,只要投降,基本上也不怎么追究。这就使得很多地方将领,在各自藩镇内迅速做大,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李豫重用宦官,尤其是程元振鱼朝恩这两个佞臣,都是唐代宗一手培养起来的。

一个藩镇割据,一个宦官尾大不掉,这两个后来伴随唐朝百年的头疼问题,就是打李豫这儿开始的。

重用宦官,担任军队监军这个做法,倒也不是唐代宗首创的。在唐玄宗和唐肃宗的时期,就已经存在的。毕竟安禄山的这个情况就摆在他的面前,皇帝们要想限制住武将们的权力,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唐代宗时期,李豫却开始让宦官们的权力越来越大。到了唐朝后期,宦官甚至有废帝的能力。

除此之外,李豫还重用奸相元载。虽然最后他干掉了元载,但这些例子足以能说明李豫是一个不太会用人的这么一个皇帝。

正史上面对于李豫的评价大不相同,《旧唐书》对李豫的评价,那是相当的高了。评价李豫为“古之贤君,未能及此”。但是《新唐书》对于李豫的评价,就比较客观一点了。这个评价用普通话说,就是说他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罢了,不过想要让他把唐朝从这个乱世之中拉出来,重新走向富强的话,以他的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客观来说,李豫确实能够称得上是一位中兴之主,对唐朝的延续功莫大焉。但是李豫在位期间,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却没能改变唐朝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比如藩镇问题、军制问题、税收问题、吏治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李豫都没能做出突破性的改变。

安史之乱,表面上看是因为唐玄宗李隆基轻信奸佞,才让安禄山手握重兵造反。但实际上,安史之乱的爆发,其实是唐朝当时的很多制度出了问题。比如军队制度,当时唐朝的边关将领,几乎大部分都是外族。而且因为当时唐朝地盘实在太大,唐玄宗不得不将原本唐朝实行的征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边关将领手中,权力迅速膨胀,并且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嫡系军队。

在这种糟糕的军队制度上,就算没有安禄山,将来也会有张禄山、李禄山跳出来造反,给大唐致命一击。

相比安史之乱造成的破坏,这些制度问题,其实才是当时唐朝的根本问题。但可惜的是,李豫这位唐朝的中兴之主,治标不治本。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对于这些根本问题,基本上没有多少改变。这也使得李豫去世之后,唐朝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倒越来越恶化了。

如果和唐太宗李世民相比的话,李豫确实相差了很多。单从军功来看,李世民绝对比李豫更能打,李豫的军功,主要建立在他那几个得力部下身上。李世民则是自己就很能打,而且是比同时代所有将领都能打。

从任用人才方面来看,李世民更是比李豫强了太多。李世民在位时期,朝堂上基本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佞臣。但是李豫在位期间,奸臣的数量就比较多了。这足以说明,李豫看人的眼光,确实不行。

而从治政角度来看,双方更没什么可比性。李世民在位期间,开创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正是这些制度,奠定了唐朝强大的基础。反观李豫,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基本没有触及到国家最根本的制度改革问题,反倒是留给后代一堆烂摊子。

总的来说,李豫算是一位合格的中兴之主。如果没有他,唐朝后来绝不可能再延长百年国祚。但如果和李世民这种级别的雄主相比,李豫还是差了太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辽如果投奔蜀汉的话 五虎将中谁会被替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辽和五虎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不论是谋士还是武将都可以说是人才辈出,而人们也是给了这些人才许多多的称号,而最让人熟知的,或许就是魏国的五子良将和蜀汉的五虎上将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倘若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投靠刘备,那么,五虎将之中谁会被张

  • 历史上的吕布到底有多厉害 难怪手底下的人一直跟随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吕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很多人都喜欢说吕布无能,但其实呢,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吕布无能,显然就是典型的夜郎自大;甚至而言,说吕布比不上刘备和曹操,都免不了有些可笑!因为,在正史中,吕布的战绩,几乎是无人能比的。最简单而言,关羽和张飞牛吧,那都号称是万人敌;刘备牛吧

  • 曹植的文学造诣有多高?他为什么能得到才高八斗的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现如今,很多人对于曹植的印象,基本上都停留在一首《七步诗》上面了,只是往前走了几步,就能有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古往今来,怕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的。然而,真正的曹植才华远不止此,不然仅凭一首诗,怎么可能就得到南朝谢灵运“才高八斗”的赞赏,怎

  • 茅焦是什么人?茅焦怎么让秦王嬴政亲自将太后接回咸阳甘泉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嬴政平定嫪毐的叛乱、逼死了仲父吕不韦之后,母亲赵太后被他迁出咸阳,在雍城幽禁了三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年里经常有大臣向他提起应该接回太后,但秦王嬴政充耳不闻,他不想再提这件事。尽管天下人对他的行为议论纷纷,说他不孝,但他痛恨那些让他蒙辱的人。这一天上朝时,

  • 刘封真的该死吗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杀刘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古代人情一向大于律法,故有了这么一句话:法理不外乎人情。然而人情善变……刘封是刘备的义子,虽然没有救关羽致使对方败走麦城,逼反孟达丢了上庸三郡,但关系在那摆着,刘备却以此为理由将其斩首。虽符合法理,但丢了人情。于是人们便有了这

  • 张辽敢大骂曹操为什么没有被杀 这骂人也是有学问存在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辽有多强,诸葛亮骂谁把他骂死了,张辽降曹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辽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猛将辈出,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江东有十二虎臣,北方的曹操也有五子良将。如果说哪一个和三方都有(孙、刘、曹)交集,张辽绝对算得上一个。张辽的成名战是在逍遥津,一战下来打得孙权抱头鼠窜,江东小儿闻其名夜间不敢哭啼,然而这样的一个猛人

  • 张飞如果和张辽打起来的话 两人谁的武力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辽和吕布,张辽能打过张飞吗,张辽张郃甄姬张飞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飞和张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之间的单挑不少,比如张郃就和除了关羽之外的四人交过手,再比如赵云也和张郃、徐晃两人交过手等等,不过张辽除了可能和关羽在徐州交过手之外,和其余四人都未曾交过手,原本吕布攻打刘备的时候张辽有机会大战张

  • 顿弱是什么人?他为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起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六国,六国和秦统治者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灭六国的原因三点

    当时秦国有一位贤士,叫顿弱。秦王嬴政亲理朝政以后,很想广泛地听取有识之士的治国建议,他听说顿弱是个非常有才学的名士,便派一名小吏去请顿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吏恭敬地对顿弱说:“先生,大王请您进宫,想听听您关于治理国家的意见。”一般人听到秦王要召见,一定会受宠若

  • 唐朝末代皇帝李晔为什么没有被后人唾骂?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晔第十个儿子,李世民是篡位吗,李世民承认自己是鲜卑人吗

    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者和史学家,总是对亡国之君们抱有深刻的敌意和强烈的蔑视,假如从其废墟上创建的王朝乃是为读书人们所推许的,则会变本加厉,甚至编造出许许多多子虚乌有的罪名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往亡国之君们的头上扣屎盆子),故而这些可怜的亡国之君在身死国灭之后往往还要背负上诸如残暴不仁、荒淫无耻、昏庸无能

  • 嘉靖皇帝为何搬出皇宫?是因为壬寅宫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靖壬寅宫变,嘉靖为什么不喜欢裕王,宫女勒死嘉靖皇帝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刚愎自用,专横独断的皇帝,他控御天下四十多年,在宫门外打压大臣,在宫苑内迷信丹药方术,对待后妃和宫人也很刻薄暴虐。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他迷恋道教方术,任用方士为他炼制丹药,为了获得足够的“药引”,他强迫宫女吃药,干预她们的生理周期。据说,为了保持宫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