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为什么会乐不思蜀 刘禅真的是贪生怕死吗

刘禅为什么会乐不思蜀 刘禅真的是贪生怕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80 更新时间:2024/2/3 17:24:49

你真的了解乐不思蜀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一、刘禅自己“乐不思蜀”

刘禅相对于他的父皇乃至于相父诸葛亮来说,不管是个人的治国能力、政治影响力、历史评价,都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因为他一句“乐不思蜀”的话,成为千古“名句”……彻底地把他自己的名声钉在亡国的耻辱柱上,永生永世不能翻身。

这句“乐不思蜀”,对于刘禅后世的中国的孩子们,会不会有人不知道“乐不思蜀”这个四字成语的来源出处?如果说孩子们百分百的都知道、或者都不知道,这都是不客观的说法。

相对客观的认知,应该是大部分的中国孩子都读过这个故事的教科书,知道了刘禅作为一个亡国、败家、数祖忘宗的反面教材,自三国后的历史学家、文学家都希望中国的孩子们要吸取刘禅亡国败家的教训……

可是,刘禅果真如此不堪、蜀国亡国真是刘禅一个人的责任吗?刘禅真的把刘备和诸葛亮毕生心血打造的一手好牌打烂吗?

我们可以撇开受罗贯中是超级蜀国粉的偏心影响,从一个客观、公道的角度,给刘禅一个说话的机会、“洗白”自己的机会……

二、谁才是蜀国亡国的罪人?

在替刘禅“洗白”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刘禅说这句话的背景和结果。

公元262年,魏国以压倒性的优势兵力,派出大军攻打已经没有刘备、没有诸葛亮、没有了定国神针的蜀国。

尽管蜀国姜维所部坚守在汉中的剑阁一带,让魏军无法再前进一步。但是魏国大军很聪明,采取迂回战术,不于剑阁的姜维大军正面纠缠,而是避其锋芒,绕到姜维侧面的蜀国薄弱地区,出其不意地从侧面打开攻蜀的另外一条通道。

因为剑阁侧面的阴平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山高路险,蜀军根本想不到魏军敢于从这里经过,因此在阴平根本不设防……

在此不设防,一方面是少看了魏国军队的勇气和决心;另外一方面,蜀军这个时期已经是缺人缺粮更缺意志……部分将领并没有要跟来犯的敌人共存亡的意志,因此这个真正的“空城计”,给魏军打开了从西路直扑成都的方便之门。

当涪城守军不战而降了魏军后,成都的刘禅知道大势已去,无谓的挣扎,只会加剧蜀国百姓的灾难。于是权衡厉害……在降吴还是降魏之间,最终选择了降魏。

在降魏之前,刘禅下令姜维向魏军钟会投降,然后自己率领太子和群臣献出玉玺,投降了邓艾

刘禅这个时候,决定投降魏国,而不是投降吴国,自有他自己的考虑……这个时候的吴国的国力,也已经不比赤壁之战的时期。

魏蜀吴三国的国力,在连年征战之中,蜀国和吴国的国民经济都急剧下降……打仗并不单纯比较双方的兵种、数量和设备,更多的是考验各方在打持久战时的“续航”能力。

蜀国借的是蜀道、吴国所借的是长江天险,都不是铜墙铁壁,不可战胜,还是要靠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付出才能坚守。但魏国的国力却在此消彼长,三国分治的平衡在数十年间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国的情况比蜀国好一点,因为吴国比蜀国少了折腾……在诸葛亮不顾蜀国国力衰竭的现实,还是坚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时,已经把蜀国最后的一口活命的“运气”都消耗掉了。

但蜀国的衰弱,还要更早就开始了:早在刘备“明借实霸占”荆州,再派关羽长期驻守,导致蜀国原本就不是很强大的、对任何外敌都有打赢歼灭战的军事能力只能削弱为1/2的战斗力,还要掰开成两半……

人家打胜仗的,都说要集中优势兵力逐一击破,或者说不打没把握的仗……蜀国原本不占优势的军事能力,便因为这个治国方针,而“先天不足”。

从关羽后面败走麦城,就知道蜀国军事能力是“外强中干”,而这一个治国方针,早在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联吴”是正确的,但是后来执行过程里面,就因为赖上了人家的荆州,跟吴国之间,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蜀国占据了荆州,短期有好处,但长远看,荆州对蜀国来说,只是一块鸡肋。蜀国之败,是治国方针的错误。

长时间投入对外的军事行动,但国民经济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诸葛亮是不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人呢?起码从现代人的角度,诸葛亮品德和情操,相对比其能力要高一截。

三、亡国之君

通常亡国之君,已经很难强求有什么好结果。刘禅在决定投降时,内心肯定是忐忑不安的、更难说保持自己的尊严。但如果刘禅继续反抗下去,亡国的结果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

包括吴国被灭,只是时间问题。刘禅看得很明白。倒是如果继续负隅顽抗,黎民百姓继续因为战争造成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状态会更加严重。

刘禅选择投降,看似失去气节,苟且偷生,但谁不知道刘禅此举,对蜀国百姓、对蜀国军队来说,都是最切合实际的选择?包括刘禅被送到洛阳,为了安抚蜀国人心,司马昭代魏帝下诏,封刘禅为安乐公……这个封号本身就是讽刺刘禅贪图享乐,刘禅只能哑忍、接受,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管是刘禅自己还是后世人都明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不能说明你比别人更聪明,而是你的自私和逞强好胜……为了面子和所谓的“理想主义”,而不顾自己连里子都保不住了。从“随机应变”这一点来说,刘禅比刘备和诸葛亮都做得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萧何究竟有哪些功劳?他为何能成为功臣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萧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如果要说“汉初三杰”,一定很多人都能够立即把他们的名字说出来,的确,这三个人是西汉开国功臣里面最为人所熟知的三个人,而且按照名气来看,张良、韩信的名气似乎比萧何还要高一些,可是在刘邦眼里,他手下的功臣,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萧何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蜀汉灭亡是刘禅一个人的责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蜀汉刘禅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禅(shàn)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之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

  • 冒顿单于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将宝马、爱妻送于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冒顿单于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据司马迁巜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子孙,叫淳维匈奴首领叫单于,到了冒顿做单于时。成为匈奴史上最强的单于。1.受父之命,充当人质冒顿生活的年代适时中原的秦汉时代,秦始皇派蒙恬北筑长城,打击匈奴,把黄河以南的土地全都收复

  • 唐史中,狄仁杰为什么没有被称为阁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狄仁杰的故事。《神探狄仁杰》系列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系列,其中好评度最高的是第一部和第二部。不过与第一部相比,《神探狄仁杰》第二部在细节就有些马虎了。比如《神探狄仁杰》第二部经常称狄仁杰为“阁老”,但这

  • 宇文英娥是什么结局?她为何要诬告自己丈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宇文英娥的故事。历史中的杨丽华,无疑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她本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为太子宇文赟挑选的皇太子妃,身份高贵。而当武帝宇文邕驾崩,宇文赟成功登上帝位后,她的地位再次拔高,成为皇后,自此母仪天下,

  • 多尔衮死后八旗军队战斗力为何会下降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多尔衮和八旗军队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朝之前的八旗军一直都是精力充沛,打遍天下战无不胜,可是等到了清末之时却逐渐发展成一个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军队,这转变的过程中间的转折点就是当年多尔衮从马上摔死之时。可是为什么要说多尔衮从落马而死之后是整个八旗军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 戚夫人的下场悲惨真的是她自己咎由自取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戚夫人的下场悲惨真的是她自己咎由自取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对于吕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残忍程度不亚于刘邦的政治女强人,司马迁在《史记》之中对其评价是“与高祖共定天下”,这个“共”字是司马迁给予吕雉的肯定,因为汉初的政治格局之中没有吕雉恐怕还真没有大汉朝的存在。刘邦的

  • 鸿门宴上刘邦都已经送人头了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鸿门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当初刘邦和项羽之争,其实一直都是项羽占据着上风的,而且他也是有好几次机会能取刘邦项上人头,比如说当初的鸿门宴,只要项羽愿意,刘邦可以说是插翅难逃。只可惜最终项羽还是没有选择动手,最终放虎归山,留下无穷的祸患,而自己反倒是落

  • 同样都是对山海关发兵 李自成先到为何会失去战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李自成和多尔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644年3月20日,有两支军队向山海关星夜奔驰,一支是李自成率领的十万大顺军,另一支是多尔衮率领的大清八旗铁骑。他们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争取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归降。这两支部队,谁要是先达到山海关,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就能取得最

  • 汉高祖刘邦一生最痛恨之人 却为何给他加官进爵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战胜项羽,取得了绝对统治权,建立了刘姓西汉王朝。对于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多年的弟兄们,在自己吃肉之余自然也要分一杯羹。因为王侯将相富贵功名正是这些攀龙附凤之人的追求目标。汉高祖六年,刘邦封自己平生最恨的雍齿为什邡肃侯,食邑二千五百户,位次居五十七雍齿(?-前192),沛(今江苏沛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