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三桂身经百战又是老将 吴三桂为何会输给康熙

吴三桂身经百战又是老将 吴三桂为何会输给康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3/12/6 3:41:5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吴三桂康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藩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藩叛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人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之乱”从公元1673年到1681年,历时八年,最终以康熙帝平定三藩而结束。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吴三桂在战争初期,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最终失败了。那么身经百战的吴三桂为什么会败给年纪轻轻没有统兵经验的康熙帝呢?这六个原因,不可不知道。

第一:民心所向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一句话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三藩之乱”吴三桂虽然是汉人反对满清的统治,但是并没有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因为吴三桂当年冲冠一怒引清军入关,满洲八旗铁骑迅速占领中原花花世界,在汉人心中吴三桂是千古罪人,是“汉奸”。从打开山海关因清军入关开始,吴三桂就一直背负着“汉奸”之名,民间对吴三桂无不痛恨。而此时吴三桂起兵反清距离清朝统治全国已经二十多年,清朝皇帝施行仁政,提倡“满汉一家”,减轻苛捐杂税,承诺永不加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逐渐提升,可以说正是民心思治的时候。吴三桂此时挑起战乱,无疑是让百姓再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吴三桂没有得到民心,得不到民心,如何得天下?而康熙帝则不同,康熙帝施行的仁政则是民心所向。

第二:道义上得不到支持,师出无名

自古以来,起兵都讲究师出有名,而吴三桂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吴三桂当年为了向清朝表忠心,追杀绞死南明永历皇帝的事情以及引清军入关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此时吴三桂起兵反清,却没有打出复明的旗号,这让明朝的那些遗老遗少以及反清义士无所适从,像天地会,沐王府,台湾郑氏,都是著名的反清组织。这些组织打出的旗号是“反清复明”,是忠于大明王朝的。而吴三桂不一样,吴三桂没有拥立明室后裔,更没有提出反清复明的旗号,而是“反满复汉”,想自己称帝,这就让吴三桂在道义上得不到支持,这也为吴三桂的失利埋下伏笔。

第三:双方经济对比

吴三桂造反,是以云南一隅对抗全国,经济方面的差距可想而知。战争不光是人力和意志的比拼,还是军需物资的比拼。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军需物资在战争中的作用。吴三桂仅仅依靠云南一隅的财力,物力,兵力,而康熙帝则是坐拥全中国的人力,物力,兵力,后备资源和兵员的补充可以说是源源不绝。吴三桂是从昆明起兵,要攻入北京,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这个时候,战备物质和兵员的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吴三桂实在没有兵源再补充了,所以,军队越打越少。

第四:地理优势和劣势

中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所谓居高临下,北方多山地,就注定了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帝王统一中国的时候,都是从北向南的统一,很少有从南往北的统一。所以,吴三桂向从南往北去夺取天下,难度可想而知。而南方地势平坦,多平原,也更加有利于满清八旗的骑兵作战。而且北方一直是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不管想要拿下,确实不易。

第五:知识分子反对吴三桂

这一点其实和第一点相似,第一点说的是民心,这一点说的是知识分子的心。想要夺取天下,百姓很重要,知识分子当然也重要。吴三桂叛明降清,如今又叛清企图称帝,早已被全天下的知识分子所唾弃,文人的口诛笔伐,对吴三桂来说,是很致命的。而此时康熙帝则是善待文人,重用文人,高下立判。

第六:吴三桂的战略

吴三桂反清之所以失败,战略失误也是很大的因素。吴三桂起兵之后,先后横扫云贵,川,湘,再加上其余两藩耿精忠和尚可喜占领的地盘,三藩实际上控制的地区已经非常大,大到半个中国。但是此时吴三桂没有继续向北用兵,而是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发展,希望能和清廷划江而治。而此时康熙帝则是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兵力,坚决打击吴三桂,同时招抚其他反叛者,让吴三桂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综上所述,因为六个原因,所以身经百战的吴三桂才败给了年纪轻轻的康熙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在王道和孝道之间,宋孝宗是如何选择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道教对孝顺父母的看法,孝道什么意思,天道孝道师道怎么解释

    在王道和孝道之间,宋孝宗是如何选择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1162年,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宣布退位,其养子赵昚登基,是为宋孝宗。宋孝宗登基后仅两个月,就顶住压力,宣布为岳飞平反。因为岳飞是被宋高宗所杀,为了不让宋高宗太难堪,宋孝宗在诏书中这么说:“(岳)飞虽坐

  • 宋江接管梁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晁盖死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宋朝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宋江上梁山之后,便成为了二把手,一直都在为梁山东征西讨。我们一直都认为宋江是在晁盖死后,才正式接管梁山的,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我们也一直认为,宋江在争夺晁盖的位子,但其实却是晁盖在为了保住自己

  • 汉水之战时,赵云是如何帮刘备夺取汉中之地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怎么夺取益州的,刘备是怎么得到的荆州,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赵云的故事。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

  • 庞涓为什么要残害孙膑?真的是因为嫉妒其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庞涓为什么没有杀孙膑,孙膑下山斗庞涓,孙膑用什么计策打败庞涓

    每当一提起庞涓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同门相残、忍辱负重、逃出生天、快意恩仇......本应出现在武侠小说中的情节,却在历史上真实上演;庞涓与孙膑这两大顶尖军事人才的个人恩怨,结合战国诸侯间的大博弈来展现,尤其显得惊心动魄、精彩纷呈。不过,若我们细细思考,会发现

  • 孟尝君死后为何会被灭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灭族什么时候取消的,吕后死后那么惨,宇智波鼬为什么要灭族真相第几集

    关于孟尝君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最终下场其实都不怎么好,成名最早的孟尝君田文尤其惨烈:晚年的他孤立于众诸侯之间,毫无依靠;在他死后,子孙被屠戮殆尽、惨遭灭族。但他之所以落得这种下场,罪魁祸首正是他自己。成也养士、败也养士,他是被门下的几千食客给坑了

  • 毛遂是什么人?他为何会与郭开同流合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坚持不同流合污的人会怎样,不与世界同流合污的人,毛遂为什么要帮助赵偃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毛遂的故事。在战国时期十士族崛起,很多人都凭借着一张嘴和满腹经纶获得了封赏,可是有才能的人非常多,能够赏识他们的伯乐却很少,作为四大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就是这样一位“伯乐”,可是每天见得人多了,难免也有看走眼

  • 曹魏的一代名臣满宠为何会被成为满数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嘉和满宠是什么关系,曹魏最后的忠臣,许衡成为一代名臣原因

    曹魏的一代名臣满宠为何会被成为满数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由于在合肥丢人的次数太多,孙权在如今的网上获得了“大魏吴王孙十万”的荣誉称号。与“大魏吴王孙十万”相对应,防守合肥的曹魏名臣也获得了“张八百”、“满数十”等等称号。张辽被称为“张八百”是比较好理解的,那么满宠

  • 和珅赈灾亡粥里丢沙子 灾民为何对此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和珅粥里添沙子,和珅赈灾理论,灾民还是人吗和珅第几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赈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和珅是大清乾隆时代的非常有名的大贪官,金银堆积如山,富可敌国。这样一个人,正常来讲,肯定人人喊打,形象极其的负面。但是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和珅。比如剧中和珅赈灾往粥里丢沙子这一段,不由

  • 清朝大将杨重英是什么人?被缅甸俘虏后的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缅甸打不过国民党残军,留在缅甸的国民党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杨重英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现在很多电视剧当中,都会刻画这样一种人物,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甘愿奔赴敌方,或被囚禁或当卧底,只为了有朝一日我方能够胜利。其实从古到今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勇士,作为臣子,

  • 屠杀司马皇族的刘裕,为何要开一个不好的先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裕杀了全国姓司马的,刘裕杀了多少司马氏,刘裕司马家斩尽杀绝司马楚之

    大家好,说起宋武帝刘裕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年辛弃疾的一首词初时不知词中意,如今听来又有多么的令人神往。一个贫民出身的百姓,凭借着军功一步步走上权力的最高峰并一步步打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在刘裕活跃的时代,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北魏拓跋嗣三万北魏铁骑被刘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