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揭秘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49 更新时间:2024/2/8 3:07:35

株连是封建社会常见的刑罚方式。一个人犯了事,往往会祸及全家,甚至连三族(父族、母族及妻族)都会被夷灭。陈宫追随吕布在兵败于曹操后,自己不愿投降,慷慨赴死。他却成功地保全了家人的性命,甚至让他们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标签约束效应

网络配图

陈宫对曹操有旧恩。当年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出洛阳,被全国通缉,后在中牟县被守城官吏擒住。中牟县令正是陈宫。曹操成功地说服了陈宫,陈宫不但放了他,还弃官不做,追随曹操要为兴复汉室干一番事业(详见《曹操为什么能说服陈宫放他生路并弃官相从》一文)。但路途上,曹操因多疑自私而将吕伯奢一家全部杀掉,陈宫由此对曹操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道不同不相为谋,陈宫不告而别,两人也因此恩断义绝。

后来,陈宫投到吕布帐下,为他出谋划策。曹操和吕布交兵,吕布战败。吕布和陈宫都被曹操擒住。

曹操见了陈宫,有意调侃几句,戏弄地说:“公台别来无恙?”曹操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讽刺、责怪他当初识人不明,对自己不辞而别,却误投吕布门下,以至于今天被自己擒获。

陈宫也毫不客气,说:“你心术不正,我才弃你而去。”

曹操说:“我心术不正,你怎么就去辅佐吕布呢?”曹操的意思是吕布的心术人品还不如我呢。

陈宫说:“吕布虽然有勇无谋,但不像你是个奸雄。”

曹操换了个话题继续讽刺挖苦陈宫:“你老是认为自己智谋无敌,怎么今天会被我擒住呢?”

陈宫嘴上还是不服输,说:“吕布是没听我良言,如果他听了我的话,今天被抓住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网络配图

曹操见陈宫并没有表现出战败被擒的沮丧和失落,就想用“死”来恐吓陈宫。曹操说:“那么今天你打算怎么办呢?”

陈宫内心已经怀了必死之心,叹了口气说:“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我死了也没什么怨言。”

曹操看看陈宫始终都不屈服,真是拿他没办法。但陈宫的这句话也提醒了他。曹操抓住这一点,继续用陈宫的家人来恐吓要挟他。

曹操冷冷地说:“你死了就算了,那么你的老母亲怎么办呢?”

这句话把陈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自己是个视死如归的硬汉,死就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连累自己的老母亲被杀,就真的是不孝之极了。而按照当时的规矩,战败者的家人往往是被满门抄斩,斩草除根的。如果陈宫应对不当,必然保不住母亲的性命。

陈宫内心十分紧张,却镇静自若地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伤害别人的双亲的。我老母亲的生死存亡,哪里需要我考虑呢,一切都取决于明公您啊。”

曹操面无表情地继续发问:“那么,你的老婆孩子怎么办呢?”

陈宫依然不动声色地回答:“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的人,不绝人之嗣。我老婆孩子的生死存亡,也是取决于明公您啊!”

陈宫的这一套说服策略真是十分高明!他没有破口大骂,指责曹操以家人的性命来胁迫自己。他也没有苦苦哀求,请曹操放他的家人一条生路。而更重要的是,尽管曹操以家人的安危来威胁他,陈宫依然做到了不亢不卑,绵里藏针,绝没有屈服于曹操的淫威。

陈宫所使用的这种策略就是“标签约束效应”。

网络配图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必然要受到这个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和约束。在当时的时代,“忠、孝、仁、义、礼、智、信”就是最主流的价值观念。尽管很多人在心里并不认同这些价值观念,甚至在现实中通过违背这些价值观念而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利益。但在公开场合,还是没有几个人敢于大肆宣扬反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而很多想要收揽人心,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者(比如曹操),更是在表面上将这些价值观念奉为圭臬,以此来烘托、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从而,这七个字就像七个标签一样,一旦某个人自己主动贴上或者被人贴上这样的标签,为了表现出自己言行的一致性(不一致就会受到内心的谴责和外界的负面评价,从而导致认知不协调),这个人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标签所约定蕴含的价值准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你抢先一步通过各种方式将一个人定义为好人(标签化),那么这个人必然会表现出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一面。同样,如果你一开始就指责一个人为恶人,那么他的行为必然也如你所料的那样恶劣无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秘威龙诸葛亮为何要隐居于襄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襄阳现如今为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诸葛亮本是山东人事,为何要隐居于襄阳呢?网络配图诸葛卧龙原籍山东。据说在原籍,原来有两支姓葛的名门望族。为了区别,诸葛亮的家族就改成了诸葛氏。首先,一个山东人被作为襄阳的标志,说明了这个山东人的成功。其次,诸葛卧龙的老婆黄秀英是襄阳人。虽然长得不太好,但是诸葛亮就是服

  • 史上最能装的人是谁?一装三十年 骗了天下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曾经篡夺汉家天下,亲手结束了西汉王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有赞扬,有贬低。网络配图王莽幼年生活坎坷,因为父兄先后去世,所以是叔父们养大的他。青年后,他是当世楷模。家族中先后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时,王莽依然坚持清贫,服侍母亲及寡嫂,尤其是对哥哥的儿子,更是管教严厉。这个王家的另类38岁时成为大

  • 让无数国人为之自豪的顶级大太监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的历史功绩莫过于七次下西洋,先说一下,这里的七下西洋,有这么个误区,郑和在明成祖时六下西洋,最后一次是宣德六年,这里面有些小故事,不展开。在明成祖时,郑和曾被授予“钦差总兵太监”军衔,这在太监可能不是独一份的,可是郑和是个正儿八经的良将,随明成祖南征北战,早年当年驻地镇守北京,荣边塞王,郑和出谋

  • 徐达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对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徐达,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太祖朱元璋与徐达是老乡,两人情同手足,后朱元璋起义,徐达积极响应,并加入其队伍一起打天下,灭元朝、大败陈友谅、张士诚,最终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明朝,徐达成了开国元首,两家还联姻成了亲家。然而史料记载,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开始大肆屠杀功臣,尤

  • 嘉庆处死和珅后,为何放过了他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无论哪个朝代都有腐败,到目前为止也有腐败的现象。说到古代的贪官污吏,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想到“和珅”这两个字,和珅是著名的贪官,他有多贪婪?被抄家后,他比清政府的财产还要多,据说他的财富比一个国家的财富还多。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虽然他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乾隆皇帝信任

  • 宋仁宗废掉郭皇后与吕夷简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仁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传位于太子李显(唐中宗),唐中宗担心李显不能驾驭朝臣,于是留下遗诏,让皇后武则天辅佐太子。《资治通鉴》记载: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这份遗诏,让武则天干政变得“合法化”,给武则天称帝

  • 朱元璋有宰相胡惟庸这个左膀右臂不好吗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胡惟庸和朱元璋,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大一统王朝的宰相,从他之后便没有这个岗位了。早年间也曾跟着明太祖四处征战,立下大功。能够成为宰相,可见他当时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不过可惜的是后来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杀胡惟庸,还株连九族。我们知道,宰相是皇帝的

  • 孝惠邵皇后在后宫中过着怎样的生活?她为什么能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明宪宗朱见深的后宫,光芒最盛的应该就是比他大了十七岁的万贵妃,其他嫔妃的光芒也因此被掩盖了。其实除了万贵妃,明宪宗的后宫还有一位邵贵妃,虽然比不上万贵妃的恩宠,但是却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太皇太后。从这一角度来看,邵贵妃才是明宪宗后宫中的焦点人物,也是最后的胜利者。邵氏是浙江省杭州府昌

  • 历史上不得善终的十五位皇后分别是谁?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不得善终的十五位皇后分别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后的地位无疑极为尊崇,雍容华贵、母仪天下。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却同样有不少皇后命运悲惨,甚至不得善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十五位不得善终的皇后,结局一个比一个惨。1、汉宣帝刘询皇后许平君:分

  • 她是金枝玉叶的公主,为何被贬为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我们历史当中非常强盛的朝代,唐朝一直都是历史中最为耀眼的王朝。而且唐朝时期出现的武则天,也给古代女子树立了榜样,特别是给唐朝的女子地位带来了很大的转变。过去那些古代女子们只能够相夫教子,不能够有任何的非分之想。但是在唐朝女子却可以抛头露面,甚至可以身穿男装,所以相对来说风气开放了很多。然而在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