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燕王哙为什么会产生禅位的想法?为什么说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燕王哙为什么会产生禅位的想法?为什么说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03 更新时间:2023/12/18 19:41:4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燕姬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前11世纪,周代商而立。周武王分封天下,弟弟召公封于燕地,这就是燕国。在《史书》中,燕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它出身高贵、血统纯正,但700年来几乎无人知晓,俨然一个世外桃源,直到第38任国君的时候,燕国突然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第38任国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燕王姬哙。燕国的创建者召公以贤能而为世人称道,作为召公的后裔,燕王姬哙也是个品行高尚的人,他体恤百姓、反对征战、为君正直,同时,也是一个彻头彻脑的“理想主义者”。

时值春秋礼乐崩坏,战国虎狼硝烟四起。天下财富有一半之多在齐国,姬哙担心齐王田辟彊称霸,威胁燕国,整日忧心忡忡。燕国相邦子之进言道:“(齐王)必不霸。”燕哙不解,遂问为何,子之便说:“不信其臣。”子之的目的很简单,为了使燕哙信任他、尊重他,将大权交到他手里。而燕哙的个性注定他一定会上当,所以“而听其所使。”

战国中期,在各国相继完成变法以后,燕国也开始改革。各国无一例外是加强王权,而燕哙的想法则完全不同。上面讲过了,燕哙是一个彻头彻脑的“理想主义者”,在硝烟四起的战国,他依然走春秋道路,甚至效仿舜,禅让王位。

在燕哙之前,尧舜禅让是传说;在燕哙之后的2000多年,再也没有一个君王主动让出王位。燕哙禅让,目的是使燕国强盛,可禅让这种超前的想法和行为,在战国是万万行不通的,仅三年时间,燕国大乱,百姓恫恐。

燕哙禅让,最大的受害者是太子姬平。趁国乱,姬平联合将军市被、燕国部分贵族欲对抗子之。 齐湣王听说后,暗中联系太子平,表示一定会支持太子平。在这场斗争中,胜利者自然是齐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齐湣王带着大军收获了利益,控制并统治了燕国人民长达2年!

700年来燕国第一次遭此大难。追根溯源,大难的起点却是燕哙的“王位禅让。”燕哙的思想超前千年,孱弱的共和之花还没有来得及开放就枯萎了。那么,燕哙是如何在乱世之中产生这种超前的思想呢?

第一,是因为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曾对太子平说:“燕国的天下是所有燕人的天下。”听听这话,耳熟不?当时变法是为了中央集权,为了加强权力,可这位爷呢?剑走偏锋、想法超前,终成泡沫。

韩非子·说疑》中说:“燕君子哙,邵公之后也。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污池台榭,外不挥戈田猎,又亲操耒以修畎亩。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然而子哙身死国亡,夺于子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所以任臣也”。《淮南子·人间训》中也说:“燕子哙行仁而亡”。

由此可见,特殊时期,只有“枪杆子下出政权”才是唯一道路。燕王哙是一位励行节俭,反对奢侈,爱惜民力,提倡耕作劳动而“苦身以忧民”的君主,其“勤身而忧世”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古代的“圣王明君”,却因此受到天下人的耻笑。

第二,也因为他是“理想主义者”,或者说他“死板”,甚至“虚伪”都不为过。燕哙除了以上所说行为思想外,一向尊崇尧舜的大德。大夫鹿毛寿、相邦子之就是抓住了他这种心理,才“篡位”成功。

大夫鹿毛寿曾向燕王进言:“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於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再加上子之以齐王不能称霸的原因是由于齐王不信任部下造成的,燕哙自以”圣人在世”,最终决定走神话传说中的禅让之道。

也正是由于这个决定,使燕国遭遇自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大难!由此可见,时势很重要、历史的潮流更重要,包括特殊时期“枪杆子下出政权”一定比“仁政”更有效,想法太前卫,从而脱离现实,更是万万不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已经风烛残年,李显发动神龙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神龙政变为什么不杀武则天,李显怕武则天,武则天传位给李隆基

    有些东西原本属于自己,但就是得不到,于是干脆理直气壮或心虚地去抢。皇位原本就是李显的,武则天也承认归还,只是迟迟不见行动,于是李显被裹挟着发动了神龙政变。李显是武则天的三子,曾经于公元684年登上皇位,可是还没到两个月便歇了菜。将他拉下皇位的人正是老母武则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

  • 燕昭王的一生是怎样的?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有含义的两个字,两个字概括一个人,好词两个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燕昭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前311年,赵武灵王将燕哙庶出的儿子从韩国护送回燕国,继承了王位,史称燕昭王。燕昭王幼时被作为人质送往韩国,在动荡中长大的燕昭王恨透了齐国,他的人生如果用两个字概括的话,就是复仇。“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燕昭王励

  • 秦开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入东胡的?他为燕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商鞅变法属于什么改革,秦国灭亡的时候秦军主力在干什么,魏国怎么被秦打败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曾有一次大规模的成功扩张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便是秦开却东胡取辽东的战功。历史资料有二:“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史记.匈奴

  • 苏秦为人处世的方法是怎样的?造成了哪些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知道怎么为人处世,秦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苏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起苏秦,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鬼谷子先生的高徒,是战国时期赫赫威名的纵横家,甚至还会有人想到他遭受到的五马分尸,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出使齐国的原因竟是私通燕文公夫人,《史记》载:“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欲以乱齐。”苏

  • 狄仁杰和武则天之间是什么关系 狄仁杰为什么会选择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和狄仁杰是哪个朝代的,张柬之和狄仁杰的关系,历史上武则天和狄仁杰的关系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和狄仁杰,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唐朝有着非常多有名的宰相,其中既有着姚崇,也有着杜如晦,更有着长孙无忌,他们都是名臣。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这些人,相反我们要说的是武则天时代的一个宰相,他就是狄仁杰。狄仁杰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敢于直言进谏,在这个特征就上他丝

  • 慈禧为什么要别人称呼她为“老佛爷”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如何称呼自己,别人喊你慈禧什么意思,慈禧的全名叫什么名字

    我们常在影视剧中听到“老佛爷”这一称谓,其实在历史上,被称作老佛爷的只有慈禧一人,那么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慈禧为什么要别人这样称呼她呢?后世有人揣测,慈禧长于养生之道是想要得道成仙,而且这跟她老佛爷的称谓也有关联。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慈禧曾经扮作观音菩萨照过一张很大的相片,因而宫中上下才都称呼她

  • 乾隆让刘墉跳河自杀 刘墉为什么先回家洗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墉跳河,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宫剧的种类很多,讲述官场上尔虞我诈的两部剧就是经典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以及《宰相刘罗锅》。但是,在历史上,真实的刘墉绝不是罗锅,他的身高至少有1米9。除了纪晓岚敢跟和珅斗智斗勇以外,刘墉也敢跟和珅抬杠。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真实的刘墉。和珅是清

  • 刘备夺走益州后,刘璋的结局如何?为何在东吴病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杀了刘璋没有,刘璋被刘备夺取益州后,历史上刘备伐吴真正原因

    刘备夺走益州后,刘璋的结局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黄巾之乱爆发的第四年,身为汉室宗亲的刘焉意识到大汉可能就要完了,他不想同大汉一起沉没,所以决定去地方做一个土皇帝。一番操作之后,刘焉成为了益州牧,在益州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他坐看中原的云卷云舒,十分舒适。但天命不在刘焉,即

  • 独孤贵妃能够得带唐代宗专宠 她为什么得不到皇后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妃嫔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自己养,唐代宗的皇后独孤靖瑶,独孤贵妃和沈皇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代宗和独孤贵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代宗李豫原名为李俶,是唐玄宗李隆基最为宠爱的一个皇孙。而独孤贵妃(独孤靖瑶)是他(唐代宗李豫)除了沈珍珠以外最为宠爱的女人。可是为什么她能够得到代宗皇帝的专宠,却只得到贵妃之位而得不到皇后之位呢?由任嘉伦饰演的唐代宗李豫独孤靖瑶是

  • 东吴的12位丞相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吴代表人物,三国东吴的结局,东吴五君

    还不知道东吴的12位丞相分别是谁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是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官职。最早的丞相,有史可考的,是出现在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史记·秦本纪》说: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秦朝建立后,以丞相、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