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殉葬制度呢?

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殉葬制度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89 更新时间:2024/1/17 13:29:34

殉葬这事儿是朱元璋最先干的,他那会儿可没有什么有子的后妃不殉葬的说法,而是一股脑地全部带走了,“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除了宝庆公主年仅三岁,才特留其母张氏不死,其他妃嫔必须殉葬。且殉葬这件事是宫禁秘密,并没有明文规定,哪些人该殉,哪些人不该殉。

但以朱元璋本人来说,他肯定是有避免后宫乱政的意思在内的,譬如,有些生育了藩的妃嫔,要是和藩王勾结怎么办呢?那就干脆一个不留(宝庆公主的生母张美人是特例)。

朱元璋后宫除了张美人以外,基本全部殉葬,《大明会典》记孝陵殉葬妃殡: “ 孝陵四十妃殡, 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 《万历野获编》卷三载: “ 按太祖孝陵, 凡妃殡四十人, 俱身殉从葬, 仅二人葬陵之东西, 盖洪武中先段者。”

太祖殉葬者三十八人,这是朱元璋遗诏要求的,他自己将后宫一网打尽,很显然是有防止其部分妃嫔扰乱朝纲的可能在内的,而宝庆公主生母张美人幸免于难还是特别开恩。而且太祖朝和朱允炆的情况并不一样,太祖的儿子多是外地重量级藩王,朱允炆则是太祖的孙辈,吕氏纵使为太后,但仍然是太祖诸妃嫔的晚辈,且吕氏家族势单力薄,完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跟常氏外戚完全不同。

而到了后面几朝,情形已经跟太祖时候不一样了,殉葬出于防止后宫妃嫔干政的因素基本就不存在了,明朝后妃基本都出于一般人家,诸多藩王也全部被一网打尽,外戚根本成不了大势。再想想太祖时代九边重镇的诸多藩王,天下局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朱元璋的那些妃子,很多是生了藩王的,而明初的藩王,大多不是简单的人物,朱元璋这种人,是不可能给朱允炆留这些麻烦的,索性一起带走了。

就比如宁王朱权这种人,他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靖难之役开始时,一直在审时度势,难说没有什么想法,其生母据说是朱元璋的杨妃,查不到生卒年,大概就是被朱元璋给殉葬了。

在朱元璋看来,这种人留下只能是个祸害,比朱允炆高两辈,比吕氏高一辈,留下就是太妃、太贵妃什么的,他们明面上还得礼待,且在外还有手握重兵的藩王作为外援,朱元璋这种人想打包带走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在绝大多数的古代社会中,丧偶的女人是无法生存的,必须尽快找到配偶才能生存下去,而嫁给小叔子或者丈夫的其他儿子,就是最好的方法,毕竟可以节约资源,避免女人带着嫁妆和家产改嫁引起的纷争,也给了守寡女人一条活路。

而程朱理学则只考虑到了男人的权益,女人在他们眼中连牲口都不如,因此改嫁的女人才会被鄙视,而与小叔子或者庶子结合则违背了儒家人伦关系。也因此出现了那种主动或者被殉葬的陋习,在宋朝程朱理学兴起后死灰复燃的情况。

这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女人在经济上地位极度低下导致的。毕竟男耕女织,男人负责生产食物,女人生产织物,可是没饭吃人马上死,衣服少了也无所谓,哪怕是前几年,贫困山区照样有一家好几口人谁外出谁穿裤子的事情发生的,一件破衣服新三年旧三年也能坚持住。

所以女人一旦死了丈夫,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改嫁为当时风气所不允许,更是宗族不能容忍的。

而游牧民族则不一样,那里还真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存在,毕竟游牧民族实际上主食是奶制品,男人只管放牧和打仗,劫掠,而主食乳制品的生产,需要女人去挤牛奶、挤羊奶之后还要制作成乳酪,奶干等食品,那也是个巨大复杂的生产活动。

有的时候男丁死得多了,女人还要负责放牧(主要是羊群这些小牲口,牛马基本上还得男人放牧)更何况在草原那种苦寒之地,没有女人织羊毛做衣服,男人也活不下去,女人是重要的生产力量,当然不能随便因为丈夫的死去就去殉葬了。

古代如果女人死了老公,改嫁小叔子或庶子都是正常操作。对于中底层家庭是节省资源,对于高层是可以维持夫家与其娘家的契约。隔壁日本的幕府,女人也是''循环使用''的,所以儿子的和前任的正妻要走一个出家的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明明有那么多的儿子 乾隆为什么会传位给嘉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传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乾隆传位嘉庆是有点无奈的选择,可又不能不选择嘉庆,主要在于乾隆一生虽然生了17个儿子,但才能卓越优秀的儿子并不多,而且乾隆待机寿命超长,很多儿子都已经被他熬死了,所以乾隆只能无奈的选择了嘉庆。其实嘉庆皇帝并不是很差,只是嘉庆确实

  • 逍遥津一战张辽是如何大破东吴孙权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逍遥津一战张辽是如何大破东吴孙权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时值三国年代,各地群雄汇聚,提到当时的出色的武将大家多数想到的是,刮骨疗伤的关羽,长坂坡喝退敌军的张飞,火烧赤壁的周瑜,把箭食珠的夏侯惇。诸多英雄中有一位独一无二,战功赫赫的存在,年轻时追杀曹操,徐州追

  • 曹丕在位7年就驾崩,这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6年,曹丕巡游许昌,不料回程途中,生病。不久就离世了。此时的曹丕在位7年,不到40岁,正值壮年。平日里有众多良医侍从悉心照顾,怎么就突然驾崩了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如果你看到他的玩法就知道,40岁已经是高寿了。据《世说新语》记载,曹操刚刚去世,曹丕就“荒淫无度”,

  • 王衍只是王建最小的儿子,他又是怎么成为前蜀末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前蜀作为五代十国之一,由前蜀高祖皇帝王健所建,这个朝代虽说很是弱小,但却如同秦朝与隋朝那样都是二世而亡。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王衍是前蜀高祖王建最小的儿子,他又是怎么成为前蜀末代皇帝?前蜀的建立者王建可谓是出身于寒门,因家庭贫困而选择以贩卖私盐为生,但被当地官府抓住并决定将他判了死刑,可是在他临死

  • 历史上的尧君素是什么样的?让李世民万分敬佩的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最讨厌的历史人物及理由,历史上李隆基是谁的儿子,李世民做了什么贡献

    历史上的尧君素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自古都不乏忠臣。东汉著名的古文学家马融曾编著一部《忠经》,直言:“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把“忠”的思想列为最高尚的道德。正因为此,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每逢磨难,总有一大批臣子恪守忠贞之心,为后世敬佩。例如

  • 那拉氏32岁当上皇后,为何后来过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乌拉那拉氏废后之谜,乌拉那拉氏废后,明朝皇后胡善祥

    乾隆作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着实让人羡慕,在位年数长达六十年,仅次于他祖父康熙,凭这两项指标,足以让其他帝王望尘莫及。根据史书记载,乾隆一共册封了三位皇后,分别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纯帝继皇后那拉氏以及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她们三人当中,那拉氏的结局最为凄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富察

  • 陈德并没有什么战功,为何还是被朱元璋封为了临江侯?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祁镇为什么发动夺门之变,朱元璋的二十四功臣,朱标死后朱元璋大开杀戒

    陈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襟怀草莽英雄气,欲与天公试比高。元朝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年代之一,元朝皇室高高在上,为了自己的享受,疯狂地收刮民财,而民间又接连不断地发生天灾,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天下各地都出现了揭竿而起,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之后统

  • 乙弗皇后15年生12子,最后为何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朕的皇后是被子,白王后生了几个儿子,卫子夫女儿为何被腰斩

    爱江山不爱美人,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帝王的爱情都夹杂着各种政治因素,权利的争夺背后都是一条条任命,而那些至高无上的皇帝,甚至有时候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西魏乙弗皇后就是这样一个悲惨的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乙弗氏先祖是吐谷浑政权首领,归顺北魏后,

  • 隋文帝杨坚的五子除杨广外,其他的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文帝杨坚电视剧,有关隋文帝杨坚的小说,隋文帝杨坚有几个孩子

    隋文帝杨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古代名为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皇帝的权力是绝对至高无上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无论血缘关系多么近的亲属,当面临一丝成为九五之尊的机会时,都会把一切亲情、温情抛诸脑后,展开你死我活的争夺,亲兄

  • 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后,他的生母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如果吴三桂拥戴永历帝,为什么吴三桂亲手勒死永历,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昭圣太后马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昭圣太后马氏,四川人,明末桂端王朱常瀛妃,永历帝朱由榔生母。她信奉天主教,洗礼名为玛利亚四川有过一个昭圣太后,就在明朝末期,这位太后和在历史上别的太后都不一样,她太有特点了,我一说你肯定会知道她,那便是她为自己取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