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荒唐短命皇帝:一个月做一千件荒唐事被废

最荒唐短命皇帝:一个月做一千件荒唐事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55 更新时间:2024/2/20 8:01:17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这个刘贺,是历史上最荒唐的短命皇帝,在其皇帝的任期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真是耸人听闻,匪夷所思。

网络配图

刘贺,西汉第9任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昌邑王,刘贺是西汉时期最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之孙,五岁时袭父刘髆封为昌邑王。刘贺是个典型的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行事十分荒唐怪异。平日在他的封国中一向狂妄放纵,所作所为毫无节制,无论是汉武帝驾崩,还是汉昭帝去世,刘贺依旧如故,照样出外巡游狩猎,放纵如常。

刘贺能够登基成为皇帝,其实是很有戏剧性的。汉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汉昭帝仅仅二十一岁就害病去世了。那一年,上官皇后才十五岁,还没有生孩子。汉昭帝的其他后宫,也没有生过儿女。那么,又该立谁做皇帝呢?

当时,汉武帝的儿子只有广陵王刘胥还活着。大臣们都主张立刘胥做皇帝。大将军、大司马霍光不同意,说刘胥这个人太荒唐,不是做皇帝的材料。史载刘胥力能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好倡乐逸游。昭帝时,刘胥觊觎帝位,曾使女巫祝诅。

霍光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上官皇后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汉武帝病死前,任命霍光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所以,当时霍光的意见是举足轻重的,满朝文武都在看霍光的脸色行事。

其时朝廷内有人给霍光写信说:“立皇帝主要看他合不合适,不一定考虑辈分的大小,只要合适,那怕立晚一辈的也可以。”霍光把这封信转交给丞相杨敞,请大臣们讨论。最后商议的结果,大家都主张立昌邑王刘贺。于是,霍光就以上官皇后的名义下了诏书,派少府乐成、总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等去迎接昌邑王,请他到长安来即位。

昌邑王刘贺是个不折不扣的浪荡子弟。在为汉武帝治丧的时候,他竟敢带着随从去打猎。按着当时有关规定,这是极其严重的罪过。他手下有个中尉叫王吉的,抓住这件事,把他狠狠地数落一顿。他赏给王吉五石酒和五百斤牛肉,表示一定要改过自新。可是他事过之后又是老样子。

刘贺手下有个叫龚遂的郎中令,也曾经多次规劝他。刘贺听得不耐烦了,就双手捂着耳朵朝外跑。他一边跑,一边还嬉皮笑脸地说:“郎中令真会羞人啊!”后来,龚遂征得昌邑王的同意,专门挑选了十几个读书人去伺候他,向他讲解各种礼仪。还没过几天的工夫,他就把这些人轰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乐成、刘德、丙吉三人风尘仆仆奉命赶到昌邑见到刘贺时,正值“夜漏未尽一刻”,也就是在半夜。按说碰到这种能当皇帝的天大喜事,应该是迫不及待地马上程进京。可刘贺一直拖到第二天中午才开始启程,而且一走就像是“急行军”,三个多时辰竟然狂奔了135里地,不少侍从的马都被累死在路上。刘贺没有行程安排,没有时间观念,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行事就是如此荒唐。

然而,刘贺在去长安的一路上所做的事情,更让人感到荒唐:车驾行至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时,刘贺还惦记着当地的特产,派人求得“长鸣鸡”,作为沿途解闷的玩意;经过弘农(今河南灵宝北)时,他还吩咐家奴抢了一些乡下美女,藏在装衣服的车厢里,供自己在路上寻欢作乐。行事如此下作,当地的老百姓没有不咒骂他的。

刘贺一行到达霸上(今西安市东)后,当皇宫的礼仪官员献上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享用的乘舆时,刘贺兴奋得手舞足蹈,甚至得意忘形。但为了顺利“过关”,他不得不把自己一贯的荒唐行为予以收敛,牢牢记下了郎中令龚遂对他的嘱托,在车驾到达长安未央宫时,“下车,向阕西面伏哭,尽哀止”。刘贺“尽哭如仪”的即兴表演,通过了宫廷众人的“面试”,也打动了霍光的心。霍光带他参见了上官皇后,接着上官皇后下诏书立他为太子。六月,刘贺以皇太子的身份接受了皇帝玺绶,即皇帝位;尊昭帝的遗孀、年仅十五岁上官皇后为皇太后。

俗话说得好,死狗扶不上墙。昌邑王刘贺做了皇帝,却没有一点做皇帝的样子。每天从早到晚,他不仅不同霍光和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反而将原来昌邑的全套人马都带到了长安,甚至把昌邑的那些打鼓的、的、斗狗的、耍把戏的都弄到皇宫里来,叫他们陪着自己玩儿,随意赏给他们钱财。在居丧期间,宫里不允许吃肉,他却偷偷地派人到宫外去买鸡、买猪,拿回来宰了大吃大喝。他闲着没事儿,甚至还跑到汉昭帝的后宫里去奸污宫女。

一天,刘贺梦见在皇宫西门的台阶东侧,有一大堆绿头苍蝇的粪便,约有五六石之多,上面盖着大片的屋瓦。刘贺向龚遂询问,龚遂说:“陛下平日所读的《诗经》中,不是有这样的话吗:绿蝇往来落篱笆,谦谦君子不信谗。陛下左侧奸佞之人很多,就像陛下在梦中见到的苍蝇粪便一样。因此,应该挑选先帝大臣的子孙,作为陛下身边的亲信侍从。如若总是不忍抛开昌邑国的故旧,信任并重用那些谗佞阿谀之人,必将招致不祥之祸。希望陛下能反祸为福,将那些昌邑旧人中的奸佞之徒全部逐出朝廷。我龚遂愿以身作则,第一个走。”刘贺依然不加理会,根本就听不进龚遂的话。

一时间,整个皇宫被刘贺搅的天昏地暗、乌烟瘴气。根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这个数字确实惊人!

霍光没有想到自己拥立了这么一个浪荡皇帝,真是又气愤又后悔。他不敢声张,悄悄地把他的心腹大司农田延年找来,问他应该怎么办。田延年说:“大将军认为这个人不能做皇帝,为什么不禀告皇太后把他废掉,再挑选一个贤明的人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霍光说:“我也想这么着,但不知到古时候有没有这种先例?”田延年说:“怎么没有呢?殷朝时有个国相叫伊尹的,曾经废黜了昏君太甲,使国家得到了安定,后世人都说他是忠臣。大将军要是这么做,那就成了汉朝的伊尹了。”霍光又去跟已经升任车骑将军的张安世商议,张安世也同意把刘贺废黜了。

霍光又派田延年去报知丞相杨敞。杨敞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他一听说要废掉新立的皇帝,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一时张嘴结舌说不出话来。他的夫人趁田延年出去更衣的功夫,急忙对丈夫说:“这是国家大事,如今大将军已作出决定,还派大司农来通知您,您若不痛痛快快地答应,跟大将军同心合力,还能有好结果吗?”杨敞的夫人没办法,只好自己出面说明。《汉书?杨敞传》上说,“延年从更衣(处)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令。”言及杨敞的夫人与田延年两个人一起研讨此事路,代替杨敞表明态度说:“一切遵从大将军的命令!”

就在昌邑王即位的第二十七天,霍光把文武百官召集到未央宫,跟他们一块商议废除昌邑王的事。霍光开门见山地问道:“昌邑王昏庸无道,恐怕要危害社稷,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呢?”群臣见霍光不称刘贺为皇帝而称昌邑王,一个个都吓得半晌说不出话来。田延年看这种情况,不由得站起身来,手按着剑柄说:“先帝把天下托付给大将军,是因为大将军忠厚贤明,能够安定刘家的天下。要是汉朝的宗庙从昌邑王的手里绝祀,大将军死后还有脸到地下去见先帝吗?今天大将军作出的决定,容不得半点迟疑,谁要是不响应,我马上砍了他的脑袋!”霍光道:“所有责任应当由我来负。”群臣听了,全趴在地上磕头,齐声说:“我们一定遵从大将军的命令!”于是,霍光就让尚书令把事先写好的奏章拿出来,请大臣们在上面一一签名。

随之,霍光率群臣晋见太后,陈述刘贺种种无道行径,于是皇太后乘车前往未央宫承明殿,下诏命皇宫各门不许放原昌邑国臣属入内。守门的太监们接到太后的诏令,每人手握一扇宫门,刘贺一进入温室殿,太监们立即将门关闭,把跟在后面的原昌邑国的臣属挡在外面。刘贺面有惧色地马上问道:“这是干什么?”霍光在旁跪道:“皇太后有诏,不许原昌邑国的群臣入宫。”刘贺说:“慢慢吩咐就是了,何必如此吓人!”霍光命人将昌邑国的群臣全部驱赶到金马门之外,被张世安率领的羽林军全部逮捕,关进监狱。同时,霍光又命曾在汉昭帝时担任过侍中的太监专门守护刘贺,命令道:“一定要严加守护,谨防刘贺被害或自杀,让我在天下人面前担上杀主的恶名。”此时,刘贺还不知内因,便问身边的人说:“我以前的群臣和从属们犯了什么罪?大将军为什么要将他们全部关押起来呢?”

等到皇太后下诏召见刘贺时,刘贺才真正感到害怕地说:“我犯有什么错?太后为什么要召见我?”就这样,刘贺在霍光与文武群臣的联名参劾下,皇太后下诏将刘贺废黜。刘贺仍不死心,说:“我听说天子只要有七位耿直敢言的大臣在身边,即使荒淫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霍光说:“你已被废黜,岂能再称天子。”随即抓住刘贺的手,将他身上佩带玉玺的绶带解下送与皇太后,然后扶刘贺下殿,直送到长安所设置的昌邑王官邸。刘贺过了二十七天的皇帝瘾,连一个年号也没有定下来,就被糊里糊涂地废掉了。刘贺从昌邑国带来的臣属共200余人,除王吉、龚遂等少数正直人士外,皆被处死。

网络配图

事后,霍光亲自把刘贺送到昌邑邸,并对他说:“大王自绝于天下,臣下也没有办法。臣下宁可对不起大王,也不能对不起国家。从今天起,臣下就不能再服侍大王了,请大王多多保重!”就这样,刘贺仅仅做了27天的皇帝,又被赶回封地昌邑。可叹刘贺,曾经是堂堂大汉皇帝,离开皇宫时只配享用牛车的待遇。到宣帝时,曾封为海昏侯,后又被贬为庶人。公元前59年,刘贺病故,年仅30多岁。

当年七月,霍光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刘询)为皇帝,这就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上官太后论辈份是汉宣帝的祖母,这样,上官氏年仅十五岁,就尊为太皇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汉宣帝即位前曾长期在民间生活,颇知民生疾苦。所以他即位后勤俭治国,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经济更加繁荣,使汉朝的强盛局面又保持了几十年。宣帝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号称“中兴”,应该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因此史书对宣帝大为赞赏,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文治武功,可谓中兴”。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刘继兴认为,刘贺之所以很快就被废黜,除了他荒唐透顶这一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治权力的角逐。刘贺被拥立为帝,本应依赖和重用以霍光为首的拥立他为皇帝的朝廷大臣,维护他们在朝中的既得利益,然而,刘贺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将原来昌邑国的全套人马都带到了长安,权力与利益的斗争,在对于一个在朝中还没有扎下根来的刘贺来说,只有被废黜的一条路了。下诏废黜刘贺皇位的皇太后,年仅十五岁,朝廷的实际权力其实掌握在大将军霍光的手里。通过废立,权臣霍光的地位和权力更稳固了,《资治通鉴·汉纪十六》中这样记载:“及昌邑王废,光权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首辅张居正死后为何会背负贪官的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在万历年间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中后期积贫积弱的困境。张居正为官正直,尽心尽力的帮助明神宗处理国家政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朝廷官员。图片来源于网络张居正身兼宰相一职,和冯保共同辅佐皇上。在他上任之后,便向皇上商议改革一事,并提出了一些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深

  • 顾炎武瞧不起“文人” 明亡后烧掉33岁前诗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顾炎武是清代初年的一位大儒,他跟黄宗羲、王夫之三位并称为明清之际、尤其是清代初期的三大儒。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有一个超前的想法,在《日知录》第十三卷《正始》里,顾炎武有一段话,是大家耳熟能详,也一直津津乐道的:网络配图“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

  • 名将吴起:想当上将军就要先杀掉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军事家里面,和孙武子并列的就是吴起。这是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可惜有个不太好的名誉,叫杀妻求将。太史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齐人攻鲁,鲁欲起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欲就名,遂杀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攻齐,大破之。”这就是吴起杀妻求将的典故。可见,在古代想要做出一番成

  • 武帝时期唯一的长公主:卫长公主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卫长公主,她是卫子夫进宫之后,所生的第一个女儿。她所得到的宠爱是超过其他所有同辈的,虽然她早期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她的结局让人叹息,据说她是历史上第一个遭受腰斩的公主。图片来源于网络卫长公主出生之后,让汉武帝甚为喜悦。汉武帝在登基之后,一直没有子嗣,连个子女都没有,他何以巩固根基。卫长公主是他的第

  • 为何说关公与赵云是三国时代最毒的两大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和赵云是《演义》中最杰出的杀手,整部《演义》赵云杀将之多无以伦比,而且杀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但他专检小鱼小虾下手,除了背后挑了准一流的高览,再也没有杀过象样的人物,即使如此,杀将记录也超出吕马之辈多矣。而关羽专检“大腕”下手,手法竟也同样地畅快淋漓,他杀过一流名家华雄,也宰了超级宗师颜良和

  • 诸葛亮生前的“棺材南抬,绳断便葬”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一个传奇的历史人物,作为蜀汉第一开国元勋的诸葛亮,在北伐中不幸病逝于五丈原,为此蜀国上下痛哭流泪,此后不久蜀国便走开了下坡路,很多人都很惋惜。诸葛亮生前就以神秘莫测的计谋闻名天下,甚至到了死之前,都安排了不少妙计,比如今天说到的这一件事,传说就是诸葛亮的妙计。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

  • 人终有一死,为何萧何死后丞相之位是由曹参继承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初期,萧何作为丞相,协助刘邦治理国家,即便是在秦朝末年起义,萧何对于刘邦来说也是一个助力最大的帮手。不过人终有一死,萧何作为丞相,他死后丞相之位是由曹参继承的。不过曹参却是萧何自己挑选出来的,但是他们两人之间还有嫌隙,那么为什么萧何要让曹参做丞相,而没有选择陈平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东汉末年时期,益州牧刘璋麾下的名将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璋麾下有多少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宗室、诸侯,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刘焉去世后,益州官吏赵韪等希望利用刘璋温仁,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

  • 董卓的谋士必然是十分优秀的,那么谁又是他的头号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割据军阀,有着很强大的实力,当然单纯依靠武力是达不到的,手下的谋士必然也需要十分优秀,那么谁是董卓手下的头号谋士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儒,三国人物,正史中李儒原为汉少帝郎中令,董卓专政时,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死刘辩。董卓死后,李傕攻进长安,控制

  • 蜀汉的五位“牙门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牙门将是古代官职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牙门”,负责在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在汉末三国时期,担任牙门将的人通常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勇武,以上阵搏战。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位。对于蜀汉来说,因为实力相对弱小,所以需要借助于地形等来防御强大的曹魏。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