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邦昌为什么会被金人选中做傀儡皇帝?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张邦昌为什么会被金人选中做傀儡皇帝?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92 更新时间:2023/12/22 12:43:44

张邦昌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一、初登帝位

1127年三月七日,汴京。一场册封大戏正在上演,主角张邦昌痛哭流涕,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去献祭的,实际上,这正是他的登基大典。百官、僧道都早早地来到尚书省,等待着册封大典的开始,金朝也派遣了五十多位使者,带着数百随从骑马赶到,他们还带来了许多礼物,以示对新政权建立的祝贺。

张邦昌身着皇帝服饰,在御街上朝北面拜谢,表示认可金国的正统身份,自己虽然贵为皇帝,也只是金国册封的附庸而已。按照礼仪,他将在德殿接受百官的朝贺,在殿门口,有人给他送上皇帝专用的辇子,但他拒绝了,选择步行进殿,在大殿上,面对百官,他没有坐皇帝的正座,而是在西侧放了一把椅子坐下,接受百官的朝贺,就这样,张楚政权建立了。

张邦昌还做了一系列规定,他不登正殿,对于皇帝居住的大内更是门都不进,所有皇帝专用的称谓他都不用,这些举措似乎表达着他无心帝位,那他为什么又会被金人选中做傀儡皇帝,而他本人怎么又冒天下之大不韪接受了呢?帝国原来的皇帝又去哪了呢?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十天前说起。

二、靖康之耻

1127年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将软禁一个月之久的宋徽宗宋钦宗废为庶人,诏书中也写明了废帝的理由“背义,则天地不容,其孰与助?败盟,则人神共怒,非朕得私。”不仅极尽嘲讽之能事,还指责北宋二帝屡次败毁盟约,金国是不得已为了维护道义才出兵讨伐,废帝也只不过是顺应天理。当然,这只是金人为自己的入侵找的借口而已。

人们往往以为,战争的结果只有吞并一种方式,事实上,另一种方式更常出现,那就是将原来的君主废掉,换上一个听话的人。金人看中了主和派高级官员张邦昌(他当时担任北宋的少宰一职),当然名义上还是由宋朝的大臣推选他们的新皇帝。当时汴京已在金人的控制之下,大臣们推选出来的人自然与金人“暗合”,就这样,张邦昌被推上了帝位。

张邦昌当时正出使金营,对此一无所知,金军也没有立刻放他回去,直到金军把大臣们写的推戴信给他看,他才知晓此事,如果应允下来,做了金人的傀儡皇帝,恐怕会留下千古骂名,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三月初一,金人把张邦昌送回汴京,以便他完成登基大典,结束宋帝国没有皇帝的生活,张邦昌的命运就此注定,事实上,他也别无选择。

三、登基前的斗争

入城的当晚,张邦昌并没有进入皇宫,而是住在尚书省内,在尚书省安顿下后,百官们请求张邦昌当皇帝。张邦昌随即称病,他想跳出,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这是不可能的,大臣们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轮番劝说,张邦昌也以绝食甚至自杀作为回应。

第二天,金军来信催促,表示只给三天时间给张邦昌,否则就屠城,百官们只好说张邦昌已经答应了,三月初七就可登基。在百官的劝说和金人以屠城相威胁的压力下,张邦昌最终同意了,于是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四、注定了的命运

即位后,张邦昌臣礼俱备,始终与朝廷官员以平级相处,但金人在场时,张邦昌又不得不开始演戏。有时候,张邦昌身着常服与大臣议事,突然间,金人来了,他立刻换上皇帝的服装,连门口的守卫都说:“以前戏子演戏时都装作假官家,今天张太宰就是这样的一个假官家。”张邦昌的窘迫,可见一斑。

张邦昌无心帝位,他明白这是一个火坑,所以在金人撤军后,他立刻派人寻找当时远在济州的康赵构,也就是后来的宋高宗,还政与他,可就算还政也还是改变不了他的命运,当时的宰执王时庸、徐秉哲都告诫张邦昌骑虎难下,还政必无善终。可张邦昌还是毅然还政,献大宋国玺、拥立康王。大楚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天就宣告灭亡。

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南京即位,改元建炎,张邦昌受封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这些职位听起来很大,其实都没有实权,这表明他已经受到了新皇帝的猜忌,哪怕他已经还政。

但高宗还是下不了决心处理这个当过皇帝的人,但有一个人送上了一记漂亮的助攻,也正是他的一句话最终置张邦昌于死地,这个人就是主战派大臣李纲。在宋代,主战派和主和派向来是死对头,这也就不难理解李纲的动机了,李纲乘高宗犹豫不决时,戳了一下他的痛处,说以后如果继续把张邦昌留在朝廷,人们见了,会说这是那个“故天子”。这自然是这位刚刚登基的皇帝所不能容忍的,于是张邦昌被降为昭化军节度副使,贬往潭州。

此刻,张邦昌的命运就注定了,只要他立刻皇帝身边,就丧失了活路。谏官们会一刻不停地寻找他的错处,以迎合皇帝,而他身在远方,连辩白的机会都没有。最终,借口找到了,张邦昌玷污过皇帝的女人,在张邦昌还是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华国夫人李氏由于不想被金人掳走,(顺便提一下,她是宋徽宗的女人)一直向张邦昌示好,也可以理解为色诱,在一次酒后,二人进行了身体上的交流,这足以使张邦昌丧命。

1127年九月,高宗签发了张邦昌的死亡令,逼迫他自缢于潭州平楚楼,这个被历史旋涡裹挟的男人走完了他的一生,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求和僭主的骂名,这对张邦昌本人来说是不太公平的,历史没有给过他选择的机会,死亡除外,人们只记住了他被金国立为傀儡皇帝,而我看到的,是他充满孤独与无奈的背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昌平君是什么身份?为什么选择叛离秦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昌平君是什么身份,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王赢政执政后,昌平君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不仅被封爵位,担任相国的高位,还与秦王有亲缘关系,可以说,昌平君在秦国已经拥有很高的权利和很高的名望。可是为什么作为楚国的王子,为何出现在秦政权的中心?当秦王赢政面临人生中最大

  • 李牧是赵国的大将之一,为何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牧是赵国的大将,前期为赵国击推匈奴保卫边疆,是赵国最厉害的将军之一,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 黄歇为战国四公子中的春申君,为什么说他死得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黄歇,战国时期楚国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人。钱穆、金正炜、杨宽都认为他是楚顷襄王的弟弟。他游学博闻,能言善辩,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他与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野史中记载司马昭时被儿子毒死的 这事有没有事实依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司马昭之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起司马昭的心思,众人皆知,其野心蓬勃,不用猜想就能看得出来。那么司马昭之死,大家知道吗?据正史记载,司马昭篡位之前不幸因中风而死。但是在一些野史之中,却记载着司马昭是因中毒而死,下毒之人正是他的亲生儿子司马炎。野史中的说法是胡编乱造,还

  • 司马懿死后 司马昭和司马师为何没有发生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司马昭司马师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后三国时期,曹家就开始纷乱不止,曹丕和曹植都想当曹操的接班人,二人斗到了最后,曹丕胜了,但是曹丕并没有打算放过曹植,在朝堂之上,曹丕含泪七步成诗救了自己一命,可是争斗到最后三国归晋,最后的大赢家却是司马一族。但是在司马家掌权的时候为

  • 钟会造反时有二十万的精锐 钟会造反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钟会和司马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钟会和邓艾联合讨伐蜀汉,而蜀汉的刘禅,看到这个情况,见此不妙立刻投降,蜀汉也随着刘禅的投降灭亡,钟会先后把诸葛绪和邓艾,两个人全部打败,并拿到他们手底下部队,加上其他人的投降,带来蜀汉很多人马,钟会自己率领十万人,加起来的兵力

  • 谯周为什么要劝刘禅刘禅 谯周到底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谯周劝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老刘家的角度来说,谯周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虽说他是蜀汉文化界的大拿,可是这家伙有才无德。在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正是这位谯周,用如簧巧舌,劝说了自己的主子刘禅投降,从而灭亡了蜀汉。所以说,真正灭亡蜀汉的还不是邓艾,偏偏就是这位蜀中大儒谯周

  • 武则天当皇帝前滥杀功臣 武则天为什么没有杀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程咬金活到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与程咬金,武则天程咬金什么关系

    对武则天和程咬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司马光《资治通鉴》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就连父子相传的帝位更迭也少不了朝堂动荡,更遑

  • 以二婚的身份嫁给太子的王娡,是如何实现人生的逆袭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头婚男娶二婚女离婚率,雪中回眸二婚必须嫁太子,太子我们私奔吧重生

    王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封建社会,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和一国之母,既要承担管理后宫的责任,也要以言行为天下做出表率。所以对于巩固王朝的统治来说,选后是件很重要的事。而那些能登上皇后宝座的女人,大多身份尊贵才貌双全,就算像明朝那样从民间选定皇后,入选的女子也都

  • 孙武在吴国的三十年里,其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丰富经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武军事才能,孙武伟大军事著作,如果诸葛亮伐吴的话会不会成功

    诸葛亮:“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刘勰:“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齐国乐安人(今山东省惠民县),春秋战国末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号称兵圣或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