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魏元忠在唐高宗出巡时,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唐朝宰相魏元忠在唐高宗出巡时,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79 更新时间:2024/1/16 21:06:33

说到唐朝宰相魏元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读史使人明智,本文笔者将通过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智囊全集》,讲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战国有四大君子,即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其中,司马迁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把孟尝君的故事写得非常详实。

孟尝君本名叫田文,为人豪迈,养了三千门客,这些门客出身各异,会的本领也五花八门,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孟尝君忠心耿耿。后来,孟尝君奉命出使秦国,被秦昭王扣留,为了救出孟尝君,他的门客们想尽办法。一位门客偷偷从狗洞里钻入秦营,将偷来的狐白裘献给秦昭王的小妾,让小妾帮忙说情,后来秦昭王果然释放了孟尝君。

在孟尝君逃跑的过程中,秦昭王突然后悔,于是派兵追捕。田文逃到函谷关后,按照秦国法令,秦国士兵必须等鸡叫的时候才能开关放人,于是孟尝君的门客就学鸡叫,把附近的公鸡都引得叫起来,最终成功出逃。

司马迁把孟尝君此行写得生动诙谐,孟尝君虽然成功脱险,但在古代贵族眼中,孟尝君的门客的这种做法并不是光明正大之举。后人也常常以此来讽刺孟尝君,因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叫“鸡鸣狗盗”,意思是旁门左道、不正大光明的行为。这个词语本是贬义词,后人把一些偷偷摸摸的人,称为“鸡鸣狗盗之辈”。让人没想到的是,时隔多年,唐朝的一位宰相,给这个词赋予了新的含义。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太学里有一名小吏,名叫魏元忠,因他为人洒脱,不求升迁,所以直到唐高宗继位,他还是一名小吏。有一天,唐朝和吐蕃开战,魏元忠偶然间发表了自己对用兵作战的看法,让唐高宗眼前一亮,立即升他为秘书省正字,不久又升监察御史。魏元忠在唐高宗时期经营了20年,因为见识卓绝,屡立奇功,被升为宰相。

魏元忠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识人,他看准的人,一般都不会错。圣历年间,唐高宗要从长安出巡到洛阳,让魏元忠安排一路的行程。在古代,皇帝出巡是天大的事情,身为宰相,魏元忠不仅要安排皇帝一路上的路线、住宿、生活起居,更重要的是要安排人保护唐高宗的安全。

当时关中地区正发生饥荒,魏元忠最担心的便是路上会遇到强盗突袭。魏元忠得到唐高宗的命令时候,没有去找禁军,反而去视察监狱。《智囊全集》云:

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得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

在监狱中,魏元忠找到一位“鸡鸣狗盗”的盗匪,此人言语和举止都异于常人,魏元忠命人打开盗匪的镣铐,给他穿上普通小吏的衣服,安排这位盗匪到时候跟随圣驾一起随行,并且在暗中保护圣驾不被强盗袭扰,充当唐高宗的保镖。

这位盗匪本以为自己下半辈子都会在牢狱中度过,没想到竟然被宰相看中,并且交代他一个如此重要的任务,盗匪顿时感动不已,他知道,一旦自己完成这个任务,便是大功一件,于是,十分卖力地保护皇帝。

盗匪每到一处,都利用自己的江湖关系,提前注意各地强盗团伙的动向,避免这些江湖强盗袭击圣驾。在盗匪的努力下,各路强盗团伙都没有轻举妄动,唐高宗的车驾到了洛阳后,果然一路平安,竟然一点波折都没有遇到。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这位盗匪身穿小吏的官服,唐高宗和其他官员都没有在意他,盗匪竟然是悄悄保护唐高宗至此。魏元忠之所以让盗匪“暗中”保护,是因为他知道,若公开这位“小吏”的身份,恐怕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对他充满非议,认为盗匪是“鸡鸣狗盗”之辈,不堪大用。

为保护唐高宗出巡,魏元忠用一位能力出众的盗匪,在外人眼中,这个举动可能有些冒险。但这位盗匪却成功护送唐高宗一行人从长安到洛阳,完成了任务。魏元忠此举,既避免了大量动用禁军的铺张浪费,又挖掘了一位优秀的人才。因此,唐朝宰相魏元忠的行为告诉我们,鸡鸣狗盗并非都是贬义,只是我们没有把他们用对地方。魏元忠给“鸡鸣狗盗”赋予了新的含义——量才而用。

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价说,任何时候,量才而用都是用人的基本,盗匪之所以会成为盗匪,是因为他之前没有遇到懂得使用他的人。世人经常讽刺孟尝君养了一批“鸡鸣狗盗”之辈,却不曾想,鸡鸣狗盗在关键时刻也能起到大用。

识人用人是一门大学问,能把一个人用对地方,并且发挥他的长处,这便是用人的最高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少有的奇葩皇帝,萧宝卷都做过哪些荒唐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历史上的奇葩皇帝,南朝萧宝卷一定要留下姓名,他最奇葩的事情就是在宫中设置各种摊贩,然后将宫内扮做集市的样子,在宫里开心地玩大富翁,甚至亲自给宫女打下手,真是让人无语。南朝皇帝萧宝卷喜欢做些小买卖,他在皇宫里建了一个集市,让宫女、太监们扮作小贩和来来往往的客人,而他自己当一名小小的抄写员,有时坐在

  • 刘骜暴毙于长安未央宫中,他的妃子赵合德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籍记载,刘骜年少时就放荡不羁,不守礼法。他登基称帝后,当时朝廷的格局是宦官势力逐渐壮大,刘骜采取了驱虎吞狼之计,用外戚势力来铲除宦官势力。最终的结果是宦官势力被铲除了,可是外戚势力一发不可收拾,太后王政君的七个兄弟都被封侯,老大王凤官位高至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也开始崭露头角,朝

  • 巅峰时期的董卓实力有多强 皇帝都只能敢怒不敢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巅峰董卓。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刘知几。历史上对董卓的评价倒是不高,特别是隋唐以后人们将董卓当成秦朝的赵高,《三国演义》对董卓的评价就更低了。罗贯中说:奸雄已死戈矛下,直到如今骂未休。因为《三国演义》人们对董卓的形象认知,基本上都是嗜杀、好色,难有什么正面形

  • 董卓夺取朝中大权后 董卓都杀了哪些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董卓夺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权臣,因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朝廷从此名存实亡。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入都城讨伐十常侍。在都城发生动乱之后,董卓在北芒山

  • 对于西汉皇帝刘骜来说,皇嗣有后宫的赵氏姐妹重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刘骜是个昏君,他贪恋美色,宠幸赵飞燕、赵合德二女,纵容赵氏姐妹祸乱后宫,最终竟一个亲生儿子也没留下就中风死了!那么,刘骜这一生曾拥有过几个儿子呢?小皇子又是怎么夭折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骜的后宫妃嫔一共九人,当然了可能有些人并没有被史书记录下来,这里

  • 历史上与佛家结缘的皇帝有哪些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与佛家结缘的皇帝有哪些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佛教于汉朝传入我国以来,信佛、好佛、倡佛的皇帝并不少见,但真正出家为僧的皇帝,却是少之又少。不过,少并不代表没有,翻开历史记录,历史上曾经先后有七位皇帝与佛家结缘,其中四位皇帝的确曾出家为僧,两位疑似出家为僧,

  • 刘欣作为西汉第十三位皇帝,他是如何继承汉成帝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即汉哀帝(前7年―前1年在位),字和,汉元帝刘奭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年在刘奭在位的时候,刘骜就表现得荒唐,祖父汉元帝刘奭本想废了刘骜的,在大臣的劝阻下

  • 董卓只有五千人马 董卓是怎么掌权废立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平六年董卓受召讨伐十常侍,在都城发生动乱的时候,救驾有功,于是便开始了掌权。值得注意的是,董卓在进入都城的时候,并不是人多势众,当时董卓麾下只有5000兵马,董卓是如何夺取朝中大臣,废立皇帝的?首先,汉灵帝病重时,将兵马转交给他人,而并不是董卓,而黄巾起义后,各州郡的刺史和太守都有了拥兵自重倾向。

  • 瑾妃为何会在死后被光绪加封为皇贵妃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瑾妃是光绪的妃子,按理说不应升为皇贵妃,关于她死后升任皇贵妃,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瑾妃最后被封为端康皇贵妃,而且还是死后封的。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满洲正红旗人,光绪帝妃嫔。为礼部侍郎长叙之女,瑾妃有一妹,同为光绪帝妃,即珍妃。光绪十四年(188

  • 隆科多与图里琛的关系如何?她们之间有何闹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隆科多与图里琛的关系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作为距离当下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都吸引了今人的注意。就连后宫女子的恩恩怨怨,都被改编成电视剧“霸占”了小荧幕多年。然而若真是细究起来,清人的“宫斗”还真不局限于后宫。曾是雍正帝眼前红人的隆科多和图里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