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古代的皇帝们都动不动就抄家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们都动不动就抄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38 更新时间:2024/1/17 12:34:41

凡是拥有皇帝梦的人,不外乎都是因为皇帝的权力可以达成自己心理上或物质上的种种满足感,而在这其中最令人向往的就是对他人生杀大权的掌控,而在生杀大权之外还有一件能够极度满足皇权至上的事情,那就是抄家!

抄家正式的说法应该叫:籍没家产。这种形式在明清之际经常被皇帝拿来当做威慑和惩戒勋贵臣工的利器。在《红楼梦》中,一位义忠亲王老千岁对贾府的抄家,就让整个贾家手忙脚乱恐惧不已,而在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以及历史文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抄家灭门的字眼,而事实就是抄家的后果等同于灭门。

网络配图

那么皇帝为什么要抄家,抄家的过程是什么呢?一般来说,级别不够的官员直接会交由大理寺等专门掌管刑狱的部门处理,结果只需皇帝勾决即可,只有极少数位高权重或者十恶不赦的重犯,才会被皇帝亲自处理。或抄家、或罚为奴隶、或流放、或满门抄斩不留活口。

当然处在古代,无论如何被抄家的人不一定都是被冤枉的好人,他们或多或少都是违背了当时的政治规矩或者是法律法规,所以才会招来杀身之祸,并且祸及妻子。而在古代抄家的流程一般就是皇帝下旨,在明代多为锦衣卫和东厂作为执行者,而在清代则多为皇帝宠信的大臣或者是宗室来进行,毕竟抄家也是一项富得流油的工作。

在明代的《留青日扎》中记载了许多明朝的奸佞大臣被抄家的事件。这其中包括刘瑾、钱宁、严嵩以及江彬等人,而他们最后的处理结果无一例外都有四个字“籍没家产”。而他们被抄家的财产也是五花八门,除了金银之外还有大量的胡椒、苏木等香料,而在严嵩的家中甚至抄出了《清明上河图》。当然他们的家产不仅仅只有这些财务,在皇帝的眼中,包括这些人的妻子和仆人都是要被查抄的家产。

在《明史·胡惟庸传》中,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一位被“入官”的女子,被胡惟庸的同党汪广洋纳为妾,朱元璋在知道后大怒道:“没官妇女,止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并因此开始对胡惟庸一党进行查办。而胡惟庸绝对不会想到的是,在他死后,他的家人也会遭到“入官”的待遇。那么这个“入官”到底是什么呢?

网络配图

目前实体经济投资回报越来越不乐观,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白天经营公司,晚上炒原油,白天晚上都可以赚钱。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机构,叫做“教坊司”。教坊司始于唐代,名义上来说教坊司原属六部之首的礼部,专门在庆典或迎接贵宾时演奏乐曲的,但实际上确实具有官方背景的合法“妓院”。而由于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棣的霸权之下,在明初兴起了大量的抄家事件,而在抄家过程中犯官的妻子和女儿往往就会被送到教坊司,充为官妓。按理说,官妓自然要挑选貌美的女子,但是在永乐年间往往有“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官方背景下的教坊司是不缺少年轻貌美的籍没女子的,之所以将这些被抄家官员年长色衰的妻子送到教坊司,更多的是对官员的羞辱和对后来者的警示。正所谓,“淫人妻女者,其妻女必被人淫”而那些前来教坊司寻欢作乐的官员看到昔日同僚的妻子女儿如此这般,自然也会在心底敲响警钟,对皇权更是心存恐惧。

在清初,官方出面废止了官妓这种形式,并且在清代雍正年间将教坊司改为和声署。可是这些被抄家的人悲惨命运并没有随着教坊司的终结而结束,因为清朝又使用了另外一种方法,即流放至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宁古塔位于现在的黑龙江省,在清代之前都是苦寒之地,而披甲人,则是指其他民族或部落受降后披甲上阵为满族的统治者征战讨伐的人,地位低于一般军人,仅仅只高于奴隶,而那些被发配给披甲人为奴的人,他们的境况可想而知了。

网络配图

皇帝作为古代操弄权术的最高代表,抄家仅仅是他们对下属的一种控制,是一支大棒,而胡萝卜也是他们一直都在使用的武器。例如明代万历皇帝对张居正进行抄家,按照万历对张居正的恨意,本来应当对已经去世的张居正开棺戮尸的,但是毕竟张居正做过皇帝的老师,这样做未免太过狠毒,所以为了示人以慈,不但没有鞭尸,还赐给张居正年迈的母亲一所房子和十顷田地,用来做赡养费。

目前实体经济投资回报越来越不乐观,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白天经营公司,晚上炒原油,白天晚上都可以赚钱。

同样而到了清代,雍正皇帝在处理年羹的事件中也是用抄家作为大棒。由于在雍正即位之初,年羹尧居功自傲,为了巩固皇权,年羹尧被雍正用极其严厉的手段拿下。但因为年羹尧之前的功劳不忍心杀他,所以让他在狱中自裁。而年羹尧的兄弟则被夺去官职,并将年羹尧的长子斩首,其他年满十五岁的孩子都被发往最偏远的地方戍边,并且给披甲人为奴。而一直到雍正五年,政局稳定之后,又把年羹尧的孩子都召集回来,给予优待,表示皇帝的仁慈。

网络配图

这种抄家的行为无论结果如何,都是皇帝对于下属的一种控制,无论是抄家、入官还是被召回,都只是操弄权术的手段,至于那些被抄家的当事人,在官员们人人自保的情况下,谁又敢去关心他们,而他们即使是被皇帝的仁慈改变命运,回到了主流社会中,除了歌功颂德他们还会再多说一句话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曹操与儿媳甄之间宓不能说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七十二疑冢,盗墓者不知道挖了多少陵墓,一代一代找了几千年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墓。我们从史料中可以看到曹操的皇陵在灵芝村,而在他的墓地南面的邻居就是甄后的朝阳陵。曹操与甄后之间难道还有什么秘密吗?甄后,别名甄宓,中山无极人,是三国时期着名的美女。她在家排行最小,家人对她都很宠爱,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写

  • 趣闻!苏东坡前世既然是一个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苏东坡其人,历史上对其的记载其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但是以上的这些只要知晓北宋历史的人大概都会知道一二。除此之外,苏东坡还对佛学颇有研究。从而还引发了一些了的疑问。例如:北宋大文豪苏轼为什么自号“东坡居士”?为什么对

  • 李陵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司马迁辩护到底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李陵和司马迁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迁当然冤啊。李陵以五千步兵血战匈奴主力,最终在得不到援兵而被迫投降,而且援兵的没有到来也是因为李广利欺上瞒下造成的误判,这一点在后来的汉武帝查验得到证实。而司马迁因为如实记载了李陵真相被指责诬陷李广利遭受腐刑,这本身就是冤假错案,

  • 司马迁的思想那么先进 当时的人为何没有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西汉司马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说孔子的思想带有中庸调和的色彩,那么被董仲舒披上神秘色彩的儒家思想,走上了极端化。司马迁的经济伦理思想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炉的,或许他已经意识到董儒思想的禁锢作用。政权的稳固源于经济基础的稳固,早在春秋时期的管仲就强调,经济

  • 司马迁被汉武帝宫刑后 妻子又是怎么对待司马迁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司马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90年,一部鸿篇巨作在这一年诞生了,它就是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这部巨作历经整整十四年终于在司马迁手上完成了。然而这部《史记》在创作的过程之中有多么艰辛谁都不知道,那个时候有些没有电脑,因此根本没

  • 晏殊的一生是否圆满?他在官场上三起三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晏殊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晏殊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是来自江西的神童?还是温文尔雅的文人?又或者是《清平乐》中那个宋仁宗身边的温和老师?当然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晏殊和宋仁宗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宋仁宗对晏殊一直有一个心结,那就是晏殊编写

  • 滕王李元婴是个怎样的人?他有多骄奢淫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李元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滕王阁序》是历史名篇,也是诗人王勃的得意之作,王勃凭此一篇文章成为初唐四杰,从此闻名古今,而主持修建滕王阁的滕王李元婴也由此得以留名。然而李元婴在历史上劣迹斑斑,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的记载,他都是

  • 李世民和李建成相比 两兄弟到底差了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世民和李建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祖李渊一共有二十二个儿子,属于正宫窦皇后所生的有四个,即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千李元吉。其中,李元霸幼年夭亡。在封建社会里,嫡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李渊是关陇贵族,本来就有强烈的封建正统观念,所以,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最早杀害功臣的君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晋惠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道帝王,总离不开拥护他的功臣,而功臣和帝王之间仿佛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帝王最爱杀的就是功臣,特别是那种功劳特别大的。人们印象中最早杀害功臣的君主应该就是越王勾践了,他把文种给杀了,兔死狗烹就是从文种嘴里说出来的。最出名的是刘邦杀韩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开国功臣 只能说李世民太年轻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世民和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实际上最大原因就是:李世民年轻,太年轻了。古代开国杀功臣,唯有晋朝和唐朝是例外。(晋朝不讨论,王与马共天下,最丢人的朝代)究其原因,并不是大家所想的功高盖主,而是皇帝害怕功臣功高盖幼主。实际上稍微想想就知道,要是一个皇帝统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