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从逆臣华丽转身成大明一哥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从逆臣华丽转身成大明一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64 更新时间:2023/12/26 6:16:06

明成祖朱棣,在位23年(1402~1424)。朱棣的称帝之路十分坎坷,称帝之后的诸多创造性举措让历史记住了这位历史上唯一藩作乱得逞的皇帝。

网络配图

1、靖难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曾分封诸子为王。诸王之中,分封于北方边塞的九位亲王被称为“塞王”,负责镇守明朝边疆,塞王麾下精兵猛将如云,兵力雄厚。由于朱元璋生性多疑,开国大将多被诛杀,抵抗强大的蒙古骑兵的重任都由塞王承担。至建帝时,塞王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威胁着中央的统治。

年幼的建文帝客观的说也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比他爷爷要来的温和许多(太子病死,太孙即位),符合当时的国内形势,于是在各项改革之后,建文帝开始着手平定藩王。这就引起了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诸王的强烈反对,起初的不和逐渐演变成塞王叛乱。随后由于建文帝的步步紧逼,朱棣举兵谋反,燕军进攻济南,败。朱棣突围逃走,此后朱棣据北京双方互有胜负,终于朱棣得到朝中密报京师防御空虚,于是倾巢出动一举攻陷京城。然而建文帝却在战乱之中失踪,为此朱棣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搜寻活动。占领了首都,朱棣大肆搜捕宿敌,株连“十族”。

2、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即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带领240余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舰队远航,期间访问了30多各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并有可能到达过澳大利亚(《1442年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曾说郑和的船员曾经有可能到达过好望角,具体内容作者非这段专门史的资深人士不敢胡说八道)

网络配图

郑和此次出海影响深远,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对外交流,此后再也没有郑和这样的壮举,三宝太监可以说是历史上太监角色中少有的正面形象,七下西洋的壮举也为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对于此次出海虽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但是在历史变革和世界革新的关键时期,毕竟我们也有机会去发现世界了解世界,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麦哲伦和哥伦布的小帆船战胜了机械动力的郑和舰队。中国与新的变革曾是哪么近,又永远哪么远。

3、《永乐大典》

明成祖为了改变“篡逆”形象,进行了大规模的修书工作,其中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应运而生。此书共22937卷,分11095册,辑录了明朝以前的各类图书8000余种,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一次总结。为我国文学,科学等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朱棣作为我国古代的一位帝王,其最大的功绩莫过于郑和下西洋,期间是中国离世界革新最近的一次,龙旗飘舞的万人舰队比哥伦布的小帆布船先进不知多少,然而历史的偶然与巧合,帝王的一声叹息(据说一道惊雷劈到了朱棣的殿前,就在现北京故宫建成的庆功宴当天,朱棣至此停止了劳命伤财的出海远征)结束了再次引领世界革新的命运。

网络配图

永乐一朝,政治生平,国力强盛,削平藩王,建立内阁,否则用什么让郑和下西洋呢?有如现在只有最强大的美国才能养得起11艘航空母舰。

朱棣是一位戎马皇帝,一生身经百战,由于自己的老谋深算与用兵策略最终完成了篡位之举,朱棣在位期间并没有穷兵黩武,而是维持了一只强大的军队。由于本身的篡位形象,称帝以后朱棣花了一辈子的时间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好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哪个人物反复无常 让孙权50多岁阴沟翻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和曹操、刘备交手多年都没有吃大亏。没想到50多岁了还阴沟里翻船,被一个无赖耍了,他在宫殿内暴跳如雷,对群臣说:鼠子公孙渊,令人“气涌如山”,朕要坐船亲征辽东,不把他的脑袋砍下来扔到海里,朕都没脸君临天下。5年后公孙渊要重续旧情只要头脑中没有贵恙的人都知道这太不靠谱,路途遥远,

  • 名将李广为何走不通封侯之路:不循规则 否定圈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他自持胆量过人和射技超群,频繁与敌作战,他以为越打越能接近目标,结果却应了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网络配图汉代,侯爵是人臣的最高待遇、最高荣耀,也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凡是进入仕途的人,无不心向往之,梦寐以求。然而,封侯又是一件说不明白的事情,有的人顺风顺水,轻易地实现了目标,还有的人拼了一辈子

  • 朱元璋上得朝堂下得厨房 是“酸梅汤”发明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朱元璋,人们肯定首先会想到他是大明王朝的缔造者。其实,这位明太祖不仅上得朝堂,而且还下得厨房。如今,我们身边的许多饮食都与这位皇帝有关。网络配图朱元璋出身布衣,小时候生活非常贫苦,被迫出家当了和尚。有一次,他的家乡闹饥荒,他接连三天都没有吃饭,眼看就快饿死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递给了他一碗汤,朱元

  • 揭秘:孙权为何不用影响力最大又忠心的张昭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孙策、孙权兄弟均得其助力不小。网络配图因为他资格老、影响大,所以在孙权称王后,群臣两次荐举张昭担任丞相。第一次,孙权没有同意,只是

  • 项羽不过乌江之谜:无颜见江东父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最早的记录,项羽是因为无脸面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

  • 最有条件自立的董卓为什么成不了老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要篡位自立的话,董卓是最有条件的人,但他最终没弄成事,还送了卿卿性命。从主观上分析,毛病在于——网络配图1、弄虚作假董卓受何进召唤带兵来洛阳城的时候,其实兵马只有区区的三千人。董卓怕被人小瞧,镇不住首都的那些家伙,就安排手下这三千人马,每天天一黑着便装出城,第二天天亮再列队大张旗鼓地进城,

  • 揭秘刘备借荆州真相:孙权为保实力让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民间有句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而事实上,刘备借荆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网络配图东汉时期的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荆州分为七个郡,以长江为界,南阳郡在江北,南郡、江夏郡大部在江北,两郡的其余部分和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

  • 东方朔是谁?揭历史上有没有东方朔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东方朔班固对曾这样评价此人:”东方赡辞,诙谐倡优,讥苑扞偃,正谏举邮,怀肉污殿,弛张沉浮。“,言谈之间不难看出,东方朔是个幽默的智者,虽然东方朔他一生最高职务为一千石的太中大夫,在人才济济的汉武朝,东方朔未能立下青史书名的政治功绩,然其以近侍的身份与汉武帝君臣相伴多年,亦对汉武帝的行为举措做出了

  • 揭秘乾隆死后为何还要霸占五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一生作诗无数,虽然大多是滥竽充数的诗作,但是其中也不乏表达他内心真实感情的诗作。乾隆一生女人无数,但是他对孝贤纯皇后的感情最深,为这位结发之妻创作的诗作也最多,并且首首饱含深情,他曾在八十岁的时候为亡妻写道:“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夏日冬之夜,远

  • 揭秘秦穆公到秦始皇中间隔了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千古一帝,绝不仅仅是秦始皇一个人的能力,秦国繁盛的背后,是秦国多少代君王努力的成果。可以说,秦始皇最后能够横扫六国,统一全国,如果没有这些前人在秦国所作出的努力,秦国是怎么也走不到今天的这个地步的。网络配图秦穆公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君王,他出生在贵胄之家,却没有纨绔子弟的架子,他饱读诗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