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唯一一个可以媲美拿破仑的皇帝

唯一一个可以媲美拿破仑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54 更新时间:2024/1/24 16:01:46

中国影视文艺作品的皇帝,经常是一副德高望重的样子,很稳重,缺少像西方历史上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一类的政治领袖:既是统帅和政治功业的开创者,自身又是具备崇高武德和天才战斗技艺的武士,项羽是大家知道拥有高超战斗技能的例外,但他本身战略思维的水准以及政治智慧的不足,却又降低了他作为伟大士兵的声望,而他对俘虏的残忍,更是一件败坏武德的不名誉行为。回顾中国历史,要说在这方面足以与世界上那些伟大武士政治家媲美的人物,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

网络图片

陈寅恪先生谈李唐开创的核心力量及其族群特征,曾用“胡化的汉人和汉化的胡人一语,”这一论断可谓精准钩划出唐太宗时代与地区精英族群的文化及个性特征。当时李家所在的太原是北方不同族群势力交错,战争为生活主要内容的地区,按民国军事家蒋百里的说法,生活方式与战斗方式高度一致,这就决定了唐太宗年幼时代所受的教育是一种武士化的贵族子弟教育,骑射、战斗技能以及战略的知识,乃成为其日常的功课,而由于战乱时期,有防卫的城市为各种躲避战火的游民聚集之地,而好行动与向往功业的性情则又使其对不同的底层人群有接触的兴趣。这些再与其得天独厚的天才相结合,于是,一个既有天下大局观,又有高超战斗技艺的少年武士就诞生了。

史书中记载他第一次参加战斗,并发挥重大作用是十六岁。当时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围困,李世民参加了一名叫云定兴的将军的部队,前往救援。他向主帅提出:突厥敢于围困中国皇帝,必定是基于大规模救援不及的判断,如此小规模的救援部队,直接投入战斗,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不如让部队分成不同的分队,多张旗帜,拉开行军间距,令敌人认为是大规模部队来援,如此,突厥人必定认为自己判断错误,因此就会自动撤军。主帅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事实果然如他所判断。

网络配图

关于他在太原起兵的关键决定中的作用,史书已有太多记载,但人们容易忽略的关于他作为武士的独特个性和作为。到李唐底定关中,他作为方面军统帅,在与王世充窦建德的战略决战中,仍然有大量他亲自参加战斗,带队突击敌阵,并取得关键战果的记录。这是中国军事史上极为罕见的。

读过隋唐演义的人都谙熟尉迟恭单骑救主之类故事,与一般毫无根据的历史人物演义不同的是,这些故事都有真实的战史原型,而且,历史上的故事远比演义精彩。在演义中,是由于唐太宗游园之类原因,导致对方偷袭,而事实上,这是太宗常见的战斗方式。公元621年,在围攻洛阳王世充的最后战斗阶段,他多次带少量骑兵部队或侦察敌情,或诱敌来攻。

网络图片

或直接带头突击、贯穿敌阵,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左右开弓,与他经常配合战斗的是后来那位门神尉迟恭,后者的武器是马槊,一种骑兵使用的长矛。他专门编练了一支千余人的骑兵突击分队,号称玄甲军,各小队分别有秦叔宝、程知节等人率领,这种矛头部队经常是他战役计划的核心,也成了其百战百胜的秘密武器。与亚历山大一样,他不仅亲自参加战斗,而且也是古代骑兵战略的大师,堪称闪电战的古代前驱。

正如后世有所谓三大战役的说法,紧接着东都的围攻,窦建德救援王世充的大军倾巢而来,除了史书记载的太宗在战略和战役战法上的精妙之外,在决战当日,太宗率领的骑兵特种部队,率先对溃逃中临时反身结阵的河北大军展开中央突击,其势如奔雷,锐不可当,一战阵擒窦建德,因此也使得东都负隅的王世充开城而降,为李唐王朝扫平了统一天下的两大障碍。0

网络图片

唐太宗自16岁正式参加战斗,直到29岁通过政变成为皇帝,这种辉煌武士的青春时代对他的一生事业也有决定性的影响。漫长的战斗岁月使其僚属成为政治利益一体化的团体,而长期战斗中形成的战友感情也给传统的君臣关系注入了一种难得的伙伴色彩,这也是唐初政治空气相比其他王朝远为宽松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战斗的残酷和战略思维的务实、严谨与冷静也给予他与众不同的人格和个性训练,使他的统治更富于人性与理性色彩,可以说,他统治的年代也是中国漫长帝王专制历史上罕见的思想相对宽容、个性化和文化上开放的年代,这是他作为伟大的帝王经常被后世人们怀念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末重臣左宗棠留给儿孙多少财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乃清末重臣,历任浙江巡抚、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大学士、一等轻车都尉等职,封二等侯,死后送赠太傅,谥“文襄”。他任高官二十余年,每年养廉金二三万两银子,另外还有例规等灰色收入。按理,他死时留给儿孙的财产不会少。网络配图据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在《我的曾祖左宗棠》一书记述,其曾祖父死时,4个儿子每人只

  • 死得太憋屈了 揭秘被小药丸害死的大明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吃药很重要,吃错药能要人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上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明朝的光宗皇帝就因为一个小小的药丸被害死了,一时间事件扑朔迷离,让人有些摸不清头脑。据说事情大致是这样的:明朝的光宗皇帝叫朱常洛,生于万历十年八月十一日,他的母亲是当时地位极低的宫女王氏,王氏出身于中下级军官家庭,父亲王朝窭,

  • 揭秘: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扬州东门外有一座小村落,村里住着一位老妈妈,老妈妈有一位俊俏端正、聪明伶俐的女儿叫芍药。村子里还住着一位憨厚善良的小伙子,名字叫观郎。芍药和观郎,两小无猜,相濡以沫,终于再乡亲们的撮合和老妈妈的应允下订了亲,就等着来年春天办喜事了。网络配图一天,观郎和芍药正在河边散步,突然见到一只白鹤被箭射伤后

  •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只有86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对于为学做人有精简而且具体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科技时代,原来仍然有其参考价值。年青时听人 说:「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常新。」初时不知所以,现在觉得所言甚是。让我们一起向诸葛亮老师学习十堂课,在变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

  • 揭秘隋文帝相貌异常,隋文帝的长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陈后主陈叔宝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陈叔宝听说隋文帝杨坚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当陈叔宝看到杨坚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立刻命人将画扔了。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对头陈叔宝看到画像后如此

  • 夺权没杀人 王莽为何背负了千载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可以昏庸,臣子不可篡权”,在这样的封建伦理道德前提下,篡权的臣子必然会被永生永世地钉在“耻辱柱”上。作为篡权者的代表人物王莽,也必然成为大家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坏人形象。然而,王莽的一生是否真的不可原谅呢?客观地说,王莽除了偶尔手段有些过火外,他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他的思想,更是为社会的发展作出

  • 石敬瑭是如何成为后晋开国皇帝的?他最后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石敬瑭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儿皇帝”石敬瑭,靠着契丹建立政权,为何忧郁而亡?一、唐末之乱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代名词。五代十国起源于黄巢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是兴起的各地军阀却呈现尾大不掉的态势,中央政权空虚无力,渐渐成为摆设。这个时期跟汉末

  • 东吴是自己拼死创建的,孙策给了孙权却不交给大儿子,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孙策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吴历》载:孙策受伤后,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以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也不能动怒。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人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怎么能建功立业呢!”奋起虎威,推几怒吼,创口迸裂。当夜死去。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

  •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 朱元璋为什么要搞文字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文字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出身那真是纯路人,当过放牛娃、当过云游和尚,最终投身戎武,登基称帝,可以说完美的诠释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这句话,没什么文化的朱元璋在称帝之后却搞起了文字狱,这又是为何呢?谈到朱元璋,很多金庸迷都

  • 朱棣五次亲征巩固明朝的地位,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朱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朱棣于建文四年(1402)攻破南京城夺得皇位。虽然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而且又杀了那么多的人,我们可以认为朱棣不是个好人,但他绝对是位有所作为的皇帝。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修编《永乐大典》,五次亲征巩固明朝的地位。朱棣的第一次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