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如何运用人才的?手段有多高明?

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如何运用人才的?手段有多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052 更新时间:2024/1/24 13:02:51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有了李世民才有了贞观之治,但只有李世民成不了贞观之治,大治的天下只有李世民与大量人才合作才能实现。可以说李世民是历史上最会运用人才的皇帝,没有之一,正是因为这样,贞观年间,大唐朝中的人才如过江之鲫,超过了秦汉,宋明也有不及。

李世民有一双辨别人才的慧眼,他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这些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中。如果李世民穿越到现在,那他最合适的工作应该是猎头,当然,任职一个公司的老总也是绰绰有余。只要有能力,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够很好地生活。

贞观末年,在一次朝会上,李世民就当着群臣的面要长孙无忌来评价自己这个皇帝的过失。长孙无忌虽然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但面对这个问题也不敢回答,只好拍马屁。这记马屁却拍到了大腿上,李世民大为不悦,然后当着群臣的面开始评价朝中的各位重臣:

长孙无忌为人善避嫌疑,应对敏捷,比之古代贤者也毫不逊色,然而统兵作,却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面临为难不改气节,为官亦不私结朋党,唯独缺少的是耿直规谏、忠直进言;唐俭言辞漂亮流利,性情平和,善解人意,觥筹交错之间,言语更是滔滔不绝,可惜跟随朕三十载,却无一言论及国家得失;杨师道性行纯良,品德无可指摘,但是为人怯懦,难当大任,无论事务缓急,皆不得力;岑文本品性敦厚,文章是其所长,可是惯于引经据典,有时未免脱离实际……

李世民将麾下的文武重臣一一点评,语气虽然委婉,但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可见李世民的眼光之毒辣,观察之细致。

正是因为有这双慧眼,李世民才能人尽其才,建立一个强大高效的人才团队。贞观大治就是由李世民与他的这个人才团队共同缔造的。

当然,单凭毒辣的眼光而没有人才源头,李世民也不会有大量的人才可用。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李世民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贞观元年,李世民初登大宝,人才稀缺。于是就命令当时的宰相封德彝负责向朝廷推荐人才。可几个月过去了,一个人才的水花都没见到。李世民很不高兴,就去责问封德彝。封德彝则借口说天下没有什么人才,这让李世民气笑了,他说道: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这句话就是李世民用人的精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能发掘出这个人的能力,让他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天下的人才就取之不尽。而封德彝没有发掘人才的眼光,却污蔑天下没有人才。难道每个朝代都是向其他朝代借人才吗?

见到封德彝不堪其用,于是李世民亲自出马。当时天下人才十分,有八分都在世家大族内。寒门之中也有精英,可上升渠道却被世家所垄断。于是,李世民亲自颁发了一道诏令:不论门第,不论新故,不论华夷,不论士庶,只要你品行无碍,才学出众,你就能来我这里找到一份工作。

李世民这一诏令直接打破了士族对上升渠道的垄断,再加上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大唐朝中开始涌现出一部分寒门贵子。如贞观宰相马周,他就是寒门出身,早期一直不得志,后来偶然间被李世民发现,这一下子就不得了了,到了贞观十年后,房玄龄杜如晦等能臣相继过世,马周成为了他们的接班人。

所谓上者劳人,中者劳心,下者劳力。李世民绝对是人上人,他善于放权给手下大臣,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所以,贞观年间的事情虽然棘手,但有着大量人才的李世民没有过劳而死。这一切皆是李世民从隋文帝杨坚身上吸取的教训。隋文帝杨坚是一个宁可把自己累死也不敢轻易放权的主子。李世民就曾经这样评价过杨坚:

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这句话将杨坚用人的缺点暴露得淋漓尽致。

但放权不等于放任,李世民也会时不时地敲打一下手下的大臣们,敲打完后又会给他们一些好处。典型的打一巴掌再给一个枣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胡萝卜加大棒。李靖、尉迟恭、李世勣、房玄龄等开国元勋,从龙之臣都被李世民这么关怀过。

贞观四年,李靖平定东突厥,立下不世之功。本来怀着满腔热情来长安接受嘉奖,结果被人参了一本。参他的那个人是温彦博,说他纵容手下掠夺钱财,犯了军中大忌。这一下让李靖冷汗直冒,惶惶不可终日。

却不知,李世民是因为李靖功劳过大,担心他居功自傲,这才让温彦博参了李靖一本。试问,李靖已经取得不世之功,势头正盛,温彦博又怎会在这个时候去得罪李靖呢?背后没有李世民的授意,很难令人相信。

李世民见到李靖,将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通,然后让他回府反思。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觉得敲打得差不多了,于是又将李靖召到宫中,开始嘉奖于他。这一下就让李靖对李世民感恩戴德。但同时也对李世民产生了浓浓的戒备之心,所以,后来除非有战事,否则李靖一直都呆在府中,安安心心的当一个宅男,著写兵书。

其余大臣们也都有和李靖相同的经历,李世民这一招屡用不爽,将手下的这些大臣们收拾得服服帖帖。

总的来说,李世民的用人之道无非就这这几点: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人才,敢于用人,比如魏徵这样的人他都敢用;敢于放权,在搞清楚这些人才的优缺点后,人尽其才;萝卜加大棒,让这些人才本分做事;权力制衡,不让一家独大,权臣要不得。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试问天下又有多少人能像李世民一般将以上几点用人之道运用得淋漓尽致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没有空调,皇帝们是怎么避暑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岂无九重居,广厦莲垂湘。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乾隆《热》古人与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截然不同,到目前为止,人们的生活水平不知道先进了多少倍,尤其在提高日常生活舒适度这一方面,现代人近几十年的发展真的堪比古人千年。如今又到了酷暑时节,对抗炎热天气,现代人手中三大法宝便是:冰箱、

  • 她是明朝末代公主,最后还带孕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记载,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前前后后一共有过六个公主,但崇祯的女儿们大多早夭,只有二公主长平和三公主昭仁活到了李自成即将攻破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曾将长平公主许配给周世显,本来已经开始筹备二人的婚事了,但是李自成突然进犯北京,长平公主的婚事自然没有办法继续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

  • 如果关羽被调往益州,张赵魏三人来驻守荆州,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荆州失陷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羽丢了荆州,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他为刘备制定的总体战略规划,是荆州益州两路大军分进合击,荆州丢了,“钳形攻势”被掰掉了一颗牙,本想两条腿走路,最后却成了跛脚鸭。荆州原本可以不丢,因为按照当时的形势,如果刘备集团采取

  • 光时亨坚决反对崇祯南迁,最后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是历史上最悲情的亡国之君,大明王朝传到他手上的时候,已经是千疮百孔。崇祯空有振兴大明的志向,奈何内部有农民起义军高歌猛进,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国内又是各种天灾不断,加上崇祯自己错误的判断,战争也是一败再败。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度过黄河,攻

  • 项羽不杀刘邦为什么被骂妇人之仁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和项羽是竞争对手,而且近乎是唯一有威胁的得对手,就算杀了刘邦,大家最多就是说两句项羽的难听话,对项羽的大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曹操得到刘备的时候,曹操本人最大的敌人是袁绍,为了一个刘备,得罪人心,真的值得?要知道就算刘备在牛逼,当时也不过是无根浮萍

  • 诸葛亮为什么后悔杀张颌 只能说司马懿计谋高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杀张颌。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最大成就是乱箭射杀了宿敌张郃,解决了蜀国的一个强劲对手。但是,在诸葛亮杀张郃那一刻,自己也明白中了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成了司马懿帮凶。据《三国志·魏书·张郃传》记载,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郃是追击诸葛亮射杀。“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

  • 隋炀帝杨广的历史评价如何?是昏庸者还是改革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隋炀帝杨广的历史评价如何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史书上记载的隋炀帝荒淫无度,残暴至极,奢侈无边;在大多数影视剧中,隋炀帝的形象也是十分差的,弑兄奸母,残害忠良、靡费奢侈、荒淫好色、滥用民力……在观众眼中隋炀帝已经是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了;而历史书上说他是科举

  •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中,只有一人善终,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中,只有一人善终,这是为何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战国四大战将: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我们先大致看下这四位的结局。一、白起。长平之战的两年后,公元前258年,秦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战局不利之际,秦王希望病愈的白起顶替王陵,但后者拒不接受,

  • 武则天临死前为什么把江山还给李家 武则天是不是真的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武则天还江山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导语】临死之前武则天把江山还给了李家,并不是她傻,而是另有其事武则天是历史上的第一代女皇,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她一直被贴着独一无二的标签,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实力强大的女人。社会在她的带领之下,经济繁华,社会稳定发展,紧跟着时代的发展

  • 武则天退位后,参与神龙政变的姚崇结局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退位是因为什么政变,武则天传位给李隆基,神龙政变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唐朝宰相姚崇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705年,唐朝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李显提前登基,逼武则天退位。因为当年是神龙元年,因此这场政变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皇帝生涯,同时也让李唐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