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炎一个制度间接的毁灭了王朝 司马炎到底做了什么

司马炎一个制度间接的毁灭了王朝 司马炎到底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4/1/16 19:16:28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西晋司马炎,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前后不过五十来年就寿终正寝。之所以这么短命,跟开国皇帝司马炎有关系。

司马炎在西晋刚建立不久,就制定藩王制度,将司马家族各个宗室的子弟都封为王爵。司马炎对于自己家的亲戚们非常慷慨,一次性就批发了27个姓司马的王爷。

这些王爷跟明清那些有名无实的王可不一样,司马炎允许他们在自己封国内部都建立自己的一套官员体系,相当于建立一个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小朝廷。并且,司马炎同意这些王在自己的封地里收税,从经济上保证这些王能做强做大。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

同时,司马炎还允许这些个王爷拥有自己的军队,根据王爵的等级高低,他们可以拥有的军队数量不同。由于有收税的权力,这些王爷有钱养着军队。从此,这些军队不再属于国家,而成了这些同姓王的私人武装。

自古至今,任何一个让藩王拥有权力,甚至是军权的国家,最终都会引发动乱。周朝分封诸侯国,最后导致了春秋战国的混乱。西汉初年,刘邦封刘姓诸王,最终引发七国之乱。后世的明朝,刘邦让自己儿子们当藩王,后来导致了靖难之役。

司马炎这样大肆给同姓子弟封王,当然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手握重兵的各位司马终于在司马炎死后,趁着晋惠帝和他老婆搞乱中央政府的机会,开始纷纷举兵,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给了西晋王朝致命一击,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家实力。而北方草原上,五个新兴的少数民族军队突然发难,在西晋最薄弱的时候南下,史称“五胡乱华”,一举消灭西晋,让中原人士纷纷南渡,躲到南方苟且偷生。

可以说,司马炎搞的这个给同姓宗族封王的制度是西晋灭亡的导火索。中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一般开国的君主比较有才干,而末代君主一般比较昏庸。而正是因为大规模给同姓封王,有人认为,司马炎是历史上罕见的开国就昏庸的皇帝。

果真如此吗?司马炎真的不知道如此给同姓宗族封王的危害性吗?他到底有什么企图呢?

五胡乱华的战争路线图

其实,我们如果真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非常忌讳从上帝视角看问题,应避免从结果反推原因,这么做往往失之客观。要想准确对一个历史人物做出评判,应该尽量还原历史情境,将自己代入到当时事主所处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此人的所作所为。

司马炎当然不是一个昏君,他亲手终结了三国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在灭吴战争期间,他一眼看透了东吴的羸弱本质,在贾充等重臣力劝他求和时,只有他坚持南征,最终逼得东吴投降认输。

因此可以说,司马炎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另一方面,他出身豪门大族的河内司马氏,自小家教甚严,肯定对西汉七国之乱这样的历史非常了解。因此,他不可能不知道,设置藩王对国家稳定的影响。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其原因是因为还有另一层威胁。

这个威胁起于东汉初年,由于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时,大量借助了当时世家大族的势力,因此立国后开始回馈这些所谓的士族。比如选拔官员采用察举制,由官员向政府推荐人才,再由政府择优录取。

电视剧里的刘秀

如此以来,官员的选拔其实掌握在官僚系统手里,只能从他们推荐的人员中挑选。而官僚系统推荐的人,当然都是他们的亲朋好友。

通过类似的制度,东汉形成了士族和庶族(或者是寒门)两大集团。士族永远位居高位,占有大量社会资源,垄断政治权力,而寒门只能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二者不通婚不来往,社会逐渐分裂。

曹操在北方崛起后,也意识到士族势力的存在对于国家的不利影响,加上他本人是宦官出身,标准的寒门,因此他也开始着力培养和提拔寒门子弟成为政府官员,限制士族大家的势力。曹操曾多次下发唯才是举的命令,就是想打破士族对官僚集团的垄断。

电视剧里的曹操

事实上,后汉三国这三位话事人刘备孙权和曹操都有意对士族的权力做出限制,但是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曹操一直不敢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

曹操死后,曹丕之所以能够让汉献帝禅让帝位,是因为他跟世家大族达成了妥协,用“九品中正制”取代曹操时代的唯才是举,这才得到了士族的支持,顺利登基。而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改头换面的“察举制”,保证了士族永久保持地位。

相对曹操而言,曹丕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他在政治上比曹操确实退步许多。不过,曹丕也是一个有为的皇帝,登基后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限制士族权力。比如他大力提拔曹氏子弟担任要职,目的就是扩大曹氏的势力,试图取代士族。

在限制士族权力方面,曹丕和他的继任者曹睿都做得不错。而曹魏的第三任皇帝曹芳也试图限制士族,主要是限制司马炎的爷爷司马懿。谁知司马懿发动一个政变就把曹氏家族打成了残废,从此一蹶不振。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

这就是司马炎登基之前,从东汉到曹魏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可以说,对于司马炎的教训就是,士族的势力太可怕,必须限制或者取代他们。他们司马家之所以能上台,同样是借助士族的支持。如果士族权力继续扩大,那么当年他爷爷发动政变的一幕将再度发生,只不过这次倒霉的会是司马炎或是他的子孙。

有鉴于此,司马炎开始大量给本族子弟封王,其做法其实与当初曹丕的做法如出一辙。只是,司马炎无法解决这些有权力的王对中央的威胁。

士族也好,封王也罢,他们对于司马炎来说,似乎是一个事情的两个面,这两个面都会威胁到皇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在司马炎这里,是无解的。只有三百多年后的隋朝建立了科举制,这个问题的解决才出现一线曙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李治真的很懦弱无能吗电视剧演的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宗李治软弱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提起唐高宗李治,我们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懦弱,昏聩。李治前有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后有其妻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夹在他们两人中间,李治显得“懦弱无能”,被他们的光芒遮掩也在所难免,但是李治仍然在历史上发出了自己的

  • 历史上的朱厚照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厚照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朱厚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窦娥都没有他冤,一向被称作昏君的朱厚照,其实大家都错怪他了!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朱厚照是位不学无术、昏庸无能,只知道声色犬马的皇帝。事实上,朱厚照虽说算不上一个贤明之君,但其身上仍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跟那些史上真正的昏君不可同日而

  • 同为开国皇帝,刘秀和刘邦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史称新朝,不过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汉朝就在刘秀的带领下复辟,史称东汉,刘秀是历史上非常优秀的皇帝,那么同为开国皇帝,刘秀和刘邦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刘邦,史上有名的无赖皇帝,与其九世孙刘秀在创业前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平民出身,在拉旗创业时都经历过许多磨难,最后,终于成就大业。但刘邦

  •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介绍 司马炎差一点就错失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在位时间公元265年到290年,河内郡温县人,这个地方在今天的河南省温县地区,他是晋宣帝司马懿的孙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嫡长子,司马睿的堂伯,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儿子。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在曹魏嘉平年间封北平亭侯,后来在东武阳县迎接常道乡公曹奂入继帝位,遂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

  • 雍正后宫妃位之首:齐妃李氏为何失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据相关统计,雍正帝共有十位皇子、四位皇女,合计十四位子女。在这十四位子女中,有两位妃子就占了位,她们就是敦肃皇贵妃年氏和齐妃李氏。如果您要问雍正早年最受宠的妃子是哪一位?那就非齐妃李氏莫属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齐妃李氏是一名汉军旗女子,生于康熙十五年(1676),比雍正还要大

  • 揭秘:为什么杨广和李世民都要征伐高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以杨广与李世民的眼光,应该能看得到高丽的潜在或是明在的威胁。且朝鲜半岛从中土华夏分离出去并不远。杨坚是没做好准备,杨广时机刚好,所以他去了,杨广打高句丽没问题,问题在于,他输不起,或是其他原因,他想要证明点什么,所以对征高句丽耿耿于怀。李渊也没准备好,李世民时机也不错,且在李世民看来,天下已在手,唯

  • 刘备夺得益州后,派张飞坐镇阆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刘备夺得益州后,为何派张飞坐镇阆中而非汉中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就此自立为汉中王,在此之后,刘备对有功之臣大肆封赏,他让关羽、张飞、马超与黄忠分列四方将军,随后他开始安排大将镇守汉中。由于汉中乃蜀地咽喉,又是刘备

  • 赵云一直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事实果真如此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文武全才、忠心耿耿,真的不受刘备重用吗?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文武全才、忠心耿耿的赵云,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比较受欢迎的一个人物,然而现在网上很多声音都在说,赵云其实一直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这极可能是大家的一种误解。一个人是否受到

  • 大奸臣秦桧写的两句诗,为何会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一首《满江红》,情调激愤,显示出岳飞的浩然正气,一心北伐的决心与

  • 杨善倾家荡产赎回朱祁镇,最后得到了什么回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吕不韦散尽家财,将流落在赵国为人质的嬴异人给救回了秦国,从而成为了秦国的丞相,坐拥洛阳食邑10万户,可谓是回报丰厚。杨善也是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在这一天决定,要把自己的家产都用在赎回,明英宗朱祁镇这件事上。在杨善看来,这就是一场赌局。只要赌赢了,那么他后半辈,包括他的子孙后代,荣华富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