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大夏为何会成为郑和下西洋档案被毁的历史罪人?

刘大夏为何会成为郑和下西洋档案被毁的历史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4 更新时间:2024/1/22 13:58:33

刘大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的一大壮举,更是在欧洲世界航行之前,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探险。孙中山曾评价说:“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郑和下西洋对后世影响巨大,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却被毁弃殆尽。而这位毁坏档案的“历史罪人”就是刘大夏。

郑和合计七次出海,其中,有六次是奉朱棣之命,至于出海的目的,目前的说法有三点:(一)因朱棣是通过“政变”登基的,他需要向南洋诸国宣扬自己的威德。(二)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三)明朝手工业复苏,需要打通海外通商渠道。

朱棣驾崩后,郑和下西洋一度被废止,直到宣德六年(1430年),南洋诸国和明朝的关系逐渐疏远,明宣宗于是让郑和再一次出海。这一年,郑和已经年过花甲,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次航行中,郑和死在了归来的途中。

郑和去世(1431年)后,随着明朝国力式微,明朝再承担不起下西洋的庞大开支,所以,南京的造船厂逐渐被废弃,再加上倭寇盛行,明朝再未派大臣出使南洋。

就在郑和去世后的第五年(1436年)江西九江出生了一位男孩,此人名叫刘大夏,他自幼聪明绝顶,博闻强记,6岁那年,他随父亲刘仁宅(广西按察使)进京,“三杨”之一、大学士杨溥偶然间见到刘大夏,杨溥感慨曰:“你虽然只有6岁,说不定将来你能到达我的位置。”于是,杨溥不仅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刘大夏,而且为他取名为“大夏”。“大夏”之名,从此而来。

事实证明,杨溥果然慧眼识人,明英宗天顺三年,23岁的刘大夏乡试中取得第一,5年后,考中进士。因为刘大夏精通兵事,因此在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时期,刘大夏多次任职于兵部。明宪宗登基之初,刘大夏担任兵部侍郎。在这期间,刘大夏干了两件同样的事情:藏匿档案。

明宪宗宠信太监汪直,并由其建立西厂。当时,东南亚的老挝正在攻打越南(时称安南),汪直为了讨好明宪宗,怂恿明宪宗出兵吞并越南。明宪宗也想开疆扩土,对汪直的建议心动不已。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曾派英国公张辅攻打越南,当时留下很多军事档案。明宪宗于是召来兵部尚书余子俊,让他把当年张辅攻打越南的军事档案调取出来,以备自己讨伐越南参考。余子俊派人查了半天,发现这份档案竟然丢了。史载:

大夏匿弗予。尚书为榜吏至再,大夏密告曰:“衅一开,西南立糜烂矣。”尚书悟,乃已。(冯梦龙《智囊全集》)

原来,刘大夏听闻明宪宗要攻打越南,抢先一步把这份档案藏了起来。兵部尚书余子俊找了半天找不到,刘大夏偷偷对他说:“战争一旦开打,西南各地的百姓将苦不堪言。”余子俊听闻后,立即醒悟。最终,明宪宗未能出兵,西南百姓免遭一劫。

可能是藏匿档案尝到了甜头,接下来,刘大夏又藏了一次,这一次藏的便是郑和下西洋的档案。

明宪宗喜欢奇珍异宝,汪直等太监就劝明宪宗效仿当年郑和下西洋,派遣得力的太监出海寻找宝物。明宪宗听信太监之言,派人到兵部调取郑和下西洋的档案。

这一次的“剧情”和上一次完全一致,兵部尚书项忠未找到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原因是刘大夏抢先一步将这份档案藏了起来。

时刘大夏为郎,项尚书公忠令都吏检故牒,刘先检得,匿之。

刘大夏为何要藏匿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呢?《殊域周咨录》记载了刘大夏当时的话:

“三宝(郑和)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时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

也就是说,刘大夏认为郑和下西洋需要消耗巨资,死伤万千军民,即使得到了奇珍异宝,对国家民生没有任何益处。所以,应该及时毁掉档案。

即,刘大夏不仅藏匿了这份档案,还建议毁了这份档案,据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刘大夏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取而焚之”,彻底毁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包括当时的船只建造图、航海图、周边国家信息等。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郑和下西洋的详细档案十分宝贵,被刘大夏如此毁掉,的确太过可惜。因此,刘大夏成为了“历史罪人”。

但是,明朝首辅杨廷和曾评价刘大夏:“大夏清修刚介,而中实坦易。”可见,刘大夏此人为人坦荡,心怀苍生。他毁掉这份档案,目的是为了彻底杜绝明朝帝王效仿前人,他是一片好心,没有掺杂任何私人利益。

然而,笔者认为,即使刘大夏是一片好心,但他毁掉了档案,也不应该被轻易原谅。历史档案是明朝乃至后人共有的宝贵财产,刘大夏以个人的想法,私自作主销毁,实际上非常荒谬。刘大夏认为自己是一片公心,但他或许不明白,任何时候,个人看问题总有局限性,他认为的“公心”,只是一个人的看法。他以一人之见,轻易销毁全天下人的共同财产,是绝对不值得提倡的。因此,有人说刘大夏是“历史罪人”,这个词虽然加了引号,但也不算冤枉他。

超曾感叹曰:“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但愿刘大夏之后,再无刘大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在煮酒论英雄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不直接杀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煮酒论英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末三国时期,许多兵戎相见的诸侯,也曾有过把酒言欢的时候。例如袁绍和曹操,两人都曾是大将军何进的部下,也曾共同讨伐篡夺东汉政权的董卓。然而,到了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官渡之战,两国结为敌国。今天要说的刘备和曹操,也曾在赤壁之战

  • 谢晦作为南朝宋的开国功臣之一,他为什么会走上造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裕被誉为南朝第一帝,而他在去世时又为即将继位的刘义符任命了四位顾命大臣,这四人分别是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以及护军将军檀道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谢晦作为南朝宋的开国功臣之一,他为什么会走上了造反之路?谢晦出身于豪门世家陈郡谢氏,这个陈郡谢氏可是有着诸如谢玄、谢安、谢灵运等名人

  • 后人为什么会赞赏光绪皇帝 光绪在位时做出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光绪皇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家对光绪皇帝的了解可能都只停留在他是一个傀儡帝王的层面上,他的一生都被慈禧太后掌控着,是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但事实上,虽然光绪皇帝可能没有控制着那么大的帝王之权,但是在他在位期间依旧还是对大清做出了很多贡献,而这些贡献也正是后

  • 明孝宗朱祐樘小时候有着怎样的遭遇?他为何年仅36岁就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孝宗朱祐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佑樘之所以只活了36岁,这就要问问他老爹朱见深了。朱见深这家伙不靠谱,一辈子谁也不爱,偏偏就爱那个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爱一个就好好爱算了,朱见深还偏偏到处留情,四处播种。朱佑樘就是朱见深四处播种时生下的孩子。他看宫女纪

  • 姜瓖为什么不断叛变?明朝的灭亡与他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姜瓖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明朝的江山,就是姜瓖这个人给搞丢了。有人说这个帽子是不是扣太大了?我们看看姜瓖这家伙都干了些什么,就知道大明朝的灭亡是不是跟他有关了。李自成在宁武关和周遇吉血拼了很长时间,结果周遇吉愣是拼掉了李自成7万多人马。老李的精锐损失惨重,

  • 袁绍真的是憨憨吗 袁绍七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曹操的几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袁绍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是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这其中的功劳离不开曹操旗下的谋臣荀彧,那么问题来了,袁绍七十万兵马,竟然打不过曹操几万兵马,难道他是憨憨吗?这场东汉末年有名的“三大战争之一”的战争要从曹操出征前说起。在出征之前,荀

  • 李渊身为开国皇帝,为何会被李世民夺走帝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以自己的雄伟才略,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俭、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使得国泰民安,史称“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扩土,灭东突厥和薛延丽,征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说唐太宗因为英明仁爱备受后人推崇,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项羽为什么被称为霸王?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项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出身贵族的项羽项羽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直到现在还有他的许多传奇故事在荧幕上上演,那么被世人称为千古霸王的他到底有多厉害呢?秦二世而亡,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名将章邯,章邯带着苦力和奴隶作战,把陈胜,对,就是那个富贵了就别忘记兄弟们的

  • 吕布被抓时曹操还在犹豫 曹操最后为什么下手杀吕布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吕布被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导语:三国演义当中,有句话大家都听过叫做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说的就是在三国当中吕布的武艺天下无双,而吕布这名无双战将,他的一生十分出彩,但他的结局却让人有些感到有些悲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三国演义之中吕布的结局。吕布这个人虽然是当世的无双战

  • 宋高宗为什么要与金朝议和?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高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高宗的时代,正是金兵强大的时代,宋高宗一生生活在屈辱之中,甚至与金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绍兴和议”,甚至在岳飞即将把金赶出中原大获全胜的时候,接连下了12道金牌把岳飞召回,导致岳飞十年抗金作战生涯功亏一篑。这样来看,宋高宗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