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压着其他国家打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压着其他国家打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88 更新时间:2024/1/15 13:25:20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国实力,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长平之战堪称是秦国和赵国称霸的最后决战,但是赵国还是败在秦国的手中,随后秦统帅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国军队。即使赵国经历了这样的惨败,不光没有被灭国,还能够强势的压着打周边的游牧民族和燕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唇亡齿寒,魏国和楚国雪中送炭,帮助赵国抗住了秦国的进攻

虽然诸侯国都进行了变法,但是效果都不如秦国有效,秦国开始傲视群雄,诸侯国都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都明白天下只有赵国有能力与秦国抗衡。如果赵国灭了,其他六国也难逃灭亡的结局。

于是在秦国发动邯郸之战时,魏国和楚国派出大量的军力来帮助赵国抵抗秦国,有了后援的赵国,有了活下去的底气。

灭国之际,赵国上下一心,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置于死地而后生

吞下了长平之战的败果之后,赵国已经来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战国末期虽说是七国鼎立,但是实际上只有赵国和秦国在争夺天下,其他五国只是害怕国家被秦国所灭,而绑在赵国的战车上,看到赵国惨败,自然不能落进下石。

自古以来,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白起为了彻底消除赵国对秦国的威胁,不顾道义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而不久白起又接到秦王的诏令:一举攻下赵国国都邯郸,彻底吞并赵国。

但是白起深知赵国绝境之时的反抗力,明白再打下去肯定失败,于是就向秦王上书陈述利弊,劝诫秦王打消一举灭赵国的想法,但是意气风发的秦王并没有接纳,反而撤了白起的统帅,重新换帅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邯郸之战”。

最后的结果果真如白起所预料的那样,三十万秦军葬命于邯郸,赵国在生死存亡之际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力挫秦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军事蒸蒸日上,打下了一片后花园,储藏了深厚的底蕴

自进入战国时期以来,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和改革,以求争霸于天下。

首先进行变法的国家魏国,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很快富强起来;随后吴国任用吴起变法,吴国很快便称霸于天下;之后齐威王听从邹忌的建议,开始改革,很快便在朝堂上称霸天下;不久,申不害在韩国主持变法,韩国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随后燕国也开始变法,很快国富民强。

赵国一直以来受到北边游牧民族的威胁,但是游牧民族行动迅速,赵国一直未能消除威胁。在这同时,赵武灵王看到了其他国家变法带来的好处,于是赵武灵王说服满朝文武“胡服骑射”,开始了变法。

此时诸侯国之间的所有战争仍然是车战,赵武灵王改革后,赵国率先改“车战”为“骑射”,凭借着骑兵,赵国很快强大起来,随后不久,赵国就灭掉了中山国,一雪前耻,国力大增,随后赵国向北逐鹿,一改以前的局面,开始压着游牧民族打,占领了大量的土地。

游牧民族最厉害的就是马匹,扩充了土地的赵国有了自己的后花园,超时代开始大力发展骑兵,把战争的胜负从车站的比拼拉向了骑兵的对抗。

虽然长平之战后的赵国由盛转衰,但是在北方赵国是无可争议的霸主,仍然是压着游牧民族打,只要有百姓,赵国依然有源源不断的骑兵来对抗其他国家,所以其他国家不敢打赵国的主意。

长平之战后,赵国大败燕国、匈奴,杀鸡儆猴,打消了其他国家的狼心,并从燕国和匈奴索取了大量的物资,国力逐渐恢复。

长平之战后,跟赵国素有间隙的燕国认为“赵国已经日落西山”,于是派出军队攻打赵国来壮大自身。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衰落的赵国仍然不是燕国可以随意凌辱的,很是气愤的赵王立马任用老将廉颇为统帅,对抗燕国,廉颇不负众望,不光击退了燕国,反而一举打到了燕国的都城,逼的燕国割地求和。

打败燕国后,赵国有了燕国割让的土地和财物,国力逐渐恢复,同时赵国“杀鸡儆猴”,让其他国家明白了“赵国虽衰,但不可欺”。

此后不久,北边的匈奴也来打秋风,赵王继续任用名将李牧抵抗匈奴,李牧将计就计,诈败引诱匈奴进入赵国的包围圈,全歼匈奴十万大军,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步兵军团大规模歼灭骑兵的战争,此后赵国彻底消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把更多的兵力从背后拉到了面前,让其他诸侯国不敢轻举妄动。

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的失败后,还能存活下去,不光是赵国自身的底蕴深厚,也有诸侯国协助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了不纳妾,司马光都发生了哪些尴尬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为了不纳妾,司马光都发生了哪些尴尬事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司马光,字君实,山西人,宋真宗天禧三年,司马光出生于河南光山,因为他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山县令,因此为他取名司马光。在父亲的培养下,司马光从小思维敏捷,博学多识。司马光十岁左右,随父亲拜访时任殿中侍御史的张存,张存见司马光谈吐

  • 关羽和吕布都没有能突破曹操大军 赵云为何能突破重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赵云能突破曹操大军的重围,而关羽与吕布不行,但事实上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所谓的赵云能突破曹操大军的重围,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赵云从来就没有被曹军实在的包围过。所谓的长坂坡赵云的七进七出,其实和关羽与吕布所遭遇的情况并不一样。长坂坡

  • 论谋战韩信也不一定强过白起 韩信为什么看不起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和白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一代杀神白起在历史上那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智勇双全,屡立战功,号称身经百战却从无败绩,乃至现在说起来,大家都是以敬佩的眼光看待这位英雄。但很不巧,也有人“看不起”白起,他就是同样号称战神的韩信,论大军团正规决战韩信战绩比不上白起,论谋战韩信

  • 屡立战功的曹魏名将王凌,为何会被司马懿除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屡立战功的曹魏名将王凌,为何会被司马懿除掉,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曹魏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

  •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曹操为什么要杀一个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华佗和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前言若想对历史有所了解,文物或者史书以及口述材料是不可或缺的,无论哪一种方式,其中都存在一些弊端,想要了解历史过程,是需要通过多角度分析的。正如了解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需要通过不同的角度对这些人物进行分析判断,这样才能更加客观

  • 长孙皇后是什么出身?年幼丧父的她是如何成为千古贤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是什么出身?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长孙皇后是出生在隋朝时期的奇女子,她虽然年幼丧父,在舅舅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她不卑不亢,比名门闺秀还要得体。她依照父命,嫁给了比自己大三岁的李世民,与他在乱世中携手相伴。她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比一般男子还要睿智,李世民功成

  • 历史上曹操是否延缓了汉室的灭亡呢?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曹操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不久之后,汉献帝就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随后,汉献帝迁都许昌。等到十一月丙戌时,汉献帝再次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看起来,当时汉献帝不过是从一个诸侯的

  • 令妃被乾隆专宠20年,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延禧攻略》,我们或多或少地了解了剧中的人物,乾隆十三年被皇帝封为令妃,令妃虽说出身于汉军正黄旗,入宫也只是从宫女做起,但她能在众多宫女中脱颖而出成为令妃,凭借自身的魅力和聪明头脑,一步一步成为皇帝的宠妃,还能让皇帝独宠她20年,令妃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让皇帝独宠她20年呢?其中原因

  •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不在立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1332年7月18日生,洪武十五年(1382年)农历四月,马皇后突然抱病。八月,病逝,年51岁。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出生,1398年6月24日去世,享年七十一岁。马皇后去世的时候,朱元璋才54岁,在之后的17年中他

  • 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的李靖,曾和李渊是仇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唐朝289年的历史,可谓名将云集,灿若星河,但若论唐朝第一名将,非三原李靖莫属!李靖一生南平萧铣、辅公祏,一统江南;提三千骑兵攻灭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率诸将大战积石山,西定吐谷浑。此外李靖还不遗余力的奖掖后进,将平生所学传授给苏定方,为唐朝培养了又一位名将!李靖为唐朝的统一,以及对外战争立下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