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可怜又可悲的殉国皇帝-崇祯

可怜又可悲的殉国皇帝-崇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54 更新时间:2024/1/20 0:59:24

关于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有治国之才却无治国之运,从他哥哥手上接过了一个满目疮痍快烂的江山,踏上了十七年整饬、治国、征战、亡国的征途。也有人说他就是昏君一个,身在帝位十七年,毫无作为,死的时候竟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

历史上的崇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1611年出生的崇祯帝,十六岁登基即位,灭魏党、杀臣、战辽东、戡内乱,本来手下就没几个强将人才,不是被他杀了就是投降敌朝。国家有难,他的臣子各个哭穷,城破国亡文武百官归降李自成,自己只好上景山扯一根白布条吊死。自己上吊之前拿着剑上后宫,把妃子和女儿给砍了,一剑砍断了次女的左臂。

网络配图

于是有了金庸笔下的“独臂神尼”九难为报国恨家仇隐姓埋名,伺机刺杀满清皇帝反清复明,她就是传说中的长平公主。其实历史上的长平公主在满清入关第三年就归西了,被砍断左臂五天后醒来。国破家亡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刺激,看破红尘的她多次向顺治帝提交申请,请求出家为尼,可是满清顺治帝不准还让她跟周显继续晚婚,可是长平公主还是很抑郁,于是没过两年就病死了。

翻阅崇祯皇帝的简历,登基皇位时江山摇摇欲坠,山河满目疮痍,阉党动乱,文官抱团,辽东战火连天,民怨内乱四起,国破家亡儿女全死光了,确实挺惨的,本来不该沦落至此的。据野史爆料,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年纪轻轻的头发就白了,连鱼尾纹都有。虽然他这么努力,但是还是无法挽救大势已去的明朝,国运已败纵然他又万般才能亦能如何,还是沦为了亡国之君。

网络配图

十七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崇祯来说,他干的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文武百官个个腰包鼓鼓,像他们借钱打仗个个哭穷装穷,于是他只好从百姓身上搜刮。

一边下罪己诏说自己爱护百姓可是没有照顾好百姓,一遍又逼着百姓交钱,各种饷银,在辽东打满清的就叫“辽饷”。全国各地闹饥荒,外侮未初,内乱又起。内部矛盾的加剧直接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双重夹击最后被夹爆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然我很同情他,但是没办法他自己从登基开始除了灭魏党之后就一直在走错路,步步被人牵着鼻子走,恼火了就杀文臣平衡一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说实话,笔者十分同情崇祯帝,我觉得他十分的悲哀。他接手的江山不管如何人来治理,可能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网络配图

明朝开国时期的疆域根据地图推测可能有800多万平方公里,到明末就剩下一半不到了,基本被败光了,纵然崇祯再能干也回不去了。死还死的那么窝囊,挂死树梢,被李自成摘下来用门板抬走,后来用棺材装好放在东华门外放了三天。

明王朝的官员不祭奠自己的皇帝,反倒站在那等待李自成的召见。那些官员真是看开了,什么忠诚不忠诚,有奶便是娘,谁给发响管谁叫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从亭长到皇帝的传奇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的开国是刘邦,大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可是对于刘邦的生平,普通人就不甚了解了。本文就给大家详细讲述一下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生平。刘邦,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人(今江苏沛县)人。公元前202年称帝,在位七年,谥号太祖高皇帝。死后葬于陕西长陵。高帝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曾在

  • 大话秦始皇:历数中国第一位皇帝嬴政的功过是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六国,震烁华夏,成为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然而历来对其评价都是毁誉参半,很难有定数。历史控作为历史爱好者的首选网站,也对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做了简单的评判,仅作一家之言。1,统一六国。由于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施行,到了战国后期,秦国从西方小国,一跃成为七雄之首,通过不断地吞并战争,逐渐地侵占了

  • 揭秘梁武帝为何四十年不近女色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梁武帝有两个特点为后人传颂,一个是他的高寿,另一个就是不近女色!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为何梁武帝四十年不近女色。《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萧衍就开始不与女人同屋了。以他八十六岁去世算来,就有将近四十年没碰过女人。这对一个男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更何况一位帝王!剥开历史的迷雾,

  • 一代好色宰相冯延已生病为什么会怕老母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好理解,因为我们许多人都怕蛇。如果换做老母鸡,你还会怕吗?多半不会怕,因为老母鸡不会咬人。但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人,不怕蛇,却怕老母鸡怕得要死。他就是写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等名句的南唐着名词人宰相冯延已。冯延已,江苏扬州人,原本并不怕老母鸡,不但不怕,还非常喜欢吃。据载

  • 揭秘乾隆为什么不喜好13数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概是因为父亲在位恰好13年,以是乾隆登位之初,就对13这个数字抱有不祥的预期。他说:“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清高宗实录》)历史偶然候便是这么巧合。乾隆这个稀罕的预感竟然丝毫不差地实现了。这一年,乾隆遇到了两件“大不快意”的事,一件是金川战争举行到最困难的

  • 明朝枭雄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是投降了清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左良玉算起来也是明朝末期的一位枭雄,他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军以及后金的军队都作过战,并凭借着战功成为了南明初期实力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时他所部的军队,有八十万之众,号称百万。并以清君侧之名,试图打击以马士英、阮大铖为首的阉党势力。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如何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应该说,左良玉在明末

  • 解密清朝贪官和珅其实是个暖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人,都是有复杂性的,无法完全用简单的善与恶、是与非来评判。柴静曾说过一句话:当你了解世事的复杂性时,你便不会轻易地褒贬。的确是这样。能否看到这种复杂性,能否不轻易褒贬,能否不非黑即白一刀切地评判一个人或一件事,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体现。有一个人,可以作为这个道理的绝佳例证。他是和珅。和珅,可谓中国历史

  • 乾隆赏赐一次英国使团总额高达五十万两白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当英国使团刚刚出发时,乾隆皇帝就已经做好了隆重接待的准备。在清朝上下看来,接待一个首次来到中国的使团,是一个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宣传中国治理的伟大成就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算政治账,而不能只算经济账。乾隆前后连续多次下达详细的谕旨,亲自认真安排这次对外宾的接待工作。为了更好地接待英国人,皇帝特意任

  • 韩信冤死 揭秘刘邦杀韩信不为人知的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称病不朝,发发牢骚,这些都在刘邦所能容忍的限度内,毕竟功劳在身,威名远扬,一朝被囚心里不痛快,这都情有可原。只要你不惹是生非,我这里大可不必较真,睁只眼闭只眼谁都过得去。韩信偏不按着刘邦的心意行事,不仅嘴上有怨言,他竟然真的付诸行动了。——韩信叛汉自立有很多机会,北上占领赵国时他可以,拥有广袤富

  • 为什麽甄嬛不告诉果郡王孩子亲生父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甄嬛和果郡王允礼是电视剧《甄嬛传》里的一对苦命鸳鸯,经历了许多才在一起,又阴差阳错分开,最后又只能活一人。虽然两人的感情是以悲剧告终,但其实在剧中甄嬛和允礼是有爱情结晶的,那是在他们宫外一起生活的时候。图片来源于网络甄嬛离宫在甘露寺修行时,被专情的允礼打动,终于不顾身份的束缚和他相恋,两人在凌云峰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