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杀掉那么多开国功臣 为何对萧何最放心

刘邦杀掉那么多开国功臣 为何对萧何最放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5 更新时间:2024/1/22 14:13:18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闹革命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鬼,搞起了隐居。倒是有一个安安稳稳地做起了大汉丞相。此人是谁,就是萧何

网络配图

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就是县里的秘书,而且因为精通法律,是县令的好帮手。那个时候大家都看不起无赖出身的刘邦,只有萧何对刘邦好些。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有所交际往来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行,按照惯例,大家都以铜钱三百封一红包赠送,刘邦打开萧何的红包,里面却整整齐齐地装了五百铜钱。人送三百钱,已经是与工资匹敌的重礼,萧何是上司,破例送五百,是特别地有所表示。这件事,刘邦终身未曾忘却的,后来打下天下论功行赏时,他特别为萧何增加二千户的封邑,明言就是为了报答这二百钱,颇有些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侠风。

刘邦后来成为大汉天子,为何对萧何一直没有动粗:

其一,君子之交淡如水,刘邦一直没有走近萧何,两个人不像刘邦和樊哙周勃卢绾等,关系特别近。刘邦与萧何的家庭教育不同,品味性情迥异,二人之间,私下没有杯酒交接之欢,即使有事同席共饮,彼此间也是有礼有节。他们之间始终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互相欣赏,互相戒备,也互相协作。他们彼此欣赏对方所有而自己没有的长处,他们彼此对对方的毛病看得清楚,也不以为然,他们之间,都感觉得到互补的需要。刘邦和萧何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对等的士人之间的礼尚往来,颇有一点淡淡如水的明澈。

网络配图

其二,萧何做事低调,让刘邦觉得很放心。萧何这个人很顾大局识大体,可以看出刘邦的一生萧何出力最大。革命开始成全沛公当领袖,革命胜利成全刘邦做皇帝。举荐韩信带兵,从而一统天下,而经营后方更让刘邦无后顾之忧,功劳如此大,做人却小心谨慎,没有居功自傲的嫌疑。

其三,萧何善于自保。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汉三年,刘项在荥阳依旧僵持不下,刘邦多次派使者慰问萧何。明眼人或许都能看这中间的玄机,萧何却并未有所觉察。

后来,萧何手下一位鲍姓门客(鲍生)提醒他说,大王在前线御敌,风餐露宿,辛苦得很,却屡次派使者慰劳在后方的你,说明汉王已经对你起了疑心(有疑君心也)。考虑到你现在的个人处境,不如把子孙、堂兄弟中能够打仗的全送到前线去,汉王一定会更加信任你(上必益信君)。萧何一点就通,立马照办。等他的子孙、堂兄弟赶到前线大营,“汉王大悦”。

网络配图

其四,萧何能够侮辱自己的名声。当刘邦从前线凯旋归来时,百姓拦路上书,控告萧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刘邦回到长安后,萧何去见他时,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刘邦表面上让萧何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可内心里却暗自高兴,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

总之,刘邦是个聪明人,看透了自己,也看透了对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是为自己,更为了子孙后代,因此小心谨慎,刘邦对萧何一直很厚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蜀汉重臣诸葛亮为何不能称其为千古一相?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其实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官为相之忌。图片来源于网络诸葛亮身上的问题但诸葛亮对蜀汉忠心不二,真

  • 揭秘暴君刘昱 一天不杀人就感觉不舒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倪永孝被谁打死了,给暴君当药引,暴君宠婚日常

    后废帝刘昱是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他从小就有“多动症”,不折腾就全身痒。他的爸爸想为他铺上一条康庄大道,把潜在威胁统统消灭干净,希望儿子一辈子过得顺风顺水。事实证明,家长如果考虑到了子女的所有后路,那也是在为他考虑后事。网络配图他经常到宫外瞎逛刘昱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安排老师教他读书,可是老师根本管不住

  • 揭秘韩信为何不杀羞辱自己的市井无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为什么后悔杀韩信,刘邦不杀韩信能打过匈奴吗,杀韩信是刘邦的意思吗

    很多人读过史记,都知道胯下之辱的故事,据说:韩信少年的时候,经常挎着宝剑在界面上溜达。有个恶少借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

  • 为何项羽选择自刎乌江而不过江东山再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过江东会东山再起吗,如果项羽不自刎乌江,项羽为啥要在江边自刎

    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一壮举,引起了历代诗人的无限情思。他们认为,项羽虽在斗争中失败了,但他死得壮烈,不失为英雄本色,因而,李清照在《乌江》中写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歌颂项羽是“人杰”和“鬼雄”。那么项羽他为什么会不肯过江东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西

  • 汉武帝最贵的艳遇:十万生命作礼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最贵的表排名,汉武帝最爱的四个女人,汉武帝宠爱的五个女人

    话说风流倜傥的汉武帝是个好色的人,常在宫廷内外导演艳遇之事。汉武帝对喜欢的女人往往不计成本不计代价,譬如对李夫人,就“博爱”到宠幸她身边的所有人,爱屋及乌波及的范围极广。《名利场,男人事》(新星出版社出版)一书称汉武帝“为了讨好一个女人,把十万人的生命作为礼物”,说的便是与李夫人有关的事。皇帝大都好

  • 惊人真相,李世民三兄弟中谁的心机最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打不过刘黑闼,李世民的报应,李世民让袁天罡斩龙脉

    亲们都知道唐朝开国的三位小伙伴: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三位可谓各有特色,李建成温和,李世民老成,李元吉霸气。但他们中最才是真正的大忽悠呢?我们介绍一下两起比较奇怪的事情。一件是杨文干事件。这个事件很简单,李建成的老部下庆州都督杨文干突然要造**,趁唐高祖李渊去仁智宫度假的时候起兵。李建成为了共襄

  • 戏说清末曾国藩与左宗棠之间的恩恩怨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左宗棠被谁所害,左宗棠劝曾国藩反清,左宗棠骂曾国藩

    按理说他们就算成不了好朋友,也不至于弄到形同水火的地步。曾左二人是湖南同乡,当年曾国藩在湖南办湘军时,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早期的曾国藩与左宗棠曾国藩后来在太平天国的场子中发达起来,督两江,领四省,旗下幕僚更是人才济济,一时出现了“天下提镇无不出于曾帅”的传言,人气那是相当地旺。左宗棠虽未进士及第,但

  • 唐太宗最爱的那个女人是谁,武则天连边都沾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贵妃最爱的男人是谁,说一个女人像武则天什么意思,武则天最爱的男人是谁

    在李世民的生命中,最重要、最难忘的女人有两个,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就是他的妻子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贤德皇后,这从她的谥号为“文德圣皇后”也可以体现出来。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她的祖先为北魏宗室,父亲名长孙晟,为隋朝的右骁卫将军,母亲也是名门闺秀,为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长孙

  • 李渊夺取长安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攻取长安之战,谁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高祖李渊之死

    李渊在高句丽战争结束后,荣升新一代剿匪队长,四处镇压叛乱,并且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利用远在河东的长子李建成,招兵买马,同时对待在身边的李世民,言传身教,权谋、兵法。李渊的儿子们,表现的都很出色,在经常的四处剿匪后,李世民逐渐得到了李渊的信任,同时公元617年,李渊官拜太原留守。史书记载,李渊和李世民

  • 天京保卫战曾国藩为什么纵容兄弟曾国荃屠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杀了多少太平军,曾国藩南京屠城多少人,曾国藩给曾国荃的信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都是后代历史学家关心的话题,而且根据后来的历史学家证实,在这场战争中曾经发生过一次惨烈的大屠杀事件,天京保卫战曾国藩纵容曾国荃屠城,使得城中的老百姓大多数死伤惨重,甚至有人说在天京保卫战中一共有50万人死于非命,有大量的金银财宝被掠往了湖南。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后来的历史学家证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