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祯皇后郭氏为何被废?她是被宦官毒死的吗?

赵祯皇后郭氏为何被废?她是被宦官毒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69 更新时间:2024/1/15 19:22:37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13岁继位,24岁亲政,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久的帝王。宋仁宗虽然创造了“仁宗盛世”,但他的个人婚姻是非常“拧巴”的,尤其是和第一位皇后郭皇后之间的感情,让人在一度非常纠结。郭皇后入宫8年多被废,然后离奇死亡,《宋史》怀疑她是被宦官毒死。最为蹊跷的时候,宋仁宗竟然不调查皇后死因,疑云重重。最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为大家揭开真相。

宋仁宗赵祯生于1010年,是宋真宗的第六子,也是宋真宗当时唯一的儿子。宋仁宗出生后,宋真宗为她取名为赵受益,对外宣称赵受益乃是宠妃刘娥所生,因此立刘娥为皇后。实际上,赵受益的生母是李宸妃

赵受益5岁被封王,8岁被立为太子,并且改名为赵祯,13岁那年,宋真宗去世,宋仁宗登基。因宋仁宗年幼,宋真宗留下遗诏,太后刘娥垂帘听政:

真宗崩,遗诏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宋史·仁宗本纪》)

宋仁宗从小性格柔弱,太后刘娥对他又十分严厉。因此,即使宋仁宗贵为皇帝,他在刘娥面前也处处顺从。两年后,宋仁宗15岁,到了成婚的年龄,刘娥下旨,开始从各大世家中挑选适龄秀女,以作备选。

宋仁宗当时情窦初开,他首先看中的是王氏。《挥麈后录》记载:

先是昭陵聘后,蜀人王氏女,姿色冠世,入京备选。章献一见以为妖艳太甚,恐不利于少主,乃以嫁其侄从德。

有一个叫王蒙正的蜀地商人,通过托关系把自己的才貌双全的女儿送到宫中备选,被宋仁宗看中,但刘娥认为王氏太过妖艳,对年少的帝王不是好事,于是便把王氏赐给了刘娥的侄子刘从德为妻。

然后,刘娥从众多女子中挑选两人,分别是郭氏和张氏,这两人都出自功勋之家。宋仁宗看中了张氏,结果刘娥却给他指定了郭氏为皇后。

初,帝宠张美人,欲以为后,章献太后难之。(《宋史·郭皇后传》)

特别是“章献太后难之”这句话,可以看出宋仁宗非常不满。他最初看重王氏,刘娥把王氏赐给了别人,他又看重张氏,刘娥偏不选张氏,宋仁宗当年只有15岁,认为太后是故意刁难自己,因此和刘娥的关系渐渐疏远。

在封建社会,元配妻子位居正位,夫妻感情应该很好才对,然而,因为郭皇后本就不是仁宗所选,再加上郭皇后脾气憨直,跋扈善妒,宋仁宗并不喜欢她。但她是太后选的,宋仁宗又不得不多般隐忍。

公元1033年,太后刘娥去世,宋仁宗终于“挺直腰杆”,当家做主,便不怎么理会郭皇后了。郭皇后醋意大发,常常对后宫其他嫔妃发脾气。一日,宋仁宗在嫔妃尚氏和杨氏处,尚氏便对宋仁宗说郭皇后的坏话,恰巧郭皇后路过,一时怒不可遏,冲进去就要报答尚时,宋仁宗急忙阻拦,郭皇后守不住力气,一下打在了宋仁宗身上,在宋仁宗的脖子上留下深深的伤痕,宋仁宗因此非常生气。

一日,尚氏于上前有侵后语,后不胜忿,批其颊,上自起救之,误批上颈,上大怒。(《宋史·郭皇后传》)

这时,另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宰相吕夷简。吕夷简在宋仁宗废后的过程中,给宋仁宗极大的动力,因为吕夷简和郭皇后有“仇”。

几个月前,宋仁宗刚刚亲政,开始清理太后夏竦、张耆等党羽,宋仁宗本来很信任吕夷简,但郭皇后却说:“吕夷简当年依附太后,他也是太后党羽。”据《宋史·吕夷简传》记载:

夷简亦罢为武胜军节度使……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而夷简素厚内侍副都知阎文应,因使为中诇,久之,乃知事由皇后也。

吕夷简被罢免,内心非常不解,宫中的宦官阎文应是吕夷简的心腹,从阎文应那里得知,原来是郭皇后在“捣鬼”。几个月后,吕夷简复任宰相,便一直在寻找机会对付郭皇后。而郭皇后误打宋仁宗,给了吕夷简一个绝佳的机会。

且说宋仁宗被皇后误打,吕夷简早已从阎文应那里得到消息。见到宋仁宗后,吕夷简装作大吃一惊,然后得知郭皇后竟然敢对皇帝“施暴”,顿时咬牙切齿,说出废后的三大理由:

(一)从古至今,皇后打皇帝,闻所未闻,皇后如此凶悍,断不可留。

(二)皇后入宫8年多,没有诞下一男半女,符合“七出”之一。

(三)陛下想做千古明君,就需要有一位贤德的皇后辅佐,郭皇后跋扈善妒,不能做中宫之主。

其实,宋仁宗的内心,也是想废皇后的,但北宋开国80多年来,还没有废后的先例,宋仁宗担心自己扛不住那些谏官。这时吕夷简看透了宋仁宗的心思,他又劝谏说:

“光武,汉之明主也,郭后止以怨怼坐废,况伤陛下颈乎?”(《宋史·吕夷简传》)

意思是:光武帝刘秀是一代明主,他还废了郭圣通呢,难道陛下就不能废了打伤你的皇后?

宋仁宗被吕夷简如此撺掇,立即同意废后。虽然范仲淹等谏官集体反对,但宋仁宗铁了心,终于把郭皇后废了。《宋史·郭皇后传》云:

后遂废,诏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居长乐宫。

为了掩人耳目,宋仁宗对外宣称皇后想出家修道,所以封他为净妃,让她住在长乐宫。

宋仁宗的性格并不干脆,没多久,娶曹皇后入宫,宋仁宗又想起了郭皇后,毕竟是结发妻子,宋仁宗想郭皇后一个人在长乐宫不好过,便派人悄悄去接郭皇后。没想到,郭皇后非常硬气。

帝尝密令召入,后曰:“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宋史·郭皇后传》)

郭皇后的意思是说:你接我回去可以,但必须在百官面前重新立我为皇后!当时曹皇后已经被立为皇后,宋仁宗因为娶曹皇后的事情被百官弄得焦头烂额,郭皇后提这个要求,简直是要了宋仁宗的命。宋仁宗心想:朕的这位元配夫人不知悔改,已经无可救药了,你也别住在皇宫了,以免弄出什么乱子来。于是,宋仁宗派人把郭皇后送到宫外的瑶华别宫去了。

不久后,郭皇后生了一场小病,宦官阎文应曾带药去给她看病,不久,郭皇后病逝。《宋史》云:

属小疾,遣文应挟医诊视,数日,乃言后暴薨。中外疑阎文应进毒,而不得其实。

《宋史》直接怀疑是宦官阎文应下毒,但因为没有证据,最后加一句“不得其实”。

的确,一场小病就死了,郭皇后之死,充满疑云。要知道《宋史》是元朝时期编纂的,其内容详实度曾被饱受质疑。宋仁宗时期名臣如云,其中大史学家司马光便是其中之一,司马光曾写过一部宋朝史料,名叫《涑水记闻》,在这部书中,司马光也怀疑郭皇后死的蹊跷,因此多番调查,最后写道:

上游后园,见郭后故肩舆,凄然伤之,作庆金枝词,遣小黄门赐之。且曰:“当复召汝。”夷简、文应闻之大惧。(司马光《涑水记闻》)

郭皇后被废后,宋仁宗游园,看到了郭皇后以前使用的肩舆,非常感慨,便派小太监将自己所作的“金枝词”赐给郭皇后,并且给郭皇后传话:“朕即将召你回来。”吕夷简和阎文应二人听到后,非常恐惧,生怕郭皇后重新翻身。

会后有小疾,文应使医者故以药发其疾,疾甚未绝,文应以不救闻,遽棺敛之。(司马光《涑水记闻》)

当时郭皇后正好生了一场小病,阎文应让御医开了一些能让病情更严重的药,郭皇后病得越来越重,阎文应却不施救,等郭皇后断气,便装到棺材里入殓了。

要知道,当初宋仁宗废郭皇后时,那些谏官们都集体反对,如今郭皇后被废不久便死了,谏官们更加激动,大家群起上奏,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臣为谏官,言郭后未绝数日,先具棺器,请推按其起居状。上不从,但以后礼葬于佛舍而已。(司马光《涑水记闻》)

例如,北宋名臣王尧臣当时是谏官的代表人物,他上奏说,郭皇后没死几天,就装棺入殓,这非常蹊跷。请求宋仁宗彻底调查郭皇后的日常生活记录,查出郭皇后的真正死因,但宋仁宗当时不同意调查。

宋仁宗为何不同意调查呢?因为此时他已经对郭皇后彻底失望了,郭皇后之死,蹊跷不蹊跷,宋仁宗都不在意,他最担心的是,若真查出点什么,自己这个皇帝会被谏官们“生吞”了。所以,宋仁宗坚决不调查,只是答应用皇后的礼仪来安葬郭皇后。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向我们揭秘了郭皇后的死因,以及宋仁宗对郭皇后之死的态度,读完之后,让人感慨万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檀道济在刘宋建立过程中功劳极大,为何难逃被清算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檀道济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一、刘宋源起宋朝(非赵匡胤建立),因建立者为刘裕,故称刘宋,又称南朝宋,是著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刘宋的起源是因为东晋后期,朝纲腐败不堪,地方军阀割据,其中,桓玄率先反叛司马家族统治,攻入建康,建立楚朝。而出身草根的刘裕抓住时

  • 吕布和关羽相比 两人谁对曹操的威胁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对曹操的威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从正史角度来看,吕布和关羽之间,显然吕布对曹操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关羽。关羽事实上对于曹操的威胁时期非常短。也就是历史上,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大半的荆州开始野心勃勃想要入侵川蜀之地时,关羽被刘备委以重任镇守荆州。关羽在刚镇守荆州时也就是确

  • 曹髦是如何获得帝位的?他为什么会在作战中被刺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曹髦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驱车死南阙,天子仗剑行”——魏国血性皇帝曹髦(máo)一、曹髦继位曹髦是曹丕的孙子,生于东海王宫,自幼聪颖,被封为高贵乡公。闲暇之余,曹髦擅长诗文和绘画,创制了九言诗,在画画方面,有一说是中国最早成为画家的皇帝。从上述可见,曹髦是一个远离政

  • 关羽和吕布相比 两人究竟谁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和吕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里面,最出名的两位武将应该就是吕布和关羽了。吕布被称作是“三国第一武将”,在民间所流传“三国二十四名将”的顺口溜中,吕布也是排在第一位的。关羽则是由于其突出的个人能力被后世尊为“武圣”,又因为其忠义也被称为“关二爷

  • 朱元璋一向是薄情寡义 朱元璋为什么对马皇后不离不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要说中国历史上出名的皇后还真不少可谓世人如此称颂的还只有她一个人,她就是孝慈高皇后 马氏也是朱元璋背后的那个女人。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共有22位妃子但他为什么唯独对马皇后情有独钟呢,今天我们就根据真实的历史记载来聊一聊马皇

  • 刘备伐吴是正确选择? 为何拖两年才为关羽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夷陵之战是为了关羽报仇吗,刘备伐吴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吗,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

    在三国演义中,把刘备讨伐吴国的原因归结为为关羽报仇,这符合人情而不符合历史。。其实,这个决策是刘备精心谋划之后做出的一个战略决策。当初,他确实有机会击溃吴国!网络配图这次的作战可以说即使从战略上讲也没有太大的失误,刘备伐吴时候已经六十二岁的高龄了,即使是没病没灾的,也活不了几年了,自己儿子什么德行,

  • 马踏匈奴 将军的命运: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长安城北渭水大桥外,征旗猎猎,玄甲铁骑,引马举刀,肃然列队而立。白幡素服,哀声连连。这支军队非为出征壮行,而是在送别,送别他们战功赫赫、威名远播、史册彪炳的最高统帅——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卫青乃骑奴出生,从小贫苦,因异父姐姐卫子夫被皇帝纳入宫中而从军征战。不过,从奴隶到将

  • 揭秘卫青霍去病为何能击溃强大的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是名将,这个历史上从来就未曾否认过。“飞将军”声名远播,也是毫无争议的。但是李广也确实不如卫霍,这个并没有什么争议。为什么?李广、程不识、韩安国,乃至于郅都,他们都是汉之名将。其中李广更是其中皎皎且声名远播,但是他们改变不了大局势,始终是处于防御作战的地位。而要改变汉匈之间军事力量强弱的对比,仅

  • 揭秘东吴第二任皇帝为何被废 因其妃子泄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孙綝希望小孩子孙亮不要多嘴,老老实实听大人的话。14岁的孙亮是皇上,当然恼火,心想:你要搞清楚究竟谁是老大。但内外都被孙綝控制,不能明里灭了他,只能暗暗地积蓄力量,偷放冷箭。他先要找自己的同盟军。第一个就是孙权的大女儿孙鲁班。当年立孙亮为太子,孙鲁班就是坚定的支持者。现在情人孙峻死了,弟弟孙綝对她又

  • 春秋末期公子光即位为什么叫阖闾而非吴王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吴王阖闾(hé lǘ)又作阖庐,姓姬,名光,吴王诸樊之子,故又称“公子光”。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为“春秋五霸”之一。网络配图吴王阖闾我们都知道,他叫做公子光,那为什么后来他即位以后,又要将公子光改为阖闾?吴王阖闾这个名字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我们从《史记》的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