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火烧新野属杜撰:只是文职 没带兵打仗

诸葛亮火烧新野属杜撰:只是文职 没带兵打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34 更新时间:2024/1/16 19:38:59

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故事十分流行。但历史却是另外一番样子。

小说中,诸葛亮被刘备“三顾”之后,体面出山。他出山之后先烧了两把大火,第一把火烧博望坡,第二把火烧新野,尤其是后者,烧掉了刘备苦心经营了8年的地盘。这把大火烧过1000多年后,还能找到当年的遗迹吗?这把大火的真相如何?

小说中,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一战成名之后,并没有在博望坡驻扎,而是选择了撤回新野。诸葛亮明白,博望坡兵败之后,曹兵肯定会卷土重来,刘备面临的危机不逊于之前。

从博望镇到南阳,不过30公里的路程;从南阳到新野,不过60公里的路程;这一段路程平畴沃野,一马平川,毫无山河之险。

其实我们也明白,我们正行走的地方处于南阳盆地之中,这样的地形,对于双方来说,并无可利用的优势资源。交战双方,凭借的只能是实力。而这种实力比拼的焦点,将会在新野体现。

网络配图

根据传说,南阳盆地原来只不过是个湖泊,我们将去的新野,就在湖泊的湖底。只是在战国时代,湖泊消失,湖底形成了新的平原,开发出新的田野之后,便有了新野名字的由来。

这只不过是新野名称来历的说法之一。根据历史记载,新野在西汉初年便置县,后屡经更迭,到东汉建武元年才又重新设立了新野县。

三国时代的新野县,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其面貌。沧海桑田,能改变地貌的因素有很多,更何况,在新野,还有一场更甚于博望坡的大火正要燃烧。

刘备在新野经营八年

撤回新野的时候,刘备并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危机还需要通过火的方式来解决。

在刘备的意识里,新野是他实现理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公元200年起,他被曹操打败、投靠刘表时,即遭到刘表的疑忌,被派到新野来充当战争的炮灰。但他并没有灰心,在寄人篱下的情况下,反而奋发图强,搞得新野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物阜民丰。曾有儿歌赞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当时的情形。

火烧新野之前,刘备一直在此屯扎,8年的时间,让他过上了稳定的生活。而之前的十几年间,他东奔西走、南征北战,拥有过自己的地盘,可随即又都丢掉了。他跟过陶谦,跟过吕布,还跟过曹操和袁绍,一个颠扑不破的定律是,除了曹操之外,他依附上谁,谁就很快身死国灭,这对于28岁才开始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刘备来说,无疑是十分沮丧的。青春渐渐消失,40多岁的刘备在新野苦心经营之外,开始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让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有一帮出众的兄弟相追随,但还缺乏一个运筹帷幄的人物来综合管理这些人才。

于是,便有了“三顾茅庐”。他请出了智谋过人的诸葛亮。这也是其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诸葛亮的表演时间

刘备通过8年时间经营的新野,一夜之间成了诸葛亮的表演舞台。这是继火烧博望坡之后,诸葛亮的第二次表演时间。

出演的一方是曹操的50万大军,一路嚣张的气焰吓得刘表的小儿子刘琮不战而降,但这却没有让诸葛亮惊慌,他一面布置人马撤往樊城,一面设下妙计。

网络配图

叫关羽引一千军兵到白河上头埋伏放水;叫张飞引一千军兵埋伏博陵渡口,等关羽放水后掩杀;叫赵云引三千军兵埋伏西、南、北三门准备放火;又叫糜芳刘封带两千军兵去新野城外三十里鹊尾坡布下疑兵。

诸葛亮果然神算。曹军如约而至,遇到疑兵欲战不能,只好躲在新野歇马。诸葛亮早已设了空城计,赵云的三千人马已先于城内人家屋上,藏了硫黄焰硝,只等待曹军入房安歇。

是夜,果如诸葛亮所料,狂风大作,新野“满县火起,上下通红。是夜之火,更胜前日博望烧屯之火”。

曹军践踏死伤很多,撤退到白河边上,又遭关羽水淹,逃到博陵渡口,又被张飞掩杀一阵。一切皆按照诸葛亮的表演步骤进行,连撤退到樊城的安排,也是诸葛亮事先预定的。

诸葛亮前期很少用兵

火烧新野,是火烧博望坡之后,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再一次展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但寻根究底,这把火烧得实在蹊跷。在史籍中,很难找到诸葛亮火烧新野的记载,甚至连火烧新野这件事情本身,也没有明确的记载。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火烧新野一事,像火烧博望坡一样,只字未提。甚至火烧新野这件事,也难找到记载:《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刘备博望坡设伏兵之后,屯扎在樊城,并非在新野;曹兵到来时,他过襄阳前往江陵,也是从樊城出发的,根本没有火烧新野一事。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也说当时的刘备屯扎在樊城,从樊城开始撤退的。显然,火烧新野一事也没有提到。

到了《三国演义》之中,这场关于火的战争便演绎得活灵活现,这完全是罗贯中的功劳。实际上,诸葛亮被“三顾”之后,诸葛亮出山以后的第一份功劳,其实是过江东,劝说孙权,联合抗曹。《三国志·诸葛亮传》说,赤壁之战以后,“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这个时候,诸葛亮才做到军师中郎将,工作也只不过是收税的活儿,根本没有上过一线打仗。

诸葛亮第一次上阵,是在刘备攻打四川的时候,兵困葭萌,庞统战死,没有办法,才召“(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四川平定,“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仍然是文职人员。

说诸葛亮用兵如神,起码在刘备生前是看不到的——刘备很少让诸葛亮带兵,并且,似乎也不是很信任他。

这,或许是事情的真相。

网络配图

火烧新野有遗迹?

关于罗贯中的这场演绎,新野县文物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火烧新野现在还存在火烧的遗址,在古城区1.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地下1.2米处曾挖到炭灰、古房基和古兵器等。

这片古城区现在住着七八千人,主要的街道经营着日杂百货,还算热闹。

古城门与一条老街道相连,高约3丈、宽约2丈,传说这里原为一座老城门,新中国成立前被毁,现存的不过是1995年的重建物而已。

新砖水泥,了无旧痕,悠远的历史里,不着一点想象的痕迹,这样的建筑,让人不觉怅然。

倒是离城门不远的政府街一侧,还存留着一处被称为“汉议事台”的遗址,让我们流连了一番。

这座议事台为刘备请来诸葛亮后,专门修建用来议事的。

议事台下的小门终日紧闭,很少有人登临。远远望去,台上建造有双层的阁楼,阁楼里摆有石凳石桌,可容四人对坐闲谈,似乎还真有议事的景致。

据传,原来的议事台台基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其楼修建有八角,以示八卦之意。这说明除了议事之外,诸葛亮当时还在此外观天象、内望气脉,为刘备运筹帷幄。

最神奇的是,阁楼屋脊上设有八条神龙,传说是诸葛亮为防御火灾而特意设计的。这八条龙面对八方,哪一方烧大火,哪一方的龙头就会自动喷出水来。这样的设置,在当年火烧新野时,虽然满城起火,全城房屋尽成灰烬,但唯独议事台毫发未损。

过议事台,拐入一条五六百米长的小巷,这条小巷被称为汉文化小巷,参差不齐的民居墙壁上,雕刻着不少浮雕图案,三顾茅庐、火烧新野、马跃檀溪,诸如此类的三国故事,都有体现。

小巷的尽头,就是汉桑城小学。著名的汉桑城,就在这所小学院内。进入院内,一眼便看到了号称“世界最小的城”的汉桑城,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全部由砖石砌成。城内种植有一棵两人合抱粗的古桑,这棵古桑相传为三国时关羽所植,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汉桑城因此而得名。

网络配图

说起这棵古桑的来历,一位站在汉桑城旁的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刘备屯兵新野时,让关羽在城西门扎寨,寨旁有一个靠门前桑树养蚕为生的张姓老汉。一天关羽操练归来,顺手将赤兔马拴在老汉的桑树上。不料赤兔马饿极了,把桑树啃了个“对头圈”,这棵桑树因此枯死。刘备知道后,责令关羽重植一棵作为赔偿。关羽慨然应允,植树之后,用砖石围护起来,以示爱树爱民的诚心,后来诸葛亮火烧新野,可这棵树并没有被烧死。

与古桑齐名的,还有一棵“挂剑树”,相传是刘备屯扎新野时,舞剑之后休息时挂剑的地方。这其实是一棵皂荚树,相传元末明初时已死,现在看到的是根侧长出的与原树相仿的另一棵树。

新野城内,相传还有太子阁,这是刘备屯扎新野时甘夫人所住的阁楼,因太子阿斗在此出生故名之太子阁。因为“文化大革命”时被破坏,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看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家排行榜 曹操仅排第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家你知道都有谁吗?他们的排名又是怎样的你知道吗?从古到今军事家一直都是那么的吃香。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家排行榜,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军事家们。1、孙武孙武,字长卿,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惠民县)人,祖父田书为齐大夫,攻伐莒国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封采地于乐安。

  • 为何古代皇帝之妻被称作“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除了秦始皇以外,好像剩下的皇帝都封了皇后。皇后顾名思义就是与皇帝并肩的女人,也是天下女子的行为典范。可是为什么皇帝之妻要被称作“后”,不是其它的称呼呢?网络配图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帝制开始,国家最高的统治者就被称呼为皇帝,而皇帝这个称呼的出现是因为秦始皇认为功过三皇德过五帝,所以成为皇帝,但是

  • 关羽为何能成神:清朝中叶全国关帝庙高达30万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神,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人造的,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另一种是人变的,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关羽、岳飞。人造的神,高高在上,安享人间香火。人变的神,离人间很近,人间冷暖,世道沧桑,都会影响到他的神性与神位。过去的封建帝王,在位时个个都是“真龙天子”,连上界的诸神都要听其差遣、为他们服务。一旦王朝覆

  • 史上最强“外交官”:姚贾舌战四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自古至今,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外交是显然必不可少的,正所谓:弱国无外交。我们来看下古代最强外交官,究竟有多厉害?战国时期,秦国独大,那时候没有高科技没有任何的联络方式,出使就变成了是唯一的方法。然而使者代表国家出去了,君王也没有任何方法再去联络那位使者了,想要联络就必须再派一位新的使者去联络那

  • 荒淫的万历明神宗真的一夜连进九次洞房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十七年,即公元1589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了一篇奏章,其中批评明神宗纵情于酒、色、财、气,并献“四箴”。对九五至尊皇帝的私生活这样干涉,使明神宗非常恼怒。幸好首辅大学士申时行婉转开导,说皇帝如果要处置雒于仁,无疑是承认雒于仁的批评是确有其事,外面的臣民会信以为真的。最后,雒于仁被革职为

  • 四大躺枪皇帝:他们本不该成为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对于古代历史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史书和文物,但在历史上,乱臣贼子为正名篡改史书的事情并不少见,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了本不该被扣上暴君之名的四大皇帝,一起看看吧。1、商王帝辛首先我要说商纣王,这个纣字含义有暴虐的意思,并不是帝辛的帝号,而是周给他的谥号。网络配图帝辛从小履力过人,天资聪颖。成为皇帝后,

  • 秦始皇的一生被哪三样东西毁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始皇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坐上了皇位,并且得到很大的权力。他的事迹被后人所铭记,但是纵观他的一生,有好有坏。其中三样东西毁了秦始皇的一生。网络配图先吃苦后富贵的人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贪婪,且又吝啬。早年在邯郸与母亲相依为命吃尽苦头的嬴政也不例外,而且这种特点表现得格外明显。因为,一、他是至高无上的

  • 被称为帝国余晖的唐朝永贞革新为何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后代专家认为永贞改革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唐顺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把权力从宦官和藩镇割据手中抢过来,所以永贞改革推出的33项政策中绝大一部分都是针对宦官专权和地方乱政的,永贞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皇帝重新统一大权,使得中央开始集权,权力才是永贞改革最根本的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其

  • 孝子皇帝汉文帝:爱美女更爱美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薄王太后成了薄皇太后,薄氏家族也受到尊崇。不过可惜魏媪没能活着看到女儿实现预言的那一天就死在了代国,下葬栎阳,未能与丈夫合葬。薄太后的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早死的父亲薄生追封灵文侯,母亲追封为灵文夫人,分别享受祭祀。除此之外,刘恒还重赏了魏氏家族的每一个人,并且让魏氏家族中的一人也得到封侯。在婚姻生活

  • 从鸿门宴到四面楚歌短短四年项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从鸿门宴上项羽的失策,看其失败。揭秘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百战百胜却一败涂地?图片来源于网络从鸿门宴看项羽为何会输先说项羽,宴会开始,要杀的人来了,放在自家案板上的肉却飞了。指挥决策不坚定,听从项伯劝说,没有完全执行范增的建议。临机处置能力弱,让项庄现场实施刺杀,时机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