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神宗怠政的表现是什么?他怠政真的是因为腿疾吗?

明神宗怠政的表现是什么?他怠政真的是因为腿疾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09 更新时间:2023/12/31 18:38:44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神宗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万历十四年(1586年)九月十六日后,明神宗朱翊钧接连几天免除常朝,九月二十八日,明神宗晓谕内阁,称自己近日头晕眼黑,乏力不起,已经在吃药养病。这一次不处理政事一直延续到到同年十一月明神宗在南郊祭祀天地时才停止。虽然怠政的时间很短,但这只是明神宗在万历年间怠政的开始,也是此后的怠政带来了明代政治的灾难性后果。那么明神宗为什么要怠政呢?本文尝试来探究一下。

明神宗是如何怠政的

1.不见大臣。

明神宗怠政在清朝的《明通鉴》,《明史》里面被过度夸张化。《明通鉴》记载在万历四十三年,明神宗已经不见廷臣有二十五年了。《明史 何宗彦传》记载则是万历四十六年时,明神宗已经没有视朝三十年。不过这都带有很强的夸张化,但在实际上明神宗确实很少接见大臣了。

明代皇帝接见大臣的方式主要是每年元旦群臣朝贺皇帝,平时的常朝,皇帝接见内阁学士等形式。这都是皇帝加强和外朝联系,使得国家正常运行的标志。但这三种形式在明神宗时期都被减少甚至免除。

首先是群臣朝贺皇帝。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元旦,发生了日食,由于古代的天人感应学说让百官和皇帝感受到了压力,明神宗就没有举行元旦朝贺,自此之后元旦朝贺被免除了,《明通鉴》记载“自是,每元旦皆不视朝矣”。万历十六年(1588年)之后,常朝不再正常举行。也就是臣子正常朝见皇帝的早朝、午朝被免除。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三月,首辅申时行建议改革原来升授官需要面见皇帝谢恩的制度,只要皇帝免朝三日,就不要面见皇帝了。明神宗同意了申时行的请求,从此常朝明神宗基本上很少去。明朝皇帝虽然怠政,但是还是会接见内阁大学士商量政事和处理紧要事件。明神宗时期内阁大臣想见一下明神宗却难于登天。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当时明朝征讨杨应龙叛乱成功,明神宗要前去观看受俘,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就想援引万历三年(1575年)内阁大学士陪同皇帝观看献俘的例子,想去面见明神宗,结果被拒绝。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内阁大臣赵志皋要求面见明神宗商议抗倭援朝之役,面对军国大事,明神宗再次借口养病不见赵志皋。

2.不再进行正常的皇帝仪式。

明代皇帝通常有两个仪式需要亲自处理:一个是皇帝需要在春夏秋冬四季前去太庙祭祀;另一个是皇帝需要举行经筵日讲。

在中国古代,皇帝所做的一切礼节性的行为都是具有政治含义的。太庙的祭祀是皇帝向全国表示孝道的行为,儒家以孝治天下,皇帝需要亲为表率,维护纲纪。而经筵日讲是为了皇帝研读经史而特意设置的御前讲席,在这个御前讲席上皇帝可以和大臣讨论朝政,虽然在此后被严重仪式化,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研讨治国理政原理的功能。

很可惜,明神宗都没有做到:

万历十四年(1586年),明神宗让徐文璧代替自己前去太庙举行祭祀,除去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神宗短暂举行一次太庙祭祀,从此以后都是明神宗指定官员举行太庙祭祀。自万历十四年(1586年),明神宗开始以有病为借口免除经筵日讲后,经筵日讲开始时断时续,直到万历十六年(1588年),申时行等人上奏可以把经筵日讲的讲稿传递到大内让明神宗阅览。于是明神宗不再举行经筵日讲。

3.不处理大臣的奏章

在明代制度下,奏章的处理是由内阁处理,司礼监批红,再发出去由行政机构执行。很可惜在明神宗时期,大批奏章被留在皇宫内不发出去,被称为“留中”,这使得明朝的行政机构无法处理和执行重要的事情,政府的职能接近停摆。这在万历时代体现的十分明显。

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内阁大臣曾奏请神宗把御前的奏章即刻赐予外发,可见在奏章留中不发已经很严重。到了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内阁大臣赵志皋提出意见,他说:“章奏有留中不下者,而近日为盛。”;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刑部侍郎吕坤说:“今章奏半停”;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内阁首辅方从哲说:“日行本章,全无票发。”

这种留中不发的行为引起了朝臣的愤慨,但是明神宗不予理睬,也不处理,继续这样的行为,可以说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明神宗怠政是因为腿脚有病吗?

网络上的一些人对于明神宗有着很深误解,他们认为明神宗腿脚有疾病,所以不方便上朝,拿出的依据是《风雪定陵》这本书里面的记载。但这是无稽之谈,笔者今天以文献破解这个谣言。

《风雪定陵》这本书是关于定陵考古发掘过程的的记载,里面有关于打开明神宗棺椁的记载如下:

脊柱上部稍有弯曲,左腿伸直,右腿微屈,两脚向外撇开。身穿的龙袍大都腐烂,腰部束一条玉带,头戴“翼善冠”,发髻梳理完好,足登高筒长靴,裤脚装在靴子内。

这本书里面有“左腿伸直,右腿微屈”的记载,很多人断章取义,认为明神宗腿脚有疾。但是这应该是明代皇帝墓葬的一种礼节。笔者找到了人民网中北京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王秀玲女士的研究。王秀玲推测明代皇帝的墓葬形式是“北斗七星”式的姿态。

因为古人有着“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同时又有天人感应的想法,所以对于墓葬有着特殊的礼节,当然这在现代属于迷信。古人以紫薇星比喻皇帝,北斗七星是帝王的居所,所以古代皇帝去世后,是会升天到达北斗居住。依据此王秀玲提出:

皇帝死后,也需要生气,“北斗七星”式这种S形葬式能够“聚气”,有了生气,就有了万物,预示着子孙万代繁衍旺盛。如果依此而论,帝、后的葬式源于天象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这个理论到现在还是有一定的争论,只是一种解释理论,但至少说明明神宗的腿脚没有疾病。

而《风雪定陵》的记载里也没有关于明神宗有腿疾的记载,反而是说明神宗的口腔有着各种疾病,除了牙周病之外,还有楔状缺损、氟牙症、偏侧咀嚼等病症。而这些疾病损害了明神宗的健康,但是这些疾病并没有严重到让明神宗无法处理朝政。

明神宗的怠政的真实原因分析

明神宗在位期间,由于他的怠政导致不任用官吏,不任用官吏导致政府机构残缺以至于瘫痪,半瘫痪的政府严重削弱了国家机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灾难。但是依据历史记载明神宗怠政的真实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辅申时行在明神宗怠政时的一味迁就。作为内阁首辅,申时行在张居正被清算后,一直明哲保身,他把张居正留下的巨大内阁威权全部转移给明神宗,从来不会擅自做主,一味迁就明神宗。所以面对万历十四年(1586年)之后明神宗怠政的风气,申时行没有丝毫劝谏,反而助长明神宗的风气:比如经筵日讲,在明神宗懈怠时,申时行出主意,让臣子直接写稿子给明神宗看;再比如申时行建议明神宗可以把不能够接受的奏折留中不发。所以在明神宗在申时行的迁就下贪图于后宫的安逸,安心享受生活。可以说明神宗的怠政是申时行纵容出来的,申时行作为一个国家的宰辅大臣,对于皇帝的怠政不加以匡正和劝谏,反而助长皇帝的怠政风气,所以申时行退休之后,明神宗的怠政已经成为惯例。明神宗讨厌官吏经常上书奏事。从明神宗本人的作风来看,他是不喜欢官员抨击自己的。在明神宗处理完张居正和冯保之后,他曾经有过短暂的励精图治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御史范就提了十点修身为政的建议,但是范被明神宗斥责无爱君之心,随后范被革职为民。明神宗在位时经常面对百官对于自己的抨击,比如爱好酒色,宠幸郑贵妃,争立太子,静摄国事等等,这使得他对于百官不满,所以他借故罢免官员,对于补充官员故意不予补充;所以面对奏章,明神宗故意留中不发,对于上朝和大学士能不见最好不见,因为他讨厌百官的上书奏事。官员的党派斗争使得明神宗对于朝政感到反感。在明神宗亲政之后,他用了当年被张居正镇压的官员,同时扩大了官员建议权利,这使得朝廷的党争时代开始了。官员的建议权利扩大后,大批人开始抨击明神宗,明神宗想要打击这种风气,但是始终未能如愿。于是朝政被割裂为顺从明神宗的党派和劝谏明神宗的党派,内阁的大臣顺从皇帝,科道言官抨击皇帝,两派围绕京察开始了党派斗争,逐渐形成了东林党,浙党,楚党,齐党,宣党,昆党等等党派,这种朝臣的党派围绕一件件事开始相互打击,使得明神宗手中的奏折很多都是关于两派相互进攻的内容。面对两派的斗争内容,明神宗十分无力和反感,这些毫无实质内容,为了私利而抨击的斗争,自然使得明神宗怠政,不想理政。

结语

明神宗并不是因为腿脚有疾而疲于政事,而是在万历时代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大臣的迁就,个人的喜好,朝廷的分裂都使得明神宗怠政,而这个怠政对于明朝是毁灭性的,大臣的迁就使得明神宗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个人的喜好加剧了自己的贪图安逸,朝政的分裂造成了朝局的混乱,而这些正是明朝毁灭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高洋有精神问题吗?为什么经常杀人取乐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高洋是北齐的初代皇帝,但是很遗憾,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残忍嗜杀的皇帝,史书中记载的他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以各种稀奇古怪的杀人方式为乐,那么他真的是精神病吗?高欢其他子孙不但是精神正常的人,就算是高洋,也一直认为不是真的疯,而是装疯,趁机满足自己报复杀人和取乐宣泄的兽行。因为他自己也心虚也知道这样做不

  • 权臣霍光把持朝政能够废立皇帝 霍光为什么不谋朝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朝霍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西汉时期,霍光作为朝廷的权臣之一,独掌朝政几十年,其一生共辅佐过汉武帝、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四个皇帝,并且其中有两个皇帝还是他立的。那为何他自始至终没有谋划过自己篡位的事情呢?这得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分析,自汉朝建立以来,在霍光

  • 吃一顿酒,官升十级的美谈是怎么来的?与朱元璋微服出访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吃一顿酒,官升十级的美谈是怎么来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叫做朱元璋,说得简单一点,朱元璋就是凭借着一只碗,然后一路升级打怪,成功坐上了皇位,像朱元璋这样的人生经历,即使在小说中也不敢这样写,可见朱元璋确实是一代传奇人物,可是朱元璋坐上皇

  • 高洋是北齐的开国皇帝,为何却经常发酒疯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高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皇帝,他以嗜酒嗜杀而臭名昭著,但是他偶尔也会做一些搞笑的事情,下面几个故事虽然残忍,但是还是能反映出高洋的搞笑天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奇人,此人就是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大概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酒鬼皇帝。他不但嗜酒如命,喝醉后更是好耍酒疯。一旦耍酒疯,不是杀人

  • 李世民逝世后,请求自杀为先帝殉葬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逝世后,请求自杀为先帝殉葬的人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贞观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唐太宗李世民病危,召长孙无忌、褚遂良入寒风殿托孤。随后,李世民驾崩,留下遗诏,太子李治继位。太子李治看着父亲气息断绝,悲痛不已,伏在舅舅长孙无忌的怀里号啕大哭,长孙无忌劝道:“皇上将宗庙

  • 唐朝册封的三十七位异姓王分别是谁?到底是如何得以封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册封异姓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王爵作为皇权社会中,地位仅次于皇帝(君王)的爵位,非皇族想要获封难度堪比登天。在古代的数百位异姓王中,去除掉多达一半以上的追封者,其余异姓王大多诞生于王朝初期和末期,初期主要以开国元勋为主,末期则更多是朝廷病急乱投医。然而,开国功

  • 嘉靖作为堂堂的大明皇帝 嘉靖为什么会被宫女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嘉靖皇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奇葩皇帝就有奇葩事,之所以发生宫女要勒死嘉靖帝的事件,主要还是跟嘉靖帝修炼长生不老药有关。长生不老这个东西,历朝历代皇帝都想,可最终都没有成功,到了明朝时期,嘉靖皇帝对此极其感兴趣,非常迷信方士 崇信道教 ,也因此二十多年不上朝,如果你有

  • 欧阳修为何会写下《望江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欧阳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流传宋朝欧阳修所写一首《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那忍折

  • 嘉靖审问杨金水 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卖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嘉靖和杨金水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导语:大明期间有一段故事,大家都在猜测杨金水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杨金水是关键人物,也是自己能晋升的关键人物,所以陈洪叫手下的太监和御医不断的测试杨金水,确保他是真疯还是假疯。可不能给这个“真假疯子”坏了自己大事啊。这里说说杨金水到底犯

  • 明朝廷杖案到底是什么样的 嘉靖为什么要下令打杀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朝文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524年某日,大明王朝紫禁城的左顺门前黑压压跪着一群大臣,他们低垂着头,一边哭,一边向门内嘶喊着:“皇上,万万不可啊!”可是没有人理会他们。过了许久,一个太监出来,告诉他们赶紧散了。官员们却不为所动,大有一种不见皇帝不罢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