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为何是西汉三大功臣中唯一被除掉的人?

韩信为何是西汉三大功臣中唯一被除掉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60 更新时间:2024/1/16 15:07:31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为何是西汉三大功臣中唯一被除掉的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众所周知,“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另外还有汉初三大名将之说。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因此,对于韩信、张良、萧何这三人,自然可以说是西汉初期的三大功臣,也即其他人难以和他们相提并论。

不过,对于西汉初期的三大功臣,在最终的结局却是不同的。就张良来说,晚年云游四海。前189年(汉高后二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就萧何来说,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萧何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辅佐汉惠帝。汉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去世,谥号“文终”。与此相对应的是,就韩信来说,先是被贬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首先,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泗水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将领,“汉初三杰”之一,“兵家四圣”之一。韩信早年贫寒,在秦朝末年,韩信投奔项梁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经萧何保荐,担任大将军,制定“汉中对策”。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平定魏国,拿下代国。刘邦收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派人降服燕国。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奇兵,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因此,韩信作为刘邦麾下的头号大将,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齐国,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在垓下之战中,韩信率领大军包围了项羽,帮助刘邦消灭了项羽。不过,在项羽败亡之后,韩信被刘邦夺走了兵权,并被徙为楚王。因人诬告,被贬为淮阴侯。当然,这还不是韩信最终的结局。在吕后和萧何的谋划之下,韩信最终连性命都没有保住。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西汉初期,相对于张良和萧何,韩信之所以被杀,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虽然在秦汉时期,武将和文臣之间的区别,不是那么明显,不过,相对于张良和萧何,韩信则是不折不扣的武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将对于君主的威胁,一般是要大于文臣的,也即武将会因为存在功高震主的问题。比如在韩信之前,白起在长平之战后,无疑来到了武将生涯的巅峰,不仅在秦国将士心目中拥有至高的荣誉,也对山东六国形成了震慑。当然,白起也因此遭到了秦昭襄王的猜忌,最终遭遇了被赐死的结局。而就白起同时期的文臣范雎,即便后来了遭到了秦昭襄王的疏远,也没有被杀,而是最终病逝。

换而言之,这是因为在秦昭襄王心目中,白起这位武将的威胁是最大的,至于范雎等文臣,则没有那么大的威胁。同样的道理,在刘邦、吕后的心目中,韩信这位武将的威胁,同样是必须解决的。对于张良和萧何来说,因为几乎不掌握兵权,显然不具备造反的能力。但是,韩信长期执掌了一支大军,在西汉的将士中具有较高的威望,甚至还曾拥有自己的封国。凡此种种,都让韩信具备了造反的实力。

于是,对于刘邦、吕后来说,不仅贬低韩信的爵位,更最终决定除掉韩信,以免在日后成为心腹大患。另一方面,在古代历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如果可以急流勇退的话,或许也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比如在秦朝末年,王翦在秦灭六国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帮助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但是,在秦灭六国的战役结束之际,王翦就主动退隐了,也即没有贪恋兵权。因此,对于秦始皇嬴政来说,不仅没有为难王翦,反而继续重用王翦的后人,这是王翦智慧的重要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汉建立之后,张良和萧何这两位大臣,都具备类似的智慧。其中,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

随着刘邦地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退居幕后,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而就萧何来说,萧何计诛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除对萧何加封外,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作相国的护卫,真是封邑进爵。不过,在召平的劝说下,萧何没有继续膨胀下去,而是选择自污名节,以此打消了刘邦对于自己的猜忌和疑虑,从而也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最后,在楚汉战争期间,韩信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刘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虽然最后韩信成功当了齐王,不过,他要挟刘邦的行为,还是让后者心存芥蒂。毕竟,对于刘邦的这样帝王,自然不愿意被麾下将领所威胁。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对于韩信来说,在遭遇了贬低之后,依然没有收敛,甚至存有谋反的意图,这可以说是突破了西汉王朝的底线,从而引起了杀身之祸。此外,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韩信在被封为楚王之后,重建了自己的军队,然后大量吸收了原本项羽军队的官兵,这些精锐将领和士兵就是汉朝廷所忌惮的对象。虽然后来韩信希望杀了钟离眛,用他的人头来平息刘邦的怒火而已,不过,恐怕这个时候韩信自己都不敢说自己完全清白了。综上,在西汉初期的三大功臣中,韩信最终的结局,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垓下之战韩信是怎么打败项羽的 仅仅是一首曲子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信打败项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前言:刘邦封韩信为五十万汉军的统领大将军,然而韩信并没有因此而忘乎所以。“项羽是天下第一的英雄,凶勇刚强,力大势猛,举世无二,不是轻易对付的,非得智取不可。”韩信苦思良策几夜没有合眼。韩信的计谋李左车献计说:“大将军,项羽勇猛,仅是匹夫之

  • 刘封会被刘备赐死,是自作自受还是被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刘封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20年7月,蜀汉叛将孟达“率所部降魏”后,调转枪口随魏军攻打由刘备义子刘封占据的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刘封拒绝孟达劝降后,西城太守与上庸太守申氏兄弟先后叛蜀归魏。刘封孤掌难鸣,拼着性命杀出重围,“走还成都。”刘备因上庸失守而恼羞成怒,摆出大义灭亲

  • 西汉有权有势的长公主:馆陶公主结局为何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嫖有许多头衔儿,汉文帝刘恒的长公主,汉景帝刘启的大姐大,窦漪房老太后的贴心小棉袄,汉武帝刘彻的丈母娘,文武大臣眼中的窦太主,当然还有一个害壮小伙不想奋斗的头衔,至于叫什么,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光看这些绚丽的光环,很难将馆陶公主与“悲惨”联系在一起,但“花无百日红”,晚年风光不再,因为她失势了。我爱历

  • 刘邦和吕后都想杀韩信吗 其中谁的“贡献”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有一名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战败后逃难到吕家,一日忽闻活活磨刀声,心中以为是吕家要杀自己,便先下手为强,将吕家人赶尽杀绝,于是说出此句。“二州肃清,四邦咸举。乃眷北燕,遂表东海。克灭龙且,爰取其

  •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杀韩信 李世民又给出了什么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杀韩信,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文化和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文中也有很多成语,如“鸟尽弓藏”。这个四字成语本来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争,但在后文,更多的是指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后,杀死了像韩信这样的功臣的小故事。为什么刘邦要杀韩信,这在每一代都有不同的叫法,不管是普通

  • 她是董鄂妃的妹妹,却是唯一给顺治殉葬的后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君王的后宫都是数不尽的佳丽,看不完的美貌,所以更多的皇帝都是多情且无情的,可是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只爱过一个女人,并且为了这一个女人放弃了后宫所有的佳丽,甚是愿意为了她与孝庄太后作对,这个皇帝就是顺治帝,而他最爱的女人就是命运坎坷的董鄂妃。她一生无宠,却为何成为了唯一给顺治殉葬的后妃?我

  • 霍去病打击匈奴、开疆拓土,司马迁为何对他没有好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霍去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不止是司马迁,那个时代的人,普遍对卫青霍去病评价不好。有个民谣说的是:“生男莫喜,生女勿悲,君不见卫子夫霸天下!”能让中国人违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做出“生男莫喜,生女勿悲”结论的,你想想卫子夫在人们心中有多显赫了吧?而“霸”字,又很明显传递出人们的情感:绝不是崇拜

  • 赵云两次打成平手的单挑,是跟谁单挑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一人被人称作为常胜将军,在他的一生征战之中未尝一败,他就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威名赫赫的常胜将军常山赵子龙。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更是评价赵子龙一身是胆,而读者们对于三国演义当中所喜爱的人物里,常山赵子龙成了许多人非常喜欢的三国人物之一。那么赵云被评为从无败迹的将军,他是否真的每一次行军打仗都

  • 明朝灭亡和魏忠贤有关吗 魏忠贤死后不久为什么明朝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崇祯和魏忠贤,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袁崇桓打败清军,重伤努尔哈赤,将其击毙,显示了明朝最后的力量,崇祯皇帝被任命并立即除掉魏忠贤的阉党,李自成发动起义后,皇太极又开始犯境,李自成攻打北京,多尔衮派兵入关,明朝灭亡,一件大事成为转折点,就是是崇祯皇帝被任命后,魏忠贤被免职,明朝

  • 赵云真的是被诸葛亮害死的吗 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和赵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看过《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非常喜欢赵云这个人物吧?不得不说,赵云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但是在历史上有传言成赵云的死是诸葛亮害死的。这是真的吗?1、诸葛亮真的害死赵云吗对于诸葛亮害死赵云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