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委屈的首辅 两年中向皇帝递交了十二封辞呈

最委屈的首辅 两年中向皇帝递交了十二封辞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82 更新时间:2024/1/15 17:33:34

李东阳是明代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位争议很大的政治风云人物。他少有神童之誉,年仅四岁就能写出一尺见方的大字,景帝朱祁钰慕其名曾三次召见。李东阳考中进士之后仕途一帆风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预机要。

明孝宗在临终之际时,将他与刘健谢迁召入宫中接受顾命。正德时期,宦官刘谨把持朝政,他与刘健、谢迁同时上疏乞休,结果刘健、谢迁获准,而独留下了李东阳。因此,有人赞他为“潜移默夺”的贤相,也有人贬之为依附宦党的“伴食宰相”。

网络配图

李东阳的为官之道,如果仅从道德观念出发,的确有可指责的地方。如果以气节为尚,他就不能留在首辅位上与恶人为伍。

但是,正是因为他与狼共舞,许多道德至上的君之才得到了保护。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他下了地狱,才让一些君之上到了天堂。

官场非常复杂,仅有操守气节,在某种特定时期,是做不成事的。但是,一帮奉道德为信念的清流却借此攻击李东阳。在当时,有一首四句诗很能体现李东阳的处境:

清高名位斗南齐,

伴食中书日已西。

回首湘江春水绿,

子规啼罢鹧鸪啼。

很明显,这首匿名诗讥刺李东阳贪恋禄位,不能像刘健、谢迁那样拍案而起,挂冠而去。鹧鸪啼“行不得也,哥哥”,实际上的意思是“哥哥,你快走吧”。

据说,李东阳看到这首诗后,脸色沮丧,却照旧吩咐起轿,前往内阁上班。而这首诗也不胫而走,数日里传遍两京。

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对李东阳的刺激更大。

网络配图

一个叫罗玘的侍郎,是李东阳的门生。所谓门生,即李东阳担任会试主考官时录取的进士。在明代,座主与门生的关系,是各种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门生视座主为再生父母,终身恭敬。

可是,罗玘觉得李东阳骨头太软,要他辞官保持名节,李东阳不置可否。罗玘恼怒之下,竟写了一封公开信给李东阳,声明从此断绝师生关系,自请削籍,李东阳看了这份信后,俯首长叹不已。

试想一下,当上首辅的李东阳,处境何其艰难。一方面,他要与刘谨、焦芳等一帮恶人为伍,即不能同流合污,又要操劳国事,弥缝艰难;另一方面,他还要忍受来自同类的误解和伤害,既不能辩解又不能报复。事实上,来自同类的伤害让他更伤心。

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在三边总督杨一清与太监张永的联手下,刘谨被武宗下令逮捕并最终诛除。据说刘谨被凌迟处死时,怨恨刘谨的人家,都争先恐后地上前购买刘谨的肉,不等肉煮熟,便都吃了下去,以此发泄压抑太久的愤怒。

刘谨虽死,但朝政仍把持在宦官手中。八虎中的张永、马永成等,依然深受武宗信任。内阁仍是影子内阁,辅臣缩手缩脚,不敢有所作为。

李东阳备尝心力交瘁的滋味,加之已六十四岁高龄,真正地萌生了退意。从正德五年十一月八日向武宗呈上《奏为陈请乞恩,恳求修致事》这篇奏疏开始,到正德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呈上《奏为老病乞休事》为止,短短两年间,李东阳给武宗一共写了十二篇退休报告。

网络配图

算下来,平均两个月一篇,可见求去心切。武宗开头是一味挽留,后来看到李东阳确实老病力不从心,遂于正德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下旨准予离职,并按照以往的惯例,赏赐敕书,给予奖励,并恩准留居北京,这一年,李东阳六十六岁。

正德十一年,七十岁的李东阳在北京的寓所去世,死后武宗下旨赠太师,并谥文正。李东阳虽然身后倍及哀荣,但此时的大明朝政,在武宗的胡闹下,正一步步滑向深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隐藏在胤禛府里的高人 不是邬先生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的驭人之术是很有一套的。他做皇子时建立了一个智囊团,养了一群谋士。胤禛对这些谋士保持了很深的城府,对他们的忠诚建议和“金玉良言”,不仅不轻易赞成,甚至还时时敲打他们、加以训斥,以显示自己的高明贤良。胤禛常常底气充沛、义正词严,简直就是圣人的化身,这只是一种假象。在权谋社会中,这有时也是一种力量

  • 和尚拿着朝廷的钱爱给谁给谁 朱棣竟一概不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经过元末的战乱以后,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随后明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人口的普查和土地的清丈工作,并在这个基础上编制了黄册和与黄册有联系的鱼鳞图册。所谓黄册,就是全国户口的总清册。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令全国各府县编制黄册,方法是以110户为里,每里之中推选丁粮多的地主十人为里长,其余一

  • 揭秘武则天是入寺为尼 还是被金屋藏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幸亏当时的王皇后嫉愤萧淑妃有宠,听到高宗和武氏在感业寺互泣之事后认为有机可乘,暗中令武氏将头发留起来,并劝高宗纳武氏入后宫以夺萧淑妃之宠,武氏这才再度入宫。可是遍查唐史,我们发觉一件奇怪的事,就是找不到感业寺的其他记载和具体位置,按理说感业寺既然是尽度太宗嫔妃为尼,规模必定不小,这么神秘难寻着实有点

  • 清朝末代王爷个个霸气 刨自己的祖坟度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清朝八旗子弟是败家子,恐怕没人反对。实际上,比八旗子弟更败家子的是清朝的末代王爷,我们来看看那些偏爱刨自己祖坟度日的奇葩王爷们。末代克勤郡王宴森喜欢挥霍,王府败落后,宴森把克勤郡王墓地的树木和砖瓦石料全卖了。最后沦为黄包车车夫,被戏称为“车王”。祖上的坟墓称为“车王坟”。网络配图末代怡亲王毓麒是溥

  • 悲凉三国名将 困守孤床出卖朋友的凄凉马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悲凉马超,曾打的曹操割须弃袍,雄起一时,但是整个身世也是极其悲凉。父弟被曹操所杀,自己起兵杀曹操,反被曹操所败,全家二百余口尽数被杀,仅和马岱、庞德一起投奔张鲁。在张鲁处,受到猜忌,带着马岱投奔刘备,庞德被曹操收服,后被关羽斩杀。网络配图在刘备处,三度升官,一度被授予骠骑大将军。但也是只是刘备利用他

  • 慈禧太后可以掌控中国朝政47年 全因这个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掌控中国朝政47年,从1861年11月开始,到1908年去世,三度垂帘听政。靠的不仅仅是她的政治手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所处的位置和年幼的皇帝。网络配图1、处理八大辅政大臣咸丰帝死后,政治格局是“(太后)垂帘(八大臣)辅政,盖兼有之”的权力机制。从面上看是内外兼治,相互制约,实际是不可

  • 朱元璋真实长相是什么样的 一脸72颗大麻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皇帝哪个长的最有帝王之相不知道,但哪个帝王的画像被黑的最惨却知道,呢肯定是朱元璋莫属。网络配图朱元璋的两个画像大相径庭。一个方面大耳,一副帝王至尊,一副地包天,歪脸。到底哪个是真的呢?据说,朱元璋是龙年生人,天生一副龙相。有传说,朱元璋出生的那天晚上,於皇寺的老和尚梦见朱家新生儿从天而降,称

  • 揭秘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只因皇帝有这毛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古代最危险的职业,很多人都会说皇帝。皇帝整天要操心国事,家室,事事担心别人阴他,算计他,可谓是孤家寡人。其实更危险的职业是皇后,皇帝的权利是无限的,虽说有人在盯着他的位置,但一般也不会出什么大事。皇后的位置也有人盯着,一般皇帝又喜新厌旧,历史上的皇后比皇帝还要惨。网络配图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宋

  • 揭秘不爱美人一心要当和尚的3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皇帝兄弟相残,父子相争都是为了江山皇位。广选秀女,吃药健身都是为了宠幸美女。但事实总有例外,历史上还真有几个不爱江山不爱没人,一心要当和尚的皇帝。1、南朝梁武帝萧衍早年萧衍也非常热爱妇女同志,中年后看破红尘,几次进寺庙当和尚,还做住持讲经书。远近闻名的大色鬼,40年不近女色,活了80多岁。网络配

  • 张献忠入川屠蜀:一日屠杀40万妇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张献忠作为明末农民军起义领袖,在历史上有很多争议,也流传着很多奇闻异事,比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掩旗息鼓等。1645年冬,张献忠下令除大西政权官员家属以外,成都“城内居民一律杀绝”。两位洋教士亲临其境,目睹了这惨绝人寰的一幕。网络配图大屠杀开始。这两个西方传教士,安司铎被安排在东门的城楼上观看,利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