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徐达北伐后,先后两次放走元顺帝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徐达北伐后,先后两次放走元顺帝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6 更新时间:2024/1/30 2:42:09

徐达字天德。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正式在南京成立,同一年里徐达大将军带领着北伐大军,成功来到了河北通州一带,此时距离元朝的老巢大都已经不远,最多也就两天的路程罢了!

只要徐达带领大军乘胜追击的话,想必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就可以手到擒来。然而徐达却偏偏带领着大军停留在原地,啥也没干,就这样待了足足有七天之久,这无疑就是在白白送元顺帝逃出城去。

到了7月28日这一天,元顺帝终于打开建德门,灰溜溜地从大都赶到了上都。不久后,徐达再一次带兵去进攻上都开平,结果在大都的这一幕继续重演,他在将元顺帝围困的时候,故意留下一个缺口让其逃跑。

对此,经常同其一起打战的常遇春就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他很不爽地跑去问徐达,指责他为什么要故意放走元顺帝,白白丢失一个活捉元朝皇帝立大功的机会。

对此,徐达是这样解释的:“元朝皇帝毕竟是夷狄的首领,如果将其抓到了,皇上要如何去处理他才好呢?将其诛杀,又或者给他块地封个无实权的王当,这两种都不是完美做法,所以还是干脆将其给放了为好!”

对于徐达的回答,常遇春自然是不满意的,所以在班师回朝之后,他便直接向朱元璋弹劾徐达,结果朱元璋并没有就此怪罪,这也就意味着这件事是得到朱元璋的默许的。

其中的逻辑难道仅仅只是,抓到元顺帝后难以完美处理,所以就直接将其给放了?

事实上,朱元璋就是担心如果直接处死元顺帝,会引起蒙古人的同仇敌忾,按照以往历史,这些少数民族每经过一场内乱之后,就会诞生出一位能力强悍的首领,所以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放走性格软弱的元顺帝,去继续领导他们,这反而有利于大明王朝,毕竟俗话都有得说,愚蠢的敌人就是朋友!

而且如果选择对于元朝大都、上都进行水泄不通式的围攻,元顺帝自然会拼死抵抗,到时候就会变成一场消耗极大的攻坚战,这样一算也是划不来的!

而后来朱元璋将元顺帝称为是“知顺天命,退避而去”,足以见得他对于徐达放走元顺帝这件事情,是同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英宗皇后是谁?明英宗与钱皇后忠贞不渝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一朱祁镇第一次登基时,只有九岁。如此小小的一个孩子,掩藏在宽大的龙袍里,入耳,是群臣高呼万岁之声,入眼,是宫女太监的毕恭毕敬。孤独一定如宫中的柳絮,飘来荡去,经久不息,缠得他无处可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命运却操纵在他人手里,朱祁镇的心里一定也流淌着悲哀的河,河水汹涌,黯淡了五彩童年,如花少年。十五

  • 历史解密: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染发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很多人喜欢染发,除了把黑发染成彩色头发,更多的是把白发染成黑发,让人看了感觉年轻。实际上,染发并非现代“产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染发的是王莽。出生于公元前45年的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为了缓和早已激化起来的阶级矛盾,

  • 英布谋反的原因 西汉开国名将英布为何要谋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汉朝刚刚建立,当时的君臣之间有一种奇怪的互相猜疑;汉王十一年,吕后又诛杀了淮阳侯韩信,引起了英布的惊慌。同年夏,又杀梁王彭越,将他剁成肉酱,分赐给诸侯。英布得到后,大为恐慌,怕祸及自身,于是暗中聚合部队,随时注意邻郡的动静。另外一方面,也跟他本人的出身有关。这个英布,原本是江湖上的大盗,

  • 历史上真实的东方朔:竟是汉朝史上的撒娇派教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东方朔保持了很多项个人纪录:他是第一个以东方为姓的人。据说东方朔的父亲姓张,在他出世前就死了,母亲生下他三天后也去世了。因为他出生之时,东方刚亮,所以就被兄嫂命名为东方朔。因此,他是东方姓氏的第一人。大隐隐于朝,这是后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真正对这话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也是东方朔。当时他和别人辩论

  • 揭秘:半人半神的徐懋功是伪君子还是真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徐懋功档案]男,又名李世绩、李绩,懋功为其字。生于594年,卒于669年,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人。降唐后,被李渊赐国姓。后为避李世民讳,遂单名“绩”。为唐朝著名的凌烟阁功臣。曾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祏;与李靖一起灭突厥;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伐

  • 揭秘:汉高祖刘邦在遗嘱中的人事安排有何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中旬,六十二岁的刘邦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到来。此时朝廷内外,皇宫内外气氛很不正常。皇宫外的重臣们知道皇帝命不久矣,但无计可施;经常在刘邦病榻前伺候的吕后不知夫君到底还有什么打算,也是忐忑不安。一天晚上,她走近刘邦,试探地询问还有什么遗言,刘邦不回答。她只好以政治家的身份追

  • 一代名妓的下场:名妓柳如是为何选择上吊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柳如是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本名杨爱,由于家境贫寒,年仅十岁就被卖到娼寮。在几经周折之后,她终于找到了一时的真爱,嫁给了江南“文坛领袖”、“风流教主”钱谦益。为了避开家族纠纷,柳如是提出另建新居,钱谦益欣然听命。钱虽曾身居高位,但说到底也只是个京城内供职的文员,明朝文员待遇并不高,加之钱又

  • 揭秘:史记上楚霸王项羽到底有没有烧毁阿房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篇《阿房宫赋》成了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的证据。《史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中并没有记载项羽火烧阿房宫,史记中只提到“........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然而,

  • 审食其:大汉王朝吕后最情深意笃的蓝颜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与刘邦成亲的时候,不足二十岁的吕雉嫁给了一个四十一岁左右的泗水亭长刘邦,一年后喜得一女鲁元公主刘乐,三年后得子刘盈,不久,刘邦离家起兵反秦。而且,这一走,就是整整的七年。年轻的吕雉长期处于独守空闺的痛苦之中。吕雉这段独守空闺的生活是否有人闯入过呢?《史记·郦生陆贾传》记载: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

  • 西汉帝王世系表:细数那些名垂青史的大汉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王朝(公元前201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5帝。一世帝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4)刘邦,字季,父刘执嘉,母王含始。公元前205年二月,被项羽封为汉王。公元前201年2月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先定都洛阳,公元前201年5月迁都长安。刘邦在位8年,死于前194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