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典韦在三国时期实力如何 典韦真的能在三国中排名第三吗

典韦在三国时期实力如何 典韦真的能在三国中排名第三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39 更新时间:2024/1/23 3:57:17

对典韦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典韦武力值究竟如何?是否真的能在三国中排名第三

典韦,曹操大将,有古之恶来之称谓。其勇武到底几何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若是说其武力能达到三四名,恐怕有失偏颇。本文主要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探讨典韦的武力在三国中到底能达到那个水平。毕竟在正史之中,许多人物均无单打独斗之记载,故只能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记载来论述这个问题。

典韦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如何?

首先从武器的重量来看。演义只能过,关于刘关张三人武器的记载,仅仅只是点名了关羽使用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而典韦亦可用八十斤的双戟,虽说武器重量并非一切,但或多或少可以反应典韦武功比较之关张差不了多少。

其次,从典韦实战记录来看。比较有名的便是与许褚争斗和最后忠心护主两部分。从与许褚争斗,两人不分胜负中可以看出,双方实力大致相当,这也为后面衡量典韦的实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杆。而且,在典韦死去之前,一直由其来担任护卫曹操的重任,这也从侧面反应或许典韦实力尚且在许褚之上。毕竟,曹操怎么可能会使用武力稍逊的人来保卫自己的安全呢!

最后的护主环节中,凭借着自己的万夫莫当之勇,纵使是自己已经身负重伤,武器不当,又处于醉酒虚弱状态,仍然能多次打退张绣部众的进攻。足以显示其个人的英勇与无畏。但是,毕竟所交战的对方仅仅是普通士兵,无法很好地衡量其实力。况且有类似表现得如关羽乱军斩颜良,赵云七进七出均于此类似,若是仅仅依靠这一战便是断言其武力可以排到三四名,是不太妥当的吧!

我认为后人对典韦武力的夸大,与其在此次危难之时所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勇气与忠诚有很大的关系吧!但这并不充分。总之,从实战来看,典韦诚然武力非凡,但要是直接说其能达到三四名,是不可行的。

从许褚身上反应出来的典韦实力如何

典韦早早地领了便当,但整个三国仍然很长。所以下面从许褚来推测典韦的实力。许褚自典韦死后,方才大放异彩,最为经典便是与马超的争斗。三国志中许褚能够吓退马超,以及三国演义中许褚与马超大战,不分胜负。马超乃是蜀汉五虎上将,不仅曾于张飞在葭萌关挑灯夜战不分上下,还得到关羽等人的承认。

其武力应该可比之关张。既然马超许褚二人勇武相近,典韦许褚又是实力相近,若是典韦与马超大战,估计也是难分伯仲。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典韦的武力在三国(起码是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可以担任第一梯队。

典韦真的能达到三四名吗

在论述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别的一些比较出名的武将,并且简单罗列一下。(排名不分先后)

①吕布,当之无愧,第一骁将,可同时与刘关张大战,且未落败。

②关羽,用古人话云便是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可称大将。

③张飞,马超,赵云,黄忠诸人,均有破敌斩将之功,又有万夫莫当之勇,更有忠心耿耿之志。

周泰甘宁之流。此乃东吴之猛将,但未曾与典韦,许褚有过交集。不过,既然周泰能杀入乱军,救下过孙权,徐盛等人,甘宁能驰骋长江两岸,说明其武勇未必差过典韦之辈。

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这些人也都有过激烈之战,至于夏侯惇,其在演义中拔矢啖睛的佳话已被人们传颂已久,则他们的武力也不会比之典,许,差不了多少。

列举了这么多人物,可以发现。原来这么多武将,除了吕布对别人是降维打击,其他人都是彼此之间大差不差的境界。若是把典韦排到第三,那么吕布,关张等人,许褚,诸曹夏侯又往哪放?在我看来,不必给这些人非要排个座次,毕竟又不是梁山好汉。英雄豪杰彼此相惜,就这么把他们一起划到第一梯队里去,或许是幸事。

总结

其实按照这个分析,正确的排名应该是:吕布,张飞,关羽,马超,赵云,许褚,之后才是典韦。三国人才济济,典韦虽是英勇,但终究仅仅是缺少实战记录的武将,还缺少领兵作战,陷阵杀敌表现,要说前十,尚有商量余地,说是第三四位,那是绝对不可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摄政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摄政王的地位有多大,顺治时期摄政王,摄政王的权利

    摄政王这个“官职”由多尔衮开创,他也是清朝历史上一个传奇的权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皇帝出自满洲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七星灯续命 诸葛亮真的是在借命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借命是真的吗,七星灯有什么用,诸葛亮续命灯被谁灭

    还不了解:诸葛亮续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要设七星灯续命?《三国演义》中有三绝,分别是义绝关云长,奸绝曹孟德,以及智绝诸葛孔明。小说中的诸葛孔明,是一个多智近妖的半人半神形象,还曾多次使用过仙家法术。赤壁之战时他登上七星坛,向天地祷祝,借来东

  • 司马师和司马昭相比 司马师比司马昭还要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师厉害吗,司马懿和司马昭谁厉害,司马伦为什么嫁祸司马师

    对司马师和司马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师要比司马昭强吗?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跌宕起伏的三国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以武艺著称于世的关羽,以智谋多诡近妖的诸葛亮,以忠义贯穿终始的姜维,但是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以

  • 能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小蚁云台能放手机吗,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谁是盟主,什么拍照云台能自动旋转

    刘秀一统天下离不开“云台二十八将”,他们功劳最大、能力最强。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这片大地上发生了多次的战乱,也进行了无数次的朝代更替,并最终形成了我们如今的局面。而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蜀汉后期为何会人才凋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蜀中无大将尽出诸葛亮,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什么意思,灭蜀国的大将

    对蜀汉人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刘备在世时,蜀国人才济济,刘备死后,蜀国人才凋零?蜀汉初期,武有关张马黄,文有诸葛亮法正黄权,人才济济。因此,尽管基础薄弱,但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发展迅速,甚至从曹操手中直接抢走了汉中,欣欣向荣。然而,刘备去世后,蜀汉人才却

  • 历史上孙权继位后是如何对待孙奉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在什么时候称帝,孙策跟孙权是什么关系,孙策孙权孙坚

    孙奉,三国时期孙吴宗室,孙策之孙,上虞侯孙绍之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孙策是“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英明神武,号称“小霸王”,在孙坚去世后,孙策带领其父旧部程普、黄盖、韩当等人,加上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孙策开疆扩土,横扫江东,所向披靡,打下了江东基业,称霸一方。然而,孙策年

  • 历史上多尔衮只有东莪格格一个女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哥格格真实历史,东莪,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有什么关系

    都知道在古代,人们很是重视子嗣一事,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在清王朝的历史上,多尔衮必然算得上是著名的人物,他摄政时期,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对清朝开始近300年的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阿巴亥的第二子,皇太极的弟弟。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

  • 大清史上能配享清廷皇家太庙的唯一汉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入太庙的大臣,明朝太庙牌位图,明朝太庙都有谁

    清朝太庙是皇帝祭祀先祖的祖庙。太庙前殿为祭祀主殿,中殿供奉努尔哈赤以下历代帝后神龛,中殿后界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世先祖。前殿东庑以功勋王公配享;前殿西庑为满臣功臣配享;中、后殿两庑储藏祭器。每年除夕前一日祫祭(皇帝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国有大事大典,也都进行祭告。整个清王朝296

  • 军事奇才李存勖:为何当了皇帝三年就败光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存勖有机会统一吗,李存勖儿子,李存勖宠信伶人

    李存勖(公元885年至926年),应州人,沙陀族,唐末重臣、晋王李克用之长子。少年时随父作战,十一岁就与父亲到长安向唐廷报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赏赐和夸奖。当时,军阀混战、占据河东的李克用常被实力强于自己并且控制河南的朱全忠(即朱温)牵制围困,李克用只能忍气吞声。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

  • 晚清政府的几步错棋:咸丰遗嘱留下哪些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中刘墉的下场是什么,嘉庆为什么同意刘墉告老还乡,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对不对

    导读: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内忧外患,民族矛盾越加严重,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清政府国力日益不足,形成了西强东弱的客观形势。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政治体制竟一波三折,引发一系列错误,更使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紧张,多重矛盾交织,形成了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处置不当,咸丰皇帝被迫跑到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