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曹操和刘备谁是值得推崇的真英雄?

为何说曹操和刘备谁是值得推崇的真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42 更新时间:2024/2/7 1:57:07

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讨厌“有争议”三个字。这是某些所谓的历史学家在政治动机下玩的把戏。戏曲里的曹操总是白脸,奸雄,不是好人。后来就有人为曹操翻案,肯定曹操的历史地位,拿曹操与刘备一比,总是把刘备比下去。理由很明朗:一是曹操的业绩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是文学家,是诗人。曹操留给了我们几首可供摇头晃脑的上品古诗。刘备呢?屁诗没有。用某某人的话讲,孙权也好,刘备也好,携手联军,两心相照,一把火烧得曹操仓皇北逃,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之类的诗,却一句也做不出。这种世俗势利的比较方式不知蒙昧了多少善良的心灵和单纯的眼睛。当然了,如果你的爸爸留给你几篇著作(有版费收)、几件古董,甚至黄白之物、房产别墅,显然要比留给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之类的家训要实惠的多。当年的战争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远远不如“对酒当歌”来得亲近。当那些文人墨客吟咏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时候,他们早已经忘了,当年曹孟德是怎么杀掉祢衡孔融杨修之徒的。

现在,让我们抛开那些臭诗(其实曹诗的确不错,只是被屎人烘臭了),来认认真真地对比一下曹操和刘备。陈寿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的父亲在徐州遇害,他认定是陶谦干的,就像小布什认定911是拉灯干的,遂出兵徐州,“所过多所残戮。”罗贯中据此在三国演义中写:所过之处,鸡犬不留。陈寿写三国志小心翼翼,这里还是忍不住下笔重了点,可见当时曹操屠杀徐州的无辜百姓应不在少数,恐怕至少有几千人。要知道,当时全国的人口总数才一千多万。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那几千具白骨早已无影无踪,而曹操写的诗却流传了下来。还有谁会去考证那些冤死的平头百姓,那是多么无聊的事啊。但我们却经常要念念“老马伏枥,志在千里”,如果你还会念“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就有文学女青年投来爱慕的眼光了。前不久有报纸报道,意大利前总理叫啥名字来的,因为十几年前的一宗谋杀案而被判处终身监禁。我们的曹阿瞒同志滥杀了几千无辜,却可以因为他的政治业绩和文学成就而免于历史批判。而这种观点,恰恰是出于现代人——肯定是现代人了,读读近代史就知道了。

论谋略,论文学,刘备确实不如曹操。陈寿在先主传里这样写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我以为陈寿对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人的评价当中,对刘备的评价写得最适当。曹操早年没有杀刘备,还有关羽,是有很多想法的。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识英雄,惜英雄。周瑜不也劝孙权除掉刘关张吗。象刘备这种人,其实曹操、孙权都不能容下他,只是时机未到,不好动手而已。因为后来也让刘备给跑了,所以就托为美辞。

曹操、孙权、刘备,各占天时、地利、人和。刘备最可怜,没有资金,没有根据地,背着一个刘豫州的空衔头被人追着跑。经常跑都来不及,连妻子也丢弃了。但刘备有一个优点,每到一处,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厚树恩德,广收人心。在对待百姓、平民、士大夫、兵卒的态度上,应该讲,在三个人当中,刘备最具人权思想,难能可贵。仅凭这一条,我把刘备放在曹操之上。罗贯中未必一定要把蜀汉树为正统,但显然他对刘备的仁心是极为推崇的。古往今来,那些飞横跋扈、草菅人命的政治家还少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晋第一任皇帝晚年如“囚徒” 47岁被大臣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王敦至今都留下了一个谜,那就是:他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在权臣和皇帝之间,他似乎摇摆不定。皇座曾经触手可及,然而他掉头离去。可惜转眼一生,转身一世。等他再次回首,才发现荆棘密布,云遮断归途,建康已是咫尺天涯。他只有站在长江边仰天悲歌,奔腾不息的江水卷走了他的万丈雄心,却没能冲洗得了对他的万世骂名。司马

  • 揭秘“连横之父”张仪:戏弄一国之君如戏弄小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张仪(?—前310年)是战国时期魏国大梁(今开封)人,和河南老乡苏秦一起成为势不两立的纵横两家的“带头大哥”。纵横家的核心技能是能忽悠会忽悠,口舌功夫相当过硬,被称为“连横之父”的张仪,水准更是超一流。年轻时的张仪就不安分,喜欢跨国跳槽,第一站是南方的超级大国楚国。一番钻营后他成功混入楚国二当家令尹

  • 奇葩皇帝周宣帝宇文赟:21岁为何就当了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史上奇葩的帝王不乏其人,鲜卑族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政权传至宇文赟,这个荒淫无度的皇帝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其父宇文邕杀权臣宇文护亲政,改革旧习、整治吏治、励精图治,国力渐强。宇文赟作为宇文邕的长子在14岁那年被立为太子。这位太子哥在深宫高墙内长大养成了喜欢别人阿谀奉承的毛病,整天与一帮趋炎

  • 宇文邕与宇文赟的父子情:宇文邕为何毒打宇文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一句名言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并且从古至今被中国父母们奉为教育后代的圣经。甚至就连皇帝也会遵照这个方式来教育孩子。而起效果却是很难达到所谓的预期效果。北周武帝宇文邕就是这个圣经的信奉者也是受害者。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很有政治能力,同时也是一位建有巨大功业的皇帝:第一除权臣:现在对于那些喜欢辫

  • 诸葛亮人生路上的贵人:政治婚姻成就一代贤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襄阳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莫做孔明择妇,只得阿承丑女”,就是说“不要像诸葛亮那样选老婆,只娶了黄承彦的丑女儿”。史书上形容诸葛亮“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帅!他怎么会娶一个“丑女”为妻呢?这是沔南名士黄承彦主动找上门来的。黄承彦和庞德公一样,也是荆州当

  • 清朝乾隆皇帝:中国历史上最高产的垃圾写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是清代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在“康乾盛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维护国家统一、推动文教发展、保持稳定方面,有一定贡献。然而,作为专制君主,长期被阿谀奉承所包围,难免自视甚高,身处笑话中而不自知。乾隆一生写诗4.3万多首,比全唐诗(4.2万多首)还多,假设他从生下来就会写诗,平均一天也要写1.34首。他

  • 黄巾军“五虎将”都是谁?黄巾军五虎将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若谈起黄巾起义,就说是黄巾贼,不是吗?连范晔陈寿史书上都这么称呼的!若谈起太平天国起义,就说是长毛贼;但我以为,若只是戏谑,开玩笑的说法,倒无伤大雅,但若是真从心里认为黄巾军,太平军就是非法组织,是土匪和强盗,那就太差强人意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明初开国谋臣朱升简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政治家廖纪简介: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灭蜀之后有功的邓艾去被满门抄斩,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邓艾,字士载,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东汉末年,君王无能,奸臣当道,朝政腐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遂发动起义,天下大乱。一些有野心有志向之人趁着乱世拥兵自立,并通过厮杀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比如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他们便奠定了三国鼎立局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