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前六君子”左光斗简介:为官磊落刚直,被誉为“铁面御史”

明朝“前六君子”左光斗简介:为官磊落刚直,被誉为“铁面御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48 更新时间:2023/12/18 17:59:43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左光斗 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左光斗 (1575~1625),字遗直,一字拱之、共之,号浮丘,又号苍屿。先世为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东乡(今安徽省枞阳县横埠镇)人,其父左出颖移居桐城县城。汉族,著名水利专家,明末东林党的重要成员,累官至左佥都御史,万历 “六君子”之一。

左光斗自小勤奋好学,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成进士,授中书舍人。万历四十七(1619年)年被举任为浙江道监察御史。 是史可法的座师。为挽救明王朝做出了许多努力,在出任屯田监察御史在天津实施“三因十四议”的屯田方案,结果“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 还主持了西北水利空间范围内的京东、畿辅的水利屯田实践。

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 ,而含冤下狱,被捕时家乡父老头顶明镜,手端清水,拥马首嚎哭,“缇骑亦为之涕零”。不久在狱中折磨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南明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

左光斗为官清正、磊落刚直,被誉为“铁面御史”, 是一位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政治家,而且在治水兴利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取得明显成效。

人物生平

人物简介

左光斗 (1575~1625),字遗直,一字拱之、共之,号浮丘,又号苍屿。先世为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东乡(今安徽省枞阳县横埠镇)人,其父左出颖移居桐城县城。汉族,著名水利专家,明末东林党的重要成员,累官至左佥都御史,万历 “六君子”之一。

清正严明

左光斗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举进士,任中书舍人。左光斗曾选任御史,巡视京城,逮治吏部作恶多端的官吏,缴获假印七十余枚,查出假官一百余人,京师的人为之震惊。

主管农业

元年(1621年),左光斗领直隶屯田事,奉委通判卢象观,主持水利 。左光斗出京掌管屯田事宜后说过:“北方人不知道兴修水利,一年地就荒了,二年老百姓就往外地迁徙,三年就土地全荒,老百姓也走光了。现在要想旱不成灾,涝不成害,只有兴修水利一个途径。”于是,他奏上三因十四议:一因天时,二因地利,三因人情。一议浚通河流,二议挖渠,三议引水,四议修坝,五议建闸,六议设坡,七议地势,八议筑塘,九议招徕百姓,十议选人,十一议选将,十二议兵屯,十三议种田赋额,十四议富民可以拜爵。法度井井有条,诏令全部实行,水利得到大规模兴修,北方人也才开始种稻。邹元标曾说:“三十年前,京师人不知道稻草为何物,现在到处都种稻,农民感受到了种水田的收获。”

辅佐熹宗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 暴毙,在位仅一个月。明光宗 死后,李选侍居住在乾清宫,强迫皇长子封她为皇太后。左光斗向皇帝上疏说:“内廷有乾清宫,就象外廷有皇极殿一样,只有天子能够居住,只有皇后配天子才能够共同居住。其他嫔妃虽然可以依次进御,但不能久住,不仅为了避嫌,而且也为了区别尊卑。李选侍既不是嫡母,又不是生母,俨然居住正宫,而殿下却退居慈宁宫,不能守祭席,行大礼,名分怎么区分呢?李选待事先皇没有劝导之德,于殿下无养育之恩,这样一个人,怎么能把天子托付给她呢?殿下年已十六岁,宫内有忠诚正直的老臣相辅导,外廷有公卿诸臣相辅佐,何愁无人,还需要哺乳而抱在怀里吗?况且圣智初开,正应该不见女色,何必托付与妇人女子之手呢?如果今天不及早决断,她将借抚养为名,行专权之实。武则天 之祸再出现在今天,将会有不忍言的祸害。”李选侍有专权的打算,有廷臣上疏,让李选侍先居乾清宫,然后移居慈庆宫。见到左光斗的奏疏后,李选侍大为恼怒,准备严加责罚,数次派人宣召左光斗。左光斗说:“我是天子的命官,不是天子宣召我就不去。你们是为谁宣召我呢?”李选待越发恼怒,邀明熹宗 到乾清宫商议。明熹宗 不愿去,派人取左光斗的奏疏来看,心里认为说得很对,催促选择时日移宫,左光斗这才免被治罪。在这时,宫廷多事,人人自危,左光斗和杨涟 齐心协力,严正建议,排除宦官干扰,扶持幼主,端正皇位,出力最多。因此,朝野并称二人为“杨左”。

天启元年(1621年),左光斗再次晋升并拜官左佥都御史。这时,韩戈广、赵南星、高攀龙、杨涟、郑三俊、李邦华、魏大中 诸人都身居要职,左光斗与他们志同道合,遇事大胆直言,严厉考核人物,区别流品,正直的人都依靠他们,而忌恨他的人至不能相容。

含冤而死

因为移宫案,宦官与东林党势力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杨涟弹劾魏忠贤 ,左光斗和他一起谋划,又和高攀龙一起揭发崔呈秀贪赃。魏忠贤 和他的党羽都对他非常怨恨。等魏忠贤 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接着将驱逐杨涟、左光斗。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十二条当斩罪,准备十一月二日奏上,预先将妻子遣还原籍。魏忠贤侦知,提前两天将他和杨涟二人一起免职。奸邪小人还不解恨,又制造汪文言案,将左光斗的名字挂上,派差役前往逮治。父老乡亲抱着马头号哭,声震原野,差役也为之流泪。到京后,左光斗被关入诏狱,严刑拷问。许显纯诬蔑他们收受杨镐 和熊廷弼 的贿赂,杨涟等人起初不承认,后来害怕不承认会被酷刑所毙命,希望被送往法司,可以缓死,以后或许能澄清真象,诸人于是都诬服。左光斗坐罪受贿白银二万两。魏忠贤于是矫旨,仍命许显纯每过五天就追赃拷打一次,不交给法司。诸人这才后悔失算了。左光斗只比杨涟多活了一天,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五日在牢中遇害,享年五十一岁。

身后平反

左光斗已死,赃银尚未交清。魏忠贤命抚按严加追赃,逮其亲属十四人。长兄左光霁被株连致死,母亲因哭儿子致死。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官员追赃不力,上疏催促,因此诸人都家破人亡。当魏忠贤编定《三朝要典》时,移宫案以杨涟、左光斗为罪魁,准备开棺戮尸。有人劝解,这才幸免。魏忠贤被杀后,追赠左光斗右都御史,官其一子。不久,再追赠左光斗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赠左光斗谥号忠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东林六君子 ”袁化中简介:耿直清廉,勇于扶正压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历史上贵为皇后却还要偷汉子的北朝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女子出轨,有的并不是为生活所迫。历史上有个女子,此人贵为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却对自己的私生活一点也不检点。不仅背着皇帝偷汉子,还恶狠狠地诅咒皇帝。希望皇帝早死,当然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最后难免死得很可怜,而且名声也很臭。故事是这样的:北魏孝文帝第一个皇后是冯润,小名妙莲,你听这个名字就是美丽的

  • 北魏大将安颉:生擒胡夏国国主 挫败了元嘉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安颉(?―431年),北魏将领。辽东胡人,征东大将军安同第三子,深得北魏明元帝、太武帝两代皇帝的信任。历任监军侍御史、建节将军、冠军将军等,封爵西平公。428年(神麚元年),生擒胡夏皇帝赫连昌。431年(神麚四年),安颉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爵位为西平王,谥号“襄”。刚正不阿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那些特别幽默的皇帝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以前就有人说历史其实比故事更精彩,事实上果然如此,因为有了史学家记载的历史,所以现在人演绎起来,这些历史故事更加绝妙。尤其是中国古代帝王,在他们身上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传说与典故,私下用笔记录下来,绝对是让人大增点击量的文章。不信江湖给你讲述几则故事,你可以看看我们的古人有多幽默。一、灭自己三族的皇帝一

  • 揭秘:三国中常胜将军赵云的劲敌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是三国演义的名将,尤其是长坂坡一条银枪,杀入曹营七进七出,锐不可当。号称常胜将军。不过此人也有对手,那就是文丑、张郃、姜维等人。这在演义里有叙述。先说文丑: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

  • 中国古代封建史上第一个和皇帝离婚的皇妃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不过也有敢给皇帝离婚的女子。当然不是在古代,而是在清朝末年。不过那也很个性。如果诸位有兴趣,且听江湖一一道来。据说溥仪皇帝选皇后的时候,官员们推荐上两张照片,一张是文绣的,一张是婉容的。溥仪心仪的女子是文绣,那种端庄与秀美,让溥仪赞叹不已。不过选皇后并不完全凭的是容貌,那还要拼爹,

  • 揭秘:谁是三国历史上最善于自保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人活到这个世界上很不容易,除了应付天灾,还要应付人祸。战乱年代,一将功成万骨枯,好多人都成了炮灰。也有的人喜欢做高官,哪知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古代君主,转眼无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功臣也难做呀。说到战乱年代,就不能不提到三国,那是个大开大合的时代,群雄辈出。比如曹操重用了不少贤才,甚至敌营里的关羽也

  • 欧阳修为何竟向皇帝推荐自己的政敌做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仁宗要他举荐三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便推荐上述三个人。当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时,欧阳修等人支持范仲淹变

  • 揭秘:战国史上晋灵公为何偏偏喜欢奸臣屠岸贾?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看古书听大戏多了,总感觉皇帝对奸臣特别宠爱。比如乾隆喜欢和珅,宋高宗喜欢秦桧。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如此。当时的晋灵公特别对屠岸贾有感觉。本来晋灵公是相国赵盾所立,可当他长大以后,居然和赵盾闹翻了。和奸臣屠岸贾好了起来,晋灵公为何会喜欢屠岸贾?其一,屠岸贾会玩。一般人都喜欢享受。晋灵公也是如此,他当

  • 史上最搞笑的将军是谁?刺字明志,狠辣远超岳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将领。其父呼延琮,为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964年),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功补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任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