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末年大臣王化贞简介:广宁之战惨败后,被论罪下狱

明朝末年大臣王化贞简介:广宁之战惨败后,被论罪下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00 更新时间:2023/12/27 2:39:48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化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化贞(?~1632年),字肖乾,山东诸城市人。明朝末年大臣。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及第,授户部主事,迁右参议,是东林党重要成员、内阁首辅叶向高弟子。分兵驻守广宁,出任辽东巡抚,与熊廷弼不和。背叛东林党,投奔魏忠贤。广宁之战惨败后,论罪下狱。

崇祯五年(1632年),坐罪处死。

人物生平

力保河西

王化贞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由户部主事转右参议,分兵驻守在广宁。蒙古炒花等部落酋长乘机想要南侵,王化贞安抚他们,他们就不敢再动了。

元年(1621年),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被后金攻陷,朱童蒙到东北调查回来后,极力说王化贞得西部人心,不要轻易调动他,以免坏了安抚蒙古的事。王化贞也说辽地战事终将失败,只有发放百万帑金,极力款待蒙古人,那么后金就有所顾忌,不敢深入了。恰好辽阳、沈阳相继失守,朝廷决定起用熊廷弼,御史方震孺请给化贞晋级,让他便宜行事,与薛国用一同驻守河西。于是提升化贞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广宁城坐落在弯曲的山头上,登上山可以俯瞰城内,倚仗三岔河为险阻,而三岔河的黄泥洼又水浅可涉。

广宁只有一千名弱卒,王化贞招集散兵流民,得到万余人。他激励士民的斗志,联络西部的蒙古,当地人心才稍稍安定下来。辽阳刚失守时,国内远近震惊,都以为河西一定没法保住了。王化贞率领一支弱军,把守孤城,斗志不减,当时他的声望真是赫然有名。朝廷也认为可以依靠他的才能,便把河西的战事全部交由他来办了。

经抚不和

熊廷弼官复原职,东林党人就推荐王化贞当辽东巡抚。

在此之前,袁应泰死了,由薛国用代为经略,薛国用因病不能干事。王化贞于是部署将领,沿河设立六所军营,每营设置参将一人,守备一人,各自画地分守。西平、镇武、柳河、盘山等要害地分别设立防哨。此议报上后,廷弼不以为然,上书说:“河面狭窄不可靠,城堡太小难容驻兵,现在只应牢牢地守住广宁。如果分兵在河上驻守,部队分散力量就弱小了。敌人用轻骑兵偷偷渡过河来,专攻一所营房,我军力量必然不支。一营溃败,其他各营就都会败,西平等地的防哨也不能守住。河边只适于设立游击队,轮番出入,使敌人莫知浅深,不该屯聚一处,给敌人乘隙袭击的机会。”奏章交上后,明熹宗下诏表扬了他。恰好御史方震孺也说防河有六条不可靠的地方,王化贞的建议就此作罢了。而王化贞因为自己的计策未被采纳,恨透了,把军事全推托在熊廷弼身上。熊廷弼于是请朝廷警告王化贞,不得借口有人节制,坐失战机。此前,四方援辽的军队,王化贞全改名号为“平辽”,辽人很不愉快。熊廷弼说:“辽人又没叛乱,请改为‘平东’或‘征东’,以快慰辽人的心。”从此以后王化贞与熊廷弼有了矛盾,经略、巡抚不和睦的风声也就传起来了。

天启元年(1621年)八月初一,熊廷弼上书说:“三方面布置的战略的实施,必须联络朝鲜。请抓紧时间派钦差使臣去访问朝鲜的君臣,让他们征发八道的全部兵力,在江面上设立连营,助我军的声威。”并举荐监军副使梁之垣,说他在海滨长大,熟知朝鲜的事情,可以充任钦差使臣。明熹宗马上就同意了,并且按照行人奉使的惯例,赐给一品官以示宠信。梁之垣于是上书提出加强他们的事权、确定自己职责等八条要求,明熹宗也都同意了。梁之垣正在和有关部门商议兵饷的事,王化贞所派遣的都司毛文龙已经袭取了镇江,奏上了捷报。满朝为此大喜,立即命令登、莱、天津派出两万水师接应毛文龙,王化贞率四万广宁兵进据河上,和蒙古军一起乘机进取,由熊廷弼在中间调度。命令下达以后,经略、巡抚所辖兵镇相互观望,最终还是没有出兵。

不久,王化贞上书详述东西两边的情况说:“敌人放弃辽阳不加守备,河东失陷地区的将士日夜盼望官军开到,就抓了敌将来投降。而西部的虎墩兔(林丹汗)、炒花(卓里克图洪巴图鲁)都愿意以兵助我。敌人驻守海州的兵力不过两千人,河上只辽地士兵三千人而已。如果派军队悄悄过去夜袭,势在必克。南防的敌军得知辽阳失守一定北归,我军凭借险要的地势来打击他们惰归的军队,可以一举歼灭。”兵部尚书张鹤鸣认为对,上书说机不可失。御史徐卿伯又促成此事,奏请派廷弼进驻广宁,蓟辽总督王象乾移驻山海。正好化贞又飞章上奏说:“敌人因为官军收复镇江,就驱赶、抢劫周围四卫屯民。屯民现在占据铁山死守,杀伤了敌兵三四千人,敌人把他们围困得更紧了,应该马上前往援救。”于是兵部越发催促进兵。王化贞就在这个月里渡过河去。熊廷弼迫不得已让出山海关,驻兵右屯,而飞章上奏说海州取易守难,不该轻举妄动。王化贞终于无功而回。

战守之争

王化贞平素不学习军事,轻视大敌,好说大话。文武将吏的规劝一点也听不进去,与熊廷弼尤其抵触得厉害。他妄想投降后金的李永芳会做他的内应,相信蒙古人的话,说是虎墩兔将派援兵四十万,因此想不战而获全胜。一切事务如兵马、甲仗、粮草、营垒等都放置一边不加过问,一意说大话蒙骗朝廷。尚书张鹤鸣很相信他,他有所请无不答应,因此廷弼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广宁有十四万部队,而熊廷弼的山海关上却没有一兵一卒,只是有经略这么个虚名而已。从延绥调来的部队不能作战,熊廷弼请把主帅杜文焕治罪,张鹤鸣却让宽恕了他。熊廷弼奏请任用佟卜年,张鹤鸣递上奏章反对。熊廷弼奏请派遣之垣去朝鲜,张鹤鸣故意扣发他的饷银。于是两人之间相互怨恨,事事争吵。熊廷弼这个人也器量狭小,刚愎自用,火气一触即发,盛气凌人,朝臣大多都厌恶他。

毛文龙镇江之捷,王化贞自以为立了奇功。熊廷弼说:“三方兵力尚未集合,文龙发动得太早,致使敌人恨辽地的人民,把周围四卫的军民屠戮殆尽,使东山军民灰心,让朝鲜君臣胆寒,令河西军队丧气,扰乱了三方并进的计划,耽误了联络朝鲜的打算,把它看作奇功,实际上是奇祸呢。”送信到京城,竭力批评化贞。朝臣们正把镇江一役看作大捷,听到他的话,心中多有不服。熊廷弼又明显地攻击鹤鸣说:“我既然担任经略,四方援军应当听我调遣,而鹤鸣径自发动,不让我知道。七月里我向兵部询问军队人数,到现在两个月了,没有回答。我有经略之名,无其实,辽左的战事都是张枢密和王抚臣一起办的。”张鹤鸣这下更加恼恨他了。到九月份,王化贞还说虎墩兔的四十万部队快来了,请迅速出兵。熊廷弼说:“抚臣靠着蒙古人,想不而收战功。我不敢轻视敌人,不敢说能不战而胜。”后来蒙古军队终于没来,王化贞也不敢进兵了。

当时,熊廷弼主张防御,认为辽地人不可信用,蒙古人不可凭仗,李永芳其人不可相信,广宁地方有很多间谍让人担心。 王化贞则一切相反,绝口不提防御,说我们一渡河,河东人必为内应。并且飞书报告朝廷,说八月里你们就可以高枕酣睡,而收到我的捷报。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一定坏事,因为疆场事关系重大,没有人敢说他的不好。到十月份,河上结了冰,广宁人认为后金一定渡过河来,纷纷想逃出广宁。王化贞于是和方震孺商议,分兵把守镇武、西平、闾阳、镇宁等城堡,而以主力驻守广宁。张鹤鸣也认为广宁值得担忧,请明熹宗命令熊廷弼出关。熊廷弼于是又出山海关,到达右屯,考虑用重兵内护广宁,外扼镇武、闾阳,于是派刘渠以两万人驻守镇武,祁秉忠以一万人驻守闾阳。又派罗一贯以三千人守西平。又重申他的命令说:“敌人来时,跨出镇武一步的,文武将吏都有杀无赦。敌人到达广宁而镇武、闾阳不出兵夹攻,敌人抢劫右屯饷道而三路兵马不救援的,罪也相同。”

熊廷弼刚刚部署完毕,王化贞又相信间谍的话,突然发兵袭击海州,不久又退了回来。熊廷弼于是上书说:“抚臣进兵,到现在已经五次了。部队屡进屡退,敌人早看透了我方的计谋,我的虚名也因轻易出兵而受到损伤。希望陛下明确指示抚臣,对自己的行为慎重些,不要给敌人嘲笑了。”王化贞看到他的上书很不高兴,飞章上奏,为自己辩解,并且说:“我请求给我六万兵,我保证把敌人一举荡平。就是不如意,也一定能做到死伤相等,使敌人一蹶不振,管保它不再成为河西之忧!”并请准许他便宜行事。

当时叶向高掌了大权,他是王化贞成进士时的主考官,很偏向王化贞。等王化贞请求把后金军一举荡平时,熊廷弼上书说:“就请按抚臣约定的办吧,应及早罢掉我的官以便于鼓舞士气。”

这个时候,中外都知道经略、巡抚两人不和,一定会坏了边疆的大事,大臣们的奏章天天讨论此事。而张鹤鸣笃信王化贞,于是想把熊廷弼拿掉。

广宁惨败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员外郎徐大化顺承其意弹劾熊廷弼大言欺世,嫉能妒功,不罢免他必将有害于辽地战事。他们的奏章一并被发给各部,张鹤鸣于是召集大臣们讨论。说把熊廷弼撤职的有几个人,其余大多主张让二人各尽其职,共谋成功。正好后金军这时逼近西平,就停止了争议,仍然兼用他们两人,责令他们共同努力,功罪一体。

没过多久,西平之围吃紧。王化贞相信中军孙得功的计策,发动了广宁的全部兵力,让孙得功和祖大寿前往和祁秉忠会合,然后向前去作战。熊廷弼也传令刘渠拔营赴援。正月二十二日在平阳桥遭遇后金军,刚刚交锋,孙得功和参将鲍承先等领头逃跑,镇武、闾阳的兵力于是也被打败,刘渠、祁秉忠在沙岭战死,祖大寿逃往觉华岛去了。西平守将待援不至,与参将黑云鹤也战死。熊廷弼当时已离开右屯,驻军闾阳。参议邢慎言劝他紧急救援广宁,却被佥事韩初命阻挠,于是熊廷弼撤退了回来。当时后金军在沙岭停下来不再向前来。

王化贞平常把孙得功看作心腹,而孙得功已偷偷地投降了后金,他想活捉王化贞作为自己的功劳,就诈称后金军已到城边。城中一时大乱,人各奔逃,参政高邦佐阻挡也挡不住。王化贞正关起门办理军书,毫无所知。参将江朝栋推门闯进来,王化贞大声训斥他。江朝栋大声喊道:“事情危险了,请你快走!”王化贞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朝栋就搀扶他出来骑马逃走,后边两个仆人徒步跟着,于是丢了广宁城,仓惶逃命。在大凌河遇上了熊廷弼,熊廷弼微笑着说:“六万军队就可以把敌人一举荡平,到头来怎么样呢?”

王化贞感到惭愧,建议驻守宁远和前屯。熊廷弼说:“已经晚了。现在只有保护老百姓入关去!”于是把自己所领的五千人交由王化贞来殿后,把全部积蓄都放火烧了。正月二十六日熊廷弼和韩初命一起护送难民入得关来,王化贞、高出、胡嘉栋也先后入关,只有高邦佐自杀而死。孙得功率领广宁城的叛将把后金军迎入广宁时,王化贞逃跑已有两天时间。后金军追赶他们追了二百里,因路上没得粮食吃才回去。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京城为之震惊。张鹤鸣害怕了,自请前往察看军队。

后金占领广宁,并接连占领明军放弃的义州、平阳桥、西兴堡、锦州、铁场、大凌河、锦安、右屯卫、团山、镇宁、镇远、镇安、镇静、镇边、大清堡、大康堡、镇武堡、壮镇堡、闾阳驿、十三山驿、小凌河、松山、杏山、牵马岭、戚家堡、正安、锦昌、中安、镇彝、大静、大宁、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胜、大镇、大福、大兴、盘山驿、鄂拓堡、白土厂、塔山堡、中安堡、双台堡等40余座城堡。努尔哈赤下令把辽河以西的人民,驱赶到辽河以东。

难逃一死

归朝后,此事成为党争的一个大题目。就在东林内部为了“保熊斥熊”还自相内讧的时候,王化贞却已经意识到东林党大厦将倾,就果断抛弃了还在为自己“重列朝班”而奔走辩护(顺便参与陷害熊廷弼)的“东林君子”们,投奔魏忠贤。魏忠贤趁机利用他揭露东林党“贪污辽东军饷”,一举击溃了东林的残余力量。

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慷慨赴市,传首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太原、大同、延绥、固原、宁夏、甘肃)。魏忠贤虽对王化贞百般袒护,但罪行确凿,缓刑至崇祯五年(1632年)处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演义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真正历史上的诸葛亮与三国演义中的究竟有多大差别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诸葛亮的英雄事迹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草船借箭。历史上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的确发生在三国时期,而里边的主人公并不是诸葛亮,真正历史上的草船借箭是孙权所为,而曹操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就是赞

  • 明朝开国名将朱文正简介:父亲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重耳能让晋国击败楚国问鼎中原,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晋国,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其中,就晋文公来说,就是春秋五霸中无可争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顾茅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诸葛亮能被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许多人对于《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表示不以为意,甚至对此产生了猜忌,怎么说刘备也是一名比较有名的人了,诸葛亮哪来的魅力让他三次请出山呢?年纪轻轻,便有了“卧龙”称号,诸葛

  • 明初名将廖永忠简介:曾获朱元璋评“功超群将,智迈雄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临终前,曾想要杀死诸葛亮是真的吗?咱不是刘备,咱啥也不敢说,啥也不敢问。刘备有没有想过要杀诸葛亮呢?从刘备的忠义来看,有些人认为他是真的忠义,有些人又觉得刘备都是装的。如果是真的忠义,那刘备肯定没有想过要杀诸葛亮。而如果刘

  • 明朝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却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什么能够名垂青史?这是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高炽出生于凤阳,和他的爷爷朱元璋的出生地一样,那个时候他还是不是太子身份,而是当时为燕王即后来的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少年的时候就性格沉稳冷静,一言一行俨然一个大人

  • 如果庞统和法正没有死的话 刘备最后能夺得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庞统跟法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庞统跟法正如果不死,刘备能夺得天下么?历史无法假设,是因为变数太多,任何答案都可能是对的。庞统法正如果没死,刘备或许能夺取天下;亦或者说两者在世也无法助刘备兴复汉室。两种答案都不会错,因为历史不会重来。但是若要大胆假设

  • 庞统当初没有死的话 荆州最后还会不会丢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庞统和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庞统不死,荆州就不会丢吗,三国会归蜀吗?公元214年,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领大军攻城,战斗中被乱箭射中而死去,年纪轻轻就挂了。注意不是演义中写的死在张任的手上!公元219年末,关羽兵败,荆州被孙权所得。中间相隔五年之久,如果

  • 嘉庆上位后为什么着急处死和珅 和珅为什么不早做打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嘉庆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为何一定要匆忙查抄和珅,聪明一世的和珅为何不早做打算?嘉庆帝之所以要铲除和珅,可不是为了他的钱,主要是因为和珅得罪了他,而且和珅权势太大了,影响到了皇权。并且,和珅也不是没有早做打算,只不过他的计划失败了,还被嘉庆帝给耍了。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