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李成梁最终结局如何?

揭秘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李成梁最终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98 更新时间:2023/12/27 2:42:16

李成梁,字汝契,号银城,有考证说其祖籍本为陇西,祖上于唐末为避战乱举族迁入朝鲜。爷爷李英于嘉靖年间归附明朝,任职铁岭卫指挥佥事。明朝武官实行世袭制,李成梁少年便“英毅骁健,有大将才”,本应继承指挥佥事份的职位,可是到他这一代,家境贫寒,竟然筹集不到去北京承袭官职的路费,以至到了四十岁,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诸生”!

——我是不是这样平凡到老?

我是不是就这样在默默无闻中渡过这一生?

世界很大,转角有爱。

就在李成梁几乎要对前途产生绝望的时候,他遇到了命中贵人。

辽东巡抚御史很赏识他的才略,对他的处境非常同情,慷慨解囊,资助他进京,这样,他获得了祖辈传下来的职位。

这一年是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李成梁正式走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而在嘉靖中叶,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达延汗(又称大元可汗)巴图蒙克“贤智卓越”(《李朝成宗大王实录》卷一七五),控弦达十万骑,建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分别为:察哈尔万户、兀良哈万户、喀尔喀万户、鄂尔多斯万户、土默特万户和永谢布(哈喇慎、阿苏特)万户。

不久,察哈尔举部东迁,驻牧于蓟、辽地域(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辽宁、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北部地区),“时窥塞下”,从此与明朝开展了旷日持久的激烈地厮杀。

可以说,变患频起的北方给李成梁提供了展现战略武功的机会。

李成梁以一名低级军官的身份,经常“亲自搏战”,提着脑袋冲锋在前,在刀剑拼杀里,在鲜血迸溅中,在无数死人堆里杀出一条血路,冒死前进,赢得一场又一场战功,换来了官职的不断升迁,很快就升任为辽东险山参将。

隆庆元年(1567年),又升为副总兵,协守辽阳。

隆庆四年(1570年),辽东(指辽河以东地区,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鞑靼辛爱部入侵,辽东总兵王治道战死,李成梁受任于危难之际,领总兵官,署理都督佥事。

这个职位,自隆庆四年(1570年)至万历十九年(1591年)一共做了二十二年,后因御史弹劾而解任。

长长的二十二年里,李成梁几乎是无日不战,年年杀敌无数。在万历十六年(1588年)之前,李成梁“师出必捷,威振绝域”,战功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万历44年进士、天初年兵部职方员外郎,安徽桐城人方孔照所作的《全边略记》。

正是这数不胜数的战功使李成梁成了辽东的一根定海神针。

其面对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无论是他们单独挑衅还是联合出兵,都一一将之挑落马下,进而拓疆七百里,建宽甸六堡,并在开原、清河、抚顺等地开办贸易市场,与当地部落建立友好关系。

在明将吏贪懦,边备废驰的时代,李成梁纵横北方边塞,史称“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所未有”。

辽阳百姓称李成梁的中左所之战、盘山驿之战、卓山之战、平虏堡之战、红土城之战、养善木之战、鸭儿匮之战、雕背山之战、辽河之战、阿州之战、抚顺之战、沈阳之战、开原之战、袄郎兔之战、曹子谷之战、古勒寨之战,射王杲,诛速把亥,擒逞、仰二奴,斩阿大、阿海,“皆万世之功”。

凭借着这些赫赫战功,李成梁官职不断升迁。

特别是万历十年(1582年)斩杀泰宁部部长速把亥之役,“速把亥为辽左患二十年”,是大明帝国北方的心腹大患,此人死,兀良哈部元气大伤,另一强势部落海西叶赫部,经分化瓦解,则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被征服,首领那林孛罗请降。此事随即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其影响之一是:明帝国、蒙古、女真三方的力量变化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影响之二是:帝国支柱张居正也因为在此期间对李成梁的鼎力支持而进太师,从而成就了由张居正、李成梁和戚继光三人组成铁三角支撑帝国的繁盛局面。

然而好景不长,万历十年(1582年)6月20日,一直力挺李成梁的张居正溘然病逝,李成梁作为边将,朝内的没有保护伞,作战趋于保守,以致于在万历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连续损兵折将,战略上一退再退。

万历十九年(1591年)三月,李成梁发兵出镇夷堡潜袭板升,初战捷,回师途中遭伏击,大败,阵亡者达数千人。

此战结束,李成梁不堪御史的弹劾,卸任辽东总兵,“以宁远伯回朝”。

从每战必胜到连战连败,张居正的辞世只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则完全是李成梁的自身原因。

《明史?李成梁传》说其“始锐意封拜,师出必捷,威振绝域。已而位望益隆,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贵极而骄,奢侈无度。”

想当初,李成梁大才难展,白白憋了四十年,一登战场,自然“锐意封拜”,意气风发,舍生忘死,而在“位望日隆”后,就耽于享受,“贵极而骄”了。

当然,谁也不可能永远年轻,毕竟,到了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也已经六七十岁的人了,你还指望他每天满怀豪情地拎着刀子去砍砍杀杀也不现实。

另外,“军赀、马价、盐课、市赏,岁干没不赀,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以是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如果以万历十年(1582年)为分界的话,可以说,万历十年(1582年)以后的李成梁已经成为了一名活脱脱的地方军阀了。

对于明末军队的作战能力,吕思勉先生在《吕著中国通史》说:“军事的败坏,其机实隐伏于成梁之时,这又是其一例。军队的腐败,其表现于外的,在精神方面,为士气的衰颓;在物质方面,则为积弊的深痼;虽有良将,亦无从整顿,非解散之而另造不可。”

在吕老先生看来,对于明末辽东边防的松弛,李成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仅仅因为这个就认定李成梁是“亡明”始作俑者,证据是不够充分的。

事实上,在李成梁的身上,还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或者说是罕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事。

其中之一,就是他和清太祖努尔哈赤之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却又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成梁的治辽原则是让蒙古、女真各部“以夷制夷,使其各自雄长,不相归一”,即谁露头就打谁,谁强大就灭谁。万历十九年(1591)李成梁卸任辽东总兵前,他不断兴兵,陆续打垮了蒙古土蛮部及女真叶赫部、哈达部等强大部落或有冒头迹象的部落,但他却坐视努尔哈赤势力不断强大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努尔哈赤从万历十一年起兵开始,至万历十七年就基本统一了建州女真,对努尔哈赤的迅速崛起,李成梁视而不见,这显然与他的治辽原则大相径庭。估计这既出于对误杀努尔哈赤父祖的愧疚(李成梁以努尔哈赤父死年幼,视之如子侄,给予赡养),也出于努尔哈赤的善于伪装恭顺和大肆行贿。

第二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政权。又三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伐明,并在萨尔浒决战中一举击溃了明朝四路精兵10余万人,就连李成梁的老家铁岭亦遭血腥屠戮。最后连江山都被清朝给占领了,能说跟李成梁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后赵石勒的谋士张宾:因为石勒的恶行而被低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张宾(?—322年),字孟孙,十六国时期后赵赵郡南和(今邢台南和)张相人(乾隆十四年《南和县志》),一说邢台内丘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著名谋士和政治家。张宾胸怀大志,谋略过人,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并订立各种国家制度,被石勒任命为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张宾为官清廉,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礼贤下士。

  • 北魏鲜卑名将贺拔胜:与高欢八字不合的勇将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贺拔胜(?-544年),字破胡,神武(今山西省山阴县)尖山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名将,贺拔岳之兄。贺拔胜年轻时以骑射闻名北方,曾任怀朔镇军主,后投靠尔朱荣,担任大都督,封真定县公。北魏永熙元年(532年),贺拔胜在尔朱家族与高欢决战时投降高欢,被孝武帝元修任命为荆州刺史,但由于立场偏向孝武

  • 隋朝大将达奚长儒:历经三朝 打得南陈不敢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585?),字富仁,代郡人(今山西大同)。祖父达奚俟,任定州刺史;父亲达奚庆,曾任飘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爵封乐安公。达奚长儒从小勤勉,胆识过人,十五岁时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曾在西魏任奉平都尉。西魏宇文泰执政权时期,对达奚长儒颇为赏识,任为大都督,因战功卓著,累迁持节辅军将军,通值散骑常侍,平蜀之

  • 大唐第一多情天子唐代宗:关爱后妃 爱护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将沉浸在太平繁华美梦中的大唐猛然拉下神坛,老朽没落的唐玄宗在无奈失落中死去,悲愤的唐肃宗苦苦支撑了六年也一命呜呼,这爷俩将一个超级大乱摊子扔给了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762年),专权的宦官李辅国杀死了张皇后,肃宗也受惊吓而死,李俶于肃宗灵柩前依其遗诏即位,改名豫,时年36岁,是为唐代宗。唐代

  • 花刺子模末代国王扎兰丁:成吉思汗佩服的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札兰丁·明布尔努Jalal Din Minghurnu(又译为札阑丁,1220~1231年在位)为花剌子模王国的末代国王。阿拉丁穆罕默德长子,躯干不及中人,母亲为印度人,故其面容黑黝。膂力过人,骁勇善战。初时,穆罕默德立幼子斡思剌黑为继承人,封扎兰丁於廓尔(今阿富汗斯坦哈扎里斯坦)及加兹尼之地。12

  • 清太宗皇太极:死前没有留下一句遗言留下万里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强健体魄的皇太极,不仅死前一天,而且一段时间内,都在正常处理政务,毫无病痛迹象,他为何会在胜利的前一年突然猝死?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突然去世,才52岁。他没有来得及留下片言只语,就这么不甘心地把父子两代人创下的坚实的基业抛给了不可知的未来。皇太极从小

  • 元朝宰相曾评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因《水浒传》而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多才多艺,书画均能青史留名,2009年,其《写生珍禽图》以6000多万元人民币创下中国画拍卖纪录;然而,他在25年的北宋帝国元首任上轻佻为政、任性享受,最终导致北宋灭亡。在选择宋徽宗为国家元首时,当朝宰相章曾厉声反对:“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元朝宰相脱脱写罢

  • 冒辟疆是谁?明末历史上的冒辟疆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冒辟疆(冒襄)是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当时,国事淆于上,清议激于下。冒辟疆与侯朝宗,方密之,陈贞慧并称四大公子,都是缔结复社的骨干,他们欲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在南京由吴次尾起草了《留都防乱揭》。历数阉党余孽阮大铖之流的罪状,吓得佞臣不敢出门,后阮大铖之流死灰复燃,复社受挫,冒辟疆险遭迫害。紧接着清兵

  • 窝囊的皇帝吴乞买:史上唯一被群臣打屁股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其身体自然也是全天下重要的资产之一,所以大臣们对皇帝拜见时总要山呼“圣躬万福”(非电视剧里演绎的山呼“万岁”)。皇帝的身体既然如此重要,自然要当活化石一样小心保护,不能随意碰着伤着,至于棍棒相加更是大不敬的事情。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金国第二任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就

  • 岳飞之死另有隐情:因揭皇帝不能生育伤其自尊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汉族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