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渡之战许攸有功于曹操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官渡之战许攸有功于曹操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78 更新时间:2023/12/8 21:25:2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许攸,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许攸分明是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人物,为什么曹操要杀了他?

曹操能打赢官渡之战,许攸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功臣。

许攸与曹操是老朋友,又有“智计”。

功劳大、关系好,又有才能,许攸原本应能得到曹操重用的。

然而,曹操攻占邺城后,却立刻处决了许攸。

这是为什么呢?

许攸与曹操的恩怨

许攸少时就与袁绍和曹操关系很好。

当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等人“连结豪杰”,想要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许攸就把密谋告诉曹操,想要拉曹操下水。曹操没有参与密谋,但也没有告发。

谋划杀头的事情,许攸愿意信任曹操;知情不报也是杀头的罪,曹操愿意为他承担风险,这样的交情、信任,算得上生死交情了吧。

后来,许攸投靠了袁绍。

袁绍与曹操对峙期间,提出杀招的,也是许攸。

当时,袁绍与曹操对峙于官渡,许攸建议:不要只一门心思从正面进攻曹操,分军进攻曹操后方,袭许都,迎天子,大事就成了!

袁绍没有采纳:吾当先围取之。

可以说,如果袁绍当时采纳许攸的计策,曹操“扼其喉使其不得进”的态势就会受到影响,将可能更为被动。

此后,因为袁绍集团的内部斗争,许攸离开袁绍大营,投靠曹操,并献出了偷袭乌巢的建议。

当时,曹军粮草已经极为困难,而袁绍补给不断,如果迟迟打不开局面,曹操很可能被拖垮。

可以说,许攸来投,对官渡之战的胜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此后,曹操收取冀州,“攸有功焉”,也有不少功勋。

作朋友时,两人可以共生死机密;作对手时,许攸是最危险的敌人;最下属时,许攸又有特殊的功勋。

这大约就是许攸与曹操的交情吧。

当然,最后,两人还有一层交情:曹操杀了许攸。

许攸之死

功劳大,又自觉与曹操交情特殊。

因此,在曹操进入邺城后,许攸有点“飘”。

他常常和曹操开玩笑,每每呼唤曹操的小名,甚至说:某甲,你不得我,得不到冀州。

曹操表面上陪笑:你说得对。暗中,心中当然很不爽!

后来,许攸经过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要不是有我,怎么可能能进来呢?

人们把许攸的狂悖之言告诉了曹操。

曹操没有啰嗦,“遂见收之”,直接问罪,杀了。

这样的关系,怎么说杀就杀了呢?

叽叽歪歪,没有礼貌,曹操不爽是自然的。

然而,如果认为曹操仅仅是因为这个就杀掉许攸,那就太小看曹公的格局了。

“变了”的曹操

曹操性格豁达,也是很喜欢开玩笑的人。

早年,他对乱开玩笑,叽叽歪歪的人是很容忍的。

尤其是,在当年杀边让,导致兖州叛乱以后,曹操一直都是小心翼翼。

当年,曹操的主要威胁来自实力强于自己的袁绍,以及威胁自己生存的吕布、袁术,为防止当年杀边让引发兖州叛乱这样的事情再出现,曹操自然要小心翼翼,忍了忍了。

可是,平定冀州后,曹操发生了一些变化。

此时的曹操,已经是天下最强者了。

此后,曹操对叽叽歪歪,损害自己威望的事情已渐不能容忍了。

平定冀州前,只有边让因“讥之”而被杀。

平定冀州后,因为叽叽歪歪被杀的人有:许攸、孔融娄圭崔琰

许攸,这位老朋友,叽叽歪歪,也是不能放过的。

何况,与孔融等人不同,许攸的威胁,绝不仅仅只是叽叽歪歪不讲礼貌。

稳定冀州,必不能容许攸

冀州,是当时最富庶的州之一,比曹操所在的兖州、豫州都要富庶。

因此,曹操有意经营冀州,把统治中心迁到邺来。

他兼任冀州牧,甚至辞去了兖州的职务,一心经营冀州。

然而,冀州是袁绍大本营,曹操初得,人心未固。

为此,曹操做出了一系列措施。

八月,曹操进入邺;九月,曹操下令:免收当年的河北租赋。

同时,曹操废除了袁氏弊政,推行新政,新政的核心是推行“重豪强兼并之法”的政策,打击当地的豪强。

一言以弊之,曹操要推行“法治”,“以猛纠”。

“猛纠”的典型,就是许攸。

早在袁绍时期,许攸“贪而不智”就是出名的,这个名声甚至连远在许昌郭嘉都了解。

后来,正是因为许攸家人不法,被审配收治,许攸才逃到了曹操这里。

袁绍行法很“宽”,尚不能容忍这样的“不法”,何况曹操呢?

可以说,许攸正是“不法”、“兼并”的典型。

不法的典型在曹公身边呼来喝去,曹操要推行法治,如何服众呢?

那么,能不能先打个招呼,警告警告,实在不行再动手呢?

不能!

要处置许攸,不能拖拖拉拉,必须雷厉风行。

因为:许攸,非常危险。

打击豪杰,必除许攸

可以说,要稳定冀州,最核心的就是要压制地方豪强。

这在当时,是一个危险的工作。

地方豪强,不但有充沛的经济资源,还有相当的私兵,在地方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当年,正是兖州的豪强大族,集体背叛了曹操,在曹操进攻徐州时迎吕布入兖州,几乎使曹操陷入绝境。

如今,在冀州再次打击豪强,危险比当年更大。

因为,冀州的豪强势力比兖州可要强得多!

汉灵帝时,王芬、许攸,正是联合冀州“豪杰”,试图废汉灵帝。

后来,在袁绍时期,由于袁绍鼓励豪强经济的发展,豪强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要打击豪强,曹操当然了解,许攸是个危险分子。

许攸要造反,有条件,有胆子,够狠!

当年,天下尚没有纷乱,许攸就敢在冀州“连结豪杰”。足见其在冀州豪杰中的影响力,也足见这家伙胆大包天!

而且,许攸一旦生了反叛之心,其“绝情”是令人震撼的。

许攸一背叛袁绍,就献出了给旧主致命一击的建议。

后来,曹军攻陷乌巢。曹操在淳于琼脸上刻字,羞辱一番,想留他一条活路。

淳于琼,也是许攸的旧交,在袁绍手下时,他们同为“汝颍派”,也是政治盟友。

可是,许攸毫不留情:淳于琼回去,想到这样的屈辱,一定会报仇!杀了吧!

如今,曹公严法打击“豪杰”,“豪杰”自然不甘。许攸以其智谋、影响力、胆魄,再次“连结豪杰”,危害是很大的。

当时的曹操,虽然已经攻入邺,但还没有平定河北。袁氏的残余力量仍然很强,在河北立足未稳的曹操折腾不起!

许攸,必杀!

许攸有旧交,本值得一路相伴。

然而,许攸,“恃旧不礼”,对于急需威严的曹公来说,他已经不能容忍这样的“有所不堪”了。

许攸有功,本值得厚待。

然而,许攸反复无常,胆子大,与冀州“豪杰”关系紧密,已是值得警惕的危险分子。

许攸有智,本是值得任用的谋士。

然而,他“贪而不智”,贪起来就不顾一切了,“以猛纠”的曹公不能相容。

如此许攸,自然必杀了。

至于因狂言被诛,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王彦章到底是怎么死的?有哪几种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彦章和李存孝打过吗,李耳死了没,后梁王彦章

    王彦章,五代时期后梁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李存孝和王彦章都是唐末猛将,史书记载,李存孝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而王彦章因为作战勇猛,也常当先锋。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武艺天下第一,谁也比不了,当时,王彦章排名第二,尽管力大无比,但他在李存孝面前,坚持不了

  • 历史上李存孝的真实实力怎么样?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现在为什么不提李存孝,李存孝真实存在吗,李存孝之死

    李存孝,唐末猛将,几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李存孝是唐末第一猛将,天生神力,原名安敬思,是晋王李克用的第十三个义子,号称“十三太保”,他是李克用十三个义子中,最出色,武艺最高的一个。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几次出战,都非常出彩,每战必胜,最出彩

  • 揭秘:宋仁宗赵祯被包拯吐口水为何竟然不动怒?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包拯死后宋仁宗就死了,历史上陈世美是被包拯斩杀的吗,包拯怎么连皇上都不怕

    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身边美女如云,可是有一美艳女子却能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专宠多年,此人就是贵妃张氏。宋仁宗对她恩宠有加,短短几年间,就把她从小小的才人提拔成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甚至动过废掉曹皇后改立张贵妃的念头。可惜,张贵妃30岁出头就一命呜呼。宋仁宗悲痛万分,不顾曹皇后的冷眼和朝廷众位大

  • 明朝秘史:揭秘明朝历史上那些浑浑噩噩的皇帝们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皇帝奇葩事,人为什么会浑浑噩噩,浑浑噩噩的人叫什么

    翻开历史,那些耳熟能详的朝代,什么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喜欢历史的人,总能从中发现一些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粗略地由近及远地算一下,清朝从1619年建立到1911年灭亡共延续292年,明朝从1368年建立到1644年灭亡共延续276年,唐朝从618年建立到907

  • 揭秘:历史上小公主去世竟让唐太宗一个月不吃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我想让婉与像一个小公主,历史上最惨的一位公主,历史上一个死得最惨的公主

    唐太宗二十一个女儿,最爱的是晋阳公主李明达。为何?明达嫡出。皇帝嫔妃那么多,最重者,自然还是皇后。明达就是长孙皇后生的。爱母亦爱女,这个很自然。明达可爱。太宗每日上朝,总会有各种各样不爽的事啊。自己又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于是今天说要杀这个,明天说要贬那个,后天又说要把谁的家抄了。明达每见老爸脸色,就

  • 历史上真正的倾世皇妃;仅靠一头秀发迷倒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倾世皇妃历史原型,倾世皇妃杜飞虹,倾世皇妃马馥雅孩子是谁的

    她艳丽多姿,光彩照人,把皇帝迷得神魂颠倒;她娇柔可爱,善解人意,被皇帝视为人生知己;她生性聪慧,才辩强记,被皇帝抱着上朝议事。如果不是外敌压境,国家濒危,皇帝急得焦头烂额,她这位倾世皇妃定能取代皇后的位置,成为一代国母。然而,朝政腐败,皇帝昏庸,亡国败局已定,她只能为这个曾经偏安一隅的小邦政权殉葬。

  • 历史上最逗比皇帝:为了4亿现金自己绑架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最搞笑的皇帝,哪位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雍正头像搞笑逗比一对

    公元529年,也就是南梁大通三年,九月十六日清晨,首都建康(现在的南京)。群臣们在大殿里等着皇帝来上朝,等了好久,也不见皇上萧衍的身影。不断有内臣来报告:皇上不在寝宫,皇上不在后花园,皇上不在后宫,皇上不在宫里……群臣们有些按捺不住了,现在既没有外族入侵也没有近臣作乱,皇帝哪里去了呢?按照常理来说,

  • 唐太宗的另一面:真正的李世民竟然是个爱哭鬼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死因,唐太宗李世民的感情,李世民反面评价

    李世民是一代英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感性。在史书里,他动不动就哭,心疼他的同时有种莫名其妙的萌感。不知道那些紧随其后的史官们是如何记下这些瞬间的。杜如晦去世,李世民悲恸不已,三天都没办法正常上朝。这三天想必都蒙在被窝里,眼泪染湿被单。后来有天他送了条黄银带给房玄龄,送的时候又哭了,说以前我可以送给你

  • 华夏第一相管仲:中国历史上一个最被低估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管仲的下场,管仲历史人物介绍,孔子为何对管仲的评价如此之高

    与老子一样,管仲也算是孔子的同时代人。不过,管仲显然要比孔子大很多,按照时间的推算,孔子出生的时候,管仲已经逝世数年了。如果把管仲与孔子进行比较,更可以看出管仲的不凡了。孔子虽然在《论语》中自夸:“如果谁用我执政,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但事实呢,似乎不像孔子想象得容易。孔子五十二岁那一年,受鲁国

  • 纪晓岚一生未得重用 因乾隆皇帝嫌其“貌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和纪晓岚,乾隆给纪晓岚说为什么不杀,雍正皇帝一生最爱谁

    之所以说纪晓岚“悲哀”,是因为乾隆对他的评价:“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真不知道纪晓岚当时听到这句话是何表情何心态?乾隆对纪晓岚说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而晚年的乾隆早已陶醉在自我美化的怪圈里,再也听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