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德宗留下的祸端:藩镇割据间接导致了五代十国

唐德宗留下的祸端:藩镇割据间接导致了五代十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27 更新时间:2024/3/9 20:12:28

大家都知道,唐朝灭亡主要是因为藩镇割据,导致中央权威越来越弱,最后,不但唐朝被灭,还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大乱局。那么,李唐王朝的统治者为什么没有尽早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呢?这主要是因为,统治者错过了最佳的能解决的时机,到最后想解决却又无力解决了。而最有希望彻底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的时期,是唐肃宗唐德宗时期,可惜都没有抓住宝贵的机遇。

唐德宗是多情皇帝唐代宗的长子, 在位26年。在唐朝皇帝中,比他在位时间长的只有高宗和玄宗,太宗在位也不过23年。他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即位之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实施革新,果敢有为。但是,德宗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因为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积重难返而收效甚微,有的尽管初见成效,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当德宗的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后,他的雄心竟然消失殆尽。德宗一生中,无论是性格还是行动,都充满了矛盾和悲剧色彩。

由此可以看出,唐德宗开始不仅有解决藩镇问题的意愿,还有行动。公元781年正月,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病死。按照以往藩镇节度使死后将职位和土地传给子孙的规矩,他的儿子李惟岳上表请求继承父位。德宗早想革除藩镇父子相传、不听命朝廷的弊端,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但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这种轻率处理的做法,导致了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节度使梁崇义和李惟岳结成联盟,准备以武力抗拒朝廷。德宗没有审时度势,接着采取了以藩镇打藩镇的办法,虽然开始获得一些战果,但终究遭致了参与朝廷削藩战役的幽州节度使朱滔等人的不满,使形势逆转。公元782年,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同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不久又称楚帝),与四镇藩镇勾结反叛。战火一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东都告急。德宗慌忙调遣前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前去平叛,但路过长安时,由于出征的军队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不满发生了哗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

这次兵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德宗不得不像曾祖父唐玄宗一样从长安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暂避。后来在太子(后来的顺宗李诵)和浑瑊率领禁卫军的抵抗下,加之前线的李晟、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军从河北撤军勤王,德宗才躲过了这场危机。不过由此之后,德宗的削藩之战也被迫终止,他的斗志也从烟消云散。

此后,为了安定国家的大局,德宗不得不降下了历史上有名的“德宗罪己诏”。将此次藩镇作乱的错误全部承担了下来,德宗在此次挫折后,对藩镇由强硬的武力征服转为姑息,使登基以来解决藩镇问题的大好形势和良好机遇,也转瞬即逝。日积月累,藩镇割据专横的局面愈演愈烈,遂成积重难返。而且,德宗还开创了宦官专权的时代,史学家往往把宦官专权称为唐晚期政治腐败和黑暗的表现之一,这一状况的最终形成,与德宗对宦官态度的改变有直接的关系。

自德宗朝之后,中央一般都由宦官专权,地方则由藩镇割据,形成这种局面纵使太宗在世恐怕也难以扭转乾坤了。唐德宗由一位意气风发,有所作为的皇帝,逐渐蜕变为懦弱、猜忌且庸碌无为的皇帝,主要是受到了“兵变”和藩镇的威胁,丧失了斗志。至于削藩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德宗没有把握好藩镇的总体形势,没有采取“缓图、巧为”的策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德宗意志不够坚定,谋划不够深远。毕竟天下大事,欲有所图,必有所谋,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不为人知的王买德:辅助赫连勃勃建设了胡夏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王买德(?~~?年),后秦镇北参军,赫连夏军事中郎将。公元411年正月,后秦镇北参军王买德投降夏国,夏王刘勃勃向他询问消灭后秦的办法,王买德说:“后秦的德势虽然已经衰败,但是地方势力却还很稳固,所以我希望您暂时积蓄力量等待机会。”刘勃勃任命王买德为军师中郎将。公元412年六月,夏王刘勃勃打算进攻乞伏

  • 前燕雄主慕容儁:击败冉闵扑灭中原汉人最后反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慕容儁(319年-360年),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然而于352年正式称帝独立。慕容儁在位期间消灭了冉魏,入据原本由后赵所占领的中原地区,并移都邺城,大燕进入鼎盛时期,终

  • 前燕高祖慕容廆:慕容家从此进入中国历史舞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慕容廆 (269年―333年),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父,吐谷浑第一代首领慕容吐谷浑是其庶兄。五胡乱始时期,慕容廆遂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自称鲜卑大单于。慕容廆政事修明,爱护人才,故士大夫和民众多归附之。东晋太兴三年(321年),

  • 靠投降成就帝国霸业的牛人苻洪:前秦的另类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投降,在词典中并不是一个可爱的词汇,它喻示着软弱与失败。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那些宁死不屈、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而对举起双手竖起白旗的人嗤之以鼻。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便不尽相同。投降也要看使用的主体,比如为政客所用,暂时的妥协便不失为一种策略,是政治家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手段,非

  • 明朝“东林六君子”周朝瑞简介:被严刑拷打,死在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前六君子”顾大章简介:因刚正不阿被魏忠贤阉党所忌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东林八君子”高攀龙简介:著有《高子遗书》12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女皇武则天退位后都经历了什么 武则天为何不到一年就猝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女皇武则天,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则天退位不到一年为什么就猝死了?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连李唐的国号都给改了,太霸气了。然而,就这样一位霸气女皇最后也被迫退位,更是在退位后不久就猝死了。那么,一代女皇武则天在退位后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不到一年就猝

  •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汉献帝在得知刘备称帝活 刘协为什么会大笑三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汉献帝笑刘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得知刘备蜀川称帝,汉献帝刘协大笑三声,他在笑什么?事情发生在曹操刚刚离世那一年,作为继承人的曹丕继位为王。原本刘协以为曹丕将会和曹操一样,表面上迎合自己,但刘协没想到曹丕上位不到三个月就觊觎自己的皇位,多次派人暗示自己。刘协了解自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