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赵祯:细数中国第一仁君的那些善政

宋仁宗赵祯:细数中国第一仁君的那些善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83 更新时间:2024/1/16 9:06:52

由于被宋朝羸弱的名声连累,宋仁宗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却是资深史学家公认的真正担得起“仁”字的明君。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太子就是他。首先是有“仁心”。他吃饭的时候吃到砂子,故意盖着碗,不让人看见。皇后问何故,他说这事要泄露了,御厨估计就要遭罪了。晚上批阅奏章,突然觉得饿了,想喝一碗羊肉汤,皇后要去弄,他又制止,说今天要是喝了这碗羊肉汤,以后御膳房就会形成定例,每天都会杀一头羊来准备着,太浪费了。他年少的时候刘太后垂帘听政,有当武则天的野心,少数趋炎附势之徒大加造势。后来他亲政,这些人相继被告发,他不当回事,反而擢升了部分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的仁心到了什么程度,后宫嫔妃刘氏给他戴了绿帽子,他愤怒至极,但下不了杀手,只是把她打发到尼姑庵出家了事。

其次是讲“仁义”。宋仁宗严格遵守了宋朝“不杀上书言事者和士大夫”的祖训,大量提拔有识之士甚至是异见人士。大文豪苏轼在进士考试卷里面举例说有人传言皇上沉迷歌舞,不关心百姓疾苦。主考官认为苏轼道听途说,污蔑皇帝,要严加惩处。宋仁宗看了之后说,一个读书人有这样进言的气魄,应该提拔。四川有个秀才写反诗,鼓动成都太守独立。太守吓得赶紧抓了秀才。宋仁宗说,这不就是泄泄愤嘛,给个官给他吧。胸怀至此。他想给自己的老丈人搞个官职,结果被包拯极力反对。包拯拦着他不让下朝,口水都溅到他的脸上。他没有办法,只能屈服。包拯不仅没有受到打击,还得到了重用。在他的治下,欧阳修、狄青、包拯、司马光、王安石富弼韩琦文彦博曾公亮等不世名臣层出不穷,真正称得上人才鼎盛,君子满朝。后世皇帝无望其项背者。

还有就是施“仁政”。高丽棒子不上贡,大臣建议讨伐。宋仁宗说,领导有罪,百姓又没罪,不能打。财政部要开源,动起了征收盐税的心思。宋仁宗说,这一征税,老百姓就要吃价格昂贵的盐了,不成。亲自下手诏,罢免盐税。有官员上书要为道教塑像造金冠,他说这不是引诱老百姓犯罪坐牢吗,用铜镀金就可以了。学者林瑀拍他的马屁,劝他大办宴会、巡游天下,国家就会大治。宋仁宗大惊,从此疏远林瑀。他为了革除弊政,力推庆历新政,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到了晚年都还在酝酿改革,求万世之太平。真正的生命不息,议政不宋仁宗一朝,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并使用。这是国家经济高度繁荣的明证。宋朝的财政收入,是后来所谓的“康乾盛世”的2倍有余。而且是在领土不及清朝二分之一,人口不及四分之一的情况下。百姓生活水平也达到了罕见的高度。司马光就曾经抱怨说,现在连贩夫走卒都穿上丝绸了,这像什么话。文化大发展,小说,诗词和盛唐相比,毫不逊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个是在仁宗时期出现的。军事上边境升平,西夏和辽慑于宋朝国势,虽有小纠纷,但数十年未动大干戈。他驾崩的时候,老百姓自发送葬,连辽国的皇帝也忍不住嚎哭。

粗通历史的人都以为盛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巅峰。但事实上,论武功,宋仁宗治下不如盛唐,但是论文治,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站在老百姓生活的角度,“仁宗盛治”是中国历史无可比拟的黄金时代,宋仁宗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明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北魏雄主:饮马长江震天下最终下场却被宦官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道少数民族的君主,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其实在成吉思汗之前,有一位草原雄主,同样威名赫赫。关于此人建立的功业,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赞叹道:“左衽之盛,未之有也。” 左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特色,司马光的意思是说,在此人的引领下,少数民族的强盛前所未有。用古代史官的话来说,他“兼有

  • 揭秘:历史上胆敢当面顶撞皇上的大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皇帝拓跋焘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任期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还攻取了南方不少地盘,算是一代雄主。他手下有位名叫古弼的大臣,是一位刚直之辈,做事很有原则,甚至敢顶撞拓跋焘。据《北史》记载,某年,拓跋焘在西河狩猎,下令主管官吏提供狩猎的马匹,古弼居然上了一匹比较瘦弱的战马,这分明是跟皇上抠门。

  • 乾隆爱女固伦和孝公主与和珅儿子丰绅殷德的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1823年),清高宗乾隆帝皇十女,母惇妃汪氏。公主于乾隆65岁时出生,因性格活泼,善骑射,容貌类似父亲,深得乾隆宠爱。后嫁于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为妻。逝于道光三年,终年49岁。据李朝史料记载,和孝公主在宫中号为“波罗公主”。由于公主最为乾隆皇帝所钟爱,即使盛怒之时只要一见到公主

  • 解读:朱元璋为何能从草根逆袭成一代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杜月笙本是卖水果的,发迹后,想认个好祖宗,以示自己非寻常之流。于是,他利用资源,笼络一帮文人,替其翻中国历史,从杜氏名人中海选了一批,如西晋大将杜预、唐代名相杜如晦、诗人杜甫等等备用。仔细研审后,杜月笙嫌杜预年代太久远,杜如晦的“晦”字不吉利,杜甫一生又太过穷酸,俱不满意。后来还是国学大师章太炎亲

  • 历史上唯一将亲兄弟赶尽杀绝的毒辣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用在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三位皇帝刘晟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刘晟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的暴君,为政残暴,不仅滥杀群臣,而且任意虐杀百姓,另外还修造活地狱,但凡开水锅、铁烙床等之类的刑具,无不齐备。其残暴的程度和北齐开国皇帝高洋有得一拼。除此外,刘晟对自己的兄弟也是丝毫

  • 李建成: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下场最悲剧的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位太子,同时也是第一位“废太子”。在过去的历史书以及评书杂史中,常常称李建成、李元吉为“奸王”,即处心积虑想要谋害李世民的反面人物。近年来常有人为李建成翻案,认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唐太宗即位以后,编写历史的人把李建成的形象作了一定的丑化工作。不管怎样,胜者王侯败者寇,李建成作为废

  • 揭秘: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到底是疯子还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550年6月9日(北齐天保元年五月初十日),高洋灭东魏,自立为齐皇帝(齐文宣帝),改元天保,北齐建立。(一)高洋字子进,生于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卒于北齐天保十年(559年)。高洋是北魏大丞相高欢次子,他少时深沉有大度,处事果断,屡屡让人刮目相看。高欢曾要儿们子整理乱丝,当别人都在想办法时,

  • 一代英主拓跋宏为何英年早逝?竟是被皇后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个绝世好丈夫,对皇后体恤有加、关心备至。在政治上,孝文帝推行改革把鲜卑族改造为汉族,也是一代明君。大凡政治家改革,最常干的一件事就是兔子先啃窝边草,让身边的人和自己身体力行,给别人做做榜样。然而冯媛皇后却不买账,坚决不说汉语。拓跋宏好劝歹劝都没效果,无奈之下,于太和二十年七月,废掉

  • 李世民弑兄夺位背后有多无奈?唐太宗为何夺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毕竟征战一生,决不是引劲待戳之辈,首先是要活着,夺皇位不过是搂草打兔子,所以,他的皇位是被逼出来的,逼出来一位历史明君,逼出来一个贞观盛世,也逼出来了李唐三百年的基业。说起太宗皇帝李世民,不能不提他的父亲李渊,李渊是一名胆大超群的战略家,政治家,只不过在后世当中其功绩不免在其二子的“贞观之治”

  • 为何唐朝女人多阴谋?给唐朝“添堵”的五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建树的一代明君,由他开创的“贞观之治”,奠定了有唐一代的鼎盛与繁荣,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连欧洲的强国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也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李世民与众不同的最大贡献,是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正是这种别的帝王难以企及的丰功伟绩,成就了他“千古一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