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瑀:唐初时期宰相,他为什么会被弹劾?

萧瑀:唐初时期宰相,他为什么会被弹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87 更新时间:2024/1/22 1:44:24

萧瑀,字时文,唐朝初期宰相,他是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萧瑀出身兰陵萧氏南梁房。孝顺好佛,闻名天下。爱好学习,工于书法。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初封新安郡王。西梁灭亡后,进入长安,拜内史侍郎。直言进谏隋炀帝,贬为河池太守。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兵入京师,他以郡降,封宋国公,任民部尚书。唐武德元年(618年),拜内史令,总掌政务,深得信任。及平王世充,以预军谋,进尚书右仆射。唐太宗即位,迁尚书左仆射。尝劝太宗行分封以保长治久安。然心地偏狭,不能容人。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权任稍分,他心不平,俟有过劾之。贞观二十年(646年),诬奏房玄龄结党谋反,被太宗斥责,益不得志。旋自请出家而食言不行,太宗因夺其爵,贬商州刺史。不久征还,恢复封爵。姐姐萧皇后去世后,萧瑀内心深受打击,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染病而死,享年七十四岁,获赠司空、荆州都督,谥号贞褊。

人物生平

出身皇家

萧瑀出生于后梁帝王之家,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祖父萧詧,是后梁宣帝,父亲名岿,是后梁明帝。

萧瑀九岁那年,被封为新安郡王,姐姐是隋朝晋王杨广的妃,后跟随其姐进入长安。善于学习和书写,个性正直,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

留任长安

作为皇子萧瑀在父母的呵护、在无比优越的皇城江陵成长。年仅九岁,封为新安王。开皇七年,萧瑀随从兄长萧琮入隋,之后便定居长安。

后来,萧瑀以皇后之弟的缘故,被隋炀帝委以机要事务,官至内史侍郎,即中书侍郎。独孤皇后还把她娘家兄弟的一个女孩嫁给了萧瑀,使萧瑀跟隋皇室更增加了一层关系。

贬居河池

隋炀帝跟萧瑀共同生活多年,从晋王到隋炀帝,他看着萧瑀成长,跟萧瑀感情很深,关系很好,萧瑀长大成人了,一表人才,学问知识更是第一流的,便任命他为内史侍郎。可萧瑀秉性耿直刚烈,对隋炀帝的骄奢无道,屡次劝谏,炀帝对此大为恼火。

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隋炀帝巡行北部边塞,突厥始毕可汗侦得此事,便亲率几十万精锐骑兵图谋袭击隋炀帝。隋文帝时以皇室宗女身份嫁给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暗暗派快使将此消息报告隋炀帝,炀帝赶忙避入雁门关内坚守该城。突厥大军层层包围雁门关,形势十分危急。萧瑀劝谏隋炀帝,赦免高丽。可突厥大军撤走后,隋炀帝又懊悔听取萧瑀公开宣布赦免高丽的建议,当即免去萧瑀内史侍郎之职,贬任河池(今陕西凤县)太守,并且要他立即赴任。

国舅归唐

萧瑀的妻子,是文献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文献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当年,两人同在隋朝做官时。交情很好。

李世民带兵进攻薛举时,萧瑀和妻子独孤氏设家宴款待。席间,李世民恭敬地说:“表姑、姑父,小侄离京时父王特备家书一封,请姑父母赴京共商朝政。”说着将信取出,交给萧瑀。萧瑀拆信一看,只见李渊说道:“……瑀弟胸怀万机,才智过人……请速来京师,共辅社稷……”萧瑀放下书信,对李世民说道:“社稷危之,明主有出。表哥相召,怎敢违命……”。

家宴一结束,萧瑀当即写信派人快马送往长安,说自己随后就到。接着收拾行囊,立即程。河池所有兵马,均交给李世民。李渊见萧瑀夫妇来到,十分高兴,盛宴款待。立刻授萧瑀为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为民部尚书(即户部尚书)。

六遭罢相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当太上皇,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前朝宰相,只有萧瑀一人直到贞观二十年还始终在权力中心活动。但也六起六落,即六次拜相,六次被罢相,甚至削去爵位,被贬出京。

萧瑀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上朝言事言词简括直率,屡次逆忤圣意。一次,当朝论事,萧瑀与陈叔达意见不合,在朝堂上愤怒地争论,太宗几次都制止不住,满朝文武乱作一团。唐太宗初登帝位,有树威震慑大臣的心理。二人如此放肆,顿时怒不可遏,推倒御案,拂袖而去,随即传出一道圣旨:“萧瑀、陈叔达身居相位,然言语失态,皆有对皇上不恭之罪,一并罢免所有官职,回家闭门思过。”这是萧瑀在唐太宗贞观年间第一次被罢相。萧瑀本来心高气傲,为唐朝筹划多年,殊多建树,罢官回家,越想越气,悲伤不已,竟然大病不起。太宗闻知,也觉得自己有些过激,想到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社稷江山,当即传下圣旨,任命萧瑀为太子少师。

萧瑀病情好转,入宫谢恩,唐太宗也好言宽慰,又把女儿许配萧瑀之子萧锐。皇帝和大臣成了儿女亲家。

贞观元年(627年)六月,尚书右仆射封伦病故,萧瑀被罢尚书左仆射之后,此位也一直空着。至此,尚书省二仆射之位皆虚,百官无首。太宗诏任萧瑀恢复尚书左仆射。这是萧瑀在贞观年间第二次出任当朝首相。

萧瑀严厉清正,不肯容人之短,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贞观元年十一月末,复出后来满五月就再度罢相。原因是唐俭出使突厥,萧瑀请他藏封家书给避难突厥的姐姐萧皇后。

唐俭走后,嫉恨萧瑀的人告发萧瑀私通书信于亡隋皇后。查明情况后,第三次出任宰相。

兵部尚书李靖带兵征讨突厥杀了突厥颉利可汗的妻子、隋室的义成公主。萧后感念她的恩情,悲痛不止。萧瑀上奏弹劾李靖。有人乘机进言,说萧瑀弹劾李靖不当。

贞观四年七月,太宗任命萧瑀为太子少傅,免去御史大夫,不再参议朝政,萧瑀第三次被罢相。

贞观八年,太上皇李渊中风,于第二年五月去世。李渊的丧事办完后,李世民颁诏,起用萧瑀“特进”,参与政事。这是萧瑀第四次拜相。萧瑀第四次出任宰相一年以后,因急躁、偏狭再次被罢相,并且贬出京城,出任歧州刺史。这是第四次罢相。

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谋反。李世民命长孙无忌、萧瑀、李世绩等审理此案。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册立晋王李治为新太子。以萧瑀、李世绩为左右仆射。这是萧瑀第五次拜相。

贞观二十年,萧瑀与同僚多不合,关系紧张,并且屡屡逆忤圣意,李世民极为怨愤。因念他忠诚耿直,不忍再度废黜他,希望他能自动辞职,以保全面子。最后惹怒了李世民,李世民亲写诏书罢免了他的相位和全部封爵、封邑并且贬出京城,这是萧瑀第六次罢相。

凌烟功臣

萧瑀在太宗期间为宰相时,曾以历史上分封子弟贵戚为藩屏的得失,建议太宗分封子弟为王而被采纳。

萧瑀不贪财好利。作为隋臣时,田宅很多。后来,这些田宅全被唐高祖李渊分赐功臣。萧瑀归唐之后,李渊将田宅归还给他,他全部分给宗族,自己只留下宗庙一座,以作祭祀。

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5]萧瑀位列第九。

病重离世

萧瑀被贬出京,他的姐姐萧皇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她已是风烛残年80多岁的老人了,竟然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74岁的萧瑀送走了最后一位同胞、从小就相依为命的姐姐萧皇后之后感到无比孤苦和寂寞。虽然这时候,皇上已恢复了他的宋国公封爵,还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又加“特进”,这是授予公侯中有特殊地位者,可萧瑀仍然十分消沉。这时李世民身体也不好,住在玉华宫,他传召萧瑀到玉华宫休养。萧瑀奉召到玉华宫。谁知萧瑀被送到玉华宫,病情突然加重。不几天便去世了,这是贞观二十二年六月二十日,终年74岁。时离萧皇后去世仅三个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和珅真正的对手是谁 纪晓岚能对抗和珅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和珅和纪晓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和珅的真正对手是谁?纪晓岚真的敢对抗和珅么?不会吧,不会吧,你不会真的以为纪晓岚是和珅真正的对手吧?纵观整个清代历史,纪晓岚的身份地位恐怕给和珅提鞋都不配,而且纪晓岚是出了名的圆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正直。当然纪晓岚

  • 唐朝四大贤相指的是哪四人?他们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繁盛的大一统王朝,国土面积辽阔,国力强大,威名远扬,而这一切,除了勤政贤能的君主外,也有贤德名相的一份功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唐朝四大贤相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唐朝初年名相。杜

  • 历史上的“呼家将”是怎样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上的奇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历史上的“呼家将”是怎样的存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民间流传很多这样那样的家将,比如薛家将,杨家将等,其实真实的历史上,宋朝有很多,只不过是没有评书为其歌颂而已,比如种家军,折家将等,今天小编聊一聊民间流传的呼家将。历史上的呼家将,您看了估计大跌眼镜!呼延瓒作为北宋名将,他有

  • 和珅当初到底贪污了多少银子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放到现在有多有钱,和珅是好官吗,历史上和珅真的那么贪吗

    对和珅的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到底贪了多少银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这句话说的是第一巨贪和珅。和珅出生于1750年7月1日。在母亲没有去世之前,和珅的日子过得还算马马虎虎。但是当和珅的双亲相继离开他的时候,他就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

  • 和珅赈灾时让粥里丢沙子 乾隆为什么还对此赞叹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粥里掺沙子是几集,和珅赈灾粮掺沙是哪一集,和珅为什么不跑

    还不了解:和珅赈灾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救灾往粥里撒泥沙,为何乾隆称赞不已?清正廉明的好官,能获得百姓的爱戴,名流情史,受到后人的敬仰和尊重。相反的,贪污腐败的奸臣,则会被百姓厌弃,遗臭万年,为后人不齿和唾骂。和珅,因为其贪污众多财物而被人们唾骂。其实,早

  • 后世如何评价魏徵?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魏徵,字玄成, 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

  • 在政治与文史方面,名相魏徵有哪些作为与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魏徵,字玄成, 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

  • 巅峰时期的和珅权倾一世 和珅为什么能够权倾朝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代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担任过的11个官职,看完你就能明白,他为什么能权倾中外?和珅,钮祜禄氏,出身满洲正红旗一个落魄的武职世家,凭借着自身的特殊才能和乾隆皇帝令人费解的恩宠,迅速成为朝廷最具权势的大臣。巅峰时期的和珅,“权倾一世,威福由己;内而公卿

  • 和珅被嘉庆皇帝赐死之后 纪晓岚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纪晓岚结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前脚刚死,和珅后脚就被嘉庆赐死,那么纪晓岚有何结局?大家都了解有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做《伶牙俐齿纪晓岚》,而这部剧中讲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和珅与纪晓岚之间发生的争斗。虽然争斗以喜剧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也体现了纪晓

  • 魏徵:唐朝一代名相,曾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魏徵,字玄成, 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